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专题07 分析人物形象(原卷+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专题07 分析人物形象(原卷+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1 16:37:53

文档简介

专题07 分析人物形象
1.(2022·湖南岳阳·小升初真题)对比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甲】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死也不倒下》(节选)
【乙】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梅花魂》节选
【丙】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结合选段【丙】,说说李大钊和吉鸿昌是具有怎样秉性的人?
【答案】1.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欺凌,都不肯低头折节,顶天立地。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根据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对【丙】的理解和对李大钊、吉鸿昌的评价。通读这三篇文段可知,从【甲】中李大钊的神态和【乙】中吉鸿昌的语言以及【丙】中梅花的品格可知,李大钊和吉鸿昌是具有都具有梅花的气节和秉性的人。
他们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欺凌,都不肯低头折节,顶天立地。
2.(2022·江西赣州·小升初真题)现代文阅读。
虚奖真爱
①一间昏暗的小屋里,桌上的烛光摇曳不定,像是随时都会熄灭。父亲的离去,让这个家更加贫寒。常年操劳的母亲,年幼的弟弟……面对这些,作为女儿、作为姐姐的她无奈地选择了离开学校,放弃自己的学业,加入到村里南下打工的大军中。
②炎热的午后,嘈杂的小站,母亲、弟弟、好友为地送行。她的班主任匆匆赶来了,来不及喘一口气,说:“我向学校申请了一份特殊奖学金,只要你在高三的每次月考中都能取得前三名,那么你就能领取每月100元的奖学金。”她内心一惊,沉重的身体似乎轻松了。一旁的母亲紧紧握住了老师的双手,泪水流淌,已说不出“感谢”二字。
③第二天,她重新回到了学校。校园、老师和同学一切依旧大家似乎忘记了她曾不辞而别,也没人提起那份“特殊奖学金”。她觉得轻松自在,内心奋力求学、改变人生的信念更加坚定。
④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她一次次实现目标,超越目标,每月放假的那个日子,她都会收到班主任给她代领的“奖学金”。她留下30元作为自己的生活费,其余回家留给妈妈。
⑤奋斗的时光过得很快,转眼高考结束。女孩回到学校领取成绩单,学校已经挂出了祝贺她考出全县第二名的大红条幅,老校长告诉她:“因为高考成绩优异,加之家庭困难,你可以获得县里的助学金,今后每年…”没有细听,女孩就毫不犹豫地谢绝了:“把名额留给别的同学吧,我已经得到了学校很大的帮助。”
⑥女孩应老校长邀请为学弟学妹们作报告。女孩说:“我最想说的是,感谢学校为我提供“特殊奖学金’。这份奖学金不仅帮助我完成了学业,而且激励我在学习的每一天都拥有奋斗的能量,每个月从班主任手中领取这份“特殊奖学金”的时候,便仿佛经历了次旅途中的加油,催我一路奋进。”
⑦老校长疑惑:“特殊奖学金……”
⑧女孩略一迟疑,突然明白了,她说:“这份奖学金没有名号,没有宣传,没有仪式,甚至存有谎言的成分,但它的的确确是一份真实的关爱、一份细腻的关爱。它不仅仅关乎现实,更关乎心灵,受助者的心灵……”
1.从第④自然段你能看出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女孩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勤奋努力,懂事孝顺的人。
【解析】1.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和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作为女儿、作为姐姐的她无奈地选择了离开学校,放弃自己的学业,加入到村里南下打工的大军中。”可知女孩为了家人,放弃了学业,说明女孩是一个懂事孝顺的人。
结合“她觉得轻松自在,内心奋力求学、改变人生的信念更加坚定。”“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她一次次实现目标,超越目标”可知女孩在学习中努力上进,说明她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勤奋努力的人。
3.(2022·陕西汉中·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
儿子的理想
①女人拉开枕头套上的拉链儿,伸手摸索,内心一惊:藏在枕头里的200元钱不见了。她焦急万分,猛地将枕头芯儿掏出来,钱仍不见踪影。女人一屁股坐在床上,丈夫每天冒着生命危险下井挖煤,一个月才500多元的工资,这200元钱可是一家人一个月的油盐酱醋啊!女人想起了8岁的儿子,拼命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可并没有儿子回应的声音。
②女人拉开门跑出去,外面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太阳雨。女人一路狂奔,呼唤着儿子。在一个五金加工门市部门口,儿子傻傻地站着,瘦弱的身体顶着一个大脑袋,像一棵豆芽菜,湿湿的头发打着络儿贴在脑门上,浑身的衣服湿漉漉的。他双手捂脸,正透过指缝看焊枪下刺眼的电弧。
③女人生气地抓住儿子的衣领将他拎在半空中:“小兔崽子,你偷家里的钱!”儿子吓得脸色蜡黄,嗫嚅着:“我……我想给爸爸做个铁笼子,把他关在里面!”
