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0 21:59:58

文档简介

高二期中语文试题答案
1.B [解析]“嘿嘿”在文中反复出现主要是表现周讲师的乐观、憨厚、爽朗等性格特点。
2.A[解析]“形成鲜明对比”不当。
3.①通过书名巧妙关联,体现周讲师在喧嚣的环境中潜心治学的学者风范。②照应上文,周
讲师擅长鲁迅研究,也肯定了“我”对鲁迅的研究。③凸显主题,表达对周讲师如鲁迅一般
乐观面对艰苦环境、专心学术研究的敬佩和赞扬。
【评分标准】6 分。每答对一点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4.①运用反差(对比)设置悬念,“我”预想周讲师说话会温言细语,但他一开口却嗓门特大。
②以“我”的心理活动、误会等层层渲染悬念,如“我”内心对周讲师是否耳背的疑问,周
讲师的大嗓门让人误会他当众训斥“我”等。③层层渲染悬念,极大地引起读者的好奇和关
注,持续激发阅读兴趣。
【评分标准】6 分。每答对一点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5. C 【解析】从语境来看,裴寂在分析敌情,屈突通是敌方,故在“裴寂曰”后断,排除 AB
项;从结构来看,“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大致相对,分别指进攻、后退的情况,
故在“退”前断,排除 BD 项。
6. B 【解析】“戌戊”错,应为“戊戌”。
7 . B 【解析】曲解文意,“自绝河梁”是亲自毁掉黄河上的桥梁,不是在河梁自杀。
8 .(1)己亥日,李渊进军到壶口,黄河边向李渊献船的百姓每天有一百多人,于是建立水军。
(“滨”1 分,“民献舟者”定语后置 1 分,“置”1 分,句意 1 分)
(2)况且关中蜂拥而起的将领,没有归属,不能不早一点将他们招抚来。(“蜂起”“属”“怀”
各 1 分,句意 1 分)
9.①兵贵神速,应乘胜攻下长安;②滞留在坚固的河东城下会给敌人喘息之机,且士气受挫,
丧失战机;③屈突通仅能自守,义军不会因之腹背受敌;④关中诸将没有归属,应趁机招抚。
(每点 1 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当时,关中的众多反叛者,以孙华的势力为最强。丙申日,李渊到达汾阴,用书信招抚
孙华。己亥日,李渊进军到壶口,黄河边向李渊献船的百姓每天有一百多人,于是建立水军。
壬寅日,孙华从郃阳单骑渡黄河来谒见李渊。李渊握着他的手和他坐在一起,慰劳奖赏他,
封孙华为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兼任冯翊太守,赏赐的物品非常丰厚。李渊让孙华先行渡
河,接着派遣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和左领军长史陈演寿、金紫光禄大夫史大柰率领六
千步骑兵从梁山渡河,在河西扎营,来等待大军到来。李渊对王长谐等人说:“屈突通精兵
不少,但不敢来战,(你们)在前面扼住他的咽喉,在后面攻击他的后背,他不逃走就必定被
我们擒获。”屈突通派遣虎牙郎将桑显和率领几千名勇猛敢死之士乘夜袭击王长谐等人的营
地,王长谐等作战不利,孙华、史大柰率领突袭的骑兵从后面袭击桑显和,大败桑显和。桑
显和脱身逃回城里,亲自毁掉了黄河桥梁。戊午日,李渊统帅各军包围河东郡,屈突通倚仗
城墙自守。李渊想率兵向西直奔西安,犹豫不决。裴寂说:“屈突通拥有大批军队,凭借着
坚固的城池,我们若舍弃他而去,要是进攻长安而不能攻克,后退就会遇到河东方面的追击,
腹背受敌,这是危险的策略。不如先攻下河东,然后挥师西上。长安是依恃屈突通为后援的,
屈突通被打败,长安也必定被攻破。”李世民说:“不对。用兵贵在行动迅速,我们凭借屡战
屡胜的军威,安抚归顺的众军,大张旗鼓地西进,长安的人就会望风而震惊骇惧,取长安就
如同震动树上的枯叶一样容易。我们要是滞留,自己将自己困在坚城之下,他们就能形成谋
略整修战备来对待我们,(而我们)白白浪费了时间,大家的心就会沮丧溃散,那么大事就全
完了。况且关中蜂拥而起的将领,没有归属,不能不早一点将他们招抚来。屈突通是仅能自
守之敌,不足为虑。”两方面的意见李渊都采纳了,他留下诸将包围河东,自己率军西进。
庚申日,李渊统率各军渡河。甲子日,到达朝邑,住在长春宫,关中前来归附的士人、百姓
像街市上的人那样多。冠氏县长于志宁、安养县尉颜师古和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在长春宫
谒见李渊。他们都因文才知名,长孙无忌还有才干谋略。李渊对他们都以礼相待并任用他们。
10.C。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悄感的能力。c 项“这里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
思念和对朝廷的不满”错误。景物依旧,诸友却已漂泊云散,表达出飘零憔悴之感和思念故
人之愁,没有表达“对朝廷的不满”。故选 C。
11.相同点:都用“水”来喻愁,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
不同点:表达的情感不同。本词中的“飞红万点愁如海”表达了词人伤在之愁、年华已逝的
