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6页,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 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长发和卷发 B.狗的长毛和白毛
C.果蝇的白眼和红眼 D.玉米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
2.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细胞的普遍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
B.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C.“老年斑”的出现与色素积累有关
D.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时,细胞中的酪氨酸酶不能合成,导致白发
3.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均含有磷元素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可逆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B.光反应的产物之一氧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
C.光反应产生的H+和NADP+结合形成NADPH
D.NADPH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本身不具有能量
5.正常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下列关于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完成了中心体的复制
B.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而DNA数目不加倍
C.细胞分裂末期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
D.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40条
6.下图甲表示酶促反应,而图乙表示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20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图甲中c和d是同一种物质,则a可能是麦芽糖,但一定不是蔗糖
B.图乙中的曲线④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完全水解
C.如果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温度最高
D.如果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酶浓度最高
7.下列有关遗传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C.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若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8.如图表示基因型为RrYy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其中各种雌配子的数量相等,各种雄配子的数量也相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F1中纯合子占1/4,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占1/2
B.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F1的基因型有16种
C.F1表现出的各种性状既与细胞中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又与环境有关
D.该亲本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 RrYY:1 Rryy:1 rrYY:1 rryy
9.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卵原细胞,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10.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其原因不包括是( )
A.减数分裂形成雄配子的染色体具有多样性
B.减数分裂形成雌配子的染色体具有多样性
C.雌雄配子的结合具有随机性
D.有性生殖生物更易受到环境影响
11.支原体是一类能引起人体肺部和生殖道感染的原核生物,其结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支原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核糖体是支原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支原体无染色体,其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D.与人体细胞相比,支原体最显著的特征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2.在健康人体细胞中,下列与“方向”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K+可在神经细胞膜两侧双向移动,且均需转运蛋白和ATP
B.遗传信息在DNA与RNA间可双向传递,但场所不同
C.糖类和脂肪可双向转化,且转化能力相当
D.ATP的合成与分解可双向进行,但场所不一定相同
13.下列关于表观遗传,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遗传中,其基因发生了改变,所以使表型发生改变
B.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
C.同卵双胞胎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而出现个体差异
D.表观遗传的形成只与DNA的甲基化有关
14.下图为某果蝇(= 8 )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细胞内的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B.戊时期同源染色体数是乙时期的两倍
C.丙和戊时期只能为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后期
D.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中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15.鸡的芦花与非芦花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只芦花公鸡和一只芦花母鸡杂交,子代鸡中芦花:非芦花 = 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芦花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亲代公鸡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D.该等位基因在亲代公鸡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16.下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动物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DE段的一个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B.图2中的细胞①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相应片段的互换
C.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2条X染色体
D.图2中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17.图是某同学构建的基因表达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表示基因,其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B.图中②表示转录,该过程是以基因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
C.图中③表示翻译,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D.图中④表示tRNA,一个tRNA能携带多种不同的氨基酸
18.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过程有a、b、c
B.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
C.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细胞质
D.健康的人体内不会发生d和e过程
19.下列关于不同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分析,错误的是
A.乙、丙可能为伴性遗传病
B.丁图中父亲和母亲一定都是杂合子
C.甲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丙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20.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子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第II卷 非选择题(60分)
21.(11分)某地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随着气温升高和干旱加剧,当地农业研究所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枸杞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和 。
(2)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的水分供应不足会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从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高温处理会_____(填“增强”或“减弱”)这种影响。
(3)植物果实的发育要经历青果期到成熟期的过程,在青果期,随着干旱胁迫加剧,果实中糖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不断降低,而在成熟期,轻度干旱时果实中糖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最高。据此推测,若要提高枸杞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和_____。
22.(12分)在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其他研究者又利用豌豆做了人工杂交实验,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要实现甲和乙的杂交,母本植株需要在_______时期进行人工去雄,之后进行套袋隔离。套袋的目的是______。
(2)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豌豆具有以下特征: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采用______________研究方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其过程为:提出问题→提出假说→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3)甲为黄色圆粒(YyRr)豌豆,乙为绿色皱粒豌豆。若种子A是黄色圆粒豌豆,发育成的植株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甲为纯种黄粒普通型豌豆,乙为纯种绿粒半无叶型豌豆,F1自交后代类型及数目如下:
类型 黄粒半无叶型 黄粒普通型 绿粒半无叶型 绿粒普通型
数目 413 1251 141 421
根据结果初步判定,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选填:“符合”、“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若要进一步证明上述观点,可选用F1和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来加以验证,当后代出现___________的结果时,则可支持上述观点。
23.(12分)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与模板链未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此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下图是某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A、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两种酶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细胞中同时存在酶A、B、C的细胞有________(填选项)。
A.神经细胞 B.精原细胞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受精卵
(3)在动物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的场所有________。过程①中,多肽链合成时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用“甲”“乙”及“→”表示)。一个mRNA上可同时连接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环结构的RNA—DNA杂交体中,形成的碱基的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RNA—DNA杂交体形成后,mRNA不易与模板链分离,推测该片段可能含有较多的________(碱基对)。
24.(12分)某种蝴蝶(ZW型)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雌性蝴蝶只有黄色,雄性蝴蝶有黄色、白色两种。口器的长短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选择纯合黄色长口器雌蝴蝶和纯合黄色短口器雄蝴蝶杂交,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和a控制的性状不同,本质上是两基因的____________不同;基因A/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
(2)口器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颜色与口器长短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3)亲本雌蝴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让F1雄蝴蝶与母本回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按图示中F2形式书写)。
25.(13分)请回答下面有关实验的问题:
(1)用洋葱根尖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将细胞分散开可以进行________等操作;在该实验中,若只跟踪分生区的一个特定细胞,则无法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其原因是________。
(2)以下是几位同学进行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情况:甲同学从解离液中取出材料,立即染色,实验效果很差;乙同学将已染色的材料立即盖上盖玻片观察,看不清细胞;丙同学将制好的玻片直接用高倍镜观察,花了很多时间,找不到细胞。请分析:
①甲同学实验效果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看不清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个小时,显微镜下统计各时期的细胞数目如下:间期880个,前期67个,中期18个,后期和末期共35个。则间期所占时间约为________(单位为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下列因素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________。
①取材时间 ②根尖培养温度 ③解离时间④载玻片厚度 ⑤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泸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A 6.C 7.D 8.C 9.D 10.D 11.A 12.D 13.B
14.A 15.C 16.C 17.A 18.C 19.D 20.D
21.(1) 温度 干旱程度(顺序可换)
(2) 水分供应不充足,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NADPH减少,C 的还原减慢进而使净光合速率下降 增强
(3) 在青果期保证水分供应充足 在成熟期进行轻度干旱处理
22.(1) 花蕾期(花未成熟)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 严格的自花传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假说—演绎 演绎推理
(3)YR、yR、Yr、yr
(4) 符合 绿粒半无叶型 绿粒普通型:绿粒半无叶型:黄粒普通型:黄粒半无叶型=1:1:1:1
23.(1) R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2)BCD
(3) 细胞核、线粒体 乙→甲 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4) A—T、U—A、C—G(或G-C) C—G(或G-C)
24.(1) 脱氧核苷酸(碱基)排列顺序 在减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A和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长口器 是(遵循),控制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而控制口器长短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
(3) aaZBW 黄色长口器雄:白色长口器雄:黄色长口器雌:黄色短口器雌=1:1:1:1
25.(1) 解离、压片 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
(2) 没有进行漂洗,影响了染色效果 没有滴加清水和进行压片,细胞重叠 应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
(3)10.6 h
(4)①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