④女人怒火万丈,举起手狠狠地打向儿子:“你这个白眼儿狼,你爸爸拼死拼活地挣钱供你上学,你却想把他关在笼子里?”
⑤拿焊枪的师傅扔了焊枪、面罩,将浑身发抖的男孩儿拽起来,搂在自己怀里,不解地问:“你这个大嫂,怎么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女人反唇相讥:“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了偷钱,还不孝顺,我不该打他?”师傅一手拦着男孩儿,一手从兜儿里拽出一张白纸:“你看看吧!”白纸上用稚嫩的线条画着一个笼子,女人看不懂。师傅的眼圈儿红了:“孩子说,他一听到矿难的消息,就吓得睡不着觉,生怕自己变成了没爹的孩子。他半夜里爬起来,画了这张‘图纸’,要我在笼子的顶上焊上全世界最厚的钢板,这样就砸不着他爸爸了。笼子底下不焊钢筋,可以让他爸爸插脚迈步;两侧焊上把手,他爸爸挖一段煤,就可以提着笼子前进一段;前面留出门,方便他爸爸挖煤。天底下你上哪儿找这样聪明的孩子?”
⑥女人早已听得泪流满面,怜爱地抱起儿子:“儿啊!妈妈对不起你!走!咱上井口等你爸爸去!”在井口,男孩儿展开汗津津的小手,露出两张皱巴巴的纸币,不甘心地说:“妈妈,我还是想给爸爸焊个铁笼子!”女人把脸贴在儿子的小脸上,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啊,妈妈和你的牵挂就是你爸爸最安全的笼子!”儿子扬起小脸,无限向往地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挣了大钱,我要给每位挖煤的伯伯、叔叔都焊一个铁笼子!”
⑦女人紧紧地抱着儿子:“我的儿子,那你就快快长大吧!”
⑧男孩儿脸上挂着泪珠,咧着嘴幸福地笑了。
1.读完文章,你认为文中的男孩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答案】1.他是个孝顺父母、聪明(善于动脑筋)、善良的孩子。
【解析】1.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要注意从文章中找到关键的体现人物形象的特质进行总结。如第三段末尾,小男孩设计铁笼给爸爸是为了爸爸的安全,说明他很孝顺,能设计出这种笼子,又很聪明。倒数第三段末尾小男孩又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挣了钱,我要给每位挖煤的伯伯、叔叔都焊一个铁笼子!”这说明小男孩很有爱心。据此概括即可。
4.(2022·陕西商洛·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
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
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影子在我脑海里,既模糊又特别清晰。在大学毕业之际,我要去揭开这个谜底,完成这个埋藏了十年的心愿。
19号,我选了这个时间启程,因为19号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个我最喜欢最期待的日子。
下午3点,火车终于到达了我在地图上千百次查看过的黄花小站。我在小镇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找到了“黄花邮局”。
3:00,3:40,3:45不断地看时间,终于,到了北京时间4点整,大厅的时钟滴答滴答,整点报时。我的心紧张起来。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盯着门口,盯着进来的每一个人。一对老夫妇,脊背佝偻,步履蹒跚,彼此搀扶,径直往窗口走去。
“还是照以前一样,把钱寄到这个地址”老人说。旁边的老妇人一定是他的妻子,紧紧靠着他,也使劲地在点头。服务员点点头,迅速地敲打键盘,看得出,她一定为这对夫妇重复过很多次这项工作。我悄悄走过去,清楚地看见,那上面的名字正如自己所料。是他俩,就是他俩!十年累积的情感再也无处藏匿,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我好不容易忍住眼泪,终于说出准备了千万次的话语:“父亲,母亲,我就是您10年来一直资助的那个孤儿。”
10年前,因为一次车祸,我必须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与此同时,在春城,有一个女孩也遭遇了一场车祸,可惜,她没有我幸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后来才知道,其实她并没有离去,因为她的父母同意把她的心脏移植到我身上。不仅如此,得知我的父母在车祸中罹难,10年来,他们每个月都会寄一笔生活费给我。从邮局查询得知,就是在这里,日期是19号,时间是下午4点。
