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好课件】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1.4地球的公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最新最好课件】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1.4地球的公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17 15:36:40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星球版七地上册第一章 地球
制作人遂宁大英: 周老师
§1.4 地球的公转(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四季的变化与二分二至关联
4.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2.四季的变化与二分二至关联
3.五带的划分。
知识储备
太阳光直射、斜射对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
太阳光直射时,光线集中,被照射处光热多,地表气温高。因此阳光直射地面获得热量多。
90°
40°
太阳光斜射时,光线分散,被照射处光热少,地表气温低。因此阳光斜射地面获得热量少。
阳光直射时太阳高度最大。地面获得太阳热量多。
阳光斜射时太阳高度较小。地面获得太阳热量较小。
第一课时

23.5°N
66.5°N
23.5°S
66.5°S
知识储备
地球上五条特殊的、非常重要的纬线
1.赤道: 0°纬线,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北回归线: 23.5°N纬线,太阳直射北半球最北的界线。
3.南回归线: 23.5°S纬线,太阳直射南半球最南的界线。
4.北极圈: 66.5°N纬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
5.南极圈: 66.5°S纬线,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
附:南北回归线、极圈在后面要分析、讲解。
1、地球在自转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旋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个椭圆形。
2、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一样,也是“自西向东”(逆时针)。
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大约是365天。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其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




日常生活中,我们始终在体验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有冷热的差异、植物生长变化等……这些都与地球公转密切相关。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地球的公转与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
同学们知道二十四节气吧,其中与地球公转联系最密切的重要的四个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简称为“二分二至”
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知识,先让我们听听《二十四节气歌》吧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地球的公转与“二分二至”演示—夏至
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夏至日,北半球获得的光热多,在夏至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同时是南半球的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夏至的侧视图
俯视北半球夏至图
地球的公转与“二分二至”演示—夏至
24
极昼
0
极夜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昼渐长夜渐短
66.5°N
北极圈
66.5°S
南极圈
90°
北回归线
北极极昼景观
(太阳好像放在地平线上)
南极极夜之极光
北极圈上空鸟瞰
北极圈
地球的公转与“二分二至”演示—秋分
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处昼夜平分。北半球秋季开始,南半球春季开始。此阶段地球上无极昼、极夜。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秋分前后的9、10、11三个月为北半球秋季
地球的公转与“二分二至”演示—冬至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夜,北半球冬季来了;南极圈极昼,南半球夏季来了。
12、1、2月为冬季
地球的公转与“二分二至”演示—春分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春季(3、4、5月)开始,南半球秋季开始。此阶段地球上无极昼、极夜。
春分:(3月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秋分:(9月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极昼。
太阳直射点移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往赤道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往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点移向赤道,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23.5°N
23.5°S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随着地球公转一周,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往返移动
我观察、总结:
由此可知:太阳光直射区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内都有两次直射,但南、北回归线上各只有一次直射。所以,两条回归线内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其他地区没有直射,只有斜射,就产生气候分明的四季。
地球斜着身子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直射
两次直射现象
一次直射现象
无直射现象
大英县位于北纬31 °能获得太阳直射吗?
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北回归线上
南北回归线以外
我国是世界上设立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在台湾、广东等地建起了北回归线标志塔。   这是距广州42千米的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塔顶有一钢球,其圆孔的垂线与塔底正中的经纬线交点相互垂直,北回归线正从这个圆孔经过。每年夏至中午12时26分,太阳直射光线经过这个圆孔的一刹那间,人站在圆孔对着的经纬线交点时,可以不见影子。
回归线标志塔
什么时候感觉比较热?
一天中
早 晨
中 午
傍 晚
什么时候太阳看起来比较高?
中 午
正午太阳最高
夏 至
冬 至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低比较
日期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昼夜情况
6.22
9.23
12.22
3.21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赤道
南半球节气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全年最高
全年最低
居中
居中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以北半球参照)
南、北极圈极昼、极夜
北极圈极昼
南极圈极夜
北极圈极夜
南极圈极昼
正午太阳高度
季节及时间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春季:3、4、5月


