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必读必背必练(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必读必背必练(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12 08:3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中考道法最后冲刺必读必背必练(二)
考点透视 命题预测 满分技巧 真题回眸 名校预测 专家押题 妙趣横生
倒计时第15天 构成物质的微粒
倒计时第14天 化学式和化合价
倒计时第13天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化学反应的认识
倒计时第12天 质量守恒定律
倒计时第11天 化学方程式
构成物质的微粒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微观粒子构成的;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2.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3.能够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在2023年的中考中,将会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尤其是借助微观粒子反应模型图考查分子、原子知识是近年中考的新亮点。此类试题提高了试题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的分类和类别辨析、分子和原子的辨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对运用分子观点来分析解释实际问题和运用模型图分析解答有关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和化学反应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
考点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关系
考点2 微粒的性质
1.微粒(如分子)的性质
(1)分子极小,其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①特征:温度越高,分子受热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②应用:用分子不停地运动解释闻到气味、溶解、扩散、挥发、蒸发等生活现象。
用分子运动受温度的影响解释太阳下晒湿衣服比阴凉处干得快。
③实验:分子运动实验的证明
资料:浓氨水显碱性,有强烈的挥发性。酚酞试液是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溶液变红。
解释实验3中A烧杯变红原因: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3)分子间有间隔
①分子间间隔大小
一般情况下,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相对较大,固体和液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相对较小。
解释生活现象:气体体积容易压缩,固体和液体较难被压缩。
②分子间间隔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A.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
解释生活现象: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变化、给自行车胎打气、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如夏天车胎、篮球等打气太满容易爆炸,酒精温度计测温度。(给自行车胎打气,分子间隔变小)
(水银是金属,由原子构成;水银温度计测温度,是因为受热汞原子间隔变大。)
B.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变大。
解释生活现象:加压可以让6000mL氧气装进40mL钢瓶。
(注意:分子的大小不会改变,物质体积的变化是分子间隔在改变)
(4)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 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氢气具有可燃性。
考点3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
①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解释:单个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沸点等宏观性质,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的性质。
分子的构成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
有些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大多数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构成的
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微观示意图:
4.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以分子为例 宏观 微观
纯净物 只含有一种物质 如:氧气 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氧气中只含有氧分子一种分子
混合物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如:空气 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 空气中含有氧气分子、氮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 分子不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在改变 水分子不改变,不同状态下的水转化只是水分子间隔的改变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过氧化氢分解 分子改变,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过氧化氢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重新组合成水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
考点4 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实质
以分子为例 宏观 微观
纯净物 只含有一种物质 如:氧气 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氧气中只含有氧分子一种分子
混合物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如:空气 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 空气中含有氧气分子、氮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 分子不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在改变 水分子不改变,不同状态下的水转化只是水分子间隔的改变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过氧化氢分解 分子改变,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过氧化氢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重新组合成水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
考点5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都在不停的运动;3.微粒间都有间隔;4.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不同点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相互关系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注意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就由该微粒保持化学性质;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只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考点6 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构成
原子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无轨运动。所有原子都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无中子)。
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中的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考点7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无固定的运动轨迹,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该区域叫做电子层,电子层由内而外总共分为7层,电子分层运动,电子优先排在离核较近的电子层,依次向外排布。
(2)第1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2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个,n为电子层数)
(3)原子结构示意图
(4)原子结构排布规律:
每一横排,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除稀有气体外,每一纵列,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
2.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一般相似。
注意:氦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但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与最外层8个电子的稀有气体原子化学性质相似,与最外层2个电子的其他原子化学性质不相似。
考点8 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2.形成过程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常见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
形成离子过程中,原子质子数不变,所以原子的种类不变;核外电子数改变,化学性质改变。
金属原子若失去最外层电子,则电子层数减少1层,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电子层数不改变。
需要掌握的离子符号
氢离子H+、银离子Ag+、锌离子Zn2+、铜离子Cu2+、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氢氧根离子OH-、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铵根离子NH4+
5.离子符号的意义:
6.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考点9 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 1 ”,可省略。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实际质量,实际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电子质量忽略不计,
故近似算法: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10 元素
1.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理解:
(1)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如C-12、C-13、C-14原子同属于碳元素)
(3)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元素种类不变。(如钠原子Na、钠离子Na+属于同种元素)
(4)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辨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吗?
