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人物细节描写
1.(2022·北京东城·小升初真题)阅读短文《麦收》,完成试题。
麦收
①咕——咕——每当村子周围传出布谷鸟叫声的时候,地里的麦子就开始变黄了,用不了几天,金黄的麦浪就在田野里汹涌澎湃了。
②要割麦子了,在外地工作的父亲除非万不得已,再忙也要赶回来。在农村,没有比农忙更大的事了。
③父亲是一个急性子,干活也是干净利落。下午刚一到家,立即就催着我跟他到地里去一趟。他在地头拽下一个麦穗,在宽大的掌心里一搓,饱满丰盈的麦粒便呈现在手里,捏起两粒放在嘴里嚼了嚼,大喊:“香呀!”麦子可以开始收割啦!
④东方的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风一吹,还很冷。野草上明显挂着露水,走过去能感觉到潮湿。不远的麦田里已有人影晃动,父亲带着我们来到了地头:“这麦子不等人,熟透了就要尽快割,不然风一大,互相一摩擦,麦粒会掉的。”
⑤父亲脱下外衣,放在一处空地,就开始割起麦子来。一人一垄,只见父亲弯下腰,弓着背,左手拢过一片麦子,右手挥镰搂住根部,用力一拉,“嚓”的一声,麦子应声而掉。接连两下,左手揽住的麦子全割下来了,顺势一放,它们便齐齐地平躺在麦茬上。不一会儿,父亲身后就铺开了一条长龙,我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⑥姐姐和母亲割得比我快一些。快到头的时候,父亲接着她们,顺便把我前面的也割了。割到一半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母亲回家做饭。小妹在地头玩耍,我们姐弟俩和父亲继续放倒剩下的小麦。
⑦朝阳初上,田野里亮堂起来。人们的脸上都闪着明光,近了就能看到流淌的汗水。
⑧这时候,小妹是最快乐的。她跟在父亲的身后去拾麦穗,又蹦又跳的,可没拾多会儿,就大喊起来:“我不干了,我不干了,我都赶不上您啦……您不能慢点儿……”小妹的喊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⑨母亲做好饭送来了,米汤、馒头、咸鸡蛋。很简单,但是我们吃得真香。
⑩午后,天正热的时候,我们要下地捆麦子了。没有闲人,小妹在前面隔不远撒一根草绳子,我和姐姐、母亲去搬麦子,把它们放在草绳子上。父亲两手各扯一头,用腿一挤麦秆,把草绳拧紧,一个大麦个子就捆好了。捆好的麦个子,像一个个大胖子躺在黄灿灿的麦茬上睡觉,等着我们把它们拉走。
薄西山,远处的山坳里升起袅袅炊烟。一捆捆麦个子装满了整个拖拉机的车斗。父亲掌舵,满载着收获,驶向归途。落日的余晖洒在麦穗上,映射在一家人的身影上显得格外金黄。我们坐在麦个子上有说有笑,谈着劳作,谈着收获……
注释:①[麦个子]麦子割下后捆成的捆子。
1.短文第⑤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描写了什么内容?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短文在第⑧自然段,对妹妹的言行进行了描写,作者这样写对表现父亲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答案】1.描写了父亲割麦子动作的干净利落,从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父亲的勤劳和辛苦。 2.从侧面烘托出了父亲割麦子速度之快,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急性子的脾气和干活的干净利落。
【解析】1.本文考查了人物的描写方法。
从“父亲脱下外衣,放在一处空地,就开始割起麦子来。一人一垄,只见父亲弯下腰,弓着背,左手拢过一片麦子,右手挥镰搂住根部,用力一拉,“嚓”的一声,麦子应声而掉。接连两下,左手揽住的麦子全割下来了,顺势一放,它们便齐齐地平躺在麦茬上”中的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描写了父亲割麦子动作的干净利落,从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父亲的勤劳和辛苦。
2.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形象分析。
通过小妹大喊“我不干了,我不干了,我都赶不上您啦……您不能慢点儿……”,运用了语言描写,从侧面烘托出了父亲割麦子速度之快,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急性子的脾气和干活的干净利落。
2.(2022·山东·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
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 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 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文天祥 。
写人的文章,为了表现人物品质,往往都会选取典型事例,重点抓住人物的
、 、 、 等进行描写。另外,为了表现人物的品质,还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地写出人物的特点,像这种描写方法是 。
【答案】1.语言 动作 对国家的忠诚 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 侧面描写
【解析】1.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可知,这句话是对文天祥的语言描写。
阅读句子“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可知,这句话是对文天祥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文天祥对国家的忠诚。
写人的文章,为了表现人物品质,往往都会选取典型事例,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等进行描写。
为了表现人物的品质,还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地写出人物的特点,像这种描写方法是侧面描写。
3.(2022·贵州铜仁·小升初真题)课外阅读。
接受也是一种给予
①那天我上完语文课走出教室,感觉后面拖了一条尾巴,猛地回头,发现童高被一帮男生簇拥着跟在后面。见我回头,童高立刻高举起什么东西:“老师,中秋节快乐!”
②等他们走近了我才注意到,童高托着的是一个月饼,苏式的,饼皮脱落在手心里,不时有人踮起脚飞快地伸出手指捏一丁点儿碎屑,连同手指一起放进嘴里。
③“老师,给您吃。”童高把月饼递过来。
④“老师,这个月饼童高舔过。”一旁的曹一时咬着手指说,“您不能吃。”我很想笑。
⑤“他胡说!”童高涨红了脸。
⑥我腾出一只手摸摸童高的脑袋:“谢谢,你还是自己吃吧。”
⑦童高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放心,这个月饼绝对卫生,我保证没有舔过!”
