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11 06:4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 5 月六校联考调研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46 分)
中国古代先民在平地上用立竿见影的方法 (土圭法) ,确定子午线 (又叫经线) 。如下图,平地上垂直 竖立一根 2 米长的竹竿 OP,以 O 为圆心画一个半径适当的圆,上午当竿影 OP′的端点 P′刚好位于圆上时, 标记该点为 A,同一天下午当竿影 OP′的端点 P′刚好位于圆上时,标记该点为 C,找出 AC 线的中点,记 作 B,OB 即为当地子午线。某学校(118°E,32°N)地理课外实践小组,在校园内依此法确定子午线,并 测量太阳高度。读图完成 1~2题。
1.该小组标记 A 点时北京时间是 9:40,则标记 C 点的时间应为
A. 12:08 B.14:20 C.14:28 D. 14:36
2. 某日当竿影 OP′与 OB 线重合时,地理课外实践小组测得太阳高度为 58°,则该日所属月份是
A. 1 月 B.3 月 C.8月 D.11月
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 属祁连山支脉, 平均海拔 4000 米左右, 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青海 湖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作为黄河水系古布哈河—倒淌河的一个“过境湖”,后期由于日月山的隆起而发生巨 变。下图示意青海湖及周边地形图。据此完成 3~4 题。
3.夏季日月山东侧降水较西侧多的原因是
①东侧属于季风气候区, 西侧属非季风气候区 ②西侧属于季风气候区, 东侧属非季风气候区
③东侧处盛行风迎风坡, 西侧处盛行风背风坡 ④东侧处盛行风背风坡, 西侧处盛行风迎风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4.日月山隆起对倒淌河的影响正确的是
A.流量由小变大 B. 流向由西转东 C. 水质由咸转淡 D.由外流河转变成内流河
2022 年 6 月 13 日至 8 月 30 日, 我国中东部出现自 1961 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综合强度最强的 高温过程,高温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2022 年 8 月 12 日 14:50,南京气象台站录得气温 40℃。下图为 2022 年 6~8 月全国平均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分布图。据此完成 5~6 题。
5.与夏季多年平均气温相比,我国 2022 年夏季平均气温特点是
A. 南北温差明显减小 B.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
C. 长江中游显著偏低 D. 青藏地区变化最小
6. 2022 年 8 月 12 日南京出现极端高温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热岛现象持续增强 B.太阳辐射强度持续增强
C. 副高控制的时间长、范围广 D. 副高控制的时间短、范围小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 (左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简图 (右图)”,据此回答7~8题。
7. 据图判断,可确定该地
A. 甲溶洞形成于乙之后 B. 乙处岩石为玄武岩
C. 至少有两次地壳抬升 D. 断层形成于褶皱之后
8. 左图丙形成过程对应右图中的
A. 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阴山北麓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为两处不同地形区。阴山北麓地区森林植被罕见, 但甲地附近有少量森林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 图示区域水平自然带属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高寒荒漠带 C. 温带草原、荒漠带 D. 苔原带
10.甲地附近有少量森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光照 C. 风速 D. 水分
21 世纪前 20 年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格局稳中有变,但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中部地区人口迁出强度长
期领先,东北地区人口迁出强度不断增强。下图为 2000~2020 年中国四大地区人口净迁移率(迁入 率与迁出率之差)统计数据。据此完成 11~12 小题。
11.丙为
A. 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12.乙地区人口迁出率长期高于丙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总量大 B. 经济水平高 C. 迁移距离近 D. 生态环境差
人口半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人口半城镇化率能反映乡村人 口向城市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非城镇户籍人口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在子女教育、社 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同等待遇。下图示意 2010 年我国人口半城镇化率的省际差异。据此完成 13~14 题。
13.我国高度半城镇化的省级行政区
A. 均濒临海洋 B.“城市病”较少
C. 经济发展速度慢 D. 就业机会较多
14.下列对策中,有助于缓解我国人口半城镇化问题的是
A.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C. 推进逆城镇化