错误,如水分子H2O和氖原子Ne都具有10个质子,但不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要求质子数相同且均是原子。
3.元素的含量分布
地壳中前五位:氧O、硅Si、铝Al、铁Fe、钙Ca; 生物体内前五位:氧O、碳C、氢H、氮N、钙Ca。
4.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3)特殊:某些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物质。
如: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
(4)数字+元素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几个原子。
如:5O:表示5个氧原子; 3Ne:3个氖原子。
5.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考点11 元素周期表
1.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元素周期表。
2.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元素周期表:
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一个周期(共7个周期),
每一个纵行叫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6个族)。
排列规律:每周期从左往右依次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第七周期例外)
4.元素周期表每一格包含的信息:
一、选择题
1.【2022江苏苏州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金 B. 金刚石
C. 干冰 D. 氯化钠
【答案】C
【解析】A、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氯离子、钠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022河南中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 氯化钠、硫酸铜 B. 水、干冰
C. 金刚石、氧化汞 D. 氦气、氨气
【答案】A
【解析】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符合题意;B、水由水分子构成,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氨气由氨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2江苏泰州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锌 B. 氮气
C. 石墨 D. 氯化钾
【答案】B
【解析】A、锌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锌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石墨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氯化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22广西贺州中考】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能够形成Xn-,另一元素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则Y元素的质子数是( )
A. a+m-n B. a+m+n
C. a-m-n D. a-m+n
【答案】B
【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a,故质子数为a,X得到n个电子后变为Xn-,Xn-的核外电子数是;Y失去m个电子后变为Ym+,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Ym+的核外电子数是;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故,则;故选:B。
5.【2022广州中考】 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利用了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
故选B。
6.【2022湖南邵阳中考】邵阳武冈是“中国卤莱之都”,这里的卤菜味道鲜美、香味扑鼻,深受人们的喜爱。能够闻到卤菜的香气是因为( )
A. 分子可以再分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B
【解析】能够闻到卤菜的香气是因为卤菜中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选B。
7.【2022江苏苏州中考】下列有关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体积变小 B. 氧分子质量变小
C. 氧分子数目变少 D. 氧分子间空隙变小
【答案】D
【解析】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质量、体积、数目不变。
故选D;
8.【2022福建中考】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D. 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答案】C
【解析】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选项正确;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正确;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选项错误;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水的化学性质不变,选项正确;答案为:C。
9.【2022河北中考】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 )
个数减少 B. 质量减小
C. 间隔减小 D. 种类减少
【答案】
【解析】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间隔减小,气体分子的个数、质量、种类都不变。
故选:。
10.【2022山西中考】“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A.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B. 水分子分解加快
C. 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 D. 水分子数目增多
【答案】D
【解析】A、空气中湿度变大,水分子增多,但水分子本身没变,选项错误;B、空气中水的含量增多但水未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分子没有分解,选项错误;C、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不变的,选项错误;D、空气中湿度大的原因是水含量增多,水分子的数目增多,选项正确;答案为:D。
11.【2022湖南湘潭中考】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列事实与微观解释不相符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B. 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一一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会更快一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一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B
【解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鼻腔中,使人闻到“酒香”,故选项正确;B、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加压使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大小不会改变,故选项错误;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会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故选项正确;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可以说明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正确。故选B。
12.【2022四川乐山中考】“吃在四川,味在乐山”,乐山“跷脚牛肉”、“甜皮鸭”等美食享誉川内外。美食加工时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以下微粒:
①2个钠原子_______;②3个氯离子_______。
(2)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_______。
(3)瘦牛肉和鸭肉的主要成分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
【答案】(1)①. ; ②. ;(2)17 ;(3)蛋白质
【解析】(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个钠原子表示为,故填:;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离子数目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故3个氯离子表示为,故填:;(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各层电子数之和=原子核内质子数=2+8+7=17,故填:17;(3)瘦牛肉和鸭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六大营养素,故填:蛋白质。
13.【2022湖北十堰中考】图1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1中x=___________。
(2)图2中的粒子对应的元素共有___________种。
(3)已知溴化镁由离子构成。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溴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
【答案】(1)18 ;(2)3(或三);(3)MgBr2
【解析】(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图1中x=35-2-8-7=18;(2)质子数相等的属于同种元素,图2中粒子的质子数分别有12、17、8,共表示3种元素;(3)溴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化合价为-1价,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因此溴化镁的化学式为:MgBr2。
14.【2022湖南郴州】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属于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元素②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在①~⑥六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元素①和元素⑤形成的化合物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金属;(2) O ; ⑥ ;(3)
【解析】(1)如图元素③位于第三周期的第Ⅲ主族,故是13号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2)如图元素②位于第二周期第Ⅵ主族,是八号元素即氧元素,故填元素符号是:;根据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右列的是稀有气体的元素,而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如图可知⑥元素符合,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填:⑥;(3)根据题意元素①和元素⑤分别是1号元素氢元素和17号元素氯元素,在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故化合物化学式为,则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5.【2022天津中考】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从宏观角度分析,氮气是由______组成的(填“氮元素”或“氮原子”)。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01的元素被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Md),用来纪念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钔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种(填数字);
②氟和氯两种元素的原子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③由钠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氧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
(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氮元素;(2)101 ;(3)①. 2 ;②. 最外层电子数;③. Na2O ;(4)