⑧我不喜欢吃月饼,更羞于吃学生的月饼。于是我再次推辞:“你们大家分着吃,老师吃过了。”
⑨男生们高兴得跳起来,一哄而上抢月饼。童高翘起嘴巴闷闷不乐,把月饼藏到口袋里,说谁也不准吃。
⑩下午放学的时候,童高的同桌跑过来告诉我,童高在座位上自己跟自己生气,不肯出来排队。
自己跟自己生气?我怀着好奇心走进教室,来到童高身边。他把书包撂在地板上,坐在椅子上低垂着头,一言不发 。
“你怎么啦?”我拍拍他的肩膀,“发生什么事了吗?”
童高抬起脸:“老师,今天是中秋节。”
“是啊,那你还不赶快排队回家和家人一起过节?妈妈在校门外等你呢。”我笑呵呵地把他从座位上拉起来,帮他把书包背上。
童高一边走出教室一边回头看我,好像舍不得和我分开。
我目送他走过长廊,看见他对我做了一个拍口袋的动作。
第二天上午,在童高的作业本上,我看见这样一句话:“老师,你不相信我吗?那个月饼我真的没舔过,真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惦记着我没吃他的月饼。他不愿意回家,还朝我拍口袋,都是因为这个。
感动之余,我把童高找来,温和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没有舔过月饼。”
“那你为什么不吃?”他望着我,眼神干净透明。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的月饼不干净。”我俯身说,“我只是不好意思吃。你想啊,老师吃学生的东西,怎么好意思?”
童高浅浅地笑了,从口袋里掏出月饼,捧到我眼前:“老师,现在没别人,你吃吧。”
我愕然 。还是那块月饼,只不过因为又掉了一层饼皮而越发单薄了。他居然 藏了一天。
在他期待的目光里,我双手接过月饼,并且把它放在嘴边,轻轻咬下一口,“嗯,真甜!”
童高咧开嘴笑了,露出一对可爱的酒窝。
那一刻,从他率真的笑容里,我感受到了他的内心因受到信任和尊重所产生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我接受了他的月饼。
原来,接受也是一种给予。
文中有大量的语言描写,请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处语言描写,说说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答案】1.我选择:童高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放心,这个月饼绝对卫生,我保证没有舔过!”这一句。从这一段语言描写当中生动地表现了童高在中秋季送给“我”月饼时的诚心诚意。深刻地反映了童高想让“我”相信月饼是干净的人物心理,表达了童高对于老师的感恩之心。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阅读文章,从文章中选择一处语言描写的句子,结合自己的读后感受,说一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如:童高浅浅地笑了,从口袋里掏出月饼,捧到我眼前:“老师,现在没别人,你吃吧。”这段话写出了童高得知我不吃他的月饼的原因后的语言,表现了童高十分想让我吃他的月饼,从中能看出来童高对我的感恩的心理。
4.(2022·河北石家庄·小升初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鲜血染红了白色的衣衫,嘴巴被石头堵住,已伤痕累累的向向警予步履蹒跚地走向刑场。年仅33岁的面对死亡毫不惧怕,始终高昂着头望向远方,眼神中没有悲伤只有希望,只因那是红日的方向……
1928年3月一个黢(qū)黑的夜晚,国民党反动派把一双魔掌伸向了中国共产党向警予。
向警予被逮捕后,国民党如获至宝。为了从这位中央委员会成员的身上获取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信息,国民党反动派把她关入密室,严刑逼供,无论如何逼问,丝毫不能动摇这位钢铁娘子对共产党的忠贞,这位党的女儿始终咬紧牙关,一个字都不肯吐露,施暴的恶魔没有获得重要机密,他们仍然不甘心,又拿起长鞭抽,挥向躺在血泊里奄奄一息的向警予。
向警予终于开口了,但由于受到重伤,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施暴恶魔,欣喜若狂,以为向警予在给他们透露重要机密,赶快把耳朵贴近,想听清楚他在说什么,可是令他们无比绝望的是,他们竟然听到了一下这几个字:中﹣国﹣共﹣产﹣党﹣万﹣岁,恶魔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在旁边的凳子上,无奈地看着这位钢铁女战士。
第二天,第三天,那些恶魔对向警予进行了一次次更严酷的折磨,遍体鳞伤的向警予始终对党的机密一字不漏,毫不屈服,向警予下定了慨然赴死的决心,她曾对狱友说:“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的牺牲自己。”
没有从向警予口中获得到重要信息的国民党决定枪毙这位无比重要的共产党员,同年5月1日,走向刑场的向警予抬头挺胸,威风凛凛,没有丝毫的畏惧,仍不停呼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沿途群众无不为之动容,惊慌的国民党反动派军警用石头堵住她的嘴巴,用皮带绑住她的双颊。
到了刑场后,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女儿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举起的长步枪,没有一丝的怯场和惧怕,她眼睛盯着要喷发子弹的长枪,平静的像一尊大佛,枪声响了,向警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资料一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出生于湖南溆浦县,她从小就以花木兰似的人物为榜样,当时年仅八岁的她面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七岁不同席”的封建观念不愿低头,敢于违抗,成为了溆浦当地第一个女学生,15岁时于常德读书,后来她为了表示对封建势力的高度警惕和反抗,于是就改名为向警予。
资料二
在同敌人斗争的同时,向警予也常想起自己的孩子,总把两个孩子的照片拿出来或贴在脸上,或放在唇边亲吻,她对着照片喃喃自语:“妮妮、博博,妈妈叫你们呢,你们听见了吗?”
