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艺考生专供】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选填题考点基础练
专题03 复数
一、单选题
1.已知是虚数单位,复数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 )
A. B. C.4 D.
2.若复数满足,则( )
A. B. C.5 D.17
3.已知复数,且,,其中,为实数,则( )
A.-2 B.0 C.2 D.3
4.若复数是纯虚数,则( )
A. B. C. D.
5.已知复数满足,则的共轭复数( )
A. B. C. D.
6.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复数的虚部为( )
A. B. C. D.
8.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9.已知复数满足,其中为虚数单位,则的实部为( )
A.1 B. C.0 D.
10.已知复数,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复数的模为1 B.复数的模为
C.复数的虚部为 D.复数的虚部为
11.已知复数满足,则复数的虚部为( )
A. B. C. D.
12.已知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则( )
A. B. C. D.
13.已知(为虚数单位),则( )
A. B. C. D.
14.已知,(为虚数单位),则( )
A. B.1 C. D.3
15.已知(),则a+b的值为( )
A.-1 B.0 C.1 D.2
16.若复数z满足,则( )
A.1 B.5 C.7 D.25
17.已知复数,其中,若是实数,则( )
A.0 B.1 C. D.
18.若,则( )
A. B. C. D.
19.已知复数为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
A. B.0 C.1 D.0或1
20.若是纯虚数,则a=( )
A.-1 B.1 C.-9 D.9
21.已知,则z的虚部是( ).
A.5 B. C. D.
22.若复数满足(其中是虚数单位),复数的共轭复数为,则( )
A. B. C. D.2
23.复数z满足:( )
A. B. C. D.
24.已知复数z满足,则( )
A. B. C. D.
25.若i为虚数单位,复数z满足,则z的实部为( ).
A. B.3 C. D.2
26.已知复数,则的实部为( )
A. B. C. D.
27.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则( )
A. B. C. D.
28.在复平面内,复数(i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9.已知复数z满足,则( )
A.1 B. C. D.2
30.已知复数满足(是虚数单位),则的虚部是( )
A. B. C. D.
31.已知复数z满足,则( )
A. B. C. D.
32.已知复数是纯虚数,是实数,则( )
A.- B. C.-2 D.2
33.复数z满足(i是虚数单位),则z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在复平面内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4.已知,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5.若复数,则z的共轭复数为( )
A. B. C. D.
36.复数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7.若,则( )
A. B. C. D.3
38.设复数z满足 ,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则( )
A. B. C. D.
39.已知,,(i为虚数单位),则( )
A. B.1 C. D.3
40.已知i是虚数单位,若,则( )
A.1 B. C. D.3
41.设,则( )
A. B. C. D.
42.已知复数的共轭复数为,且,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可以为( )
A. B. C. D.
43.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为(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4.若.则( )
A. B. C. D.
45.已知,则( )
A.3 B.4 C.5 D.7
46.若虚数z使得z2+z是实数,则z满足( )
A.实部是 B.实部是 C.虚部是0 D.虚部是
47.若,则( )
A. B. C.1 D.2
48.设复数满足,则的虚部为( )
A. B. C. D.
49.若复数z满足,则的虚部是( )
A. B. C. D.
50.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在直线上,则( )
A.1 B. C. D.
二、多选题
51.已知为虚数单位,复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
B.
C.若,则
D.若,则
52.已知复数满足,则( )
A.z的实部为 B.
C.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D.
53.若复数z满足,则( )
A. B.z的实部为1 C. D.
54.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有( )
A.复数的虚部是 B.
C.复数的模为5时实数 D.若z的共轭复数仍是z,则
55.已知复数,,则( )
A.
B.
C.
D.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
56.把复数z的共轭复数记作,已知(i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 B. C. D.
参考答案
1.C
【分析】利用复数乘方运算得到,从而得到的共轭复数及其虚部.
【详解】,
故复数的共轭复数为,故共轭复数的虚部为4.
故选:C
2.C
【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模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详解】∵,
∴,
∴.
故选:C.
3.C
【分析】由题知,,则,然后代入,可得方程组,求得,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得,则代入原式得:,
即,所以,
解得,所以.
