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改造我们的学习》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改造我们的学习》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0 21:3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改造我们的学习》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选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1.根据文意,下列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表现的一项是( )
A.不要割断历史,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
B.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
C.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
D.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
2.有关选文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下就是要懂得历史是发展着的。
B.“科学的结论”指立足事实,占有材料,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C.选段文字由表及里,揭示了主观主义学风的实质和危害。
D.课文是篇典范的议论文,从结构上看,选文属于结论部分。
3.有关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用生动的比喻和浅显的语言,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的重要内容。
B.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浅出,说理透辟。
C.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
D.连用三个“在这种态度下”,分别从三个方面深刻揭露了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的危害。
4.选文提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其表现、特点和实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选文概括说明。
二、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指出了三种情形,其中之一就是在研究历史方面,“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这不仅是不了解历史的表现,同样也是不尊重历史的体现,归根结底是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充分肯定,并给予充分认知,深刻表达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的表现。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此,要让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精神滋养。然而现实条件下,出现了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文化不自信”的极端情况,这是典型的文化自卑心理在作祟。简而言之,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正确认知;二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所以,系统、具体地研究中国历史,才能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为解决发展和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5.下列各项中的冒号,和文中“原因归结为两点”后的冒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香雪只是一心一意地想:赶快走回去,明天理直气壮地去上学,理直气壮地打开书包,把铅笔盒摆在桌上。
B.他又一次感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低人一等的思想,绝没有低人一等的工作。
C.我在武昌上中学,一个大院子里有三所学校:文华中学,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学校。
D.张华上了大学,李东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6.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三、语言表达
7.阐释思维,就是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概念性解释或形象化描述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关于“实事求是”:
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摘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请以“不忘初心”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①运用阐释思维;②主题突出,文意完整;③字数为50——80字(不含标点符号)。
四、小阅读-课内
8.《改造我们的学习》语言具有准确、鲜明和生动的特点,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说明。
9.“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毛泽东开宗明义地点出了中国共产党所提倡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当今时代,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10.《改造我们的学习》:文章运用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联系文本具体分析其中蕴含的意义。
11.《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第二部分已经谈到“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第三部分为什么还要“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请简要分析。
12.观点争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展学习活动,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过《改造我们的学习》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观?
13.《改造我们的学习》难点②:在本文的第三部分中,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14.《改造我们的学习》重点①:就全文来看,能否将本文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改造”替换为“改进”或“改善”?
15.重点②:本文《改造我们的学习》在论证结构、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请举例简要分析。
16.《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从语言上看,生动性是其一大特点。作者是怎样使自己的语言富有生动性的?
17.《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句子“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中的“日益”能否去掉?为什么?
18.《改造我们的学习》分为四部分,请给每一部分加一小标题。
19.《改造我们的学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20.《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部分的主旨在“反复地说明”,这一部分是不是第二部分的简单重复?
21.既然《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中心论点是“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那么充分肯定我们党在学风方面一些“很好的现象”的第一部分能否删去?
22.《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文中谈了哪几类“极坏的典型”?作者是怎样安排使用这些典型材料的?
五、小阅读-课外
23.《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为什么当时的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者在研究历史时也是“言必称希腊”?