【解析】(1)物质由元素组成,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故填:氮元素;(2)钔的原子序数为10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101,故填:101;(3)①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由此可知,A为非金属元素原子,B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C为金属元素原子,D为金属元素原子,E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所以图中粒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有2种,故填:2;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氟和氯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填:最外层电子数;③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在化合物中显+1价,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在化合物中显-2价,因此由钠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2O,故填:Na2O;(4)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与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16.【2022湖南岳阳中考】化学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下图①②是硼和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③~⑥分别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⑥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某离子结构示意图,则 x=______;
(2)③和⑤两种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
(3)④和⑥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4)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5)观察上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相对原子质量铝比硼多 8 B. 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 ④对应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 ①~⑥中共有三种金属元素
【答案】(1)17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NaCl ;(4) ;(5)BC
【解析】(1)由于⑥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某离子结构示意图,说明该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了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则x=2+8+8-1=17,故填:17;(2)根据③和⑤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④表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⑥粒子的质子数为17,且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为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该化学式是NaCl,故填:NaCl;(4)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反应的进一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5)A、相对原子质量铝比硼多16.14,而质子数或是原子序数铝比硼多8,故说法错误;B、根据③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说法正确;C、④对应的单质是钠,钠是金属单质,由此钠由原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D、根据①元素名称可知,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根据②的名称可知,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根据③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一般为非金属元素,根据④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一般为金属元素,根据⑤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一般为非金属元素,根据⑥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某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表示为非金属元素,则金属元素有两种,故说法错误;故选BC。
1.(2023·甘肃武威·统考一模)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该钟表的整点时间小时数与对应元素的质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00对应的元素为金属元素 B.10:00对应的元素易形成化合物
C.9: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 D.该钟表的整点时间与原子结构中的中子数目相等
【答案】A
【解析】A、12:00对应的元素为镁元素,汉字偏旁是“金”,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B、10:00对应的元素是氖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形成化合物,故B不正确;C、9:00对应元素是氟元素,氟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离子符号为F-,故C不正确;D、该钟表的整点时间是10:00,对应的元素是氖元素,则该钟表的整点时间与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相等,故D不正确;故选A。
2.(2023·湖南长沙·模拟预测)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T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B.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不会变红
【答案】D
【解析】A、实验二加热会导致试管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故选项A正确;B、实验二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所以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B正确;C、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所以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选项C正确;D、分子在不同温度下都在不停地运动,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也会变红,故选项D错误。故选:D。
3.(2023·天津·统考一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
【答案】C
【解析】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为“O、Si、Al、Fe”,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C。
4.(2023·江苏宿迁·统考一模)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磷是金属元素
B.磷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5
C.磷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5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答案】B
【解析】A、磷是“石”字旁,是非金属元素,错误;B、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为质子数,磷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5,正确;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磷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5,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错误;故选:B。
5.(2023·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对于Cu、Cu2+、Cu+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①Cu、Cu2+、Cu+三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三种微粒的核电荷数相等;②Cu2+是由Cu原子核最外成电子失去两个电子得到,Cu+是由Cu原子核最外成电子失去一个电子得到,则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不相等;③根据上述②中分析得到三种微粒的电子层结构不同;④三种微粒仅原子核最外成电子数不同,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u、Cu2+、Cu+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综上分析得出①④说法正确;故选C。
6.(2023·江苏苏州·模拟预测)2000L的氧气加压后能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B.分子间间隔变小了
C.分子的质量变小了 D.分子的数目变少了
【答案】B
【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将2000L的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B。
7.(2023·四川宜宾·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校考二模)如图为某元素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7
B.该元素为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该阴离子中,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答案】D
【解析】A、根据题意该粒子是离子,故其最外层电子数应为8,选项错误;B、根据示意图可知,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故该元素是17号元素即氯元素,偏旁部首是“气”,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错误;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大于4,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选项错误;D、根据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根据题意该粒子是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大于核内17个质子,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选项正确;故选:D。
8.(2023·福建·模拟预测)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
C.氮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1个N2分子中含有7个电子
【答案】A
【解析】A、由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反应中,可得到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负电荷;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选项A正确;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选项B不正确;C、由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镓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选项C不正确;D、由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故1个N2分子中含有14个电子,选项D不正确。故选A。
9.(2023·重庆合川·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答案】B
【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散发气味,选项正确;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分子的种类不改变,选项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选项正确;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的总体积变大,选项正确。故选B。
10.(2023·吉林白山·统考一模)图1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1中x=___________。
(2)图2中的粒子对应的元素共有___________种。
(3)已知溴化镁由离子构成。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溴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
【答案】(1)18;(2)3/三;(3)MgBr2
【解析】(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图1中x=35-2-8-7=18;(2)质子数相等的属于同种元素,图2中粒子的质子数分别有12、17、8,共表示3种元素;(3)溴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化合价为-1价,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因此溴化镁的化学式为:MgBr2。
11.(2023·陕西西安·校考三模)如图为A、B、C、D、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1)x的值是______。
(2)微粒A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
(3)微粒D和微粒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4)A、B、C、D、E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有______种。
