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学(A)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学(A)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12 11:47:44

文档简介

高二生物(A)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A 6.B 7.A 8.C 9.A 10.B 11.B 12.D
13.D 14.B 15.D 16.B 17.A 18.B 19.C 20.D
21.C 22.D 23.B 24.A 25.D
26. 生态系统 个体 种群 细菌 绿色植物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
统 个体
27.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生活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只答一个方面不给分) 有
机物被分解后形成大量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 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多
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消耗溶解氧减少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不属于 减缓水流有利于物理沉降(答出“物理沉降”即可)
28. 硝基苯酚 接种环 接种环灼烧后未充分冷却 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
开始 9 稀释涂布平板 能源充足,细菌代谢加快 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硝
基苯酚的酶(蛋白质) 不合理,缺少空白对照
29.(1) 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
(2)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 N、P等无机盐增多
(3) 功能平衡 收支平衡
(4) 协调 自生
(5)减少排污/及时清除生长过多的水生植物/及时清除植物枯枝落叶、遗体等
30.(1) 14C—核糖核苷酸和 12C—脱氧核苷酸 等量的突变细胞系
(2)甲组培养基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核乙组培养基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
胞质
(3)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景胜中学 2022-2023 学年度高二年级月考 (4 月) 生物 (A) 试题
一、单选题 (每题 2 分,共计 50 分)
1 .有三个等大的泡菜坛,分别装有1/ 3 满、1/ 2 满、全满的蔬菜原料,在其他操作都完全一致且正确的情 况下,发酵十天后口味最佳的泡菜来自 ( )
A . 1/ 3 满的 B . 1/ 2 满的 C .全满的 D .没有差距
2 .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B .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均有
C .一个泡菜坛里的所有乳酸菌构成一个种群
D .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微生物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自然界中的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B . 自然界中的细菌、真菌、病毒都属于分解者
C .不同的细菌可能是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成分 D .生产者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
4 .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初代培养物培养至一定时间可进行继代培养
B .从植物生长点取外植体进行组培可获得脱毒植株
C .生产人工种子的体细胞胚一定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来
D .利用发酵罐大规模培养植物细胞可用于细胞代谢产物的生产
5 .关于胚胎分割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胚胎分割操作在动物的子宫内进行 B .用分割针或分割刀对早期胚胎进行分割
C .分割后必须移植到受体子宫内进一步完成胚胎发育 D .对囊胚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6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进行胚胎移植时,可选用如图所示时期的胚胎
B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发育到幼体的过程
C .如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示意图,其中③为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发育全能

D .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 DNA 总量在不断增加
7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表列举的有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所属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
1
选项 科学家 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方法
A 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 调查法
B 摩尔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实验和假说演绎法
C 沃森和克里克 DNA 双螺旋结构 物理模型法
D 林德曼 能量传递的特点 调查和系统分析法
A .A B .B C .C D .D
8 .2020 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 现碳中和。2021 年,“碳达峰(CO2 排放量达到峰值)”“碳中和(CO2 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被首次写入政府工 作报告,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B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获取碳元素,消费者则通过呼吸作用获取碳元素
C .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现有植被、积极植树造林是减少碳释放和增加碳存储的重要举措
D .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导致气温升高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9.支付宝“蚂蚁森林”公益活动在荒漠化地区至今已经种植了 1 亿棵树,为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做出了重大贡 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荒漠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 CO2 量小于生物群落排出的 CO2 量
B .荒漠化地区经过退耕还林改造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此过程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 .对荒漠中某种仙人掌种群密度调查,应当使用样方法
D .随着荒漠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逐渐提高
10. 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大
B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并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分离并鉴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C .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
D .市面上流行的“精酿”啤酒比工业啤酒品发酵时间长、品质高、更健康
11.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平板划线法要求在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且除第一次划线外,每一次划线的起点都是上一次划线的终 点
B .除第一次划线前需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外, 以后的划线可以不用灭菌
2
C .如果菌液本来浓度不高,则可以适当降低稀释倍数
D .“充分稀释”和“连续划线”的目的都是获得由单一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
12.下列关于“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腐乳发酵过程中毛霉和酵母菌均起主要作用
B .果醋制作过程中,应持续通入 5%的二氧化碳
C .随着泡菜发酵的进行,亚硝酸盐的含量将持续增加
D .若果酒发酵过程中装置密封不严,果酒可能会变酸
13.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现在将中华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下列关于中华鲟的保护措施错误的是
( )
A .建立中华鲟繁育中心
B .严格执行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C .建立中华鲟种族基因库,保护遗传多样性
D .向长江中大量投喂昆虫幼虫、软体动物等中华鲟的食物
14. 甲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但属于细胞质雄性不育品种。通过体细胞杂交,成
功地将乙品种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引入甲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过程应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
B .获取原生质体时,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主要利用的是酶的高效性
C .将甲乙原生质体融合时,可采取电融合法、离心法、PEG 融合法等方法
D .融合前需将乙原生质体处理,使细胞核失活,防止产生多倍体植株
(