六、微写作
24.《改造我们的学习》不仅是延安整风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们进行议论文写作的典范之作,请选取一个角度(如思想观点、论述方法、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25.请仿照课文《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部分的结构,以“改造我们的学习方法”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300字左右。
26.仿照《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部分的论证思路写一段文字,不超过100字。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其表现是:对现状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对历史,不是割断,不单懂希腊,还要懂中国;对马列主义的理论有的放矢地研究。其特点是: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其实质是:党性的表现,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作风。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内涵的能力。
结合文意“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ABD均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的表现。
C.“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错,结合原文信息“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分析,选项内容属于主观主义的错误态度。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A.“就是要懂得历史是发展着的”错,原文信息是“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可见选项曲解文意,历史不仅是发展的,也是全面的。
C.“揭示了主观主义学风的实质和危害”错,正面阐释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的态度表现和特点、实质。
D.“从结构上看,选文属于结论部分”错,选文属于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深刻揭露了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的危害”错,表述不合文意,原文前半部分说“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可见“这种态度”属于正确的做法。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得出表现。
由“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得出特点。
由“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得出实质。
5.D 6.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充分认知,并给予充分肯定,深刻表达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
【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原因归结为两点”后的冒号和A、B、C三项中的冒号一样,都是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D.表示总结上文。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充分肯定”与“充分认知”存在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应将“肯定”与“认知”互换位置。
二是句式杂糅,可将“深刻表达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的表现”改为“是深刻表达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的表现”或“深刻表达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
7.不忘初心:“不忘”,就是要牢记;“初心”,指做某件事的初衷、最初的原因。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坎坷,令积贫积弱的中国富强起来,核心原因就是始终不忘初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扩展语句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本题要求以阐释思维的方式,以“不忘初心”为主题写一段文字。作答时,可思考所给文字是如何体现阐释思维的,然后据此来作答。所给文字先明确了文段的主题——实事求是,然后将“实事求是”拆分开进行解释,最后联系现实指出应如何做到“实事求是”。明确了这些,即可写出答案。如“不忘初心”由“不忘”和“初心”组成,分别解释二者的意思,再联系现实,指出“不忘初心”的具体表现。
8.语言准确:(1)用词恰当;如第一部分的论点用了“日益结合”的提法,“日益”一词客观地写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逐步结合的过程。(2)用词的分寸掌握得很好。如第二部分在列举了主观主义学风的表现之后,说“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们党里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用词很有分寸。
语言鲜明:(1)善于进行正反对比。如第二部分把两条相反的“原则”对举,鲜明有力。(2)爱憎分明的态度。文中一连串的排比,是非爱憎分明。
语言生动:(1)善于使用谚语、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如用谚语“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2)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古为今用。如“言必称希腊”等。(3)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用“饮差大臣”“瞎子摸鱼”等比喻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施令,既贴切生动又通俗易懂。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语言特点的能力。
本文语言准确。
一是表现在用词恰当上。如第一部分的论点用了“日益结合”的提法,“日益”一词客观地写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逐步结合的过程。再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一句,“常常”一词用得很恰当,如不用就会把这一特称判断变成全称判断,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二是表现在用词的分寸掌握得很好。如第二部分在列举了主观主义学风的表现之后,说“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们党里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先强调是“极坏的典型”,不是“普遍”的,然后又用两个“相当地”,这样既表明了不是一片漆黑,同时又使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用词很有分寸。
本文语言鲜明。
一是表现在作者善于进行正反对比。如第二部分在谈到学习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时,作者写道:“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把两条相反的“原则”对举,鲜明有力。二是表现在爱憎分明的态度上。作者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如当谈到主观主义的实质时,作者大声疾呼:“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一连串的排比,是非爱憎分明。
本文语言生动。
一是表现在作者善于使用谚语、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上。如用谚语“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用口语“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使文章显得活泼风趣;用成语“粗枝大叶”“夸其谈”“一知半解”“生吞活剥”等来形容主观主义者的不细心调查研究,空谈理论,无知、救条,都很形象、深刻,同时也很简练。二是表现在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古为今用上。如“言必称希腊”“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宽之心”“为之一新”“等闲视之”“若明若暗”“诸如此类”“懂得甚少”等,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三是表现在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上。如用“饮差大臣”“瞎子摸鱼”等比喻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施令,既贴切生动又通俗易懂。文中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救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语意跌宕,层层深入。文中对偶的句子除了引用解缙的对联外,还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华而不实,腕而不坚”“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等,都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9.①全民学习,健康学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随着一滴水落下激起层层涟漪,手机屏幕上一句古训映入眼帘——2019年初,这个叫“学习强国”的学习平台“火”了,超过1.3亿用户主动学习、积极打卡。