【答案】 8 ; 二 ;Na2S ;四
【解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6=8;(2)微粒A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3)D、质子数=原子序数,11号元素是钠元素,该微粒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钠离子,E、质子数=原子序数,16号元素是硫元素,该微粒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硫离子,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4)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C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A、B、C、D、E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有4种。
12.(2022·天津河东·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图一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水电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X的数值是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图二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
【答案】(1)24.31;8 ;失去;(2) 分解反应;2:1/1:2
【解析】(1)元素信息图中最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故填24.31;该微粒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第二层的电子数X为8,故填8;由图可知,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镁离子,故填失去。(2)由图可知,图2中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与氧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由图可知,该反应生成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数目比为2:1,氧分子与氢分子的数目比为1:2,故填2:1或1:2。
1.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说明了(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A
【解析】“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是花香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A。
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核电荷数没有发生改变,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故选项①说法正确;②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则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②说法错误;③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不完全相同,故选项③说法错误;④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而原子的质量主要是集中在原子核上,则三者的质量几乎相等,故选项④说法正确;
⑤由于三种粒子的质量几乎相等,它们核内质子数相等,则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故选项⑤说法正确;故①④⑤说法正确。故选:A。
3.用锶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下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 B.锶是金属元素
C.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锶的元素符号为Sr
【答案】C
【解析】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子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即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锶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锶原子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表示元素符号,故锶的元素符号为Sr,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
A.O2- B.2O3
C.SO2 D.2O
【答案】B
【解析】A、表示一个氧离子,不符合题意;B、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数目,表示2个臭氧分子,符合题意;C、化学式的意义可以表示二氧化硫、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D、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数目,即表示2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
5.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锌 B.氮气
C.石墨 D.氯化钾
【答案】B
【解析】A、锌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锌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石墨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氯化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
6.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N ;②2Fe2+;③ ; ④;⑤
A.①表示2个氮分子 B.②表示2个铁离子
C.③和④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Al2O3 D.由⑤可知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
【答案】C
【解析】A、①表示2个氮原子,A错误,不符合题意;B、②表示2个亚铁离子,B错误,不符合题意;
C、③是氧离子,④是铝离子,根据离子和化合价的关系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③④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C正确,符合题意;D、由⑤可知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单位为1,省略不写,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7.如图是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8
B.硫的原子核带16个单位正电荷
C.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
D.硫原子易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
【答案】B
【解析】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16-2-8=6,故选项错误;B、硫核电荷数为16,所以硫的原子核带16个单位正电荷,故选项正确;C、硫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3周期,故选项错误;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位6,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阴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
8.地壳中含有丰富的铝元素。结合下图分析,关于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3 B.铝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答案】A
【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而原子序数=质子数,则铝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3,该选项说法正确;B.铝元素是“钅”,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9.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
A.甲烷 B.空气
C.冰水 D.黄金
【答案】B
【解析】A、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甲烷中只有一种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氮气由氮气分子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故B符合题意;C、冰是水的固体,冰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黄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不含有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下列现象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 解释
A 路过梨花园,闻到梨花香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氢氧根离子
D 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温度升高汞原子体积变大
【答案】D
【解析】A、由于分子不断运动,路过梨花园,才能闻到梨花香,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B、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二者混合时分子间间隔变小,导致体积变小,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氢氧化钠由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D、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因为汞原子体积变大。解释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1.(2023·上海崇明·统考二模)喷洒“84”消毒液,能闻到特殊气味,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A
【解析】A、能闻到特殊气味,是由于构成“84”消毒液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就会闻到香味,故A正确;B、能闻到特殊气味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B错误;C、能闻到特殊气味与分子的间隔无关,故C错误;D、能闻到特殊气味与分子能否再分无关,故D错误。故选A。
12.前18号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排成图1所示的圆形,图中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图2为3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写出元素9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
(2)图1中,元素11和元素17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图2中,A图表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写出B图表示的化学符号_______。
(4)图2中C图为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若要在图1中为20号元素排位置,则其位于第___圈,与11~18元素中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紧挨。
【答案】(1)F;(2)NaCl;(3)8 ; Si4+;(4) 4;Mg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排第9的是氟元素,元素符号为F。(2)元素11和元素17分别是Na和Cl,形成的化学物为NaCl。(3)A图表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质子数x等于核外电子数,x=2+6=8;B图为硅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为Si4+。(4)图一的排列方式是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排列的,从内圈到外圈依次为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而根据图2中C可知20号元素是钙元素,在第四周期,所以应该位于第4圈,而内圈与外圈紧挨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组成了元素周期表的一族,钙元素与镁元素紧挨,即为Mg。
13.中科院已研制出石墨烯芯片,石墨烯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碳。请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碳是第___________周期的元素;
(2)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
(3)与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②和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答案】二;12.01; ③ ;NaCl
