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五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数学试题(二)
一、单选题
1.设集合,集合,则( )
A. B. C. D.
2.若z满足,则( )
A.10 B. C.20 D.
3.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
A. B.80 C.160 D.240
4.已知三棱锥P-ABC中,底面ABC,PA=AB=AC=2,∠BAC=120°,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5.已知圆的圆心在轴的正半轴上,点在圆上,且圆被直线截得的弦长为,则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6.已知,且,则向量夹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7.已知双曲线C的右顶点为A,左、右焦点分别为,,以为直径的圆与C的渐近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M,且,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2 D.
8.设,,,则( )
A. B. C. D.
9.在我国国旗的正五角星图形中有许多黄金分割点,如图所示的正五角星几何图形中,是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为线段上的两个黄金分割点,则有.据此计算( )
A. B. C. D.
二、多选题
10.某班级体温检测员对一周内甲 乙两名同学的体温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乙同学体温的极差为
B.乙同学体温的众数为,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
C.甲同学的体温比乙同学的体温稳定
D.甲同学体温的第70百分位数为
11.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如图所示),点为线段(含端点)上的动点,由点,,确定的平面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截正方体的截面始终为四边形
B.点运动过程中,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C.平面截正方体的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D.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的取值范围为
12.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为O,焦点为F,圆F的圆心为F,半径为OF.平面内一点P满足,过P分别作C和圆F的切线,切点分别为M,N(均异于点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M,N,F三点共线 D.
三、填空题
13.函数与有公切线,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
14.已知定义R上的函数满足,又的图象关于点对称,且,则______
15.某同学进行投篮训练,在甲、乙、丙三个不同的位置投中的概率分别,,,该同学站在这三个不同的位置各投篮一次,至少投中一次的概率为,则的值为________.
16.足球是一项很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如图,某标准足球场的B底线宽码,球门宽码,球门位于底线的正中位置.在比赛过程中,攻方球员带球运动时,往往需要找到一点P,使得最大,这时候点P就是最佳射门位置.当攻方球员甲位于边线上的点O处时,根据场上形势判断,有、两条进攻线路可供选择.若选择线路,则甲带球______码时,到达最佳射门位置.
四、解答题
17.已知数列满足,.
(1)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使取得最小值时的值.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19.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水的口感与茶叶类型和水的温度有关.经验表明,某种乌龙茶用100℃的水泡制,等到茶水温度降至60℃时再饮用,可以产生最佳口感.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在室温下,刚泡好的茶水达到最佳饮用口感的放置时间,每隔测量一次茶水温度,得到茶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水温/℃ 100.00 92.00 84.80 78.37 72.53 67.27
设茶水温度从100℃开始,经过后的温度为,现给出以下三种函数模型:
①(,);
②(,,);
③(,,).
(1)从上述三种函数模型中选出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函数模型,简单叙述理由,并利用前的数据求出相应的解析式;
(2)根据(1)中所求函数模型,求刚泡好的乌龙茶达到最佳饮用口感的放置时间(精确到0.01);
(3)考虑到茶水温度降至室温就不能再降的事实,试判断进行实验时的室温为多少℃,并说明理由.(参考数据:,.)
20.如图所示,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且,设平面与平面的交线为.
(1)作出交线(写出作图步骤),并证明平面;
(2)记与平面的交点为,点S在交线上,且,当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求的值.
21.中,,直线是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直线是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
(1)求点的坐标;
(2)求直线的方程.
22.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若函数有三个零点,,,求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分别化简集合,利用交集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集合
集合,
则,
故选:D
2.B
【分析】由复数的除法法则求得,再根据模长公式求模即可.
【详解】由已知得,
所以.
故选:B.
3.B
【分析】写出二项式的展开式,从而可得的展开式中的系数.
【详解】解:因为二项式的展开式为:
,
所以的展开式中含x4的项为,
则x4的系数为80,
故选:B.
4.C
【分析】由平面,可将此三棱锥补成直三棱柱,则三棱柱的外接球就是三棱锥的外接球,
三棱柱上下两个底面的外心连线的中点就是球心,然后通过计算可得外接球的半径,从而可求得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解】将三棱锥还原成直三棱柱,则三棱柱的外接球即为球,为上下底面的外心,
为的中点,为底面外接圆的半径,
由余弦定理得
由正弦定理得,由,得,
所以球的表面积为.
故选:C
5.B
【分析】先由题意,设圆心坐标为,(),得到圆的半径为,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根据圆被直线截得的弦长为,得到,求出,得到,即可得出圆的方程.