打开“学习强国”客户端,既有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活动的报道与解读,也有围绕中国梦、中国精神等数十个主题的总书记论述摘编,还有中央最新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解读。“学习强国”让学习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更多样、更个性、更智能、更便捷。学习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终身学习,善于学习。
在信息社会,知识是要经常更新的,这十分重要。有的人掌握的知识的确很丰富,但也未免在自鸣得意的同时遇到不可救药的麻烦。我们必须知道,追求知识永远没有止境,只有不断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和跟上社会的发展。根据个人的发展方向,适时地选择需要学习的知识范围,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并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学习效果。在不断的学习与检验中,完善自我,走向成功。学习,应当成为每天自觉完成的任务,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由句中“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可知,“这种态度”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紧密关联,为着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应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由“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可知,据此提醒大家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综合以上方法再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加以分析即可。如通过“学习强国”等现代方式进行全民积极参与的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的学习,让学习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发展,信息的逐步更新,人们只有不断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和跟上社会的发展。根据个人的发展积累适当的学习方法,适时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终身学习,才能获得成功。
10.①“墙上芦苇”指墙上一棵草,风吹两边倒,比喻没有立场,没有是非观念,没有敌我界限;“头重”比喻官大、权大、势大,“脚轻”指无工作基础,无群众基础,无知识基础;“根底浅”指没有经验,没有学历,没有资历,没有能力。
②“山间竹笋”指厚险皮的人,俗话说,有的人脸皮像笋壳叶,剥了一层又一层;“嘴尖”指只会讲歪理,讲党八股,夸夸其谈;“皮厚”指没有羞耻心,没有自尊心;“腹中空”指不读书,不看报,胸无点墨。
③选用这副对联来给三种人画像,最恰当不过。“形象大于思维”,对联中的形象所蕴含的内容远远超过指出的三种人,可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去描绘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详解】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
从字面上来看,这幅对联的意思为“长在墙上的芦苇怎么能够长久存活呢?山间竹笋别看嘴尖皮厚,其实中空,又有什么值得自傲的呢?”对联本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
针对本文而言:“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说明这些人没有是非观念;
“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说明这些人官大、权势大;
“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说明这种人是没有群众基础的,没有工作基础的,得不到人民拥护的;
“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说明这些人没有根基;
“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捡来的”“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的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说明这些人胸无点墨,没有学历,没有知识,没有能力,水平低;
“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说明这些人只会讲歪理,夸夸其谈,无实际意义。
综合以上分析出的人物形象,再根据“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中的关键信息,对应相关的形象,梳理内容。
对联的内容让我们对那些“华而不实”的人产生了想象。
11.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对比中强化论证,使之更充分、更深入。文章的第二部分只是谈了党内存在的缺点和相关现象,还没有深入地挖掘这些缺点及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剖析,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并运用对比论证将主观主义的态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对照,旗帜鲜明,突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
作者虽然说是要“反复地说明”,但这一部分内容并不是第二部分的简单重复,而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反复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加充分。从角度来说,这部分虽也谈到主观主义的表现、危害等,但在概括归纳其表现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分析,将其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类型,并指出其特点,在揭示其危害的同时还揭露出它的实质,指明对待它应有的态度。同时,在这部分中不是单写主观主义的态度,而是将它与马列主义的态度相对照,从而更加突出了改造学风的迫切性。从方法来说,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例证法,这一部分则采用对比法、引证法(引用马、恩、列、斯的教导)和喻证法(用射箭要有的放矢的比喻和芦苇、竹笋的比喻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语言来说,这一部分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使论证显得更加生动、深刻、有力。
12.观点一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面对跨世纪的宏图和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更要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有的放矢的态度”的迫切性。我们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不是成为一个只拥有一纸文凭,而没有真才实学的学生。
观点二 树立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求知求学必须讲究实证,求索真相,踏踏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从校园到社会,各种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放眼今天的校园,考试作弊、学风浮躁、作业抄袭等现象十分突出。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育中倡导严谨的学风,还需要进一步弘扬踏实做事、诚信做人的重要品质。
【详解】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本题的设置背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展学习活动,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作为学生的“你”通过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后,“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观?”
