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2 01:1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从马戛尔尼来华看清朝的落日余晖
从北京到热河行宫的道路是专为皇帝修的“御道”,长达200公里,整修工程需要动用23000名兵丁。马戛尔尼感慨道:“此等帝王之尊荣,恐读遍世界各国历史,不能复有第二国似之者也。”
大清君臣以为英国人前来归顺效忠,不料这些“野蛮人”不肯行三跪九叩大礼,乾隆帝准许马戛尔尼使团行英国礼仪——单膝跪。
努尔哈赤
为了尽快地集中力量消灭明朝,团结一切,此时设立了八王议政制度
皇太极
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取代了原先属于八王议政的部分权力。但议政王大臣会议做出的决定,连皇帝都不能改变
议政王议政发展到鼎盛时期
设置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顺治
康熙
雍正
军机处
乾隆
撤销议政王大臣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 —清代史学家赵翼《檐曝杂记》
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谈迁《北游录》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大臣
实质:君主专制的强化
英国议会 君主立宪制
中国君主专制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旧不堪的旧船······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船将不会立刻沉没,它将象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海岸上撞得粉碎。它将永远不能修复。” ——马戛尔尼
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想凌驾于各国之上,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
——马戛尔尼
清朝前期文字狱统计表
案例一:礼部侍郎查嗣庭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道考题“维民所止”,被说成是“雍正”去了字头,要砍雍正的头。雍正命人把查嗣庭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
案例二: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案例三:清朝刑部侍郎徐骏作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结果被指有怀念明朝故国,意图反清复明之意,经刑部议奏,被斩首。
材料一 今之文人,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看景,未必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集》
材料二: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谁知相应寥寥,只得作罢。
实质:
影响:
思想文化专制
制造社会恐怖
摧残人才
禁锢思想
阻碍进步
中国:
禁锢思想,科技文化发展受限
西方:
思想解放,科技文化发展
马戛尔尼使团送给乾隆帝的礼物
天体运行仪
新式蒸汽机
一分钟20发的新式气枪
新式战船
望远镜
中国赠给英国的礼物
丝绸、宣纸
各种工艺品。
(传统手工业品)
工业革命,机器生产
男耕女织,手工生产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乾隆帝通过马戛尔尼转交给英国国王的国书(1793年)
广州十三行(洋货行)
出海商人必须三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
出洋商船重量必须在500石以下,只许用双桅,船员不得超过28人,只准带铁锅一口
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2升
限制海外贸易
(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内因)
原因:
(2)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自大
自卫
自给自足
(3)
积极: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影响:
我国要坚持改革开放!
启示:
马戛尔尼记录道:“在路过江西的时候,我们经过了一些茶叶种植园。当地的巡抚允许我们带走几棵正在生长的茶树···”
马戛尔尼带回去的茶树种子,成功地在印度加尔各答的植物园中生根发芽了。在英国机械生产的帮助下,印度后来居上,成为红茶出口第一大国。欧洲红茶市场逐渐摆脱了对中国的依赖。到1903年,英国人消费的茶叶中由原来4%来自印度增加到59%,中国茶叶在世界销售量的比率却下降到10%。
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的红茶贸易
中国丧失红茶市场的优势地位,失去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机遇
船到大沽口外,两名地方官送来食物。由于许多猪和鸡在运送途中碰撞死去,英国人“不屑地把它们弃之入海,但中国人忙着把它们捡起来,洗干净,用盐腌上”,等过年再吃。
从通州到北京的一路上,已是枯水季,船户和纤夫们不得不用绳子拉着巨大的船只在河道中前行。据使团成员巴罗记载,纤夫是“从河畔村庄强征来干这苦力的······我们时时听到那些不愿拉纤的人挨杖和受鞭打的惨叫声。”
清朝卖儿图
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
养鸟的旗人
大贪官和珅,贪污的现金资产折合人民币约268亿!坐拥21.5亿的豪宅!
康熙、雍正时,存银高达7000万两;乾隆好大喜功,开销巨大;到了嘉庆十九年,存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
①官场腐败
②军备松弛
③财政危机
④土地兼并
预言一:“百姓极端憎恶曼达林(官员)和当官的人”···“微小的摩擦,可以诱发火花,将造反的火焰燃遍全中国。”
马戛尔尼的对华预言:
预言二:“一旦不幸,洋兵长驱而来,此辈果能抵抗与否?···只需要几艘三桅战船,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
清朝的
落日余晖
政治
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思想
文字狱
禁锢思想
外交
经济
闭关锁国
社会矛盾尖锐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一口通商
随堂练习
1.一位军机大臣用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A
随堂练习
2.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D
随堂练习
3. 成立于雍正年间,由几位满汉亲信大臣组成,被西方人意译为“大顾问班子”的机构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南书房
C.军机处 D.总理衙门
C
4.清朝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朝
A.文化专制加强 B.闭关锁国政策实行
C.科举制的创立 D.儒家学说地位提高
A
随堂练习
5. 有学者认为,在18世纪中后期、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最有可能是指中国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放弃了中央集权制度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