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1 11:3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漫画的启示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CONTENTS
任务一:漫画引入,激发兴趣
任务二:分析漫画,展开联想
任务三:联系生活,得到启示
任务四:明确要求,指导写作
漫画引入,激发兴趣





植树与乘凉
待业啄木鸟
假文盲
画面中一个人拿着水壶来为小树浇水,另一个人坐在小树下面,铁锹放在一边。拿水壶的人问:“你干什么?”坐着的人回答:“等着乘凉。”

不要光指望别人
不能坐享其成
不求上进
干等着不如自己努力去做。
认识漫画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认识漫画
漫画的特点
关注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只有将标题与漫画内容结合,才能明确漫画寓意。
观察内容:漫画中的每个细节都对表达寓意有提示作用。我们可以先整体观察,说清楚漫画的主要内容,再观察画面的细节部分,试着猜测人物内心的想法。
发现提示:例如,在第一幅漫画中的对话:“你在干什么?”“等着乘凉。”试着思考对话中隐含的意思。这是我们领悟漫画寓意的关键。
关注主题:主题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一幅漫画最夸张之处在哪里。
认识漫画
分析漫画,展开联想





什么是文盲?
那么“假文盲”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有人会假装文盲?
分析漫画
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一个写有“母子上车处”的专用通道挤占了几个高大、年轻力壮的男子,而一位抱着幼子的弱小的母亲只能站在母子上车处之外。车站的牌子上明明写着“母子上车处”,那几个壮汉却视而不见,稳稳当当地站在那儿。
分析漫画
①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穿着黄皮大衣、长裤和皮鞋,好似一位位高权重的官员。他微微睁开的眼睛,好似鼠目,连离他仅一拳之隔的牌子都看不见,这视力那是相当的“好”哇!
②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低着头微睁着眼睛,好像在沉思。
第1句话好,抓住了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的外貌和神态进行描写
抓住细节

对比手法
把一群高大健壮的假文盲与瘦小可怜的母子对比,形成视觉冲击。
分析漫画
展开联想
在漫画《假文盲》中选择一个人物,写一个人物描写的片段。注意用上细节描写,使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实践运用,描写人物
联系生活,得到启示






做人不能损人利己、自私自利、贪图个人安逸、不顾他人方便,要有公德心,讲文明。
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
1.谈谈看到这些现象后想说的话。
假文盲,快醒醒吧!你们的视而不见多么冷酷,我们的社会需要爱心和温暖。让那些贫困、弱小的人们得到关爱,让我们所有的人手拉手、献爱心,让整个世界少一份忧愁,多一份欢声笑语吧……
2.社会上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呢?
个人素质低下,公德意识太差,人们对于这些现象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敢怒不敢言。
表达观点
草坪上明明立着“禁止践踏”的牌子,可偏偏有人上去踩;公共场所明明写着“禁止吸烟”,可偏偏有人大大方方地吞云吐雾;公交车上明明特设了“老、弱、病、残、孕”的专座,可偏偏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坐在那里。
排比句能使语言更有气势,更有说服力。
学会表达
明确要求,指导写作