【解析】(1)由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碳是第二周期的元素;(2)有元素周期表碳元素的单元格可知:碳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与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③;(4)②是钠离子,在化合物中显+1价,④是氯离子,在化合物中显-1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②和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
14.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将“分子”“原子”“元素”填入如图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在氦气、氯化钠、硫酸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①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能表示镁原子的是(填序号,下同) ________。
②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
核电荷数 B相对原子质量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E.核内中子数 F.核外电子总数
【答案】(1) 元素;原子;分子;(2)H2SO4;(3) C ; ACDF
【解析】(1)物质由元素组成,故①填:元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故②填:原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③填:分子;(2)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硫酸由硫酸分子构成,故在氦气、氯化钠、硫酸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硫酸,化学式是H2SO4,故填:H2SO4;(3)①镁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是12,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排布是“2,8,2”,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②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直接获得的信息是核电荷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根据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还可以直接知道核外电子总数,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相对原子质量、核内中子数,故选填:ACDF。
碘与指纹破案
同学们在电影中常常看到公安人员利用指纹破案的情节。其实,只要我们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按一下,然后把纸上手指按过的地方对准装有少量碘的试管口,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等到试管中升华的紫色碘蒸汽与纸接触之后,按在纸上的平常看不到的指纹就渐渐显露出来,并可以得到一个十分明显得棕色指纹。如果把这张白纸收藏起来,数月之后再做上述实验,仍能将隐藏在纸上的指纹显示出来。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并不完全相同,而手指上总含有油脂、矿物油和汗水等。当用手指往纸往上按的时候,指纹上的油脂、矿物油和汗水就会留在纸上,只不过是人的眼睛看不出来罢了。而纯净的碘是一种紫黑色的晶体,并有金属光泽。有趣的是,绝大多数物资加热时,一般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三态变化。而碘却一反常态,在加热时能够不经液态直接变成蒸汽。像这类固态物质直接气化的现象,人们称之为升华。同时碘还有易溶于有机溶剂,当碘蒸汽上升遇到这些有机溶剂时,就会溶解其中,因此指纹也就显示出来了。
化学式与化合价
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标出元素的化合价。
2.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3.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并进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在2023年的中考中,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商品商标、说明书等,来考查学生对有关元素化合价和化学式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经常将其与“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化合价和离子的表示方法、化学式的书写和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对化学式与化合价的相互推算,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
考点1 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表示的意义:
如H2O: ①表示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表示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⑤表示水由水分子构成。
3.化学式的书写:
单质化学式书写注意: 1.除H2、N2、O2、F2、Cl2、Br2(溴)、I2(碘)七种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外,初中其他绝大多数单质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此时的元素符号多了“单质”的意义。 2.特殊化学式:臭氧O3。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注意: ①当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要省略不写; ②化学式中右下方的数字一般为最简整数比(如P2O5、Fe3O4); ③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考点2 化合价
1.化合价:是用来表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化合价有正价与负价之分。
2.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
例如:标出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氯化镁:Mg (+2)Cl (-1)2; 硫酸钠:Na (+1)2SO4
3.小结各种数字的含义:
4.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的关系:
①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的数值=离子带的电荷数
②元素化合价的符号与离子带的电性一致 例:镁离子:Mg2+ 与 +2价的镁元素:Mg (+2)
5.化合价的规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6.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钾钠银氢+1价; 钙镁钡锌+2价; 氟氯溴碘-1价; 通常氧硫-2价; 亚铜+1,铜+2;
亚铁+2,铁+3; 铝+3,硅+4,磷+5; 氯化物中氯-1; 硫化物中硫-2;
还要记住根的价; -1氢氧硝酸根; -2碳酸磷酸根; 单质化合价为零。
附: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其化合价等于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1价:硝酸根:NO3 氢氧根:OH -2价: 碳酸根:CO3 硫酸根:SO4
-3价:磷酸根:PO4 +1价:铵根:NH4
附:必须背熟的离子符号
阳离子:K+ Ca2+ Na+ Mg2+ Zn2+ Al3+ Fe3+ Fe2+ Ag+ H+ NH4+
阴离子:Cl- O2- S2- SO42- CO32- NO3- OH- PO43-
考点3 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金属+非金属
写法:金属靠前,非金属靠后
读法:“某化某”,一般不读出角标,读出金属的不同价态
特殊:MnO2——二氧化锰 Fe3O4——四氧化三铁
非金属+非金属
写法:一般显正价元素在前,一般显负价的元素在后
读法:“某化某”,角标≥2才读,含氧元素角标为“1”也要读 (CO:一氧化碳)
特殊:H2O——水 H2O2——过氧化氢 NH3——氨气 CH4——甲烷
含原子团的化合物
写法:正价前,负价后,原子团超过1个时要打括号,在括号外右下角写上原子团的个数角标
读法:都不读角标
分类:
①氢元素+酸根——读“某酸”
HNO3——硝酸 H2CO3——碳酸 H2SO4——硫酸 H3PO4——磷酸
特殊:盐酸的主要成分氯化氢——HCl
②金属+酸根
酸根/金属 Na K Mg Ca Fe Al
NO3 NaNO3 KNO3 Mg(NO3)2 Ca(NO3)2 Fe(NO3)2 Fe(NO3)3 Al(NO3)3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镁 硝酸钙 硝酸亚铁 硝酸铁 硝酸铝
CO3 Na2CO3 K2CO3 MgCO3 CaCO3 FeCO3 Fe2(CO3)3 Al2(CO3)3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镁 碳酸钙 碳酸亚铁 碳酸铁 碳酸铝
SO4 Na2SO4 K2SO4 MgSO4 CaSO4 FeSO4 Fe2(SO4)3 Al2(CO3)3
硫酸钠 硫酸钾 硫酸镁 硫酸钙 硫酸亚铁 硫酸铁 硫酸铝
读法:某酸某,+2价的铁元素读作亚铁,+3价的铁元素读作铁。
③金属+氢氧根
读作:“氢氧化某”
NaOH——氢氧化钠 KOH——氢氧化钾 Fe(OH)2——氢氧化亚铁 Fe(OH)3——氢氧化铁
④铵根+其他元素/原子团
读作:某化铵或某酸铵
NH4Cl——氯化铵 NH4NO3——硝酸铵 (NH4)2SO4——硫酸铵
特殊:NH3·H2O——氨水
考点4 化学式计算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以AmBn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Ar)的计算 Mr(AmBn)=Ar(A)×m+Ar(B)×n
2.各元素的质量比 A元素质量与B元素质量的比=[ Ar(A)×m] :[Ar(B)×n ]
3.元素质量分数 ①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A%= ×100%
②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以水为例计算 H-1 O-16
①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6×1=18;
②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2 : 1
③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 (16×1)=2 : 32=1 : 16
④H2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2)÷18=11.1%
⑤18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质量: 18g×[(1×2)÷18]×100%=2g
⑥多少克水中含有2g氢元素: 2g÷[(1×2)÷18]×100%=1
1.【2022广东中考】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
A. O2- B. 2O3
C. SO2 D. 2O
【答案】B
【解析】A、表示一个氧离子,不符合题意;B、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数目,表示2个臭氧分子,符合题意;C、化学式的意义可以表示二氧化硫、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D、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数目,即表示2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2江苏苏州中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硅元素:Si B. 氧化铝:AlO
C. 2个镁离子:2Mg+2 D. 60个碳原子:C60
【答案】A
【解析】A、根据元素符号若含有两个字母,则第二个字母应小写,硅元素的符号表示为:,选项正确;
B、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故氧化铝化学式是:,选项错误;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2个镁离子表示为:,选项错误;D、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故60个碳原子表示为:,选项错误;答案为:A。
2.【2022陕西中考A】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各项对相关符号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H2O2:只能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
B. :只能表示硫酸根离子
C. 只能表示氩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Ag:只能表示金属银
【答案】A
【解析】A、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该分子的个数,故只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故A正确;B、表示1个亚硫酸根离子,不表示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C、因为x的大小不确定,所以图示微粒表示的粒子种类不能确定。当x>18时表示阳离子;当x=18时表示氩原子;当x<18时表示阴离子,故C错误;D、符号Ag可以表示1个银原子,也可以表示银元素,还可以表示金属银这种物质,故D错误;故选A。
4.【2022湖南岳阳中考】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
A. C60——60个碳原子 B. 2K——2个钾元素
C. O2——氧气由2个氧原子构成 D. 3H+——3个氢离子
【答案】D
