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气候、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气候、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材分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材内容以三个主题(黑种人的故乡、单一商品经济、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形式突出了该区的人文地理内容,自然地理知识似乎被淡化了,但实际上,人文地理现象都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要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所以,本节内容将自然地理知识“穿插、糅合”在各主题内容中,特别是安排在“活动”中。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既丰富了教学活动,又实现了认知需要,利于学生对本区特征的整体把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
3.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外来移民的关系。
4.了解本区资源分布及特点,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弊端和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以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3.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
2.通过本地区单一的商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
3.通过本区大量的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和记忆地理知识及归纳地理特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本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居民状况。
2.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及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3.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教学难点】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区经济的制约作用。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构思】
本课教学设计主要是根据知识的逻辑结构,采用由浅入深,逐层推进的方法,突出了教材中“黑种人的故乡、快速发展的经济、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本课分2课时讲授,第1课时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包括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自然环境和它的人文地理,包括它的人种、文化;第2课时讲它的人文地理,包括它的工业、人口、粮食、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用多媒体中展示几组沙漠风光的照片,并询问学生这是哪里的风光照?(学生回答:沙漠。)接着,再请学生说说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叫什么?在哪个大洲?(学生回答:撒哈拉沙漠,非洲。)然后,展示非洲地图,让学生在图上找到撒哈拉沙漠,最后,由我告诉学生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分成两个不同部分,北部称北非,而南部统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讲授新课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约6分钟)
(承转)我们知道,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明确它的地理位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
请学生说说它的地理位置。然后师生一起研读。
1、纬度位置: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从热量带上看,它绝大部分在热带,所以称它为“热带大陆”。
2、半球位置:东半球
3、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最南端为好望角,北部为撒哈拉沙漠,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窄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它的海湾--几内亚湾,半岛--索马里半岛
(承转)了解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我们再来看看它的自然环境特征。
请学生说说它的地形和河流。然后师生一起研读。
1、请学生说一说重要地形区,并上黑板指出。
2、地势特点:根据分层设色法,说说本区地形以什么为主 海拔大多在多少米以上 地势向什么方向倾斜 ---- 得出:本区地形以高原为主,且起伏和缓,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大陆”。
(承转)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在这片神秘的大陆上还有哪些世界奇观。
展示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景观图,让学生自由观看,了解到:
(1)东非大裂谷它的范围、特点及形成原因。
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
形成:太平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
(2)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高原上,且位于赤道地区,终年炎热,但是由于此山海拔高,达5895米,所以这里出现了“赤道雪冠”的奇景,而且它还是一座死火山,也是非洲的最高峰。
(承转)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它的地形,接下来,我们就了解一下它的河流。
1、找出本区重要的四条河流。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
2、根据地势特征说一说尼罗河的流向。(自南向北流,最终流入地中海)
(承转)根据它的纬度位置,我们知道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绝大多数面积都位于热带,因此,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那大家知道具体都有哪些气候呢?它们又有何特点呢?分布在哪些地方呢?
请学生说说它的气候类型、分布和气候特点。然后师生一起研读。
1、本区主要的三种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大致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2、这三种气候主要分布在哪?
3、结合前面学习的知识和给出的景观图,说一说这三种气候各有什么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给出两幅降水量和气温图,让学生判断他们分别是什么气候,由此得出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4、热带草原气候对非洲的农业有何影响?(动物有迁徙特征,农业季节性强。)
(承转)接下来我们看几幅图,请大家说一说他们分别叫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第一位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叫曼德拉;第二位大家都认识,是篮球运动员乔丹;第三位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三位共同特点是什么啊?(肤色较黑)我们称他们为黑种人。那他们几位现在都居住在非洲吗?明显不是,那他们原始居住地在哪呢?
请学生说说它的人种分布与文化。然后师生一起研读。
请大家阅读“非洲居民原居住地和外来移民图”,说说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本区都有哪些外来移民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的盆地和高原区。--世界上有5.5亿多的黑人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部和南部,占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90%以上,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称“黑非洲”、“黑种人的故乡”。
(2)本区外来移民有从欧洲、中东来的阿拉伯人,还有印度人、中国人、东南亚人等。
(承转)大家对非洲除了肤色了解外,还知道它的哪些文化?
1、当今世界有哪些文化是来自于非洲的?(摇滚 、说唱)
2、黑种人大多数人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他们在体育上天赋也很高。
3、我们看这幅图,是当地的特色名居,叫什么呢?谈谈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茅草屋---当地传统民居易于搭建,适合游牧生活,茅草的遮阴效果比较好;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不大,茅草屋有显著的避雨功能。
(承转)这几幅图是神呢啊?砖石。砖石是由金刚石加工而成。我相信大家看电视的时候一定看过关于砖石的广告,总是说它是产于南非珍砖,价值有多么的高,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盛产金刚石,接下来我们就去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
1、请大家阅读“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分布图”,了解本区主要的矿产资源、经济作物及其分布地区。
(其中,金刚石,黄金储蓄和产量居世界首位;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很大;咖啡、可可、椰枣、柚棕原产地。)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为什呢?
(发展中国家,与它所受的殖民统治有关。)
小结:欧洲殖民者最初从掠夺黄金、象牙、香料开始,进而把黑人当奴隶运往美洲贩卖,因此非洲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经过努力,黑非洲的国家都已经独立。
(承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地理位置优越,理论上应该是非常富有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比较贫穷,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它的经济。
读非洲部分国家商品出口额占该国出口额比重图思考:
1、本区部分国家的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总额的百分比说明了什么?
2、出口的商品是属于深加工产品,还是初级产品?
3、请你概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读非洲某国进出口示意图,思考:
1、该国主要有哪些出口产品?它们属于加工产品还是初级产品?
2、它们大多属于加工产品还是初级产品?
3、加工产品与初级产品比较起来哪类产品的价格高?
撒哈拉以南 出口 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 非洲的国家 发达国家
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所以这样一种贸易是不平等的贸易。
因此,这些国家卖出初级产品,买进工业制造品,在国家贸易中处于十分不利地位。
(承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正在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产品生产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发展的多种产业。
发展多种产业: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产油国发展了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肯尼亚发展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成为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活动)(书本65页)阅读材料,以加纳为例,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努力摆脱全球“原材料仓库”境遇的原因。回答以下问题。
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什么?(可可、黄金、木材)
(2)加纳的主要进口产品是什么?(交通设备及机械和杂类制品)
(3)为什么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
(可可等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进口的产品价格较高。)
(4)这种外贸结构对国家经济有利还是不利?为什么?
(不利,是一种不平等的贸易,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5)结合加纳的例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经济提出建议。
(努力改变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和出口的情况,因地制宜,根据各国实际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经济。)
练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