B. 控制城镇化速度
D. 扩大大城市规模
2020 年 4 月 9 日,阿里巴巴推出“数字粮仓”计划,重点在 8 个省区推出 100 个数字粮食基地建设, 通过一整套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数字化农业解决方案, 将这 100 个粮食生产基地的米面制品通过淘 宝平台直供全国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在预售期下单, 等待几个月后农货收成的时节再收货。下图为阿里巴 巴“数字粮仓”计划省区分布图。据此完成 15~16题。
15.关于图中各省区粮食生产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热量充足 B.⑤水源充足 C.⑥平原为主 D.⑧水热充足
16.“数字粮仓”的建设可以
①增加商品流通环节 ②降低农产品仓储成本 ③延长农产品保质期 ④扩大市场销售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跨国公司的生产部门分布较灵活,具有多种生产组织类型。主要有全球集中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 专业化生产型和跨国一体化生产型等。据此回答 17~18题。 17.下列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组织形式示意图中表示市场地生产型跨国公司的是
加工企业 产品运输
(
C
) (
B
) (
D
)A
18.近年来,跨国公司产品研发机构的布局越来越趋向
A.中小城市 B.原料产地 C.主要市场 D.劳动力廉价地区
卖花渔村位于安徽省歙县的皖南深山中, 是一个只卖花不打渔的千年古村, 因村形似鱼加上村民基本 上都是靠卖花为生而得名。 全村种植园林面积 2000 多亩,种植各类花卉盆景 10 万盆以上,是著名的徽派盆景发 源地, 据此完成 19~21 题。
19. 每年二月中、下旬, 卖花渔村山中开满了鲜花, 游人纷至沓来。推测吸引游人的是
A. 杜鹃花 B. 油菜花 C. 梅花 D. 桃花
20. 卖花渔村盆景产业传承千年的主导因素是
A. 文化 B. 交通 C. 地形 D. 水源
21. 除传统的盆景产业外,该村宜拓展的产业有
①特色农产品加工 ②水产养殖 ③生态旅游 ④光伏发电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变化 (面积增减) 图,回答 22~23 小题。
22.图示两个研究时段显示
A. 建设用地变化不大
C. 盐田和养殖池面积增长速度先慢后快
B. 耕地与水体的变化相似
D. 林地加草地的总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23.推测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粮食需求的变化 B. 建设用地的占用
C. 土地退化 D. 国家政策的变化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4 分)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台风源于热带、副热带海域发展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风力发展至 12 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是一 种灾害性天气系统。台风通常都会给沿海地区带来风暴潮灾害,其强度受风向、风力影响有所不同。下图 为某台风某时刻风圈范围分布图。
(1) 简述图中台风风圈半径的特点(4 分)。
(2) 判断此时甲、乙、丙三地风暴潮强度最大的是哪一地, 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6 分)
(3) 简要说明台风形成的过程。(8 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局部示意图,线路途经东北地区,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该管 道工程管径大,试压残留水难以彻底清除,天然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投产后东北地 区整体供气格局将呈现“北气南下、就近供应、海气登陆”的特点。
材料二:大庆油田拥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气藏 (地下富含油气资源的密闭空间) ,培养 并储备了大量油气工业建设和管理人员。随着油气资源衰竭,相关设施未得到充分利用。
(1)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未沿图中最短线路(L 虚线)布局的原因(6 分)。
(2)分析大庆利用闲置油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6 分)
(3)简述中俄天然气合作项目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积极意义。(6 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长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干流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自古以来就是贵州联通外界的航运要道。上世纪末,由于多座梯级水电站的建设以及公路的快速发展, 使
得乌江内河航运一度断航。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陆海大通道建设加快步伐,贵州省提出了 全力推进水运大发展、大提速。下左图示意乌江水系, 下右图示意乌江干流梯级开发。
(1)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乌江流域易发生石漠化的原因。(6 分)
(2)贵州提出全力推进水运大发展,有利于对接我国哪些经济圈或国家发展战略?(4 分)
(3)分析乌江梯级开发对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为流域水环境改善提出合理建议。(8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