我小心地从书包里取出两串项链,每串项链都用60颗纸折的小红星串成。120个红星,代表着3650个感恩的日子,代表着3650个思念的心情……
我把项链恭敬地挂在两位老人的胸前。项链渐渐变成了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心,我分明看到红色的光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我分明听到我的心和这两颗红心一齐跳动,我分明感觉到老人的爱已将我包围。
老人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说:“我的孩子啊,你怎么来啦!”我泪如泉涌,泣不成声:“我……我过来……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
1.你认为老夫妇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答案】1.老夫妇是善良、亲切的人。他们了解到“我”遭遇车祸,一直给予我帮助,见面时还称呼“我”为“我的孩子”,是满满的爱意;老夫妇是乐于助人的人。他们同意将女儿的心脏移植给“我”,甚至10年来不间断地给“我”打生活费,资助“我”上学。
【解析】1.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由“他们每个月都会寄一笔生活费给我”“老人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说:‘我的孩子啊,你怎么来啦!’”可知,老夫妇是善良、亲切的人。由“但我后来才知道,其实她并没有离去,因为她的父母同意把她的心脏移植到我身上”“得知我的父母在车祸中罹难,10年来,他们每个月都会寄一笔生活费给我”可知,老夫妇是乐于助人的人。
5.(2022·陕西西安·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理解。
大爱,如静水深流
①13岁那年,父母工作的煤矿忽然倒闭,我便被送回老家。自此,我的世界仿佛一下失去了所有色彩与光亮。∥
②父亲临别时再三叮嘱,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要我多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起初,我极不情愿往田里走,生怕弄脏了新球鞋。但是,看到爷爷奶奶在烈日下躬身劳作的背影,我再无任何理由躲懒,只好硬着头皮去帮忙。
③暑假将近时,正是玉米的收成时节。那段时间,我与二老几乎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烈日下掰玉米棒,一晒就是大半天。终于,收完了所有玉米,我也黑得活像只泥鳅。一向爱美的我,怎么受得了这般打击,再不敢在镜前顾影自怜,心情亦随之沉入谷底。于是,接下来的剥玉米、晒玉米、捆玉米棒的活计,我便显得很消极,望向爷爷奶奶的目光,更多了些“仇恨”的意味。
④一个黄昏,我心虚地躲在房间,眼睛和心却一直在窗外的院子里逗留。目光所及的角落里,夕阳把爷爷正佝偻着捆玉米棒的瘦弱背影拉得很长。第一次,我忽然感觉到他其实是个孤独的老人,而我却是那么虚伪。心中忽地一动,我迅速放下书,跑到爷爷身旁,无声地帮起忙来。
⑤良久,爷爷微微抬头,说:“丫头,你是不是很讨厌爷爷?”我一下子愣住,随后惊慌失措。本以为那些所谓的“仇恨”目光不会轻易被发觉,谁知这一切,早已让静默不语的爷爷看了个通透。我一下陷入了沉默,不知如何打破这僵境。
⑥爷爷却微笑着说:“丫头,其实我们让你做活计是为你好,你终归要离开大人,过独立的生活,什么都不会做,怎么能行?学习之外,你也要好好地把握生活才是。”一番简单的话,却让我泪湿衣襟,之前所有的怨怼,此刻皆消散不见。∥
⑦光阴荏苒,我果真成了离巢的鸟,旧时与二老在田间劳作的时光,反倒成了醇美的回忆,夹杂着谷麦的清香。多年后,每每忆起年少时光,爷爷的那番话总会在我耳边响起,一切恍如昨日。
⑧是那些劳作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也让我从苦难中看到希望,变得坚强。而我亲爱的爷爷,用他的隐忍与沉默,为我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多年后,当我泪眼迷离地想念早已逝去的爷爷时,方觉——大爱,如静水深流。∥
1.文章中的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爷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求“我”也做活计,同时在“我”心有怨言的时候开导“我”,可以看出爷爷是一个勤劳、善良、严中有爱的人。
【解析】1.考查对文中爷爷的评价。