悲愁,仕途失意、被贬孤寂的愁苦。《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了词人对亡国之痛的无限袋愁之情。
【解析】本词中“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
之广。“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由眼前想到今后,既是惜春去,又是对前途的无望,表
明词人对朝廷已经不敢抱有幻想,抒发了壮志难酬之悲。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
愁,更是仕途失意、被贬孤寂的愁苦。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
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
仅显定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悄所具有的
力度和深度,表达了词人对亡国之痛的无限哀愁之悄。
12.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6)朝闻道,夕死可矣
(7)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3.B
【解析:例句“国家安定混乱的条理”,助词,定中间,译为“的”;A“希望君主能够彻底悔
悟”,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请求结束今日的欢聚”,助词,定
中间,译为“的”;C“世人传说晋王李克用将死时”,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不译;D“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代词,代泰孝公】
14.C
【解析:A 撰写;B 败逃的军队;D 无论】
15.D
【解析:宗庙礼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设庙。】
16.答案:①卷帙浩繁(浩如烟海)
②奔腾不息(亘古通今)
③泽被后世
(每空 1 分,只要符合语境均可)
17.解析:语病有:“打造……共识”搭配不当,“更深入地在心灵上”语序不当。
答案:它是凝聚文化共识的根脉,能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心灵上更深入地产生共鸣。(修改对
一处给 2 分)
18.答案:分别从古籍普查登记、古籍修复、古籍从业人员培训和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的制定颁布等方面,(2 分)具体说明了我国古籍保护的成果,给人以清晰、直观的印象,
更具有说服力(2 分)
19.答案:①也是可以吃的
②放的时间越长
③不会危害人体(每处 2 分)
20.答案:A
解析:“保鲜膜”与“减肥操”都具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特点。“维生素”具有(动词+
名词)+名词的特点,“青光眼”具有(形容词+名词)+名词的特点,“转基因”具有动词+名词(外
来词)的特点。2022——2023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学年
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18 分)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讲师之声
张放
分配来指导我进修的教师是个四十岁左右的讲师,姓周,据系主任介绍擅长鲁迅研究。
周讲师身材高瘦硬朗但微显佝偻,从贴了块胶布的眼镜框里射出来的目光,温和而又迂执
地盯着我,盯得我真有点尴尬。我向默视着我的讲师说“周老师,今后请您多指教,我水平很
差,人也还幼稚……"
说完话我精神上做好了接受周讲师温言细语的准备,不料他一开口,却几乎吓了我一跳,
因为他用来和我作对面交谈的声音足足可以在几百人的集会上做讲演用:“哪里,哪里,互相
学习!嘿嘿……水平差和幼稚都是不要紧的!鲁迅先生说过,只要成长起来就好!嘿嘿!”
周讲师的异常宏亮的声音和爽朗的态度,给了我一个好印象,我不由得和他多谈了一会儿。
分手后我刚走了一节路,又猛听到他宏亮的声音在背后响。我以为他在叫我,忙转身,却见他
在和另一个人打招呼,用的是同样大的音量:“你好!昨天下绵雨!我关节一直痛!……”他
说话声音极大却很少用力比手势,相反,全身挺立,两手垂放腿边,活像一个仪仗队的军官在
向外国元首报告。我心中不禁好笑,觉得摆闲话大可不必用那么大的音量,莫非他耳朵有点背?
但这个想法立刻就被否定了,因为刚才我拘谨的小声说话,他都能听见,分明是耳聪目慧的嘛。
这以后不久,一天,我打了两瓶开水正走在林荫道上,背后突然传来一声断喝:“xx!”
我猛吃一惊,差点将左右手中两只水瓶顷刻报销。我扭过头去,见是周讲师,贴胶布的眼镜闪
着光,虽是仲秋,两个耳朵上都已各戴着一个防冻的黑色耳套。他走近来,十分高兴地说:“好!