通过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可知,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改造党的学习观、学习制度和学习方法的代表作,其基本内容有三点:揭示主观主义,改造全党学风;树立“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提倡“实事求是”学风。据此,考生可以就“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结合现实进行阐释即可。比如: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通过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更应该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只有在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我们才可以真正的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真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在“实事求是”方面,作为学生的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不能作“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之类的“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学生。学习过程中,面对“实事”我们要去“求”其“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而不能照抄照搬;考试过程中,也要“实事求是”,而不能抄袭作弊,弄虚作假;在生活中,也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讲究诚信做人。只有拥有这样严谨的学习态度,我们才可以用“实学”投身于国家的建设,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
13.为契合政论文语体的要求,本文在选用句式方面表现出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的特点。
①多用表述严密的长句。这一部分长句、短句都有,但与文艺语体相比,长句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些长句包括比较复杂的单据和有多个分句的复句,结构都是准确而严密的。复杂的单句如:“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主语“这副对子”省略,谓语是“像不像”,“对于……”这三个介词短语作状语,此外,还有一个插入语“你们看”)。复句如:“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这两句都是有着多个分句的二重复句,关联词语都用得极为确切)。
②语句灵活。作者根据论述的需要,在句类和句式的选用安排上显得灵活自如、富有变化。例如,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有一副对子……”),交替使用了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语气不断变化,既令人信服又具有感染力。又如,“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几句,句式灵活多变,而变化之中又寓有整齐(安排了两组对偶句)。所有的这些,都完全符合政论文语体的主要特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特点的鉴赏能力。
为契合政论文语体的要求,本文在选用句式方面表现出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的特点。
①多用表述严密的长句。这一部分长句、短句都有,但与文艺语体相比,长句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些长句包括比较复杂的单据和有多个分句的复句,结构都是准确而严密的。复杂的单句如:“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主语“这副对子”省略,谓语是“像不像”,“对于……”这三个介词短语作状语,此外,还有一个插入语“你们看”。复句如:“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这两句都是有着多个分句的二重复句,关联词语都用得极为确切。
②语句灵活。作者根据论述的需要,在句类和句式的选用安排上显得灵活自如、富有变化。例如,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有一副对子……”,并且交替使用了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语气不断变化,既令人信服又具有感染力。句式灵活多变,而变化之中又寓有整齐(安排了两组对偶句)。所有的这些,都完全符合政论文语体的主要特点。
14.不能。“改进”“改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改造”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改造”的程度重于“改进”“改善”,反映出毛泽东对当时的学风极为不满,对救条主义深恶痛绝,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用“改造”表明程度深,范围广,希望彻底改变学风,否则革命事业就难以前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标题的能力。
本题中,首先要阐明观点:不能把“改造”替换为“改进”或“改善”。然后区别“改造”和“改进”、“改善”的含义。“改进”“改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改造”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改造”的程度重于“改进”“改善”。本文说到在我们党内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种极坏的作风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并且这种典型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所以“改造我们的学习” ,反映出毛泽东对当时的学风极为不满,对救条主义深恶痛绝,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用“改造”表明程度深,范围广,希望彻底改变学风,否则革命事业就难以前进。
15.论证结构清晰明了。文章在简短的引论部分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张”;本论部分(文中的一、二、三)阐明了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结论部分(文中的四)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
论证方法丰富多样。一是对比论证。正反对比,是非分明,说服力强。对比是一种鉴别事物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照,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旗帜鲜明,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本文在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甚至句中都采用了正反对比法。通过对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条理清晰。比如,文章的第三部分运用了典型的对比论证,把主观主义的学习态度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从表现、特点等方面逐一加以对照,揭示了主观主义的危害,论证雄辩有力。另外,文章的第一部分谈取得的成绩是从正面来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而文章的第二部分谈缺点则是从反面来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这也是一种对比。
