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分层课时作业
语文园地四
基础演练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燕山(yān yàn) 似的(shì sì) 沉着(zháo zhuó)
被难(nán nàn) 剥削(bō bāo) 追悼(dào diào)
2.选词填空
衰弱 脆弱 虚弱
(1)别看他气势汹汹的,其实他内心很( )。
(2)由于过度的劳累,苗老师的身体越来越( )了。
(3)她的感情很( ),你不要把实情全告诉她,以后慢慢地讲。
3.下面的句子分别选自文章的开头,读一读,选一选。(填序号)
A.直抒胸臆式 B.借景抒情式 C.提问式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
(2)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
(3)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心愿的内容一般来说要对他人有所帮助,对社会有益。
B.表达的内容只能是自己心里想的能够实现的愿望。
C.希望妈妈别再打麻将,即使不一定能实现,也可作为本次习作素材来写。
D.我对西湖一无所知,我渴望游览一次西湖,可把这个渴望写下来。
5.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 )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2)这汤( )没加调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更鲜美的了。
(3)( )我们找不到东西吃,( )无法走出这茫茫的草地。
6.将下面的俗语补充完整,再填空。(填序号)
A.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
B.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
C.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__。
D.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_。
E.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 。
小的时候,母亲总叮嘱我要用功读书,告诫我“( )”,而我总嫌她烦人,却不知“( )”;成年后,才知母亲口里句句是真理,尤其是“( )”,这让我在往后的生活中始终居安思危。而她的早逝成为我人生当中最大的遗憾,真是“( )”。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一)阅读理解
不负寸光阴(节选)
在北洋法政学堂的6年里,李大钊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类书籍,时常挑灯夜读到深夜而不自知,为了勉励自己学习,他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钊”,意为努力、勤勉,并为自己取字“守常”。由于十分仰慕荆轲、高渐离那样的义士,李大钊还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筑声剑影楼”,典出战国时期荆轲和高渐离刺秦的故事。在这座书斋中,李大钊整整奋斗了6年。
1913年,李大钊从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因为“仍感学识之不足,乃承友朋之助,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他放弃了进入国内法政界的光明前途,毅然远走他国,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他的内心是痛苦的,因为了解历史,一方面,李大钊十分痛恨日本侵略中国的无耻行径,另一方面,日本明治维新后,从封建社会转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逐渐成为东亚最为强大的国家,在许多的方面,中国人又不得不像向日本学习。就是在这样一种极为痛苦纠结的心理下,李大钊选择了留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
在出国之前,李大钊再一次游览了五峰山,他在火车上目睹一起日本驻屯军士兵枪杀5名中国警察的事件。心中悲愤交加,在《游碣石山记》中,李大钊特别写道:“彼倭奴者, 乃洋洋得意,昂头阔步于中华领土,以戕我国士,伤心之士,能无愤慨!自是昌黎遂为国仇纪念地,山盟海誓,愿中原健儿,勿忘此弥天之耻辱,所与倭奴不共戴天者,有如碣石。”
(选自《李大钊传》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8.文中提到的“挑灯夜读到深夜而不自知”让你想到的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李大钊在《游碣石山记》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提到李大钊“放弃了进入国内法政界的光明前途,毅然远走他国,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从这里我们不可以看到他的( )精神。
A.爱国精神 B.担当精神 C.舍生取义精神 D.创新精神
11.根据书中的描写,李大钊为什么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钊”?那么,你怎么理解他为自己取字“守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2自然段中李大钊内心的痛苦你能理解吗?对于他做出的选择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练笔
13.根据开头,试着写一写结尾。
中国有句谚语:习惯成自然。同时,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优秀。”我想:我的习惯也是一种优秀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yān shì zhuó nàn bō dào
2.衰弱虚弱脆弱
3.CAB
4.B
5.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
6.子欲养而亲不待忠言逆耳利于行事非经过不知难莫把无时当有时CBDA
7.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我怎能轻易离开北京呢?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8.孜孜不倦 9.这些日军在我国嚣张跋扈,侵占我国领土,我们非常愤慨。在这昌黎也是国仇纪念地我发誓,希望中华儿女勿忘国耻,能够与日军战斗到底的人像这石头一样又多又硬…… 10.C 11.为了勉励自己学习; “守常”是“固守常法”的意思,意思是坚持使之成为常态。 12.能够理解李大钊的痛苦,一方面他痛恨日本的侵略,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日本的先进,最终他选择了到日本去学习先进的一面,是一种隐忍,是为了成就大志向而牺牲小我的精神。
13.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品格、能力多半来自习惯,是习惯使身体自动地做,是习惯在打造人的第二天性。俗话说的好: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可以毁灭一个人没有习惯,就不能走向成功之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