..
)1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是
A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对生态系统的消耗标准
C .利用生物防治农田、森林等病虫害,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D .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B .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
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 .提倡素食能够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减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损失
17.“中普彩色小麦”是我国著名育种专家周中普应用独创的三结合育种法 (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和远缘杂
交) 及航天育种技术精心培育而成,避免了育种界常用的“近亲繁殖”造成的抗性差、易退化等缺点。下列
3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育种方法的目的性较强,无需处理大量材料
B .通过诱变可以大大提高突变率,但不一定能达到育种目的
C .通过远缘杂交可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产生更大的变异
D .通过诱导染色体加倍可解决远缘杂交时子代不育的难题
18.在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豆科植物柠条常被用来进行人工固沙。在某沙化地区合理种植柠条之后,群
落内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增加了多种耐旱植物如地锦、胡枝子等,还出现了植食性昆虫蝗 虫、蝼蛄,肉食性昆虫园蛛、蜈蚣等。在柠条根系周围的土壤中,还生活着难以计数的微生物。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 ( )
A .人工固沙后该沙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会变得更加复杂
B .消灭蝗虫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 .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
D .柠条根、蜈蚣可作为中药材使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9.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B .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时只能用碘液检测
C .制作并观察生态缸稳定性实验中需要控制各营养级之间的比例
D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直接用嘴吸气以给吸虫器提供稳定的气流
20.稀释涂布平板是常用的微生物培养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取出的培养基应冷却至室温后再倒平板
B .涂布后的培养皿需立即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C .用此法估测的数值往往偏小,故应以多个平板中菌落数的平均值为准
D .稀释平板涂布分离到的单菌落需进一步纯化,可用平板划线法
21.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可使系统状态偏
离稳定,而负反馈调节能使系统状态保持稳定。要使负反馈调节起到控制
作用而使系统状态保持稳定,系统就应该具有某个特定的状态或置位点,
从而使系统围绕置位点 (如图) 进行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生态系统偏离置位点的可能性越大
B .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都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 .大量污水持续输入河流后,会导致该河流生态系统偏离置位点,会发生正反馈调节
D .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4
22.高原鼠兔和鼢鼠为植食性动物,有共同的天敌。在野外收集天敌动物的粪便,用以调查它们在天敌动
物取食中出现的频度(含有某种生物的样本占样本总数的百分比),结果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天敌 在天敌动物食物中出现的频度 (%)
高原鼠兔 鼢鼠
赤狐 100 87
艾虎 96 73
香鼬 100 0
A .高原鼠兔属于该食物网中的第二营养级
B .赤狐、艾虎和香鼬之间具有竞争关系
C .赤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D .香鼬的种群数量不受鼢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3.如图为 A 种植物细胞和 B 种植物细胞的结构 (仅显示细胞核)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B 植物能产生 4 种不同类型的花粉
B .将 A 、B 两种植物杂交得到的植物为二倍体,可育
C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D .经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到的植物为四倍体,基因型是 DdYyRr
2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大多数单倍体植株的细胞中只含有一套染色体,因此其不是体细胞诱变育种和研究遗传突变的理想材

B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 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增殖的状态,因此它们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诱变 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C .通过微型繁殖可高效快速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还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D .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对单个植物细胞或细胞团进行培养使其增殖的技术
25.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所示[单位为 103 kJ/(m2 .a)]。 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5
A .在地震中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大
B .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 15.6%
C .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 5×103 kJ/(m2 .a)
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二、综合题 (共计 40 分)
26.( 10 分) 根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中所示的内容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只蝉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__ 。
(3) 所有的螳螂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 。
(4) 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自养生物的是 _____________。
(5) 一只蛇的结构层次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0 分) “醉美宜昌,生态点军” ,宜昌点军区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将贯穿点军区的卷桥河作为重点治 理对象。下图甲表示该河流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图乙表示生活污水从 A 处流入该河流后不同地方几种成 分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6
(1) 输入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
(2) 图乙中BC 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原因 是:①藻类________________ ;②有机物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甲中完成过程①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过程某种植物由近水到 远水随机分布,这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4) 治理过程中,环保工人清除污泥,但保留河中部分芦苇滩,并在河流合适位置投入大石头,芦苇滩 和大石头在净水方面的共同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28.(10 分) 硝基苯酚是工业污水中的重要污染物,某同学欲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分离能分解硝基苯酚 的细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为了筛选出污泥中可分解硝基苯酚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作为主要碳源。
(2) 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_ 。某个平板经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 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线上有菌落,分析造成第二划线区域第一条 线上无菌落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进行梯度稀释时的一般操作是将 1mL 菌液移入盛有________mL 无菌水的试管中,常用_________法 进行活菌计数。
(4) 实验数据显示,当培养基中加入碳源——葡萄糖时,该细菌降解硝基苯酚的速率明显提高,原因可 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为探究硝基苯酚被降解的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该实 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 。
7
29.( 10 分) 汀江流域是客家人的世居地,被称为客家人的母亲河。经调查发现, 曾经的汀江流域多处断 面受到污水 (含大量有机物) 污染,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浑浊。经过综合治理,从水患频发到“最美家乡 河” ,再到生态文明的样本。回答下列问题:
( 1)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境、_____和_____ 的多样化。
(2)汀江受到污水污染后,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建设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能够长时间保持生态平衡,这样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_____和_____ 的特征。
(4)若建设过程中为呈现湿地景观,而大量引进白鹭,驱赶其它野生鸟类;同时将大量污水排入汀江。这将 分别违背生态工程中的_____和_____原理。
(5)要维护修复后的汀江,在不改变该群落中物种组成的前提条件下,应采取_____等措施 (至少举两例), 避免水质再次遭到破坏。
三、实验题 (10 分)
30.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可以自主合成组成核酸的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某细胞系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 不能自主合成,必须从培养基中摄取。为验证“DNA 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请你完成实验方案。
(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基本培养基若干,随机等量地分成两组,分别编号为甲组和乙组。
第二步:在甲组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 12C—核糖核苷酸和 14C—脱氧核苷酸;在乙组培养基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甲、乙两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 5%CO2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 时间,使细胞增殖。
第四步:分别取出甲、乙两组培养基中的细胞,检测细胞中出现放射性的部位。
(2)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