通读短文,从爷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知,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点也不闲着,从爷爷教育“我”的话语可看出,爷爷是一位不辞劳苦,任劳任怨,以身作则,疼爱孙女的人。
1.(2022秋·全国·六年级期末)阅读理解。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
鲁迅先生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一种便宜的,便宜的是绿听子的,我不认识那是什么牌子,只记得烟头上带着黄纸的嘴,每五十支的价钱大概是四角到五角,是鲁迅先生自己平日用的。另一种是白听子的,是前门烟,用来招待客人的,白听烟放在鲁迅先生书桌的抽屉里。来客人鲁迅先生下楼,把它带到楼下去,客人走了,又带回楼上照样放在抽屉里。而绿听子的永远放在书桌上,是鲁迅先生随时吸着的。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儿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家人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本文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的事例简单说一说。
【答案】1.鲁迅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工作认用真、关心青年的人,在读青年的信时,鲁迅先生对他们的草率深恶痛绝,但是仍旧认真阅读。
【解析】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解答时,通读全文归纳,结合事例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比如结合鲁迅先生读青年的信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看法。也可以选取其他事例进行概括。
示例:鲁迅先生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只要有客人来拜访,他便会全程陪同,十分热情,常常陪到十二点。
2.(2022·全国·六年级小升初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个削好的苹果。它静静地暴露在空气中,阳光照耀着灰尘,在它头顶上盘旋飞舞。它静静地枯萎,静静地泛黄,一切都发生得很安静。
回忆回到八年前,那个同样安静的午后。妈妈牵着我的手,走进一座老房子。那个楼梯很长,很陡,木质的材料在阴暗的环境里散出可疑的气味。我推开一扇虚掩的门,看到我的外公。
他一如既往地坐在他的摇椅上,以万古不变的姿势喝茶。他很凶,像一个大独裁者,我有点怕他。他静静地站起身,静静地拿起一个苹果,静静地削好,静静地放在桌子上,然后递给我一个吃的眼神,又静静地坐回摇椅。
我拒绝了那个苹果,那个在一堆苹果中最大最美的一个。
记得有一次,我央求外公带我出去放风筝。外公牵着我的手,走在蓝天白云下。我一路兴奋极了,也就忘了脚下的路。那一跤,我摔得很惨。年幼的我只记得外公喋喋不休的责备,却忘记了是那一双大手将我抱回家。那心疼的眼神,那小心翼翼的动作,那慌乱紧张的脚步,都被我忽略,忘怀。外公又递给我一个苹果,想让我止住哭泣。我摇摇头,那个苹果连同外公那份静静地爱,一齐被我拒绝了。
那一次,是我最后一次拒绝外公的苹果,因为那年冬天外公就静静地走了。他走得很安静,午夜,甚至没有惊动任何人。
奶奶那天将我从一群疯玩的丫头中找出来,告诉我这个消息。我听后,竟没哭。转过身,又跑入疯玩的孩子群里。
第二天,我去了外公家,那个最熟悉却也最陌生的人,竟意外地不在摇椅上喝茶。我走到桌前,那把外公惯用的水果刀还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我抚过刀柄,竟是温热的。我便抑制不住地哭泣起来。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是我过年都不肯给他磕头时,他的叹息;是我放假后,都不愿和他住在一起时,他的叹息;是我数次拒绝苹果时,他的叹息…… 叹息、叹息,他的叹息让我在那个阳光温暖的午后,产生了深深的罪恶感。外公,我想,我是爱你的。只是我们都用错了方式,铸就了一个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一个削好的苹果。
它光鲜的果肉静静地暴露在空气中,它泛黄,枯萎。可当你切开它,它的心仍是纯净的。
爱,原来藏在心底。
1.说说文中的“我”和外公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1.外公是一个不善言辞,外冷内热的人。