好!你的论文我看过了!进步很大!把鲁迅前期后期思想作对比!的确看得出是从进化论到唯
物论的飞跃!你把《野草》看作徘徊期很合适!但对艺术特点的分析,还不够大胆!……”
他的教诲本是很真诚很中肯的,但由于他声音出奇地大,旁人都惊诧地望着我们。女学生
们的眼光中还似乎带着怜悯的成分。这使我十分尴尬,好像我不是做了篇有关鲁迅的论文,而
是偷了件鲁迅的什么东西似的。我慌忙仰起头对他说:“周老师,老师,您这会儿忙,我待会
儿到教研室找您请教。”说罢便逃窜似地走开去。
以后再打开水,我总要尽量绕开这条和周讲师住宅靠近的林荫道,以免再给人留下他当众
训斥我的错误印象。从那以后,我就只远远地听见他在宿舍门口喊他独生儿子,“周——航远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 1 页 共 7 页
——”,那声音刚健嘹远,分外响亮,我一听见就觉得好笑。
但我不久就终于明白周讲师嗓门特大的缘由了。
一天晚饭后,我应约到他家去讨论论文。他的家安在一幢教堂式的老房子中,这幢楼,目
前教职工、学生混合使用。周讲师家占着楼底潮湿的大约十四五平方。他用仪仗队的姿式和宏
亮的声音热情迎我进屋,坐到一张堆满书本的木桌边,便开始讨论论文。我立即便感到此地说
话、听话都很费劲,因为讲师家对门的邻居,正用四喇叭落地式收录机的最大音量播放电影,
而楼上声音像是一群年轻人在比赛弹跳,使楼板随时都好像有塌下来的趋势。
周讲师见我环顾周围,便笑着努力用压倒所有杂音的高声解释说:“这儿闹是不是?嘿嘿!
习惯了就无所谓了!”说到这儿,他用手摸模黑耳套,我方才明白他不到冬天就戴耳套的原委,
顿时感到欲笑不能。他说:“对门住的电工一家,他业余承包修理收录机,随时都响。楼上是
学生娱乐室,白天晚上都热闹得很!嘿嘿!”
话音刚落,突然一双利爪闪电一般从周讲师身后猛扑上来,吊住了他瘦长的脖子。周一个
趔趄,差点没连人带凳一同滚翻在地。我定晴看时,见是讲师那约六岁的宝贝儿子,抱着一只
大猫,从远方一个虎跳而来。这儿子模样除了没有一副眼镜外,完完全全是周讲师的缩影,只
是多一层淘气神情。据说周讲师致力学业,耽误了青春,七八年前才由组织帮助解决了个人问
题,膝下只有这一个宝贝。在周讲师并不真正动怒和他爱人真正动怒的联合喝斥下,宝贝儿子
被母亲拖走了。但没一会儿就听见门外喧嚷之声大作,原来是讲师儿子出去后和对门电工儿子
打醉拳打痛了,双方都用最大哭声表示委屈。于是在两家大人的齐声劝慰中,好不容易才使冲
突暂得解决。我们松口气,才又继续谈论文。
然而,突然之间,刚镇静下来集中注意力的我,又被窗外一阵如同迎面驰来的列车的汽笛
声吓了一跳,禁不住一个虎跳站了起来。周讲师忙安慰我:“不怕得!不怕得!窗外是学校煤
气锅炉房!白天晚上都要放气!”我松了口气,不禁开口询问周讲师咋不另搬个安静住处,便
于工作。他叫我放大点声音重复了一遍问话,脸上竟带了点少女似的羞惭,低眼说道:“没得眼
子!没得眼子!嘿嘿,学校规定,娃儿得有十五岁才能分讲师级的正规住宅,我没资格,暂时
就在这儿住着,等以后我航远满十五岁了,再搬也不迟!嘿嘿嘿!”