故选:C.
4.B
【分析】化简复数至复数的代数形式,根据该复数为纯虚数,求出的值,进而求出.
【详解】为纯虚数,
,,
故选:.
5.B
【分析】由复数的除法运算求出,再根据共轭复数的概念可得.
【详解】由,得,
所以.
故选:B
6.A
【分析】利用复数除法法则得到,从而确定所在象限.
【详解】,故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坐标为,位于第一象限.
故选:A
7.C
【分析】由复数除法运算化简复数,即可判断.
【详解】,复数的虚部为.
故选:C.
8.D
【分析】根据复数乘法运算计算出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可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所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
故选:D
9.C
【分析】求出,即得解.
【详解】解:,
所以,,
的实部为0.
故选:C
10.B
【分析】根据复数除法运算即可求得,根据复数模长公式和虚部定义即可判断结果.
【详解】由可得;
即复数的虚部为1,所以CD错误;
则复数的模为,即A错误,B正确;
故选:B
11.A
【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可求得,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由可得,
所以复数的虚部为.
故选:A
12.B
【分析】根据向量的除法和向量模的求法,变形的,即可求解.
【详解】,
故选:B
13.B
【分析】利用复数相等的条件可求.
【详解】,而为实数,故,
故选:B.
14.A
【分析】根据复数的乘法运算求出等式的左边,结合相等复数的概念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由题意知,
,
则.
故选:A.
15.C
【分析】根据得到,从而求出的值,得到答案.
【详解】,故,所以,.
故选:C
16.B
【分析】利用复数四则运算,先求出,再计算复数的模.
【详解】由题意有,故.
故选:B.
17.B
【分析】由复数为实数,则虚部为零即可.
【详解】因为复数,且是实数,
则,
故选:B.
18.C
【分析】由共轭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即可得解.
【详解】
故选 :C
19.C
【分析】根据题意和纯虚数的概念可得,解之即可.
【详解】因为为纯虚数,
所以,解得.
故选:C.
20.A
【分析】先将复数化简,再根据纯虚数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是纯虚数,故,得,
故选:A.
21.C
【分析】由复数除法求得后可得.
【详解】,虚部是.
故选:C.
22.C
【分析】根据复数的运算得出,根据共轭复数的概念求出共轭复数,进而求解.
【详解】因为复数满足,则,
所以复数的共轭复数为,则,
故选:.
23.A
【分析】设,代入,根据复数相等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则,
由得,
,解得,
.
故选:A.
24.C
【分析】解法一:分别计算与,再求解.
解法二:先求,利用求解.
(拓展:求复数的模时,可直接根据复数的模的公式和性质(,,,)进行计算)
【详解】解法一:由得,所以,因此.
解法二:因为,所以,即,所以,故,
故选:C.
25.D
【分析】通过条件计算出复数z的代数形式,即可得实部.
【详解】,
则,
则z的实部为.
故选:D.
26.A
【分析】由可得,进而可得,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的实部为.
故选:A.
27.D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复数及,然后根据复数的乘法运算求解.
【详解】因为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所以,
所以,
故,
故选:D
28.D
【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化简复数,再得其共轭复数,即可判断其所在象限位置.
【详解】解:,所以其共轭复数为,它在复平面所对应的点坐标为,位于第四象限.
故选:D.
29.B
【分析】求得,进而可得.
【详解】,,.
故选:B.
30.A
【分析】先由虚数单位的性质求得,再利用复数的四则运算求得,从而得解.
【详解】因为,
所以,故,
所以的虚部为.
故选:A.
31.D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利用复数除法运算求出复数即可作答.
【详解】由得:,因此.
故选:D
32.A
【分析】由题意设,代入中化简,使其虚部为零,可求出的值,从而可求出复数,进而可求得其共轭复数.
【详解】由题意设,
则,
因为是实数,所以,得,
所以,
所以,
故选:A.
33.C
【分析】根据复数的运算求复数的代数形式,根据共轭复数的定义求,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确定在复平面上的对应点的坐标,由此确定其象限.
【详解】因为,
所以,
所以在复平面上的对应点的坐标为,点位于第三象限.
故选:C.