“我”是一个倔强,同样不善于表达的人。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仔细读文章可知,外公很凶,可是外公在我摔跤时虽然喋喋不休的责备,却用那一双大手将我抱回家,动作小心翼翼,脚步慌乱紧张,并且流露出心疼的眼神。由此可以看出外公是一个不善言辞,外冷内热的人。
由文中“我”几次拒绝外公的苹果,可是在外公去世后,发现“我”是爱外公的。由此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倔强,同样不善于表达的人。
3.(2022·全国·六年级小升初模拟)现代文阅读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就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他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你认为郑板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联系全文,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我认为郑板桥是一个勤奋学习的人。如:小时候,他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就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
【解析】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可抓住人物的言行,结合具体细节进行概括,说明理由。步骤是先表态,说认识;再举例,谈原因。此题也可以从“郑板桥是一个诗书画造诣很高的人”或“郑板桥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人”等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2022·全国·六年级小升初模拟)阅读理解。
花儿要开了
①那株花在窗台上。离他大约有 3 米的距离。他靠在床头只要平视就能看见它。此时有一只小鸟停在窗台,朝里面探头探脑地张望。
②没多久,小鸟还是飞走了。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他仿佛看见时间正飞快地跑向他生命的尽头。他不是特别害怕,只是有点无聊。姐姐上学了,爸爸上班了,家里只剩下他和那株花。
③那是一株月季。姐姐路过花木市场时发现了它。它被人遗弃了,姐姐捡回来种在一个白色的瓷盆里,细心地填土浇水。花儿枯黄萎靡,他觉得像极了他现在的样子。姐姐说:“不怕,这株花一定会活得好好的,就像弟弟你一样。”
④经过姐姐的侍弄,花儿真的返青了,一天比一天有精神。他很开心,他问姐姐:“这株月季会开花吗?”姐姐很有信心地点点头,说:“当然。”
⑤风从窗子里吹进来,花儿轻轻晃动。在一个枝丫间似乎鼓出了一个小小的绿色的花苞。他为他的发现而激动,他很想走过去,为它浇浇水,或者抚摸它一下。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在他连坐着都很费劲,只能半躺着。忽然,他看见有一片叶子出现了锯齿状。“有虫子!”他发出一声惊呼。是虫子,一条绿色的长着小绒毛的虫子,它正快速地噬咬着花的叶子。他仿佛看到花皱起了眉头,发出细微的呻吟。他把书敲击出很响的声音,企图把虫子吓跑。显然没用,虫子根本无动于衷,继续贪婪的啃噬。情急之中,他竟然扶着椅子站立起来,并用手搬动椅子,一点一点移过去……
⑥窗户前有一张桌子,是他和姐姐写字用的。快够着了,他伸出手……失去了手的支撑,身子在顷刻间倾斜,椅子重重地砸在他胸口……
⑦他醒来时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医生护士不停地忙碌着,父亲和姐姐眼里含着泪水。他故作轻松地笑笑,说:“我真没用。”姐姐搂住他,眼泪就像两汪清泉不住地往外涌。她说:“好弟弟,你是最棒的,你一定会好起来。”是的,他很棒。他的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他短跑比赛得了第一名。可是这都过去了,留给他的是美好的也是沉痛的回忆。
⑧这一切的转变只是因为他摔了一跤。让他摔跤的罪魁祸首是一颗小石子。那颗小石子小得不能再小。他可以轻松地一脚把它踢上天,或者捡起来准确地砸中操场外面那颗大树上的鸟巢。所以当时他一点也没有担心,只要屈腿撑地,就可以直接从地上蹦起来。他真的这样做了,可是这次没有成功,他的腿像两团棉花。他想也许腿有点痉挛,他用手捏了几下,重新屈腿撑地……一次、二次、三次……
⑨他愤怒了,使劲捶打,他感觉到了痛,只是痛,痛证明这一切都是真的。他开始害怕,他的泪水涌出来。教室近在咫尺,现在他只能用目光接近。老师打电话叫来了父亲。父亲赶紧送他上医院。
⑩“突发性重症肌无力。”医生皱起了眉头。父亲说:“啥?是不是腿抽筋?”