没等锅炉放第二道气和讲师儿子第二次袭击,我便告辞出来,手里捏着周讲师赠送的一本
专著《鲁迅在围攻的喧嚣声中》,心中默想着这个写书教书的鲁迅的同姓家门在“围攻”的喧
嚣声中的境遇,真是笑意和敬意同时升起。
不料回到学生新楼寝室里,我一开口说话,竟将同室的进修生小吴吓了一跳,站起来疑惧
地望着我,说:“你……今晚喉咙安了扩音器怎么的?这么大声武气。”
我一愣,立刻就明白过来,拍着后脑笑道:“哎呀,简直不觉得,刚才在周讲师家就是这么
大的声音说话!哦,怪不得讲师他……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 2 页 共 7 页
A.小说第二段对周讲师的外貌描写用笔简洁,形神兼备,“贴了胶布的眼镜框”这一细节
体现出他朴素、节俭的品格。
B.“嘿嘿”的笑是周讲师说话时的突出特征,小说运用反复手法进行强调,充分表现了周
讲师活泼爱笑的性格特点。
C.小说在写完“终于明白周讲师嗓门特大的缘由了”后,以邻居喧闹、孩子吵嚷、锅炉放
气等情节,慢慢揭示缘由。
D.小说语言富有特色,既有融入方言和口语的活泼淳朴,又有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的形象生动,饶有趣味。
2.关于文中“我”去周讲师家所见所闻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周讲师对学生的热情迎接和满桌的书,与他居处狭窄潮湿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
令人敬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B.摸摸黑耳套的动作让“我”恍然大悟,这个细节遥相呼应上文对他仲秋时节便戴黑耳套
的描写,情节严谨。
C.对周请师的儿子种种淘气言行的细致描写,烘托出周讲师家庭环境的嘈杂,也从侧面体
现出周讲师对儿子的宠爱。
D.面对“我”为什么不搬家的询问,周讲师“脸上竟带了点少女似的羞惭”,通过神态描
写传达出微妙的心理变化。
3.小说安排周讲师赠送“我”专著《鲁迅在围攻的喧嚣声中》这个情节有何用意?请谈谈
你的理解。(6 分)
4.小说在设置悬念方面别出心裁,进行了层层渲染,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3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时关.中.群盗,孙华最强。丙申,渊至汾阴,以书招之。己亥,渊进军壶口,河滨之民献舟
者日以百数,乃置水军。壬寅,孙华自郃阳轻骑渡河见渊。渊握手与坐,慰奖之,以华为左光
禄大夫、武乡县公,领.冯翊太守,赏赐甚厚。使之先济,继遣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及左领
军长.史.陈演寿、金紫光禄大夫史大柰将步骑六千自梁山济,营于河西,以待大军。渊谓长谐等
曰:“屈突通精兵不少,不敢来战,前扼其喉,后拊其背,彼不走,必为擒矣。”屈突通遣虎
牙郎将桑显和将骁果数千人夜袭王长谐等营,长谐等战不利,孙华、史大柰以游骑自后击显和,
大破之。显和脱走入城,仍自绝河梁。戊午,渊帅诸军围河东,屈突通婴城自守。渊欲引兵西
趣长安,犹豫未决。裴寂曰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
受敌此危道也不若先克河东,然后西上。长安恃通为援,通败,长安必破矣。”李世民曰:“不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 3 页 共 7 页
然。兵贵神速,吾席累胜之威,抚归附之众,鼓行而西,长安之人望风震骇,取之若振槁叶耳。
若淹留自弊于坚城之下,彼得成谋修备以待我,坐费日月,众心离沮,则大事去矣。且关中蜂
起之将,未有所属,不可不早招怀也。屈突通自守虏耳,不足为虑。”渊两从之,留诸将围河
东,自引军而西。庚申,李渊帅诸军济河。甲子,至朝邑,舍于长春宫,关中士民归之者如市。
冠氏长于志宁、安养尉颜师古及世民妇兄长孙无忌谒见渊于长春宫。皆以文学知名,无忌仍有
才略。渊皆礼而用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裴寂曰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
此危道也/
B.裴寂曰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
此危道也/
C.裴寂曰/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
此危道也/
D.裴寂曰/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
此危道也/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关中,地名,位于函谷关西,四面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物产丰富。
B.丙申,文中是用来纪日;它的前一位是乙未,后一位是丁酉,再后是戌戊。
C.领,汉以后,以地位较高的官职兼任较低职务,谓之“领”,也称为“录”。
D.长史,官名,多为幕僚性质官员,始设于秦,边郡可设长史,为太守佐官。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关中反叛者以孙华的势力为最强,李渊用书信进行招抚,孙华从郃阳渡黄河谒见李渊,
李渊握着他的手和他坐在一起,对他的封赏很丰厚。
B.屈突通派遣桑显和率猛士夜袭王长谐等人营地,王长谐等作战不利,孙华、史大柰率游
骑从后面打败桑显和,桑显和脱身逃回城里,后在河梁自杀。
C.李渊统帅各军包围河东郡,屈突通闭城拒守,李渊想率兵向西直奔西安,后听取裴寂、
李世民两人的建议,留下诸将包围河东,自己率军西进。
D.李渊统率各军渡过黄河,到达朝邑,住在长春宫里,关中士人、百姓多来归附;于志宁、
颜师古及长孙无忌谒见,李渊以礼相待并任用了他们。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己亥,渊进军壶口,河滨之民献舟者日以百数,乃置水军。(4 分)
(2)且关中蜂起之将,未有所属,不可不早招怀也。(4 分)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 4 页 共 7 页
9.在是否放弃进攻河东的屈突通而向西直奔西安的问题上,李世民有怎样的分析?请简要
作答。(3 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0~11 题。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
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鵷鹭同飞盖【注】。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鵷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鵷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片以“乱”写花之纷繁,“碎”表莺声盈耳,凝炼地写出春景的生机盎然,隐约有乐
景衬哀情之感。
B.上片后四句由景及人,刻画了作者衣带渐宽、形体消瘦的形象。“空”字更显孤寂悲戚,
余味无穷。
C.下片运用反问的手法写曾经西池会上的好友,而今早已不在。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和对朝廷的不满。
D.本词由春景触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跨越时空,由今而昔,再由昔而今,情感一波三折,
含蓄蕴藉。
11.“愁”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思绪,古人喜欢用“水”来喻愁。本词与《虞美人·春花秋月
何时了》中都有此类诗句,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异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14 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4 分)
