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检测物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正确的。)
1、C 2、D 3、C 4、B 5、D 6、A 7、D 8、B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
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9、ACD 10、AD 11、ABD 12、ACD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2 分)
13、(6分)【答案】 (1)保持水平 (2)> = (3)A C (4)B
【解析】 (1)小球离开轨道后应做平抛运动,所以在安装实验
器材时斜槽的末端必须保持水平,才能使小球做平抛运动.
(2)为防止在碰撞过程中入射小球被反弹,入射小球a的质量ma
应该大于被碰小球b的质量mb.为保证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对心碰撞,两
个小球的半径应相等.
(3)由题图甲所示装置可知,小球a和小球b相碰后,根据动量守
恒和能量守恒可知小球b的速度大于小球a的速度.由此可判断碰后
小球a、b的落点位置分别为A点、C点.
(4)小球下落高度一样,所以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若碰撞过
程动量守恒,则应有mav0=mava+mbvb,两边同乘以时间t可得mav0t
=mavat+mbvbt,即有ma·OB=ma·OA+mb·OC,故B项正确.
14、(6分-最后一空2分无部分分)【答案】 (1)最低点 (2)16.4
+ ( ) = (3) AC
四、综合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
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
和单位。)
15、(12分—4-4-4)[答案] (1) 4 m/s (2)见解析图(3)2.8 m 0
[解析] (1)传播方向:x负方向(或向左);由甲图得波长λ=4 m,由乙图得周期T
λ
=1.0 s,波速v= =4 m/s.
T
每个2分
1
3+
(2)经过3.5 s波的传播距离:Δx=vΔt=3.5×4 m=14 m= 2 λ,只需将波形向x
1
轴负向平移 λ=2 m即可,如图所示.
2
图形正确时:振幅错(扣1分)坐标轴及单位错(扣2分)
Δt
(3) 因为n= =3.5,路程s
T
=4An=4×0.2×3.5 m=2.8 m.由波的重复性可知,经历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位移不
T
变,质点P从题图示时刻经 的位移为零,所以再经过3.5 s时质点P的位移仍为零.
2
每个为2分
16、(12分)【答案】(1) t 0.24s;(2)v0′=5m/s
【解析】(1)(5分)设物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
动量守恒定律有
m2v0 m1 m2 v ①
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有 -Ft m2v m2v0 ②
其中 F m2g ③
解得 t m1v 0
m1 m2 g
代入数据得 t 0.24s ④
(①2分②③各1分④2分)
(2)要使物块恰好不从车厢滑出,须物块到车面右端时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v′,
则
m2v0 m1 m v ⑤2
1
由功能关系有 m2v0
2 1 m1 m2 v 2 m2gL ⑥2 2
代入数据解得 v0′=5m/s,故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的速度v0′
不能超过5m/s。
(⑤⑥各2分结果2分)
17、(16分4-6-6)答案(1)(4分一个正确2分,上下不对称2分)
V/ m/s
V0
V0/2
0 t/ s
(2)ab、cd双棒动量守恒 mv0=2mv……2分
1 1
系统能量守恒 02 = × 2 2 + ……2分2 2
ab棒上产生的焦耳热:
=
= 1 2
2 8 0 ……2分
(3)对cd棒应用动量定理
= ……2分
q = It = mvo得
2BL
q = It = E t = t = BLx……2分
2R 2Rt 2R
x = mvoR得 ……2分
B2L2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检测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 (选择题) 、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为第 1 页至第 4 页, 第 II 卷为第 5 页至第 8 页。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第 I 卷 选择题 (48 分)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 的。)
1 .如图所示是表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 时刻振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
B .t2 时刻振子的速度最大
C .t3 时刻振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
D .该图像是从平衡位置计时画出的
2.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a、b从空气平行射入水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α> β).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a光改为b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B .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b光能发生全反射,a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C .通过平行玻璃砖后,a光的侧移量比b光的侧移量大
D .光在棱镜中传播时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 第 1 页 共 8 页
3.医院通过彩超对人体进行检验时,彩超机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精确掌握的超声波, 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专用仪器接收,然后通过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可知血液的流速.这 一技术主要体现了哪一种物理现象( )
A .共振 B .波的衍射
C .多普勒效应 D .波的干涉
4 .一个质量为0. 18 kg的垒球, 以15 m/s 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
平飞回,速度大小为35 m/s,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60 N
B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900 N
C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900 J
D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110.25 J
5 .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波的传播速度即波源的振动速度
B .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C .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停止
D .波的频率,与介质性质无关,仅由波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6.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 、B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两球的动 量分别是pA=5 kg ·m/s,pB=7 kg ·m/s ,如图所示,若能发生正碰,则碰后两球的动量 增量ΔpA 、 ΔpB可能是( )
A . ΔpA =-3 kg ·m/s , ΔpB=3 kg ·m/s
B . ΔpA=3 kg ·m/s, ΔpB=3 kg ·m/s
C . ΔpA =-10 kg ·m/s , ΔpB=10 kg ·m/s
D . ΔpA=3 kg ·m/s , ΔpB =-3 kg ·m/s
7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激光测距雷达”利用激光测量很远目标的距离是应用了激光亮度高的特点
B .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
C .利用红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时,单缝宽0.4mm时形成的中央亮条纹比单缝宽0.8mm
时形成的中央亮条纹要窄
D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第 2 页 共 8 页
8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传播速度v = 10m/s , t = 0 时位于坐标原点的
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下列图形中哪个是t = 0.6s 时的波形 ( )
A .B .