“不是。这是一种疾病。肌肉失去运动能力,直至肌肉萎缩,完全瘫痪。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是啊,他只有十岁,十岁的他再也不能站起来。
他虚弱地闭上眼睛,又慢慢睁开,一滴泪从眼角滑落。他说:“姐姐,那株花上有一条虫子。”姐姐说:“没事,我一会就捉了它。”他说:“你马上去。”姐姐说:“好,我马上去。”他说:“姐姐,那株花长出花苞了……你把花儿搬过来好吗?我想看它开花。”他的眼神充满期待。姐姐连连点头,说:“好。你等着,你一定会看见花开的。”
姐姐是跑着回家的。花儿枝丫间果然有个花苞,顶端红艳艳的,很快就会绽放。弟弟说的虫子早已不知去向。姐姐抱着花拼命往医院跑,一边跑一边喊:“弟弟,花儿要开了。”
1.你认为文中的“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答案】1.“他”是个积极乐观,意志坚强,没有被病魔所击倒的孩子。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
作答时,需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结合自己的情感体悟分析。细读文本可知,他被病痛折磨,但还是没有忘记照顾月季花,还想为它捉住虫子,即使住院了,还想着月季开花没有,可知他并没有被病魔打倒,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意志很顽强。
5.(2022·全国·六年级小升初模拟)阅读理解。
背后那双眼
①那一年,我读中二。
②清楚地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拨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事”。
③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囚禁于文字的女孩——既爱读,也爱写。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呼啸着想冲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④一日,鼓起勇气,以“漪(yī)佩”为笔名,拟了一则“征友启事”。
⑤两周过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便听到爸爸喊道:
⑥“过来。”
⑦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
⑧“这漪佩,是你吗?”
⑨爸爸那张好像“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地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
⑩“是。”
接下来的那一周,信件惊人地多——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乎都撑破了。
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咐我拿去丢掉。我倔犟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信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的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哀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掠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
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它连同生命里许多快乐与不快乐的事儿深深地埋葬在我记忆的底层里。
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忽然提起了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我怕她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
听到这话,眼前立刻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的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如同照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
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温暖的眼睛时,这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哪!
1.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1.父亲是个外表严厉,内心对孩子充满关爱的人。
【解析】1.本题考查人物分析。
分析人物形象可从行为事件和动作、语言、心理、外貌描写入手,父亲怕“我”误交损友,对信件把关并要求“我”扔掉,可见他是一位外表严厉,为子女着想的父亲。专题07 分析人物形象
1.(2022·湖南岳阳·小升初真题)对比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甲】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死也不倒下》(节选)
【乙】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梅花魂》节选
【丙】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结合选段【丙】,说说李大钊和吉鸿昌是具有怎样秉性的人?