【详解】由题意,设圆心坐标为,(),因为在圆上,所以圆的半径为,
又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因为圆被直线截得的弦长为,
所以,解得,
所以,
因此,所求圆的方程为.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圆的方程,熟记圆的标准方程,以及圆的弦长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6.B
【分析】根据数量积的定义直接计算可得.
【详解】设向量的夹角为,因为,所以.
故选:B.
7.C
【分析】设出双曲线半焦距,由双曲线渐近线斜率求出,再由余弦定理求出,判断形状即可求解作答.
【详解】设双曲线的半焦距为c,直线的方程为,有,如图
即有,而,解得,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因此,即有,而,则,
又,于是,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
故选:C
8.B
【分析】利用对数的运算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不难对a,b的大小作出判定,对于a与c,b与c的大小关系,将0.05换成x,分别构造函数,,利用导数分析其在0的右侧包括0.05的较小范围内的单调性,结合f(0)=0,g(0)=0即可得出a与c,b与c的大小关系.
【详解】,
所以;
下面比较与的大小关系.
记,则,,
由于
所以当0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即,即;
令,则,,
由于,在x>0时,,
所以,即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
所以,即,即b综上,,
故选:B.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关键难点是将各个值中的共同的量用变量替换,构造函数,利用导数研究相应函数的单调性,进而比较大小,这样的问题,凭借近似估计计算往往是无法解决的.
9.C
【分析】利用正五角星的特性有,再在中用正弦定理建立关系并借助诱导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依题意,,中,,而,则,
由正弦定理得,即,,
于是得,
所以.
故选:C
10.AB
【分析】求出乙同学体温的极差即可判断A,将乙同学体温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得到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即可判断B,根据折线图判断C,根据百分位数计算规则判断D;
【详解】对于A,乙同学体温的极差为,故A正确;
对于B:乙同学的体温从低到高依次为,
故众数为,中位数为,
平均数为,故B正确;
对于C:从折线图上可以看出,乙同学的体温比甲同学的体温稳定,故C错误;
对于D:甲同学的体温从低到高依次为,
由,可知数据的第百分位数为第项数据,故D错误.
故选:AB
11.BCD
【分析】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运动变化思想,函数思想,即可分别求解.
【详解】对A选项,当与点重合时,平面截正方体的截面为,错误;
对B选项,∵,又平面,平面,
∴平面,又点为线段(含端点)上的动点,
∴到平面的距离为定值,又的面积也为定值,
∴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正确;
对C选项,当由移动到的过程中,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质,延长交于,连接交于,
所以,从到之间,平面截正方体的截面为为等腰梯形,且,
当与重合时,截面为矩形,此时面积最大为,正确;
对D选项,如图,分别取左右侧面的中心,,则垂直于左右侧面,
根据对称性易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在线段上,
设到的距离为,则,
设,则,又易知,外接球的半径,
在与中,由勾股定理可得:,两式相减得:,
∴,令,又,则,
∴,,
设函数,,则的对称轴为,的开口向上,
∴在上单调递增,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即,
∴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正确.
故选:BCD.
12.ABC
【分析】设抛物线方程,可得圆的标准方程,设,切线PM的方程,利用直线与抛物线、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别求出两条切线方程,进而求出点P的坐标,结合、、、、,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化简计算,依次求解即可.
【详解】设抛物线方程为,则,
所以圆F的方程为,即.
设切点分别为,则,,
有,.
易知两条切线的斜率存在,设切线PM的方程为,
则,消去x,得,
,整理得,
即,得,即,
所以切线PM的方程为,即.
同理可得切线PN的方程为,
令,分别得,,
由,知点P在y轴上,为,由,得,有.
又,,
所以与共线,即,故A正确;
又,,
所以,即,故B正确;
又,
,
所以与共线,所以三点共线,故C正确;
因为,三点共线,所以,得,
所以,
得,
有,所以不成立,故D错误.
故选:ABC.
【点睛】求解圆锥曲线在某点出的切线方程时,考虑切线斜率存在与否,若存在,设切线方程,利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令,求出参数,解出切线方程,结合题意即可解决有关空间中位置关系或距离关系的问题.
13.4
【分析】根据题意,设两个函数的切点分别为、,求出函数的导数,由的导数分析可得的值,即可得公切线为,据此可得关于的方程组,解可得的值,即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函数与有公切线,
设切点分别为,,,,
;
所以且,
所以公切线为,
则有,
设,
则在 上递增,
又,故,,
故答案为:4
14.