二是举例论证。文中常引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如文章本论的第一部分在提出论点之后,作者便用二十年来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学习和发展等概括性的事例作为论据,论证论点。本论的第二部分在论证“还有很大的缺点”时,列举了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三个方面的情形,也是用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的。在后面接着论证主观主义学风使“理论和实际分离”时,则列举了“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等典型事例,使论证充分有力。
三是引用论证。作者在列举事例的同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有时还引用革命导师的论断来加以论证。如本论的第三部分,为了强调客观实际的重要性,作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时,作者则引用了斯大林关于“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的论述,从而增强了论证效果。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一.论证结构:文章开头的一句话是全文的引论部分,也是提出问题的部分。表明中心论点,即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制度改造一下。其余的几个部分中,前三部分是本论部分,用来分析问题,具体阐述中心论点,说明为什么要改造学习。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提出具体的做法,即改造学习的途径。全文的论证结构是:提出主张——阐述理由——提议。第一部分的第一句话是分论点,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先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角度,对比地说:党的幼年时期"认识是肤浅、贫乏的,现在认识深刻、丰富多了。再从历史发展历程的角度讲了三个时期:一百年来,十月革命以后,抗日战争以来。说明马列主义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意义。最后一句话小结这一部分,指出所有这些,都是好现象。这好现象就是指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日益结合。第二部分第一句话是分论点,即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其表现是:1、不注重研究现状(第2自然段);2、不注重研究历史(第3自然段);3、不注重马列主义的运用(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是对前面的总结,并指出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第6-9自然段是说危害。危害之一: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第6自然段);危害之二:对自己的历史一点都不懂,只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第7、8自然段);危害之三:谬种流传,误人不浅(第9自然段)。第10自然段做小结,指出上面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可等闲视之。第三部分是将主观主义和马列主义的不同的态度对照地讲。先讲主观主义的态度,主观主义的表现是:对现状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对历史只懂希腊不懂中国,对马列主义理论的研究是无的放矢的。主观主义的类型可分为两种:研究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特点是:只凭主观,忽视客观;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主观主义的危害是:害人、害己、害革命。主观主义的实质是:反科学、反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再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其表现是:对现状做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对历史,不是割断,不单懂希腊,还要懂中国;对马列主义的理论是有的放矢地研究。其特点是: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其实质是:党性的表现,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作风。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提出具体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方法,具体有三条,简言之,就是:1、研究周围的环境;2、研究中国的历史;3、理论联系实际。最后一个自然段对这一部分进行小结,指出"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二.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文中常引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如第一部分在提出论点之后,作者便概述了二十年来党对马列主义的认识、学习和发展的历程等概括性的事例作论据。第二部分在论证还有很大缺点时,列举了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理论三个方面极坏的作风,也是用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在后面接着论证主观主义学风使理论和实际分离时,则列举了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在延安学了,到富县就不能应用。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等典型事例加以证明,使论证充分有力。
(二)引证法。作者在举事例的同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有时还引用革命导师的论断来加以证明。如第三部分中为了强调客观实际的重要性,作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时,作者则引用了斯大林关于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的论述,从而增强了论证效果。
(三)对比论证法。文章的第三部分运用了典型的对比论证方法,把主观主义的学习态度同马列主义的学习态度,从表现、特点等方面逐一加以对照,揭示了主观主义的危害,论证雄辩有力。另外文章第一部分谈成绩是从正面来论证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而文章的第二部分谈缺点则是从反面来论证改造我们学习的必要性,这也是一种对比。
16.作者使用了一些特别贴切的词语,包括①富有生命力的古词,如“粗枝大叶”“一知半解”等。②来自人民群众的生动活泼的口头词语,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对不住”“满天飞”等。这些词有的是成语,有的是惯用语。它们或通俗易懂,或凝练含蓄,但全都准确恰当而传神,具有感染力,又不失幽默风趣。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文章语言特色的鉴赏能力。