向警予曾向给女儿留下的诗句:希望你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将来在没有剥削的社会中成长……
1.文章使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例如句①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描写,表现出国民党的残忍向警予的坚强。请你在文章再找出一处运用人物描写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这一描写手法是_______描写。
【答案】1.外貌 神态 神态
到了刑场后,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女儿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举起的长步枪,没有一丝的怯场和惧怕,她眼睛盯着要喷发子弹的长枪,平静的像一尊大佛,枪声响了,向警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解析】1.本题考查描写手法。
从第①自然段句子关键词“嘴巴被石头堵住”、“伤痕累累”“步履蹒跚地走向刑场”可知描写了人物的外貌和动作,
从文章中寻找其他有关人物描写的句子,抄写下来即可,如:同年5月1日,走向刑场的向警予抬头挺胸,威风凛凛,没有丝毫的畏惧,仍不停呼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沿途群众无不为之动容,惊慌的国民党反动派军警用石头堵住她的嘴巴,用皮带绑住她的双颊。这个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
5.(2022·安徽宿州·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
四根棒冰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小男孩拎着一只大口颈的冷饮瓶,一遍又一遍地叫喊着:“棒冰,光明牌赤豆棒冰——”
冷饮瓶里能装两打棒冰,全部卖掉的话,可以赚一毛四分。
但那时候,吃一根棒冰几乎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何况那一天下午,天突然变脸,下了一场雨后,街头巷尾竟然凉飕飕的。小男孩的瓶里还有四根棒冰,如果卖不掉的话,隔上一天就会化掉,一天吆喝的结果只够保本。
小男孩穿着短裤、背心,露出瘦骨伶仃的肩胛。他的嗓子因为累因为着了凉而掺进了沙哑:“棒冰,赤豆棒冰——”
天色又是一阵阴暗,风又紧起来,几片树叶落下,在半空中翻卷着,掉到街沿。小男孩望着行色匆匆的行人,绝望得几乎哭出声来。
马路的一头,相继出现了三辆榻车——一种没有挡板的两个轱辘的人力板车。车上堆着装得很高的货,遮着大雨篷。车夫们双手把着长长的木把手,肩上套着纤绳,弓着腰,一步一蹬地朝小男孩这儿移来。
第一辆榻车在小男孩面前停住。车夫直起身,好像要歇歇脚,等后面两辆赶上来。车夫是个小老头,花白的头发又短又硬,粗犷黝黑的脸庞上刻着皱纹,下巴一片胡楂。他的一件打着补丁的短衫软不拉几的,不知是淋过雨,还是汗水浸湿的。
他掏出一支“勇士”,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粗大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随后从黑黑的鼻孔里喷出两缕很淡的烟雾。
“老大爷,买根棒冰吧!”小男孩鼓起勇气,上前一步。
车夫不在意似的摇摇头。
“老大爷,我妈病了。本来是我妈上街卖棒冰的,今天我头一次顶替她,没想到……”小男孩怯怯地带着几份哭腔,“这些棒冰卖不掉的话,就……”
车夫的目光落在小男孩的身上,满脸的皱纹聚拢起来,如沙丘上的波痕,粗犷中不失温顺。他深深地吸了口气,闪红的烟头“嘶”地逼近嘴唇,随后扫了眼赶到跟前的另外两辆车,对小男孩说:“你还有几根棒冰?”
“四根。”
“好吧,我全买下了。”车夫想了下,从腰包里掏出钱。小男孩惊喜万分。他接过钱,随后把瓶放到地上,捧出四根棒冰。
“不,三根就够了。还有一根,就算我请你的。我知道你也舍不得尝尝棒冰的滋味的。”
车夫说着,不容争辩地把一根棒冰留在瓶里。他抽出那只粗糙的大手,在小男孩头上摸了一下,小男孩便觉得有一股暖流从头顶传到心里,鼻腔不觉一酸,眼眶里顿时如雨雾里涨溢起春潮,盈满了泪水……
1.画出描写车夫神情、动作和语言的句子,并选择一个角度赏析。
【答案】1.“车夫的目光落在小男孩的身上,满脸的皱纹聚拢起来,如沙丘上的波痕,粗犷中不失温顺”是对车夫的神情描写;“不,三根就够了。还有一根,就算我请你的。我知道你也舍不得尝尝棒冰的滋味的”是对车夫的语言描写;“车夫说着,不容争辩地把一根棒冰留在瓶里。他抽出那只粗糙的大手,在小男孩头上摸了一下”是对车夫的动作描写。
从描写车夫神情的句子可以看出,车夫工作非常辛苦,布满皱纹的脸上却很慈祥,由此可以看出,车夫虽然是一个工作辛苦的劳动者,但却平凡而善良,有人情味。
【详解】1.考查学生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与句子的赏析。
阅读文章第 自然段句子“车夫的目光落在小男孩的身上,满脸的皱纹聚拢起来,如沙丘上的波痕,粗犷中不失温顺”可知,这句话是对车夫的神情描写,在文中画出来;
阅读文章第 自然段句子“不,三根就够了。还有一根,就算我请你的。我知道你也舍不得尝尝棒冰的滋味的”可知,这句话是对车夫的语言描写,在文中画出来;
阅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句子“车夫说着,不容争辩地把一根棒冰留在瓶里。他抽出那只粗糙的大手,在小男孩头上摸了一下”可知,这句话是对车夫的动作描写,在文中画出来;
再在这些句子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示例:从车夫的动作中,可以体会到车夫粗中有细的温情,感受到了对男孩的关爱。
6.(2022·重庆璧山·小升初真题)快乐阅读园。
清洁工人
我留意到衣着鲜艳的清洁工人。他们大多上了年纪,双手粗糙,鲜艳的制服与衰老的身躯对比强烈。
夏天傍晚,5点钟以后,一批清洁工人聚到阴凉处,大肚子中年领班给他们开会。应该是每天例行的训话,气氛并不严肃。领班话音刚落,一位大妈就冲人群喊起来:“,你过来。”笑声轰地飞到天上,那种快乐来自久处的熟悉,来自对群体的认同。她和他们,置身于这个明亮鲜艳的群体里,每个人都平等而体面。
最难忘的一幕,发生在好几年前。那时候,清洁工人只有一件橙色马甲的标识。也是傍晚,在垃圾中转站旁,此处再清理也有特殊气味。临近下班,车辆扫把都已收拾停妥。附近商铺突然传来节奏感极强的音乐。一位六十来岁的男性清洁工眼睛亮起来,放下手头活计,随着音乐尽情扭动身体。细瘦的手臂在头顶招摇,脚底分明是秧歌步子。旁边的工友们乐呵呵望着,眼角都笑出大把皱纹。
我为那辛苦工作后的清甜微微笑着。
1.用“ ”画出一处描写清洁工外貌的句子。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短文填空。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对清洁工人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进行了描写,这些描写体现了清洁工人_________的品质。
【答案】1.大肚子中年领班给他们开会。如果删去这些内容,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因为清洁工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大多身体都很胖,领班也不例外。这一群体的工作既脏又累,非常辛苦。他们在劳累着并快乐着。如果删去,就表达不出这个意思了。所以不能删去;
2. 动作 语言 神态 以苦为乐
【详解】1.考查从文中找出一处描写清洁工外貌的句子。
从“他们大多上了年纪,双手粗糙,鲜艳的制服与衰老的身躯对比强烈。”“位六十来岁的男性清洁工眼睛亮起来,放下手头活计,随着音乐尽情扭动身体。细瘦的手臂在头顶招摇,脚底分明是秧歌步子。”可知,这是人物的外貌描写。如果删去这些内容,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因为清洁工人虽然他们做的工作非常辛苦劳累,可他们表现得非常高兴、快乐,赞扬了清洁工人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高尚品质。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回答问题。
通读短文可知,文中的“领班话音刚落,一位大妈就冲人群喊起来:‘,你过来’”“六十来岁的男性清洁工眼睛亮起来,放下手头活计,随着音乐尽情扭动身体”“旁边的工友们乐呵呵望着,眼角都笑出大把皱纹”这些句子对清洁工人的 动作、语言和神态进行了描写,这些描写体现了清洁工人在辛劳的工作中找到乐趣的品质。
1.(2022·河南洛阳·六年级统考期末)课外阅读。
抗击新冠的突出贡献令钟南山名满天下,其实,在更多人认识这位敬业、高尚的医生之前,钟南山的名字早就一一印在了他救治过的患者心上。
他的病人们谈论着这样一些事:每到冬天,他给病人检查前,一定会先搓暖自己的手;他对病人永远带着亲切的笑容;每次看专家门诊,为了满足更多病人请他看病的愿望,他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开诊,到晚上八九点才结束;省内外不少医院常请他去会诊急救,((1))白天黑夜,高官百姓,他((1))不推脱;他去查病房,不管病人病得多重,身上的异味多大,他都会和蔼地拉着病人的手问候,上前耐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说……