34.C
【分析】先利用复数的四则运算求出,然后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判断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
所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位于第三象限,
故选:C
35.A
【分析】首先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计算,再代入化简求值.
【详解】,
所以,则.
故选:A
36.D
【解析】由复数除法运算求出,再写出其共轭复数,得共轭复数对应点的坐标.得结论.
【详解】,,对应点为,在第四象限.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除法运算,考查共轭复数的概念,考查复数的几何意义.掌握复数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37.B
【分析】根据复数的乘方以及除法运算,求得z,再根据复数模的计算,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由得,所以,
则,所以,
故选:B.
38.B
【分析】根据复数模的几何意义可判断的轨迹,即可知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直线上,可得答案.
【详解】复数z满足,即,
其几何意义为复平面内的点到点和点的距离相等,
即点的轨迹为和的垂直平分线,
即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直线上,故,
故选:B
39.C
【分析】首先计算左侧的结果,然后结合复数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即可求得实数的值.
【详解】,
利用复数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可得:.
故选:C.
40.C
【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化简,进而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因为,
所以.
故选:C.
41.C
【分析】设,利用共轭复数的定义以及复数的加减法可得出关于、的等式,解出这两个未知数的值,即可得出复数.
【详解】设,则,则,
所以,,解得,因此,.
故选:C.
42.D
【分析】设,代入已知等式,利用复数相等的定义求得关系,然后判断.
【详解】设,
由已知得,即,
∴,即,对照各选项,只有D满足.
故选:D.
43.A
【分析】利用复数的除法可化简,从而可求对应的点的位置.
【详解】,所以该复数对应的点为,
该点在第一象限,
故选:A.
44.D
【分析】根据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法则,共轭复数的概念以及复数模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
【详解】因为,所以,所以.
故选:D.
45.C
【分析】化简复数方程,根据复数相等的结论列方程求,由此可求.
【详解】由可得,
则,所以,故.
故选:C.
46.A
【分析】设(且),计算,由其为实数求得后可得.
【详解】设(且),,
是实数,因此,(舍去),或.
故选:A.
47.D
【分析】利用复数的除法可求,从而可求.
【详解】由题设有,故,故,
故选:D
48.A
【分析】由复数乘法运算和共轭复数定义可求得,根据虚部定义可得结果.
【详解】,,的虚部为.
故选:A.
49.B
【分析】由复数除法运算可求得,由虚部定义得到结果.
【详解】由得:,
的虚部为.
故选:B.
50.B
【分析】求出复数对应的点代入直线方程可得,再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可得答案.
【详解】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为,
又在直线上,所以,解得,
所以,
则.
故选:B.
51.AC
【分析】根据复数运算、共轭复数、复数相等等知识确定正确答案.
【详解】A选项,,A选项正确.
B选项,,B选项错误.
C选项,,
,
若,则,解得,所以C选项正确.
D选项,当时,,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AC
52.AD
【分析】先算出复数表达式,再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共轭复数定义,乘法运算进行判断.
【详解】由题意得,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故选:AD.
53.BD
【分析】根据复数的模长公式以及除法运算可得,进而可判断A,B,根据共轭复数可判断C,根据乘方运算,可判断D.
【详解】由得:,因此A错误,实部为1,则B正确,,故C错误,,故D正确.
故选:BD
54.BD
【分析】根据复数的基本概念对选项一一分析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由复数虚部概念知的虚部是,排除A;
由复数乘法法则计算知B正确;
复数的模为5时实数,排除C;
若z的共轭复数仍是z,则z的虚部为0,所以D中的命题为真.
故选:BD.
55.BCD
【分析】利用复数的加法与模长公式可判断A选项;利用共轭复数的定义以及复数的减法可判断B选项;利用复数的乘法可判断C选项;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可判断D选项.
【详解】对于A选项,,所以,,A错;
对于B选项,,B对;
对于C选项,,C对;
对于D选项,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D对.
故选:BCD.
56.BC
【分析】根据,可得,然后结合复数的运算法则,分别判断各选项即可
【详解】由,可得,有:
,选项A错误.
,选项B正确;
,选项C正确;
,选项D错误.
故选: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