首先,在文中作者大量使用富有生命力的成语和古词,如: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钦差大臣、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等。这些词语简短有力,生动鲜明,极富感染力。其次,文中使用了很多口语化的语言,这些语言大都是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这些词语本身往往包含贴切的比喻,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作者通过使用了一系列的谬语、成语和民间俗语来说明坏作风的存在,精简了文字,浓缩了内容,更增添了语言的生动形象性。第三,作者在批评中使用了大量诙谐、幽默、讽刺的语言,如: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做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些语句使文章通俗生动、严肃而有趣,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
17.不能去掉。“日益”一词说明这种结合是逐步的,一天比一天发展的,而不可能是一下子就结合起来的。这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情况,否则,表达就不准确。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内涵,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日益”,一天更比一天有所增益。“日益”可以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长时间紧密结合,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表达准确严密,所以不能去掉。
18.第一部分,进步和成绩;第二部分,缺点;第三部分,两种对立的态度;第四部分,具体建议。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结构并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全文可以分为第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重在概述中国共产党二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第二部分重在指出缺点和不足,“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第三部分重在指出两种对立的态度,“第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第二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向全党提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19.属于比喻论证。这副对联是毛泽东引用明代文学家解缙的,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毛泽东以此给那些主观主义者画像,从而形象而有力地讽刺了主观主义的学风。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和赏析句子的能力。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意思是:长在墙上的芦苇怎么能够长久存活呢?山间竹笋别看嘴尖皮厚,其实中空,又有什么值得自傲的呢?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前一句,“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就像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没有自己的意见;而“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就像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毛泽东引用谢晋的对联,以此批评那些“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人,形象地讽刺了主观主义的学风。
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对课文句子的上下文有所了解,要知道本段论证的观点是什么。
20.不是。作者虽然说要“反复地说明”,但这一部分内容并不是第二部分的简单重复,而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反复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加充分。从论证角度来说,这部分虽也谈到主观主义的表现、危害等,但在概括归纳其表现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分析,将其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类型,并指出其特点,在揭示其危害的同时还揭露出它的实质,指明对待它应有的态度。同时,在这部分中不是单写主观主义的态度,而是将它与马列主义的态度相对照,从而更加突出了改造学风的迫切性。
【详解】本题考查对相关内容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属于论点和论据关系的理解。
首先要明确观点立场,即“不是”或者“是”,一般名家作品或者入选高中课本的都要站在肯定原文的立场上说话。
其次从相关内容大意加以分析理解:写主观主义的表现、危害,并做进一步的分析,将主观主义分为两类: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并分别指出性质、特点,在揭示危害的同时还论述主观主义的本质,最后指明对待这种错误认识的正确的态度,从而解决了问题。
最后从方法效果而谈,运用对比法突出观点立场,多角度多侧面反复论证,更充分有力地证明观点。
可见并非简单重复,而是递进升华。
21.不能。好的议论文必须运用发展观点、联系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文章第一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正面论证了树立马列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重要性,告诉我们改造学风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因此,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删去。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本题,首先要明确观点:不能删除;其次,好的议论文的标准:一篇好的议论文,绝不能宣传片面的、孤立的、绝对化的观点,必须运用辩证法发展观点、联系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第三,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和作用:文章第一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正面论证了树立马列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对二十年来我党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面所取得进步的回顾,告诉我们改造学风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也具有可能性,从而增强了我们改造学风的信心;第四,总结观点: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是必不可少的。