2.(2022·江西赣州·小升初真题)现代文阅读。
虚奖真爱
①一间昏暗的小屋里,桌上的烛光摇曳不定,像是随时都会熄灭。父亲的离去,让这个家更加贫寒。常年操劳的母亲,年幼的弟弟……面对这些,作为女儿、作为姐姐的她无奈地选择了离开学校,放弃自己的学业,加入到村里南下打工的大军中。
②炎热的午后,嘈杂的小站,母亲、弟弟、好友为地送行。她的班主任匆匆赶来了,来不及喘一口气,说:“我向学校申请了一份特殊奖学金,只要你在高三的每次月考中都能取得前三名,那么你就能领取每月100元的奖学金。”她内心一惊,沉重的身体似乎轻松了。一旁的母亲紧紧握住了老师的双手,泪水流淌,已说不出“感谢”二字。
③第二天,她重新回到了学校。校园、老师和同学一切依旧大家似乎忘记了她曾不辞而别,也没人提起那份“特殊奖学金”。她觉得轻松自在,内心奋力求学、改变人生的信念更加坚定。
④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她一次次实现目标,超越目标,每月放假的那个日子,她都会收到班主任给她代领的“奖学金”。她留下30元作为自己的生活费,其余回家留给妈妈。
⑤奋斗的时光过得很快,转眼高考结束。女孩回到学校领取成绩单,学校已经挂出了祝贺她考出全县第二名的大红条幅,老校长告诉她:“因为高考成绩优异,加之家庭困难,你可以获得县里的助学金,今后每年…”没有细听,女孩就毫不犹豫地谢绝了:“把名额留给别的同学吧,我已经得到了学校很大的帮助。”
⑥女孩应老校长邀请为学弟学妹们作报告。女孩说:“我最想说的是,感谢学校为我提供“特殊奖学金’。这份奖学金不仅帮助我完成了学业,而且激励我在学习的每一天都拥有奋斗的能量,每个月从班主任手中领取这份“特殊奖学金”的时候,便仿佛经历了次旅途中的加油,催我一路奋进。”
⑦老校长疑惑:“特殊奖学金……”
⑧女孩略一迟疑,突然明白了,她说:“这份奖学金没有名号,没有宣传,没有仪式,甚至存有谎言的成分,但它的的确确是一份真实的关爱、一份细腻的关爱。它不仅仅关乎现实,更关乎心灵,受助者的心灵……”
1.从第④自然段你能看出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3.(2022·陕西汉中·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
儿子的理想
①女人拉开枕头套上的拉链儿,伸手摸索,内心一惊:藏在枕头里的200元钱不见了。她焦急万分,猛地将枕头芯儿掏出来,钱仍不见踪影。女人一屁股坐在床上,丈夫每天冒着生命危险下井挖煤,一个月才500多元的工资,这200元钱可是一家人一个月的油盐酱醋啊!女人想起了8岁的儿子,拼命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可并没有儿子回应的声音。
②女人拉开门跑出去,外面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太阳雨。女人一路狂奔,呼唤着儿子。在一个五金加工门市部门口,儿子傻傻地站着,瘦弱的身体顶着一个大脑袋,像一棵豆芽菜,湿湿的头发打着络儿贴在脑门上,浑身的衣服湿漉漉的。他双手捂脸,正透过指缝看焊枪下刺眼的电弧。
③女人生气地抓住儿子的衣领将他拎在半空中:“小兔崽子,你偷家里的钱!”儿子吓得脸色蜡黄,嗫嚅着:“我……我想给爸爸做个铁笼子,把他关在里面!”
④女人怒火万丈,举起手狠狠地打向儿子:“你这个白眼儿狼,你爸爸拼死拼活地挣钱供你上学,你却想把他关在笼子里?”
⑤拿焊枪的师傅扔了焊枪、面罩,将浑身发抖的男孩儿拽起来,搂在自己怀里,不解地问:“你这个大嫂,怎么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女人反唇相讥:“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了偷钱,还不孝顺,我不该打他?”师傅一手拦着男孩儿,一手从兜儿里拽出一张白纸:“你看看吧!”白纸上用稚嫩的线条画着一个笼子,女人看不懂。师傅的眼圈儿红了:“孩子说,他一听到矿难的消息,就吓得睡不着觉,生怕自己变成了没爹的孩子。他半夜里爬起来,画了这张‘图纸’,要我在笼子的顶上焊上全世界最厚的钢板,这样就砸不着他爸爸了。笼子底下不焊钢筋,可以让他爸爸插脚迈步;两侧焊上把手,他爸爸挖一段煤,就可以提着笼子前进一段;前面留出门,方便他爸爸挖煤。天底下你上哪儿找这样聪明的孩子?”