广州市邮政局女工阿琼一说起钟南山院士就会说:“((2))不是遇上钟院长,我((2))没命了。”8年前,阿琼反复咳嗽、气喘了好长时间,吃了很多药也不见效,病越来越重,后来慕名找到了钟南山。根据阿琼的病史和症状,钟南山给她做了哮喘检查,结果呈阳性。一般而言,诊断已经明确,剩下的就是对症下药了。而钟南山却不放心,继续细心地观察了一段时间,终于从一个细微的症状里发现了新问题,怀疑是气管肿瘤。钟南山亲自为她做了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得到证实后,又亲自安排了手术。术中一看,好险,那隐蔽得很深的肿瘤竟已堵住了气管的4/5,什么时候填满了,阿琼就没命了。
有一位潮州农村的病人住进了病房。他反复咳血,心理负担很重,非要见钟南山不可。钟南山出差回来听闻此事,马上去看望了这位重病人员,并亲自主持了7次会诊,制订手术方案。之后钟南山到北京开会期间一直惦记着,5次打长途电话向医院询问病情,回去后又立马去病房看望。这位病人十分感动:“我与钟院长无亲无故,他待我却比亲人还好。”
1.文中多处对病人进行了语言描写,选择一处写下来,并分析这样描写的表达效果。
病人语言:
表达效果:
【答案】1.我与钟院长无亲无故,他待我却比亲人还好。 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钟南山将病人视为亲人的高尚医德,增强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解析】1.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理解。
文中多处对病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如:如果不是遇上钟院长,我就没命了。病人的语言是对钟南山人物形象的侧面描写,是从侧面表现钟南山敬业的品格和高尚的医德的。这样写丰富了钟南山的形象,增强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给人以可信感。
2.(2022·湖北咸宁·六年级统考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
雪天里的暖
(1)几天的暴雪,小城银装素裹。往窗外看去,雪没完没了,天地白茫茫的一片。我蜷在家里,连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是,在大雪天订外卖,我认识了这位“骑士”。
(2)一股冷风呼啸着扑进门,送外卖的“骑士”顶着一头白雪站在门前。他头发“白”了,睫毛“白”了,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道:“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3)我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骑士边擦头和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
(4)我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找出一个不用的头盔送给他。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抢到三杯奶茶的订单。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你,另外两杯麻烦你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
(5)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的。我把一杯奶茶给了店门口扫雪的清洁工阿姨,另一杯奶茶给了路口指挥交通的交警,第三杯奶茶给了铲雪的志愿者。”骑士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骑士喝完茶,戴上头盔,郑重说了声“谢谢”,便“噔噔噔”地下楼去了。
(6)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7)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但这冰雪覆盖的城市,仿佛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暖意,其实,温暖的又何止他一个人。
1.第(2)段画线句子运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其作用是______
。
【答案】1.外貌 动作 写出了“骑士”冒雪送外卖的不易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描写手法。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从“他头发“白”了,睫毛“白”了,脸却格外的红”可知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从“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可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骑士”冒雪送外卖的不易。
3.(2022·福建泉州·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理解。
绳子那头
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一幢楼房的六楼的窗户外,有一根绳子,下头吊着一个人——我的父亲,一个空调修理工。
暑假的一天,我再三央求父亲带着我去干活。出发前,父亲专门去买了瓶廉价的防晒油,在我身上抹了个遍,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到了雇主家里,父亲拿出一根粗绳子,一头拴在他的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绕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了,孩子拉着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
父亲从窗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笑笑,爬出窗户。我慢慢地放绳子,父亲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离地面十几米高的墙上。
站在窗户边,一股热浪迎面扑来,额上的汗滴一个劲儿地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碰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很烫。
绳子那头传来一声:“手套!”母亲慢慢递下一副粗糙的手套。“大热天要戴手套?”“天热易出汗,他怕手滑,工具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难以置信!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一坠,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住绳子。
绳子那头传来一阵声音:“踩空了……”
“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万分。
“没事,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带着笑意说。我却要哭了。
绳子那头喊了声:“拉我上去一些!”我便用力往回拉。
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他。他的皮肤黢黑,长年累月,恶毒的阳光已经侵蚀了他健康的皮肤,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斑白了,他已然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岁月啊,你过早地催老了我的父亲!我的眼里满是哀伤。
一会儿,雇主拿来一只雪糕送给正在干活儿的父亲,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我。
“天儿热,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支雪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
父亲又下去了,我慢慢地释放着绳子,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我紧紧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那个伟大的人。
1.“他的皮肤黢黑,长年累月,恶毒的太阳光已经侵蚀了他健康的皮肤,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这个句子是对父亲的哪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1.外貌描写。写出了父亲的衰老程度,体现了父亲工作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心疼。
【解析】1.本题考查对句子描写的赏析。
结合句子“他的皮肤黢黑,长年累月,恶毒的太阳光已经侵蚀了他健康的皮肤,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中的“皮肤黢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可知,是对父亲的外貌进行描写。这样写主要是突出父亲的衰老,从而表达出父亲工作的艰辛,也表达出了作者对父亲的心疼之情。
4.(2022·内蒙古赤峰·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与欣赏。