22.主要运用了例证法。在这部分中,作者谈了三类典型:一类是对现状不作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一类是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只能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一类是学习马列主义时理论和实际相分离。作者在列举主观主义态度的三方面表现之后,又举出这三类“极坏的典型”进一步说明其危害,充分证实了党内确实存在着主观主义的学风,“不可等闲视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段的论证方法和作者在素材的安排使用方面的思路结构的分析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平时积累一些常见的论证方法,弄懂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读第二部分,不难发现毛泽东同志在这段文字中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文章列举了三种类型:“想当然”发号施令型;生吞活剥地谈外国的媚外型;理论脱离实际型。作者为了陈述主观主义的危害,先指出主观主义态度的三种表现,这是从现象入手;接着深度分析指出这些类型的危害,进而充分地论证了本部分的中心论点:要重视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风气。
23.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学习外国形成一股风气,特别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但不少人的学习方法是教条主义的,不重视研究本国的历史和现状。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重要情节的理解分析能力。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世界列强瓜分的对象。为使中国强盛起来,“不少有志之士便到英、法、德、日等强国去学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又有不少人到苏联(俄国)去学习。在当时,学习外国形成一股风,特别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但不少人的学习方法是教条主义的,这种教条主义的方法也影响到党内人员,有些人在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时,也只是生搬硬套外来的东西,而不重视研究本国的历史和现状,所以出现当时的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者在研究历史时也是“言必称希腊”的情况。
24.《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报告,思路非常清晰,是我们学习写作议论文的一个典范。标题就旗帜鲜明地告诉听众这篇报告的中心内容。
主体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对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认识方面取得的进步予以肯定,总结经验;其次,提出我们在学习相关方面的内容上仍存在重要问题和缺点。
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缺点: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
第三部分将学习态度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和主观主义的态度加以比较来论证主观主义的态度后果的严重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的正确性。
最后一部分则在结合当时背景条件的基础上,对如何学习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总起来说,就是观点鲜明,态度明确,说理清晰有条理。这一点,对写作议论文而言,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把握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材料中说《改造我们的学习》是议论文写作的典范,要求考生对此谈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要求考生选取一个角度,对《改造我们的学习》是议论文写作的典范进行点评,可以从如下角度切入:一、思想观点观点鲜明,态度明确,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思想,对此可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二、论述方法本文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
三、思维方式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论述思路展开。
四、语言表达《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语言特点,可用六字概括:准确、鲜明、生动。
考生可选取其中一点,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和自己写议论文的实际情况来谈自己看法即可。
25.改造我们的学习方法
学习成功由很多因素决定,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学有所成的人,他们的学习方法大多科学有效。学习效率低的人,改造他们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搞题海战术,有的—次性把作业搞定,有的只学喜欢的科目,对不感兴趣的功课基本放弃,还有的只做题不归纳总结,只做难题或简单题,甚至想通过死记硬背来提高学习成绩,这些都不是好的学习方法。
改造我们的学习方法,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首先要做好课堂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这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其次听课前要预习,发现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最后要参与交流和互动,积极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会产生启发效果和借鉴作用。
改造我们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部分的结构形式,即整体上是总分结构,分述部分又呈对照式结构。写作时,先总述,提出“改造我们的学习方法”的观点;然后可分别论述“不好的学习方法”的表现、危害、实质与“好的学习方法”的表现、益处、实质等。还要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洁、准确。
26.你的成绩上不去,是自己造成的,怨不得别人。你上课时没有专心听讲,老师留的作业没有认真完成,自习课时经常偷玩手机……这些都是学习的绊脚石,都是你的坏毛病,不可等闲视之。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部分第一句话是分论点,即“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其表现是:1、不注重研究现状(第2自然段);2、不注重研究历史(第3自然段);3、不注重马列主义的运用(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是对前面的总结,并指出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第6-9自然段是说危害。危害之一: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第6自然段);危害之二:对自己的历史一点都不懂,只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第7、8自然段);危害之三:谬种流传,误人不浅(第9自然段)。第10自然段做小结,指出上面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可等闲视之。
由此可知论证思路为先提出观点,下面列举例子论证观点,最后总结。可以根据此论证思路写关于学习成绩的语段,先提出观点“学习成绩上不去,是自己造成的,怨不得别人”,再举例子:你上课时没有专心听讲,老师留的作业没有认真完成,自习课时经常偷玩手机……最后总结“这些都是学习的绊脚石,都是你的坏毛病,不可等闲视之”。
答案第14页,共16页
答案第15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