写一写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可以从书上的两幅漫画中选择一幅来写,也可以写其他漫画。
仔细观察漫画,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
思考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
撰写习作,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明确要求
写作要求
在写作时先描述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启示是从漫画内容中获得的,漫画的内容和启示之间应有逻辑关系。习作的主题是漫画的启示,关键是把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写清楚。
表达感悟法:《看漫画〈假文盲〉有感》《观〈假文盲〉有感》……
引用命题法:《让世界充满爱》《播撒文明的种子》《假文盲知多少》……
逆向命题法:《不做假文盲,争做文明人》……
符号命题法:《假文盲=真自私》《假文盲=精神盲》《假文盲≠真文盲》……
拟题方法
描写环境法。如: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天空阴沉沉的,寒风呼啸,一位妇女和一个婴儿急着回家,来到汽车站……
开门见山法。如: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一幅漫画,名为《假文盲》,深受启发!在某个公共汽车站点,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牌子上“母子上车处”这五个鲜红的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议论开头法。如:漫画给我的印象向来是令人开怀大笑的,可这幅漫画却引人深思……
学会开头
抒发议论法。如:假文盲,醒醒吧!让我们携手传递爱心,让那些贫困、弱小的人们得到关爱,让整个世界少一份忧愁、多一份欢声笑语吧!
总结点题法。如:我想,生活中那些假文盲看到这幅漫画,一定会脸红的。所以,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共创美好的明天。
名言升华法。如:这一幅漫画,让我想起一句简单而又富有哲理的名言:“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贵叫文明。”做一个富足而高贵的人,让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永远消失吧!
学会结尾
学习方法
我想这四位男士一定认识指示牌上的字,但是却没有付诸行动,没有把方便让给最需要的人,他们太没有公德心了,实在不应该!他们刻意地假装文盲,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他们的的确确是“文盲”,不过并不是“文化”的“文”,而是“文明”的“文”。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句话:“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把道德作为立身之本。可是,图上的四个男青年却连最起码的遵守秩序也做不到,谈何道德?他们贪图自己的方便,却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
写法小结
写这篇漫画作文时,我们如果能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或事,列举一些鲜活的事例,就能让作文更有说服力,更能与读者产生共鸣,也更能证明自己的观点。
联系生活,发表看法
学习方法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真是数不胜数。有一天,我坐公交车去上学。上车后,我发现“老弱病残孕”专座上坐满了人,有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有打扮新潮的时髦女郎。汽车到了一站,上来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她年龄很大,颤颤巍巍地走到了那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身旁。广播里不停地播放着:“请给需要的乘客让个座。”但小伙子好像没听见一样,拿出耳机,塞到了耳朵里,听起音乐来。他一边听一边摇头晃脑。老奶奶就这样站在他身边。周围的人都对他投去了不满的目光,但他置之不理,依然心安理得地坐在那儿,我非常气愤。
写法小结
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事例只是为了说理,所以事例就不用写得太具体、太生动。只要能把事情叙述清楚就可以了,语言的概括性要强。
用概括性语言叙述事例
完成习作
关键在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是不是写清楚了:一看自己的观点有没有表达清楚;二看有没有联系实际,举出事例。
写作要点
互评互改,佳作展示





1.小组分享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习作,进行讨论和评价。
2.评价建议
请同学们互相分享,谈谈最喜欢的习作及其优点,或提出修改建议。
3.修改完善
根据同学们的意见,逐一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
互评互改
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一幅漫画,很有感触。
画面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两个人,刚栽好一棵小树。小树树干不粗,枝叶也不茂盛。一个人,转身去提水了,当他挽着袖子,提一壶水来给小树浇水时,看到和他一起栽树的戴眼镜、戴鸭舌帽的人,正双手抱着膝盖,背靠小树坐着,小树的树干,都被靠弯了。铁楸被扔在旁边。就问:“你干什么?”那个人转脸笑着回答:“等着乘凉。”
一幅漫画的启示
点评:抓住重点,突出细节,叙述漫画内容,引出下文的分析和感受。
例文赏析
刚看到这幅漫画,我觉得好笑:面对刚栽好的小树,是坐着等着乘凉,还是提壶浇水,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坐下等着乘凉的人会不知道?没有辛勤的培育,哪有什么凉可乘?
可仔细一想,我笑不出来了,这幅漫画中坐等乘凉的人,不是就在我们身边吗?刚读几本书,就想成为有学问的人。做几道练习题,就想考出好成绩。刚练几个字,就觉得自己是书法家了。种上庄稼,不除草,不施肥,不浇水,不捉虫,就等着收获。这幅漫画在讽刺我们生活中想不劳而获的人啊!
点评:反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
例文赏析
点评:设问句,自问自答,把漫画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从这幅漫画中我获得了一个启示:“乘凉”的大树是等不来的,只有像提壶浇水的人那样,经常为小树浇水、松土、施肥,好好地管理小树,辛勤地培育小树,让小树长枝叶茂密的参天大树,我们才能乘凉,才能享受劳动成果。种树这样,我们做任何事也应该这样:收获不是等来的,是努力做来的。
点评:结尾写出启示,突出文章中心。
例文赏析
作者由一幅漫画,联想到了现实生活,由衷地发出感慨。作者不是就“画”写“画”,而是立足于漫画,放眼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列举典型事例,论据充分,说理准确,读后令人不得不掩卷深思,深受启发。
例文赏析
学好语文,快乐成长!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