【分析】根据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判断函数为奇函数,再赋值法确定的值,进而得到函数是周期函数,找出与的关系可得答案.
【详解】的图象关于点对称,所以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即为奇函数,
在中,
所以又
,
所以是的周期函数,
故答案为:
15.
【分析】由概率的乘法公式求三次均不中的概率后列方程求解
【详解】该同学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各投篮一次,至少投中一次的概率为:
,解得.
故答案为:
16./
【分析】过点作于点,于点,设,分别表示出,,,,根据两角差的正切公式表示出,求出的最大值,结合在的单调性得出此时最大,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过点作于点,于点,如图所示,
设,则 ,由题可知,,,
易得四边形为矩形,
所以,,,
所以,
则,,
所以
,
设,则,
所以,
因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
所以当时,即,最大,
由题可知,,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最大时,最大,
所以时,到达最佳射门位置,
故答案为:.
17.(1)
(2)或
【分析】(1)根据可得,即,再利用累加法求解即可;
(2)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判断出数列的单调性,结合数列的单调性即可得解.
【详解】(1),
由,
得,即,
当时,
,
所以,
当时,上式也成立,所以;
(2)由(1)可知,,
当时,,即,当时,,即,
当或时,,即,
则数列在且上递减,在且上递增,,
所以取得最小值时或.
18.(1)
(2)
【分析】(1)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结合倍角公式计算即可;
(2)由诱导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因为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所以.
;
(2).
19.(1)理由见解析,
(2)刚泡好的乌龙茶大约放置能达到最佳饮用口感
(3)乌龙茶所在实验室的室温约为20℃
【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一次函数,指数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的特点,分析判断即可得到结果,然后将点的坐标代入即可得到解析式;
(2)结合(1)中结论,然后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3)根据所选函数模型,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1)选择②(,,)作为函数模型.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自变量增大时,函数值减小,所以不应该选择对数增长模型③;
当自变量增加量为1时,函数值的减少量有递减趋势,不是同一个常数,所以不应该选择一次函数模型①.
故应选择②(,,)
将表中前的数据代入,得,解得,
所以函数模型的解析式为:.
(2)由(1)中函数模型,有,即,所以,
即,
所以刚泡好的乌龙茶大约放置能达到最佳饮用口感.
(3)由为减函数,且当x越大时,y越接近20,考虑到茶水温度降至室温就不能再降的事实,
所以乌龙茶所在实验室的室温约为20℃.
20.(1)直线即为所求作的直线,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延长AB、DC交于Q点,即可得到交线,通过证明,即可证明线面垂直;
(2)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得出,解方程即可.
【详解】(1)延长,交于点,连结,则直线即为所求作的直线:
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分别为,中点,
且为正三角形,所以,
又,平面平面且交线为,且平面,
所以平面,
且面PAB,所以,
又,且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即平面:
(2)取的中点,连结,则,
又平面平面且交线为,且平面,
所以平面,
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由,得,
所以,,
显然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即
取,则,,
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所以,解得
所以当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时,
21.(1)(4,3)
(2)
【分析】(1)根据可得,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得直线AC的方程,结合点C是直线与直线AC的交点,联立两直线方程,解方程组即可;
(2)根据两直线的到角公式可得,求出,利用直线点斜式方程求出直线BC的方程,结合点B是直线与直线BC的交点,联立方程组,解得B的坐标,利用斜率计算公式和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即可得出结果.
(1)
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又,所以,
又,所以直线AC方程为,即,
因为点C是直线与直线AC的交点,则,解得,
即点;
(2)
因为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斜率为1
又,由两直线的到角公式,得,即
解得,又,所以直线BC的方程为,即,
点B是直线与直线BC的交点,则,解得,
即,所以,
故直线AB的方程为,即.
22.(1)答案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求得,对进行分类讨论,由此求得的单调区间.
(2)先判断出,将转化为,利用构造函数法,结合导数证得不等式成立.
【详解】(1)由,可知定义域,
,令,则,
①当时,,则成立,即成立,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②当时,令,得,记,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在上单调递增.
(2)因为函数有三个零点,,,
不妨设,所以,
即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在上单调递增.
由,知,故,
因为,
所以,即,
因此,
令,
所以,令,
则在上单调递减,且,
,成立,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且,因此,
则,
所以.
【点睛】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区间,首先要求函数的定义域,要在定义域的范围内求解单调性.当导函数含有参数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论要做到不重不漏,分类标准的制定可结合二次函数的知识来进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