爱,竟如此感动天地
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新公司面试,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我起床吧。”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好。”
电话响的时候我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妈妈在那边说:“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面试的。”我抬手看表,才五点四十。我不耐烦地叫起来,“我不是叫你六点叫我吗?我还想多睡一会儿呢,被你搅了!”妈妈在那头突然不说话了,我挂了电话。
起来梳洗好,出门。天气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间茫茫一片。公车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脚。周围黑漆漆的,我旁边却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听着老先生对老太太说:“你看你一晚都没有睡好,早几个小时就开始催我了,现在我们要等这么久。”
是啊,第一趟班车还要五分钟才来呢。终于车来了,我上车。开车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他等我上车之后就轰轰地把车开走了。我说:“喂,司机,下面还有两位老人呢,天气这么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么不等他们上车就开车?”那个小伙子很神气地说:“没关系的,那是我爸爸妈妈!今天是我第一天开公交,他们来看我的!”我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这时,手机短信来了,是爸爸发来的短消息:“女儿,妈妈说,是她不好,她一直没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担心你会迟到。”
忽然想起两句话:
父母给孩子东西的时候,孩子笑了。
孩子给父母东西的时候,父母哭了。
1.读画横线的句子,想象妈妈和“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妈妈:
我:
【答案】1.看来我不该提前叫小桔起床,孩子都不高兴了。我做错了。
【解析】1.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
从“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我不耐烦地叫起来”可知,此时“我”的心里可能在想,我不想起床,怎么那么早叫我起床?
从“女儿,妈妈说,是她不好,她一直没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担心你会迟到。”可知,此时妈妈的心里在想:这下坏了,打扰孩子休息了。
5.(2022·陕西渭南·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理解。
满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回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④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缺了不少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我心里有些难过。
⑤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荡荡地走回家。母亲看到他,神色平静,目光柔和,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好的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萝卜炖骨头……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疑惑不解,这样招待他,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的将军?
⑥饭后,父亲并没有上床歇息,而是无牵无挂地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⑦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吧……”
⑧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包括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但是我又懂得,在那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都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1.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抓住了父亲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描写,写出了 【答案】1.外貌 神态 父亲因为两手空空回家而感到无比自责,难过。
【解析】1.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从“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可知,父亲外出做生意时非常疲惫,同时两手空空回家,心情十分低落。专题16 人物细节描写
1.(2022·北京东城·小升初真题)阅读短文《麦收》,完成试题。
麦收
①咕——咕——每当村子周围传出布谷鸟叫声的时候,地里的麦子就开始变黄了,用不了几天,金黄的麦浪就在田野里汹涌澎湃了。
②要割麦子了,在外地工作的父亲除非万不得已,再忙也要赶回来。在农村,没有比农忙更大的事了。
③父亲是一个急性子,干活也是干净利落。下午刚一到家,立即就催着我跟他到地里去一趟。他在地头拽下一个麦穗,在宽大的掌心里一搓,饱满丰盈的麦粒便呈现在手里,捏起两粒放在嘴里嚼了嚼,大喊:“香呀!”麦子可以开始收割啦!
④东方的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风一吹,还很冷。野草上明显挂着露水,走过去能感觉到潮湿。不远的麦田里已有人影晃动,父亲带着我们来到了地头:“这麦子不等人,熟透了就要尽快割,不然风一大,互相一摩擦,麦粒会掉的。”
⑤父亲脱下外衣,放在一处空地,就开始割起麦子来。一人一垄,只见父亲弯下腰,弓着背,左手拢过一片麦子,右手挥镰搂住根部,用力一拉,“嚓”的一声,麦子应声而掉。接连两下,左手揽住的麦子全割下来了,顺势一放,它们便齐齐地平躺在麦茬上。不一会儿,父亲身后就铺开了一条长龙,我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⑥姐姐和母亲割得比我快一些。快到头的时候,父亲接着她们,顺便把我前面的也割了。割到一半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母亲回家做饭。小妹在地头玩耍,我们姐弟俩和父亲继续放倒剩下的小麦。
⑦朝阳初上,田野里亮堂起来。人们的脸上都闪着明光,近了就能看到流淌的汗水。
⑧这时候,小妹是最快乐的。她跟在父亲的身后去拾麦穗,又蹦又跳的,可没拾多会儿,就大喊起来:“我不干了,我不干了,我都赶不上您啦……您不能慢点儿……”小妹的喊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⑨母亲做好饭送来了,米汤、馒头、咸鸡蛋。很简单,但是我们吃得真香。
⑩午后,天正热的时候,我们要下地捆麦子了。没有闲人,小妹在前面隔不远撒一根草绳子,我和姐姐、母亲去搬麦子,把它们放在草绳子上。父亲两手各扯一头,用腿一挤麦秆,把草绳拧紧,一个大麦个子就捆好了。捆好的麦个子,像一个个大胖子躺在黄灿灿的麦茬上睡觉,等着我们把它们拉走。
薄西山,远处的山坳里升起袅袅炊烟。一捆捆麦个子装满了整个拖拉机的车斗。父亲掌舵,满载着收获,驶向归途。落日的余晖洒在麦穗上,映射在一家人的身影上显得格外金黄。我们坐在麦个子上有说有笑,谈着劳作,谈着收获……
注释:①[麦个子]麦子割下后捆成的捆子。
1.短文第⑤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描写了什么内容?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短文在第⑧自然段,对妹妹的言行进行了描写,作者这样写对表现父亲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2.(2022·山东·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
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 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 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文天祥 。
写人的文章,为了表现人物品质,往往都会选取典型事例,重点抓住人物的
、 、 、 等进行描写。另外,为了表现人物的品质,还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地写出人物的特点,像这种描写方法是 。
3.(2022·贵州铜仁·小升初真题)课外阅读。
接受也是一种给予
①那天我上完语文课走出教室,感觉后面拖了一条尾巴,猛地回头,发现童高被一帮男生簇拥着跟在后面。见我回头,童高立刻高举起什么东西:“老师,中秋节快乐!”
