高考生物考前知识完善:8、生物变异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考前知识完善:8、生物变异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10 23:1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考前知识完善
八、生物变异
一、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
1.病毒和原核生物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只有基因突变。
2.与正常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相比,镰刀型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3.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4.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此外,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的突变,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5.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在没有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由于 DNA_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 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原因自发产生。
6.诱发基因突变的三类外因的具体机理:紫外线、X 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_DNA;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_DNA 等。
7.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8.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另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9.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有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这是因为,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其中可能有一些子代会含有适应某种变化的、生存所必需的基因组合。所以说, 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增减等。
2.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得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
3.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4.培育无子西瓜时,要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溶液滴在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原因是芽尖细胞有丝分裂旺盛,且能发育成染色体加倍的植株。
5.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原理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抑制其纺锤体的形成,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
6.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水稻等雌雄同株的植物,因为不含性染色体,其基因组测序时,只需要测其一个染色体组的DNA碱基序列。果蝇和雌雄异株的植物如女娄菜,测序DNA数的确定,与人类相似,即测一个染色体组再多一条性染色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