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雨》
一、教材分析
《踩雨》是一首演唱歌曲,表现了一个少年在夏日的雨里踩着雨花在玩耍的情景,富有想象的歌词与欢快的旋律相结合后,使歌曲更具有童趣、乐观、浪漫的气息。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十岁这个阶段,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究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这时的他们已有自己的思想观念。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
三、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始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音乐课的教学课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音乐创造,完善评价机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甜美轻松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能力目标:创编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感受到雨带给人们的遐想,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五、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感受雨和音乐的美妙,能轻松甜美的演唱歌曲。
六、教法、学法
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出发,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体验探究法、模仿学习法、媒体演示法
七、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雨是大自然的使者,轻轻洒落人间,沾满了童年的回忆,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吗?
1.谁来模仿下雨的声音?(沙沙),让我们的雨声由远及近,更清晰一些。
2.谁来模仿下大雨的声音(哗哗,哗啦)由弱到强。
3.大雨,小雨交替下,有节奏的练习。
一阵雨过后天晴了,你最想干什么?(踩雨)老师小时候也喜欢踩着雨花花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雨中玩耍,好吗?
(二)聆听音乐,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认真聆听音乐,听完音乐后谈谈你的感受。
2.再次聆听音乐,说说歌曲中哪句词在模仿雨声,哪句词在模仿踩雨声。(听音乐,指名汇报)
3.给雨声、踩雨声加上节奏来读,让学生感知节奏。
A师生共同拍打节奏 B男女生混合拍打节奏
4.用不同强弱声音模仿演唱小雨,中雨,大雨,感知声音的强弱。
(三)再听音乐,学唱歌曲
1.这首歌曲的旋律很动听,而歌词更是充满了童趣,让我们随伴奏去感知歌词的魅力。(学生随伴奏读歌词)
2.同学们认真听音乐,听音乐有几个乐句。
3.哪一个乐句唱起来比较难,巩固练习。
4.学唱歌曲
A.随音乐跟唱歌曲 B随琴声演唱
5.每一个乐句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去演唱呢?
6.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深情演唱。
(四)音乐实践,情感体验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丰富歌曲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打击乐,请同学们为歌曲来伴奏。
小结:歌曲把我们带回了童年时代,雨声、笑声编织成一首动听的交响曲,只要我们留心,相信大家都能听到大自然赋予我们更多的灵感和快乐。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