②等他们走近了我才注意到,童高托着的是一个月饼,苏式的,饼皮脱落在手心里,不时有人踮起脚飞快地伸出手指捏一丁点儿碎屑,连同手指一起放进嘴里。
③“老师,给您吃。”童高把月饼递过来。
④“老师,这个月饼童高舔过。”一旁的曹一时咬着手指说,“您不能吃。”我很想笑。
⑤“他胡说!”童高涨红了脸。
⑥我腾出一只手摸摸童高的脑袋:“谢谢,你还是自己吃吧。”
⑦童高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放心,这个月饼绝对卫生,我保证没有舔过!”
⑧我不喜欢吃月饼,更羞于吃学生的月饼。于是我再次推辞:“你们大家分着吃,老师吃过了。”
⑨男生们高兴得跳起来,一哄而上抢月饼。童高翘起嘴巴闷闷不乐,把月饼藏到口袋里,说谁也不准吃。
⑩下午放学的时候,童高的同桌跑过来告诉我,童高在座位上自己跟自己生气,不肯出来排队。
自己跟自己生气?我怀着好奇心走进教室,来到童高身边。他把书包撂在地板上,坐在椅子上低垂着头,一言不发 。
“你怎么啦?”我拍拍他的肩膀,“发生什么事了吗?”
童高抬起脸:“老师,今天是中秋节。”
“是啊,那你还不赶快排队回家和家人一起过节?妈妈在校门外等你呢。”我笑呵呵地把他从座位上拉起来,帮他把书包背上。
童高一边走出教室一边回头看我,好像舍不得和我分开。
我目送他走过长廊,看见他对我做了一个拍口袋的动作。
第二天上午,在童高的作业本上,我看见这样一句话:“老师,你不相信我吗?那个月饼我真的没舔过,真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惦记着我没吃他的月饼。他不愿意回家,还朝我拍口袋,都是因为这个。
感动之余,我把童高找来,温和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没有舔过月饼。”
“那你为什么不吃?”他望着我,眼神干净透明。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的月饼不干净。”我俯身说,“我只是不好意思吃。你想啊,老师吃学生的东西,怎么好意思?”
童高浅浅地笑了,从口袋里掏出月饼,捧到我眼前:“老师,现在没别人,你吃吧。”
我愕然 。还是那块月饼,只不过因为又掉了一层饼皮而越发单薄了。他居然 藏了一天。
在他期待的目光里,我双手接过月饼,并且把它放在嘴边,轻轻咬下一口,“嗯,真甜!”
童高咧开嘴笑了,露出一对可爱的酒窝。
那一刻,从他率真的笑容里,我感受到了他的内心因受到信任和尊重所产生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我接受了他的月饼。
原来,接受也是一种给予。
文中有大量的语言描写,请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处语言描写,说说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4.(2022·河北石家庄·小升初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鲜血染红了白色的衣衫,嘴巴被石头堵住,已伤痕累累的向向警予步履蹒跚地走向刑场。年仅33岁的面对死亡毫不惧怕,始终高昂着头望向远方,眼神中没有悲伤只有希望,只因那是红日的方向……
1928年3月一个黢(qū)黑的夜晚,国民党反动派把一双魔掌伸向了中国共产党向警予。
向警予被逮捕后,国民党如获至宝。为了从这位中央委员会成员的身上获取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信息,国民党反动派把她关入密室,严刑逼供,无论如何逼问,丝毫不能动摇这位钢铁娘子对共产党的忠贞,这位党的女儿始终咬紧牙关,一个字都不肯吐露,施暴的恶魔没有获得重要机密,他们仍然不甘心,又拿起长鞭抽,挥向躺在血泊里奄奄一息的向警予。
向警予终于开口了,但由于受到重伤,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施暴恶魔,欣喜若狂,以为向警予在给他们透露重要机密,赶快把耳朵贴近,想听清楚他在说什么,可是令他们无比绝望的是,他们竟然听到了一下这几个字:中﹣国﹣共﹣产﹣党﹣万﹣岁,恶魔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在旁边的凳子上,无奈地看着这位钢铁女战士。
第二天,第三天,那些恶魔对向警予进行了一次次更严酷的折磨,遍体鳞伤的向警予始终对党的机密一字不漏,毫不屈服,向警予下定了慨然赴死的决心,她曾对狱友说:“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的牺牲自己。”
没有从向警予口中获得到重要信息的国民党决定枪毙这位无比重要的共产党员,同年5月1日,走向刑场的向警予抬头挺胸,威风凛凛,没有丝毫的畏惧,仍不停呼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沿途群众无不为之动容,惊慌的国民党反动派军警用石头堵住她的嘴巴,用皮带绑住她的双颊。
到了刑场后,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女儿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举起的长步枪,没有一丝的怯场和惧怕,她眼睛盯着要喷发子弹的长枪,平静的像一尊大佛,枪声响了,向警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资料一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出生于湖南溆浦县,她从小就以花木兰似的人物为榜样,当时年仅八岁的她面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七岁不同席”的封建观念不愿低头,敢于违抗,成为了溆浦当地第一个女学生,15岁时于常德读书,后来她为了表示对封建势力的高度警惕和反抗,于是就改名为向警予。
资料二
在同敌人斗争的同时,向警予也常想起自己的孩子,总把两个孩子的照片拿出来或贴在脸上,或放在唇边亲吻,她对着照片喃喃自语:“妮妮、博博,妈妈叫你们呢,你们听见了吗?”
