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狐假虎威》的故事吗?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个视频短片,一起了解下吧: (播放《狐假虎威》视频片段) 2、同学们,这个故事是不是非常有趣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狐假虎威》这篇课文。 二、设计任务,开展活动 任务一:初读课文 1、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检测下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怎么样, 这些字词大家认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重点生字词:) (大摇大摆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神气活现) 2、同学们,课题中的“狐”指的是什么?“虎”指的是什么? 是的,“狐”指的是狐狸,是一种狡猾多疑的小动物,“虎”就是凶猛高大的百兽之王老虎。 接下来,老师还有个问题要问大家: 3、成语“狐假虎威”中的“假”字是“不真实”的意思吗? “威”字又是什么意思? 是的,“假”字当然不是“不真实”的意思,在这里,“假”指的是“假借”的意思,就是“借助”。 “威”就是“威风”的意思。 4.那么,“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狐狸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威风呢?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先来自己读一遍课文吧。同学们可以按下暂停键,读完之后,再点击继续播放。 同学们,大家读完了吗?你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一起验证下吧。 任务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段: 当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时,老虎怎么样?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它的处境如何? 是的,老虎很饿,狐狸被老虎逮住了,逃脱不掉,随时会被老虎吃掉,非常危险。 2、那么,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的,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表示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3、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下面我们学习第2-6自然段。 (二)学习第2-6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1、“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这时候的狐狸在想什么? 是的,我想脱离虎口……想办法对付老虎…… 2、它想出了什么办法呢?它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了句“你敢吃我?” 狐狸为什么说“你敢吃我?”,而不是“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 是的,“你敢吃我?”有威吓的语气,说明狐狸装腔作势,同时也在试探老虎。而“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则是向老虎下命令或求饶,会加速死亡。 3、但是,同学们作为森林之王的老虎,吃一只小小的狐狸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于是老虎“一愣”,说到——“为什么不敢?” “一愣”,说明老虎又诧异、又吃惊,也正是这一愣,让狐狸觉得有机可乘,更加自信了。它对老虎又说了什么呢? 是的,这一段话狐狸告诉了老虎不吃自己的理由:“我”是老天爷派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的。狐狸为了保住性命,把老天爷搬出来吓唬老虎。 4、同学们,这只小狐狸是不是非常狡猾呢?就是在这样一番吹嘘之下,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但是,这时候老虎还不太相信狐狸的话,可以随时逮住狐狸,狐狸只好继续骗老虎,不然难以虎口脱险。它又怎么骗老虎呢?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你就跟我到山林里走一趟,你可以看到,各种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的。” 同学们,狐狸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的,是想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 (三)学习第7、8自然段,明白“谁之威” 狐狸和老虎就这样,一前一后的走进森林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是的,山林里的野兽见了,都纷纷逃命。 那么,同学们请想一想,动物们到底是怕谁呢?是的,是怕威风凛凛的老虎,并不是怕狡猾的狐狸。 三、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狐假虎威”这个小故事, 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了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生活中,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那种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