(1)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
文化上采取的措施。
(2)《伶官传序》中,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以及在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
中,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 5 页 共 7 页
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
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的生命。
(7)《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
蹉跎、壮志难酬的情怀。
三、语言文字运用(29 分)
(一)课内文言基础(9 分)
13.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治乱之.条贯
A.冀幸君之.一悟 B.请毕今日之.欢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D.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14.下列各选项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屈平属.草稿未定 属:嘱咐
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亡:逃亡
C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根本
D.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无:没有
15.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B.阡陌指田间小路,也可指田野。“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间小路;“陌”是指东西走向
的田间小路。
C.《汉书》为东汉班固所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D.宗庙礼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士大夫三庙,庶人一庙。
(二)课外语言文字运用Ⅰ(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3 题。
_____①_____的古籍典藏,是我国 5000 多年历史中积累下的一座座文化山峦,记录着大量
关于民族精神、国家治理、道德修养、人生哲理等经典论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
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它是打造文化共识的根脉,能让全体中华儿女更深入地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它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筋骨,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它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已经
成为中华文明_____②_____的历史长河的深层文化密码。它是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在人类灿
烂的文化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保护是利用的前提,传承是创新的保障。古籍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截至 2021 年
底,全国累计完成普查登记古籍有 270 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 385 万页,培训古籍从业人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 6 页 共 7 页
员 1 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17 项。2022 年,“加强文物古籍保护
利用”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从挖掘古籍时代价值、促进古籍有效利用、推进古籍数
字化、做好古籍普及传播等方面推动加快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作为一项惠及当代、_____③
_____的文化工程,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必将使无数中华典籍焕发新的生命力。
1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3 分)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4 分)
18.请结合文本分析第二段中数字运用的作用。(4 分)
(三)课外语言文字运用Ⅱ(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0 题。
天气逐渐热起来,上市的水果种类也越来越多。可是关于吃水果,还有不少疑问,比如,
每次从外面买个西瓜回来,一天也吃不完,如果切开后包上保鲜膜放冰箱,第二天还能吃吗
杨梅上市了,可听说杨梅里面有很多小虫子,吃了会有事吗
吃不了的西瓜如果包上保鲜膜放冰箱里,第二天再吃不会有事吧?其实,隔夜西瓜
______________,但是有几个条件。如果西瓜切面干净,保鲜膜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切完立即
密封起来放冰箱冷藏,第二天再吃是没问题的。不过,西瓜也别在冰箱放太久,______________,
滋生的细菌越多。冷藏西瓜,最好别超过 12 小时,超过 24 小时就别吃了。
杨梅如果用盐水浸泡,水里会有不少小虫子出现。它们是果蝇幼虫,其实无毒无害,跟着
杨梅一起吃进肚子里,会被强大的胃酸杀死,并成为高蛋白“食物”被消化吸收,______________,
更不会成为寄生虫。所以,有虫子的杨梅也能吃,实在担心的话,就先用盐水浸泡洗净再吃。
19.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8 个字。 (6 分)
20.从词的构成看,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语与“保鲜膜”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长期坚持做减.肥.操.,不但可以减肥,还能调理肌肉,使曲线更加优美。
B.蔬菜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含量通常都高于水果。
C.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三大致盲性眼病之一,也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
D.不同颜色的彩椒只是含有不同颜色的植物色素,并不是转.基.因.产品。
四、写作(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当下,很多人倡导简约的理念,也有不少人肯定繁复的价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 7 页 共 7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