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二课时(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姓名 学校
教学主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并能找出分数形式中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2、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 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比例的意义。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8:4和10:5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师:在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所以这个比例的外项是8和5,内项是4和10。 师:试着找出分数形式中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引导学生要把分数形式转化成比号的形式,让学生尝试找出内项和外项。 2、探究内项积与外项积之间的关系。 师:请你分别找出这四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由AI配音互动找出内项和外项。 师:将上面四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相乘,看看有什么发现。 展示计算结果后,请学生观察结果,说一说发现。 生:我发现内项积与外项积相等。 师:对了,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练习提升 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以下两组比能否组成比例。 10∶20 和 0.5∶0.9 12∶4 和 24∶8 生:假设它们能组成比例,再计算内项积与外项积。第一个比例的外项积与内项积不相等,所以不能组成比例,第二个比例的外项积与内项积相等,因此它们能组成比例。 四、微课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实施思路 本课由比例的意义引入,先让学生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再通过这个比例让学生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再出示例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感受到比例中内项积与外项积之间的关系,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为了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在制做微课的过程中我运用了PPT和来画动画,让微课有更强的交互性。在讲解计算过程和结果时我运用了AI配音进行课堂互动,使微课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