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戊戌变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戊戌变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7-16 23:0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1、《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有人为此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反映了爱国者力图唤起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机一、变法的背景一、变法序幕——“公车上书”1、这次 “公车上书”的领导人有谁 ?2、“公车上书”有哪两项要求?3、“公车上书”的结果如何?康有为、梁启超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以失败告终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创立《万国公报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分布示意图。万木草堂中外纪闻强学会南学会实务学堂时务报保国会国闻报“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在总理衙门西花厅,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荣禄气得中途离场。三、变法顶峰—百日维新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三、变法的主张慈禧太后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戊戌政变四、变法失败—戊戌政变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袁世凯
(1859--1916)
戊戌变法期间,出卖维新派,取得慈禧太后的宠信。谭嗣同
(1866--1898)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谭嗣同为什么要求死?
他这样的死到底值与不值?动脑筋赞同不赞同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一、谭嗣同选择英勇就义,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变法的决心,这无疑是对顽固派的有力冲击,而且坚定了仁人志士的变法救亡的决心,但是,谭嗣同把变法失败归结为中国历来没有为变法流血牺牲者是片面的,但他的死,正表现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的英勇斗志,他死得其所。 二、如果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一起逃跑,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样,一来可以为变法保存有生力量,有望他日东山再起,为中国尽力,又可以减少牺牲。 但是,不管谭嗣同的选择如何,都已经
成为历史,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仍然视他
为英雄,戊戌变法的流血牺牲者。五、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2.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性质)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回顾小结序幕公车上书兴起思想传播高潮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失败意义教训戊戌变法试一试填写出戊戌变法中的四位历史人物:光绪帝慈禧谭嗣同康有为为走救国之路, ______再次上书。?不作亡国之君,______下诏变法。反对变法维新,______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______慷慨就义。检测巩固,提高实战能力1. 康有为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的事件发生于 A.1894年 B.1895年 C.1897年 D.1898年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办 C.强学会成立 D.戊戌政变AB2. 康梁组织“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3 标志维新派政治团体正式成立的历史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保国会的成立C.时务学堂创办?????????D.万木草堂创办 D4.文笔中学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邓程恩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
A. 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训练新式军队
5.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 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 变法不利于中国的稳定
D. 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
CA6.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触犯了顽固派利益的是 ( )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裁撤冗官,精简机构,改革科举制度 C.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军、海军 7.下列内容中,在光绪帝颁布的新政诏书中没有涉及的是????(????) A.训练新式军队????????????????????B.实行君主立宪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8 (2010年河池中考题)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促进思想启蒙????B.挽救民族危亡 C.推动政治改革????D.发展社会经济
9、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B.发动人民群众 C.建立共和国??????????D.挽救民族危亡 A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这段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的性质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
D.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B光明中学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张军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
A. 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训练新式军队C下列戊戌变法的法令中,与洋务派采取的措施相似的是( )
A.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B.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B戊戌变法过程中,随着一系列变法诏令的颁布,一些地方守旧官僚纷纷反对。变法诏令中对旧官僚影响最大的是( )
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开放言论,创办报刊
C.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D. 训练新式军队C1、戊戌变法运动又称“百日维新”,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公车上书
C 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 D “西学”在中国的宣传
2.直接导致“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 《马关条约》的签定 D.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3.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A.咸丰皇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4.光绪帝颁布的变法内容不包括(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课堂练习CBDBC6.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袁世凯的出卖 B.顽固派势力强大
C.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D.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7.光绪帝支持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
A.被康有为言词所打动 B.要发展资本主义
C.不愿做亡国之君 D.慈禧背后主使变法
8.下列几项戊戌变法的法令在洋务运动时早已做过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翻译西方书籍
9.某论坛开展关于“戊戌变法”的大讨论,下面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C.变法受到开明地主的欢迎
D.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是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C CDB10.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 )
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11 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
A.促进思想启蒙??? B.挽救民族危亡
C.推动政治改革??? D.发展社会经济12 世纪末,资产阶级统新派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 ?????????B.发动人民群众
C.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AD13“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时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
A.开放言论??????????????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学会A 14下列事件:A百日维新B戊戌政变C甲午战争D公车上书,若按时间排列,正确的顺序是?B一、材料:“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请回答(1)这句话是谁说的?
?????? (2)他是在什么背景下说出这句话的?
?????? (3)这句话反映了他什么样的主张?
??????
梁启超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要求实行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二、在一次变法后,有人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阅读上述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  )文中的「变法」是指什么? ????????? A自强运动 ??? B护法运动?? C百日维新??? D立宪运动。
(  )文中的「国难严重」最有可能是指? ????? A割让台湾??? B签订不平等条约??? C瓜分危机 D巨额赔款。
(  )「提倡实学」特别是指? ????????? A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 B培养农工商业人才
C购置军舰成立海军 D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  )「带头领导」的这个洋奴汉奸应指何人?
A康有为B李鸿章C袁世凯D段祺瑞。C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