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
第 六 单 元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壹
1
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两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巴德童年时期写了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给予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在他的成长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从评价中感悟到父母给予的爱。
2
说教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学习能力,例如:独立识字写字能力、初步整体感知能力和作出评价能力。在本篇课文中,学生自己能够通过语境认识本课生字词,能够读懂妈妈的行为的用意,不理解爸爸爱的表达方式,这跟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关。
2
说学生
1.借助语境自主识记“誊、励”等7个生字,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借助学习单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不同评价的原因,了解课文大意。
3.通过再次回文说出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说明和体会。
3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借助学习单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不同评价的原因,以及长大后的看法。
4
教学重点
通过再次回文说出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说明和体会,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内化。
5
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随文识字,初读感知。
自主探究,了解原因。
利用场景,体会情感。
结合资料,正确看待
对比表格,作出评价。
角色互换,爱的表达。
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一
随文识字,初读感知。
誊写 鼓励 短篇 出版 慈祥
荣誉 歧途 谨慎 黑板 详细
二
自主探究,了解原因。
人物 看法 理由
母亲
父亲
二
自主探究,了解原因。
二
自主探究,了解原因。
三
利用场景,体会情感。
找到文中一处场景描写或者细节描写,画批出你的感受,并填写表格。
人物 看法 理由 带给“我”感受
母亲 精彩极了 鼓励、表扬
父亲 糟糕透了 严格要求、警告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
场景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由一定的人物和人物活动所组成的生活画面。
场景描写
三
利用场景,体会情感。
人物 看法 理由 带给“我”感受
母亲 精彩极了 鼓励、表扬 得意、兴奋、激动
父亲 糟糕透了 严格要求、警告 失望、难过
四
结合资料,正确看待。
人物 看法 理由 带给“我”感受 长大后的看法
母亲 精彩极了 鼓励表扬 喜欢 享受 需要
创作源泉
父亲 糟糕透了 严格要求警告 不接受 不理解 小心 注意
总结 提高
四
结合资料,正确看待。
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由巴德·舒尔伯格担任编剧以及导演的好莱坞影片《码头风云》最为人知晓,主要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五
对比发现,加深理解。
人物 看法 理由 带给“我”感受 长大后的看法
母亲 精彩极了 鼓励表扬 喜欢 享受 需要
创作源泉
父亲 糟糕透了 严格要求警告 不接受 不理解 小心 注意
总结 提高
六
角色互换,爱的表达。
上一代不会倾诉,
下一代无心体会。
七
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本次设计与以往设计的不同:
1
2
3
践行略读课文实践的作用
突出活动化、板块化的课堂
读写结合,搭建输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