向警予曾向给女儿留下的诗句:希望你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将来在没有剥削的社会中成长……
1.文章使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例如句①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描写,表现出国民党的残忍向警予的坚强。请你在文章再找出一处运用人物描写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这一描写手法是_______描写。
5.(2022·安徽宿州·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
四根棒冰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小男孩拎着一只大口颈的冷饮瓶,一遍又一遍地叫喊着:“棒冰,光明牌赤豆棒冰——”
冷饮瓶里能装两打棒冰,全部卖掉的话,可以赚一毛四分。
但那时候,吃一根棒冰几乎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何况那一天下午,天突然变脸,下了一场雨后,街头巷尾竟然凉飕飕的。小男孩的瓶里还有四根棒冰,如果卖不掉的话,隔上一天就会化掉,一天吆喝的结果只够保本。
小男孩穿着短裤、背心,露出瘦骨伶仃的肩胛。他的嗓子因为累因为着了凉而掺进了沙哑:“棒冰,赤豆棒冰——”
天色又是一阵阴暗,风又紧起来,几片树叶落下,在半空中翻卷着,掉到街沿。小男孩望着行色匆匆的行人,绝望得几乎哭出声来。
马路的一头,相继出现了三辆榻车——一种没有挡板的两个轱辘的人力板车。车上堆着装得很高的货,遮着大雨篷。车夫们双手把着长长的木把手,肩上套着纤绳,弓着腰,一步一蹬地朝小男孩这儿移来。
第一辆榻车在小男孩面前停住。车夫直起身,好像要歇歇脚,等后面两辆赶上来。车夫是个小老头,花白的头发又短又硬,粗犷黝黑的脸庞上刻着皱纹,下巴一片胡楂。他的一件打着补丁的短衫软不拉几的,不知是淋过雨,还是汗水浸湿的。
他掏出一支“勇士”,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粗大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随后从黑黑的鼻孔里喷出两缕很淡的烟雾。
“老大爷,买根棒冰吧!”小男孩鼓起勇气,上前一步。
车夫不在意似的摇摇头。
“老大爷,我妈病了。本来是我妈上街卖棒冰的,今天我头一次顶替她,没想到……”小男孩怯怯地带着几份哭腔,“这些棒冰卖不掉的话,就……”
车夫的目光落在小男孩的身上,满脸的皱纹聚拢起来,如沙丘上的波痕,粗犷中不失温顺。他深深地吸了口气,闪红的烟头“嘶”地逼近嘴唇,随后扫了眼赶到跟前的另外两辆车,对小男孩说:“你还有几根棒冰?”
“四根。”
“好吧,我全买下了。”车夫想了下,从腰包里掏出钱。小男孩惊喜万分。他接过钱,随后把瓶放到地上,捧出四根棒冰。
“不,三根就够了。还有一根,就算我请你的。我知道你也舍不得尝尝棒冰的滋味的。”
车夫说着,不容争辩地把一根棒冰留在瓶里。他抽出那只粗糙的大手,在小男孩头上摸了一下,小男孩便觉得有一股暖流从头顶传到心里,鼻腔不觉一酸,眼眶里顿时如雨雾里涨溢起春潮,盈满了泪水……
1.画出描写车夫神情、动作和语言的句子,并选择一个角度赏析。
6.(2022·重庆璧山·小升初真题)快乐阅读园。
清洁工人
我留意到衣着鲜艳的清洁工人。他们大多上了年纪,双手粗糙,鲜艳的制服与衰老的身躯对比强烈。
夏天傍晚,5点钟以后,一批清洁工人聚到阴凉处,大肚子中年领班给他们开会。应该是每天例行的训话,气氛并不严肃。领班话音刚落,一位大妈就冲人群喊起来:“,你过来。”笑声轰地飞到天上,那种快乐来自久处的熟悉,来自对群体的认同。她和他们,置身于这个明亮鲜艳的群体里,每个人都平等而体面。
最难忘的一幕,发生在好几年前。那时候,清洁工人只有一件橙色马甲的标识。也是傍晚,在垃圾中转站旁,此处再清理也有特殊气味。临近下班,车辆扫把都已收拾停妥。附近商铺突然传来节奏感极强的音乐。一位六十来岁的男性清洁工眼睛亮起来,放下手头活计,随着音乐尽情扭动身体。细瘦的手臂在头顶招摇,脚底分明是秧歌步子。旁边的工友们乐呵呵望着,眼角都笑出大把皱纹。
我为那辛苦工作后的清甜微微笑着。
1.用“ ”画出一处描写清洁工外貌的句子。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短文填空。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对清洁工人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进行了描写,这些描写体现了清洁工人_________的品质。
1.(2022·河南洛阳·六年级统考期末)课外阅读。
抗击新冠的突出贡献令钟南山名满天下,其实,在更多人认识这位敬业、高尚的医生之前,钟南山的名字早就一一印在了他救治过的患者心上。
他的病人们谈论着这样一些事:每到冬天,他给病人检查前,一定会先搓暖自己的手;他对病人永远带着亲切的笑容;每次看专家门诊,为了满足更多病人请他看病的愿望,他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开诊,到晚上八九点才结束;省内外不少医院常请他去会诊急救,((1))白天黑夜,高官百姓,他((1))不推脱;他去查病房,不管病人病得多重,身上的异味多大,他都会和蔼地拉着病人的手问候,上前耐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说……
广州市邮政局女工阿琼一说起钟南山院士就会说:“((2))不是遇上钟院长,我((2))没命了。”8年前,阿琼反复咳嗽、气喘了好长时间,吃了很多药也不见效,病越来越重,后来慕名找到了钟南山。根据阿琼的病史和症状,钟南山给她做了哮喘检查,结果呈阳性。一般而言,诊断已经明确,剩下的就是对症下药了。而钟南山却不放心,继续细心地观察了一段时间,终于从一个细微的症状里发现了新问题,怀疑是气管肿瘤。钟南山亲自为她做了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得到证实后,又亲自安排了手术。术中一看,好险,那隐蔽得很深的肿瘤竟已堵住了气管的4/5,什么时候填满了,阿琼就没命了。
有一位潮州农村的病人住进了病房。他反复咳血,心理负担很重,非要见钟南山不可。钟南山出差回来听闻此事,马上去看望了这位重病人员,并亲自主持了7次会诊,制订手术方案。之后钟南山到北京开会期间一直惦记着,5次打长途电话向医院询问病情,回去后又立马去病房看望。这位病人十分感动:“我与钟院长无亲无故,他待我却比亲人还好。”
1.文中多处对病人进行了语言描写,选择一处写下来,并分析这样描写的表达效果。
病人语言:
表达效果:
2.(2022·湖北咸宁·六年级统考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
雪天里的暖
(1)几天的暴雪,小城银装素裹。往窗外看去,雪没完没了,天地白茫茫的一片。我蜷在家里,连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是,在大雪天订外卖,我认识了这位“骑士”。
(2)一股冷风呼啸着扑进门,送外卖的“骑士”顶着一头白雪站在门前。他头发“白”了,睫毛“白”了,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道:“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3)我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骑士边擦头和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
(4)我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找出一个不用的头盔送给他。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抢到三杯奶茶的订单。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你,另外两杯麻烦你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
(5)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的。我把一杯奶茶给了店门口扫雪的清洁工阿姨,另一杯奶茶给了路口指挥交通的交警,第三杯奶茶给了铲雪的志愿者。”骑士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骑士喝完茶,戴上头盔,郑重说了声“谢谢”,便“噔噔噔”地下楼去了。
(6)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7)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但这冰雪覆盖的城市,仿佛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暖意,其实,温暖的又何止他一个人。