C . D .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 的。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9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小滑块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两小
滑块,使它们静止,对两滑块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 .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此后动量不守恒
C .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
D .无论是否同时放手,只要两手都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 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10.在匀强磁场中,一个100匝的闭合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固定轴匀速
转动,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按图示正弦规律变化. 设线圈总电阻为2 ,则
第 3 页 共 8 页
A . t = 0 时,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
C . t = 1.5s 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 . t = 1s 时,线圈中的电流改变方向
D .一个周期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82 J
11.如图甲所示,一列机械波沿直线ab向右传播,ab=2 m ,a 、b两点的振动情况如 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4 页 共 8 页
A .波速可能是 m/s
C .波速可能是 m/s
B .波长可能是 m
D .波速可能是 m/s
1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和B ,它们的质量均 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现将一个质量也为m 的物体C从A的正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 释放,C和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之后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在简谐运动过程中,物
mg
体B对地面的最小弹力为 2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简谐运动的振幅为2.5mg/k
B .C和A相碰后立即减速向下运动
C .B对地面的最大弹力为5.5mg
D.若从原高度释放质量更大的物体C,碰后粘在一起向下运动速度最大的位置 会更低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 .本卷共 5 题,共 52 分。
三、实验题 (本题共 2 小题,共 12 分)
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 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10次;然后再把 小球b静置在斜槽轨道末端,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小球b相碰后,两 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回答下列问题:
(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斜槽的末端应________.
(2)小球a 、b质量ma 、mb 的大小关系应满足ma________mb ,两球的半径应满足 ra________rb .(均选填“>”“<”或“=”)
(3)本实验中小球平均落地点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小球a、b碰后的平均落
地点依次是图乙中的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
(4)在本实验中,验证动量守恒的式子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
A .ma ·OC=ma ·OA+mb ·OB
B .ma ·OB=ma ·OA+mb ·OC
C .ma ·OA=ma ·OB+mb ·OC
14.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所示,将细线的
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 1)记录时间应从摆球经过________开始计时.
第 5 页 共 8 页
(2)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测得摆球经过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为 Δt ,在测 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度为l ,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为D, 某次测量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可知,摆球的直径为D=________mm.该单摆的周 期为__________ .测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用测得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_______
(3)(多选)如果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 .误将摆线长当作摆长
B .测摆线长时将摆线拉得过紧
C .摆动过程中悬挂点松动了
D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四、综合题 (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 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如图所示, 甲为某一列波在t=1.0 s时的图像,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
图像.
(1)判断波传播方向并求该波波速v.
(2)画出再经过3.5 s时的波形图
(3)求再经过3.5 s时P质点的路程s和位移.
第 6 页 共 8 页
16.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 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 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 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
求:①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②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 不超过多少。
第 7 页 共 8 页
17.如图所示,两足够长、阻值不计、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水平放
置,两导轨所在区域存在着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均为m 的导体棒 ab、cd垂直放在金属导轨MN、PQ上,并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接入电路的导体棒长度均 为L 、阻值均为R.现给导体棒ab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使其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 在ab 、cd两棒此后的整个运动过程,
(1) 在同v-t图像中定性描绘出ab、cd的运动规律?
(2) 到最后稳定状态ab棒上所产生的焦耳热是多少?
(3) 从开始到稳定状态两棒之间的距离增大多少?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