P19页读图题解答(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教材19页读图题)
1、答:40°N纬线上,夏至时昼长夜短;冬至昼短夜长;春分和秋分时昼夜均等长。原因是地球的公转。
2、答:白昼24小时,黑夜是0小时。冬至白昼0小时,黑夜是24小时。
3、答:0°—23.5°有阳光直射现象;66.5 °—90°有极昼、极夜现象。
P19页思考题解答(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19页最下边思考题)
1、答:夏季;冬季。
2、答:夏季;冬季。
1、公转:地球在   的同时,还围绕着   不停的旋转。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3、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________。
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或365天
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高度变化)正午时刻物体影子长短变化。
5.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和6月22日  B. 3月21日和9月22日  C.6月22日和9月23日  D.9月23日和12月22日 6.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属于什么季节(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7.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我国正值(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8.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下列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是( )
A.一天中的昼夜交替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四季的更替 D.昼极长短的变化
A
B
B
C
B
课后作业:做《阳光课堂》本课作业。
由于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因此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地表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了差别。
我们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北纬23.5度(北回归线)
南纬23.5度(南回归线)
南纬66.5度(南极圈)
北纬66.5度(北极圈)
热 带
赤 道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热 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北温带
南温带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有极昼极夜现象
分界线 纬度 意义
北回归线 23.5°N 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 23.5°S 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北极圈 66.5°N 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圈 66.5°S 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五带的分界线和气候特征
终 年 炎 热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P20页读图题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地球上五带气候景观
热带景观
热带风光
温带景观
寒带风光
我国(主要是温带气候)北方四季变化明显
温度带 范围 特征
北寒带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终年高温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
南极圈到南极点之间
南回归线到南极点之间
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之间
地球上五带和各自范围
本节知识小结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
地理现象:昼夜更替
地球的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地理现象:四季变化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
太阳直射与太阳高度角
项目 自转 公转
定义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作地球自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作地球的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 一年
现象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五带划分.
小结: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1、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四季的变化 B.太阳东升西落
C.各地时间不同 D.昼夜更替
2、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样 B.自转和公转的轨道一样
C.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样  D.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一样
3、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地球的公转
B.9月23日地球一定处在公转轨道的秋分点
C.北半球春分日前后的2、3、4月是春季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A
C
C
4、每年的9、10、11三个月,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景象可能是( )
A.农作物播种 B.烈日炎炎
C.农作物收割 D.大雪纷飞
5、当太阳直射赤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一定春暖花开 B.南半球一定秋雨绵绵
C.全球昼夜平分 D.全球气温相等
6、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放暑假的时间应是( )
A.1月  B.4月 C. 7月    D.10月
7、你学校所在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
A.夏至日 B.秋分日
C.冬至日 D.春分日
8、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A
C
A
C
D
A
C
B
8、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太阳直射在_ _ _
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
(2)当地球公转到 和 处时,北
京的昼长等于夜长,这时太阳直射在 _ _ 上;
当地球由C公转到D的过程中,北京的
_ _ (昼、夜)渐长 (昼、夜)渐短。
(3)2008年北京举行奥运会期间,地球位于公
转轨道中的(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北回归线
夏至
B
D

_


A
赤道
中考连接
1、天安门国旗班升旗最早的是:
A 五一 B 六一 C 七一 D三八妇女节
2、我们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A 冬至日 B夏至日 C春分 D 秋分
C
A
3、上面各图中,第一幅图北半球正处于( )或( )节气。
4、第二幅图北半球正处于( )节气,北极圈有( )现象。
5、第三幅图北半球正处于( )节气,北极圈有( )现象。
春分
秋分
夏至
极昼
冬至
极夜
5、第四幅图说明了太阳此时正直射( ),时间为( )左右,即为北半球的夏至,这段时间,北极圈内极( ),南极圈极( )
北回归线
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