【解析】A、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粒子中原子的数目,C60中60表示一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2K中2表示2个钾原子,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粒子中原子的数目,O2中2表示一个O2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3H+中的3表示3个氢离子,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5.【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开始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NiFe2O4中Fe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Ni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为0,则有 x+(+3)×2+(-2)×4=0,得x=+2价;故选B。
6.【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航天点亮梦想”。搭载神舟飞船的火箭常用液氢作燃料,液氢的化学式是( )
A.H2 B.CH4
C.CO D.NH3
【答案】A
【解析】A、液氢是液态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因此其化学式为H2,符合题意;B、CH4是甲烷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C、CO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D、NH3是氨气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故选A。
7.【2022湖南邵阳中考】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硫元素:_______
(2)钠离子:_______
(3)2个氮原子:_______
(4)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答案】(1)S ;(2)Na+ ;(3)2N;(4)
【解析】(1)硫元素表示为:S;(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钠离子表示为:Na+;(3)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4)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8.【2022湖北十堰中考】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氢原子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3)标注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4)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构成它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
【答案】(1)3H ;(2)CH4 ;(3) ;(4)
【解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3个氢原子3H;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用分子符号(化学式)表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构成它的阴离子是碳酸氢根离子。
9.【2022湖南湘潭中考】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_____。
(2)两个铝离子__________。
(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
【答案】(1);(2);(3);(4)
【解析】(1)氖气是由氖原子构成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其元素符号,故表示为:;(2)离子符号是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数和正负符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表示多个离子则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2个铝离子表示为:;(3)标出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将化学式写出再在该元素正上方标出化合价,正负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铁中氧元素显-2价,铁元素显+3价,故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4)化学式是将正价元素写在左侧,负价元素写在右侧,元素符号右下角标出该原子的个数,读化学式时从右向左读化合物的化学式,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故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
10.【2022广西贺州中考】用化学用语填空,注意按示例要求书写大小写。
(1)3个磷原子______。
(2)2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
(3)5个铁离子______。
(4)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______。
【答案】(1)3P ;(2)2NO2;(3)5Fe3+;(4)
【解析】(1)元素符号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3个磷原子为:3P。
(2)化学式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2个二氧化氮分子为:2NO2。(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5个铁离子为:5Fe3+。(4)表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就在化学式中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出其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为:。
1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2个汞原子______。
(2)碘酒中的溶剂______。
(3)标出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答案】(1)2Hg (2)C2H5OH(或C2H6O) (3)
【解析】(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汞原子表示为2Hg;(2)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
(3)硝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12.【2022湖南郴州】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1)6个一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
(2)画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4个硫原子___________。
(4)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___。
(5)过氧化钠(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价。
【答案】(1)6CO (2) (3)4S (4)Fe (5)-1
【解析】(1)分子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6个一氧化碳分子表示为:;(2)根据镁元素是12号元素,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三层电子,第一层2个,第二层8个,最外层2个,故形成镁离子时会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故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为:;(3)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4个硫原子表示为;;(4)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故填:;(5)过氧化钠(Na2O2)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填:-1或-1价。
13.(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
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物质一定是金刚石
B.B点对应的物质与C点对应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C.D点对应的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D.E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K2CO3
【答案】A
【解析】A、A点对应的物质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刚石,也可能是石墨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B点对应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为一氧化碳;C点对应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为二氧化碳;B点对应的物质与C点对应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C、D点对应的物质属于酸,碳元素显+4价,对应的物质是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故选项说法正确。D、E点对应的物质属于盐,碳元素显+4价,对应的物质可以是K2CO3,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14.(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醋”字可拆解为“二十一日酒变醋”,指的是一段时间内酒精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醋酸(CH3COOH)。
(1)醋酸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答案】(1)三;(2)40%
【解析】(1)根据醋酸化学式可知,醋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2)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5.(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新冠病毒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消毒杀菌。戊二醛(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一”、“=”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试计算:
(1)戊二醛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
(2)_______g戊二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0g
【答案】(1)5:8:2;(2)50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碳原子5个、氢原子8个、氧原子2个,故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8:2。(2)根据第一问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5H8O2,则设xg戊二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0g,,x=50。
1.(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A.——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2Ne——2个氖元素
C.O2——1个氧分子 D.NaCl——1个氯化钠分子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是17,电子数是18,属于阴离子,即该图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错误;B、元素是宏观的,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Ne表示2个氖原子,故错误;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O2表示1个氧分子,故正确;D、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不存在氯化钠分子,故错误。故选C。
2.(2023·安徽合肥·模拟预测)最近一段时间甲流高发,玛巴洛沙韦片是一种能够有效治疗甲型流感的药物,其化学式为C27H23F2N3O7S,下列有关玛巴洛沙韦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含有63个原子 B.该物质由6种元素组成
C.该物质含有6种非金属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7
【答案】B
【解析】A、玛巴洛沙韦是由分子构成,1个玛巴洛沙韦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23个氢原子、2个氟原子、3个氮原子、7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因此1个玛巴洛沙韦分子中含有63个原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物质由元素组成,玛巴洛沙韦由碳、氢、氟、氮、氧、硫6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玛巴洛沙韦由碳、氢、氟、氮、氧、硫6种元素组成,含有6种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玛巴洛沙韦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3.(2023·河北·一模)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两个钠原子一2Na+ B.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C.两个水分子2H2O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钠原子表示为2Na,错误;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显+4价可表示为,错误;