1.第(2)段画线句子运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其作用是______
。
3.(2022·福建泉州·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理解。
绳子那头
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一幢楼房的六楼的窗户外,有一根绳子,下头吊着一个人——我的父亲,一个空调修理工。
暑假的一天,我再三央求父亲带着我去干活。出发前,父亲专门去买了瓶廉价的防晒油,在我身上抹了个遍,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到了雇主家里,父亲拿出一根粗绳子,一头拴在他的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绕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了,孩子拉着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
父亲从窗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笑笑,爬出窗户。我慢慢地放绳子,父亲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离地面十几米高的墙上。
站在窗户边,一股热浪迎面扑来,额上的汗滴一个劲儿地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碰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很烫。
绳子那头传来一声:“手套!”母亲慢慢递下一副粗糙的手套。“大热天要戴手套?”“天热易出汗,他怕手滑,工具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难以置信!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一坠,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住绳子。
绳子那头传来一阵声音:“踩空了……”
“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万分。
“没事,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带着笑意说。我却要哭了。
绳子那头喊了声:“拉我上去一些!”我便用力往回拉。
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他。他的皮肤黢黑,长年累月,恶毒的阳光已经侵蚀了他健康的皮肤,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斑白了,他已然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岁月啊,你过早地催老了我的父亲!我的眼里满是哀伤。
一会儿,雇主拿来一只雪糕送给正在干活儿的父亲,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我。
“天儿热,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支雪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
父亲又下去了,我慢慢地释放着绳子,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我紧紧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那个伟大的人。
1.“他的皮肤黢黑,长年累月,恶毒的太阳光已经侵蚀了他健康的皮肤,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这个句子是对父亲的哪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2022·内蒙古赤峰·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与欣赏。
爱,竟如此感动天地
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新公司面试,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我起床吧。”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好。”
电话响的时候我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妈妈在那边说:“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面试的。”我抬手看表,才五点四十。我不耐烦地叫起来,“我不是叫你六点叫我吗?我还想多睡一会儿呢,被你搅了!”妈妈在那头突然不说话了,我挂了电话。
起来梳洗好,出门。天气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间茫茫一片。公车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脚。周围黑漆漆的,我旁边却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听着老先生对老太太说:“你看你一晚都没有睡好,早几个小时就开始催我了,现在我们要等这么久。”
是啊,第一趟班车还要五分钟才来呢。终于车来了,我上车。开车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他等我上车之后就轰轰地把车开走了。我说:“喂,司机,下面还有两位老人呢,天气这么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么不等他们上车就开车?”那个小伙子很神气地说:“没关系的,那是我爸爸妈妈!今天是我第一天开公交,他们来看我的!”我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这时,手机短信来了,是爸爸发来的短消息:“女儿,妈妈说,是她不好,她一直没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担心你会迟到。”
忽然想起两句话:
父母给孩子东西的时候,孩子笑了。
孩子给父母东西的时候,父母哭了。
1.读画横线的句子,想象妈妈和“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妈妈:
我:
5.(2022·陕西渭南·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理解。
满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回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④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缺了不少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我心里有些难过。
⑤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荡荡地走回家。母亲看到他,神色平静,目光柔和,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好的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萝卜炖骨头……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疑惑不解,这样招待他,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的将军?
⑥饭后,父亲并没有上床歇息,而是无牵无挂地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⑦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吧……”
⑧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包括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但是我又懂得,在那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都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抓住了父亲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描写,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