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6.1 亚洲的位置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6.1 亚洲的位置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11 20:2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 亚洲的位置 教学设计
课题 亚洲的位置 单元 第六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起始篇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的行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等知识运用于某一个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课标要求至少选择一个大洲为案例,以落实大洲地理的两条“标准”。由于亚洲是七大洲中最大的一个洲,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按照“选择我们所在的区域”的区域选择原则,教材选择亚洲作为大洲学习的案例。为突出亚洲作为大洲学习的案例,以学习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本章教材重点从两个方面设计内容。第一,在篇章首明确指出“世界有七大洲。我们以亚洲为案例,学习认识大洲的下列内容”,并将课标的要求以问题的形式列出,以使教学明确本章的教学目标。第二,本章教材叙述式课文以亚洲为案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表述相关内容,以给学习提供示范;活动式课文则呈现北美洲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在叙述式课文中学习的方法,迁移应用到北美洲的相关内容,以突出认识大洲的学习方法。虽然课程标准关于认识大洲的内容只列出了两条“标准”,由于教材只选择了亚洲一个案例,为了落实认识大洲的学习方法,教材将本章内容分为两节,同时也对亚洲内容稍微进行扩展,以使学生对我们生活的大洲有较多的了解。本课时内容为本节当中“雄踞东方的大洲”,重点落实“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这一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目 标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结合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学习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重点 掌握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
难点 能根据地图和相关材料,简述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能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知识迁移,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上下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内容以及上下册之间的关系。七年级上册当中的位置、地形、气候、居民与聚落在七年级下册的各个区域空间当中立体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各个区域差异化的自然环境,及在此基础上产业经济与社会文化等的差异。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位置”是地理之本,通过版画与同学们一起回顾七年级上册中经纬网的建立,以及某一点位置上地理位置描述的方法,复习上册内容,进而导入本节课对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的内容当中来。 翻课本,看目录,关注上下册的内容,感知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动笔绘制经纬网,并且根据导学案的内容,描述相关点的经纬度位置。 引导学生建立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逻辑,从而能够在更大的学科逻辑背景下展开学习。例如从上学期对某一点的地理位置的描述,迁移到本学期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当中来。
讲授新课 知识迁移类比全班学生在全班的位置,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分别讨论并且对应迁移到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当中来:教室左上角与右下角的同学的位置描述;半球位置与某位同学相对位置的位置描述;海陆位置根据某位同学所处行列数进行描述;纬度位置新知学习通过ppt展示,讲解,引导学生对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以及海陆位置进行描述,对描述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进行总结。 进行小组讨论,并对制定同学的位置进行描述,并通过认真听讲实现知识的迁移。 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迁移到地理知识当中来,能够逐渐认知并且理解描述某一区域位置的三种不同纬度。
课堂练习 通过刚刚学习的描述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要求学生尝试对北美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学以致用,练习对区域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学以致用,能够逐步掌握描述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思路与方法。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与七年级上册描述某点的地理位置开始迁移到描述某一区域地理的地理位置,并且通过不同方式描述学生在班级当中的位置进而迁移到描述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当中来。重点在于掌握描述地球上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思路与重点难点。
板书 某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纬度,经度)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教室左上角与右下角的同学的位置描述;某区域在全球的大概范围:半球位置与某位同学相对位置的位置描述;某区域的海陆邻居:海陆位置根据某位同学所处行列数进行描述;某区域的相对准确的位置:纬度位置 梳理总结自己的笔记。 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较为系统全面的逻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