C、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水分子表示为:2H2O,正确;D、氯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8个电子,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故选C。
4.(2023·上海宝山·统考二模)溴化银 (AgBr))见光色变深,广泛应用于变色镜片、照相底片,其中Br的化合价为( )
A.+1 B.+2
C.-1 D.-2
【答案】C
【解析】溴化银中银元素显+1价,设溴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0,x=-1。故选C。
5.(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一模)烤肉是齐齐哈尔市的特色美食,那街头巷尾萦绕的烤肉香味,令人垂涎欲滴。但是烧烤食物是不宜多吃的,这是因为烧烤食物中的苯并芘含量较高,苯并芘(化学式为()是一种强致癌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并芘中含有碳单质
B.苯并芘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2g
C.苯并芘中含有2种元素
D.苯并芘由20个碳原子和12个氢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A、苯并芘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属于单质,选项错误;B、苯并芘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0+1×12=252,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选项错误;C、苯并芘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选项正确;
D、苯并芘由苯并花分子构成,一个苯并芘分子由20个碳原子和12个氢原子构成,选项错误。故选C。
6.(2023·安徽宿州·统考二模)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民间有挂艾草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其药用价值非常高。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含有O2
C.由27个原子构成 D.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1
【答案】D
【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该物质含有三种元素,因此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B、该物质属于纯净物,由黄酮素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选项错误;C、黄酮素是由黄酮素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D、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选项正确;故选:D。
7.(2023·四川成都·模拟预测)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涉及到的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中的硝酸根离子: B.N2:表示2个氮原子
C.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D.K2S的名称:硫化钾
【答案】D
【解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右上方表示,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硝酸钾中硝酸根离子表示为: ,说法错误;B、N2:表示1个氮分子或氮气,1个氮分子含2个氮原子,说法错误;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的正上方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号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为: ,说法错误;D、化学式的读法:不含原子团,一般从右到左读为“某化某” ,故K2S的名称:硫化钾,说法正确。故选D。
8.(2023·四川成都·模拟预测)分析下图的几种分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分子
B.氢气由2个氢原子构成
C.1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
D.氧分子是纯净物的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是混合物的分子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含有氧分子,错误;B、氢气氢分子构成,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错误;C、根据分子模型可知,1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正确;D、氧分子、二氧化碳都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它们的分子都是纯净物的分子,错误。故选C。
9.(2023·江苏苏州·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校考一模)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H2O2: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 B.:表示硫酸根离子
C.2H:表示两个氢元素 D.FeO:表示氧化铁
【答案】A
【解析】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H2O2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故A说法正确;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表示亚硫酸根离子,故B说法错误;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H表示2个氢原子,故C说法错误;D、FeO中铁元素显示+2价,氧元素显示-2价,FeO表示的是氧化亚铁,故D说法错误;故选A。
10.(2023·宁夏·模拟预测)结合下列图示或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Cl2 ② ③ ④NaNO3 ⑤
A.①表示两个氯原子
B.②③均表示阳离子
C.④Na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由⑤知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
【答案】D
【解析】A、Cl2表示一个氯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氯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B、②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③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C、NaNO3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知,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1.(2023·四川南充·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校考二模)《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田七氨酸由碳、氢、氮、氧四个元素组成
B.田七氨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
C.田七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8:2:5
【答案】C
【解析】A、田七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B、田七氨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田七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符合题意;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8):(14×2):(16×5)=15:2:7:20,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2023·云南临沧·统考二模)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④表示的是离子
C.②④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①③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2
【答案】D
【解析】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②③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②④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②④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D、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3.(2023·四川内江·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校考二模)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______。
(2)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
【答案】(1);(2)
【解析】(1)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分子表示为:;
(2)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14.(2023·吉林白城·校考模拟预测)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硅元素___________ 。
(2)2个氢离子___________ 。
(3)乙醇___________ 。
【答案】(1)Si;(2)2H+;(3)C2H5OH
【解析】(1)元素符号表示意义:表示这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这种物质,硅元素:Si;(2)离子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方标注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个氢离子:2H+;
(3)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其化学式:C2H5OH。
15.(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人体摄入铁不足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乳酸亚铁胶囊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已知乳酸亚铁的化学式为C6H10FeO6。
(1)乳酸亚铁中碳与氧的质量比是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23.4g乳酸亚铁中含铁元素______g。
【答案】(1)3:4;(2)5.6
【解析】(1)乳酸亚铁中碳与氧的质量比=(12×6):(16×6)=3:4,故填3:4。
(2)23.4g乳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23.4g× ×100%=5.6g,故填5.6。
1.(2023·宁夏·模拟预测)《神农本草经》中有麻黄“止咳逆上气”的记载,中药麻黄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其有效成分是麻黄碱(C10H15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麻黄碱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组成
B.麻黄碱中含有一个一氧化氮分子
C.麻黄碱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7∶8
D.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9%
【答案】D
【解析】A、由麻黄碱的化学式C10H15NO可知,麻黄碱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B、由麻黄碱的化学式C10H15NO可知,一个麻黄碱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氮原子,不存在一氧化氮分子,故B错误;C、由麻黄碱的化学式C10H15NO可知,麻黄碱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故C错误;
D、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故选D。
2.(2023·宁夏·模拟预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唯一用于载人航天的运载火箭,该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偏二甲肼由三种元素组成
B.1个偏二甲肼分子由12个原子构成
C.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偏二甲肼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答案】C
【解析】A、偏二甲肼(C2H8N2)是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1个偏二甲肼分子由2+8+2=12个原子构成,故B正确;C、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C错误;
D、偏二甲肼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故D正确。故选C。
3.(2023·云南曲靖·模拟预测)头孢唑琳为抑菌药。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等。关于头孢唑啉(C14 H13N8NaO4S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头孢唑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76 B.头孢唑啉中共含43个原子
C.头孢唑啉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头孢唑啉是由碳、氢、氮、氧、钠、硫六种元素组成
【答案】B
【解析】A、头抱咝咻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13)+(14×8) +23+(16×4)+(32×3)=476,故A正确;
B、分子由原子构成,根据头抱咝咻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头抱咝咻分子中共含14+13+8+1+4+3=43个原子,不能说是头抱坐咻中共含43个原子,故B错误;C、头孢唑啉中碳、氢、氮、钠、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13):(14×8) :23:(16×4):(32×3)=168:13:112:23:64:96,所以头孢唑啉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正确;D、物质由元素组成,根据头抱咝咻的化学式可知,头抱咝咻是由碳、氢、氮、氧、钠、硫六种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故选B。
4.(2023·宁夏银川·校考一模)富硒枸杞保肝护肝防癌缓衰老,下图是硒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信愿及几种常见元素的结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为-1价
C.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D.④表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答案】C
【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选项A说法错误;B、②表示的是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形成化合物时易失去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表现为+1价,故选项B说法错误;C、粒子①③的质子数都为17,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C说法正确;D、④表示的元素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C。
5.(2023·广东东莞·校考一模)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碳酸钾——KCO3 B.2个氧原子——O2
C.镁离子——Mg+2 D.水分子——H2O
【答案】D
【解析】A、碳酸钾是由钾离子、碳酸根离子构成,钾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碳酸钾:K2CO3,化学用语表示错误;B、元素符号表示意义:表示这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这种物质,元素符号前面的计量数表示原子的个数,2个氧原子:2O,化学用语表示错误;C、离子符号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方标注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镁离子:Mg2+,化学用语表示错误;D、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H2O,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答案:D。
6.(2023·广西防城港·统考二模)在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Fe元素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NiFe2O4中Fe元素为+3价,O的化合价为-2价,设Ni元素的化合价为a,则,故Ni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B。
7.(2023·内蒙古赤峰·校考二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银元素——AG B.3个氧原子——O3
C.镁离子——Mg+2 D.4个氨分子——4NH3
【答案】D
【解析】A、元素符号的第1个字母大写,第2个字母小写,银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g,错误;B、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氧原子表示为3O,错误;C、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表示为Mg2+,错误;
D、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个氨分子表示为4NH3,正确。故选D。
8.(2023·江苏苏州·苏州市振华中学校校考一模)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钾:HOK B.金元素:Au
C.2个铵根离子:2 D.60个碳原子:60C
【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钾由氢元素、氧元素、钾元素组成,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用KOH表示,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符合题意;B、元素符号书写应按照一大二小的原则,金元素用Au表示,化学用语表示正确,不符合题意;C、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铵根离子表示为:2,化学用语表示正确,不符合题意;D、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 60个碳原子用60C表示,化学用语表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9.(2023·北京·统考一模)从化学式“CO”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表示一氧化碳这种物质 B.一氧化碳有毒
C.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 D.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答案】B
【解析】A、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CO可表示一氧化碳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B、“CO”可以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不能体现出该物质的性质,从化学式“CO”中不能获取一氧化碳有毒,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16×1)=12:16 ,不符合题意;D、化学式能表示构成这种物质的一个微粒,“CO”可以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用化学用语填空:
(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
(2)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为______。
(3)“侯氏制碱法”制得盐是______。
(4)用“”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______。
【答案】(1)CH4;(2)Ca(OH)2;(3)Na2CO3;(4)H2
【解析】(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甲烷的化学式写为CH4,故填CH4。(2)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为氢氧化钙,其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3)“侯氏制碱法”制得盐是碳酸钠,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写为Na2CO3,故填Na2CO3。(4)“”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2个氢原子构成的氢分子,其符号写为H2,故填H2。
11.(2023·广西防城港·统考二模)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元素___________;
(2)两个镁离子___________;
(3)碳酸钠___________;
(4)氢氧化钙___________;
(5)写出S2-中“2-”的意义___________。
【答案】(1)Cl;(2)2Mg2+;(3)Na2CO3;(4)Ca(OH)2;(5)一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解析】(1)氯的元素符号是Cl;(2)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一个镁离子带2单位正电荷,镁离子表示为Mg2+,化学式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两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3)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化合物整体化合价为0,故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4)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化合物整体化合价为0,故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2-”的意义是一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12.(2023·辽宁葫芦岛·校考一模)“铁强化酱油”就是以强化营养为目的,按照标准在酱油中加入一定量的乙二胺四乙酸铁钠(C10H12FeN2NaO8)制成的营养强化调味品,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为淡土黄色结晶性粉末。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是由____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铁、钠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答案】 6 ;56:23
【解析】由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的化学式(C10H12FeN2NaO8)可知,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是由6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铁、钠元素的质量比是56:23。
13.(2023·四川内江·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校考二模)疫情防控期间,常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成分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请计算:
(1)1个正丙醇分子中有__________个原子。
(2)正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正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答案】(1)12;(2)9:2:4;(3)60%
【解析】(1)由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化学式可知,一个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分子中含有碳原子3个、氢原子8个、氧原子1个,共含有12个原子;(2)正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正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2023·四川南充·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校考二模)丙烯酸乙酯(C5H8O2)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计算:
(1)丙烯酸乙酯中碳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50g丙烯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
【答案】(1)15:8:2;(2)30g/30克
【解析】(1)丙烯酸乙酯中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质量比为;
(2)50g丙烯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氟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氟,最外层有7个电子,除我之外还有氯、溴、碘、砹跟我相似。他们都是我家族的成员,人们把我们的大家族叫卤族。在我们的大家族内,我是老弟。
化学家们在19世纪初就发现了我,把我确认为是一个元素。但我的单质状态一直到18世纪80年代才被分离出来。最早把我分离成化合态的是1764年的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游离态是法国化学家莫瓦桑提制的。前者是让萤石和硫酸反应,这比较容易。但游离态就不容易制取了。后来莫瓦桑吸收前人的经验,他把我化合物氟氢华钾(KHF2)溶解在无水氢氟酸中,作为电解质进行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