⑥女人早已听得泪流满面,怜爱地抱起儿子:“儿啊!妈妈对不起你!走!咱上井口等你爸爸去!”在井口,男孩儿展开汗津津的小手,露出两张皱巴巴的纸币,不甘心地说:“妈妈,我还是想给爸爸焊个铁笼子!”女人把脸贴在儿子的小脸上,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啊,妈妈和你的牵挂就是你爸爸最安全的笼子!”儿子扬起小脸,无限向往地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挣了大钱,我要给每位挖煤的伯伯、叔叔都焊一个铁笼子!”
⑦女人紧紧地抱着儿子:“我的儿子,那你就快快长大吧!”
⑧男孩儿脸上挂着泪珠,咧着嘴幸福地笑了。
1.读完文章,你认为文中的男孩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2022·陕西商洛·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
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
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影子在我脑海里,既模糊又特别清晰。在大学毕业之际,我要去揭开这个谜底,完成这个埋藏了十年的心愿。
19号,我选了这个时间启程,因为19号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个我最喜欢最期待的日子。
下午3点,火车终于到达了我在地图上千百次查看过的黄花小站。我在小镇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找到了“黄花邮局”。
3:00,3:40,3:45不断地看时间,终于,到了北京时间4点整,大厅的时钟滴答滴答,整点报时。我的心紧张起来。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盯着门口,盯着进来的每一个人。一对老夫妇,脊背佝偻,步履蹒跚,彼此搀扶,径直往窗口走去。
“还是照以前一样,把钱寄到这个地址”老人说。旁边的老妇人一定是他的妻子,紧紧靠着他,也使劲地在点头。服务员点点头,迅速地敲打键盘,看得出,她一定为这对夫妇重复过很多次这项工作。我悄悄走过去,清楚地看见,那上面的名字正如自己所料。是他俩,就是他俩!十年累积的情感再也无处藏匿,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我好不容易忍住眼泪,终于说出准备了千万次的话语:“父亲,母亲,我就是您10年来一直资助的那个孤儿。”
10年前,因为一次车祸,我必须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与此同时,在春城,有一个女孩也遭遇了一场车祸,可惜,她没有我幸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后来才知道,其实她并没有离去,因为她的父母同意把她的心脏移植到我身上。不仅如此,得知我的父母在车祸中罹难,10年来,他们每个月都会寄一笔生活费给我。从邮局查询得知,就是在这里,日期是19号,时间是下午4点。
我小心地从书包里取出两串项链,每串项链都用60颗纸折的小红星串成。120个红星,代表着3650个感恩的日子,代表着3650个思念的心情……
我把项链恭敬地挂在两位老人的胸前。项链渐渐变成了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心,我分明看到红色的光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我分明听到我的心和这两颗红心一齐跳动,我分明感觉到老人的爱已将我包围。
老人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说:“我的孩子啊,你怎么来啦!”我泪如泉涌,泣不成声:“我……我过来……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
1.你认为老夫妇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5.(2022·陕西西安·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理解。
大爱,如静水深流
①13岁那年,父母工作的煤矿忽然倒闭,我便被送回老家。自此,我的世界仿佛一下失去了所有色彩与光亮。∥
②父亲临别时再三叮嘱,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要我多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起初,我极不情愿往田里走,生怕弄脏了新球鞋。但是,看到爷爷奶奶在烈日下躬身劳作的背影,我再无任何理由躲懒,只好硬着头皮去帮忙。
③暑假将近时,正是玉米的收成时节。那段时间,我与二老几乎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烈日下掰玉米棒,一晒就是大半天。终于,收完了所有玉米,我也黑得活像只泥鳅。一向爱美的我,怎么受得了这般打击,再不敢在镜前顾影自怜,心情亦随之沉入谷底。于是,接下来的剥玉米、晒玉米、捆玉米棒的活计,我便显得很消极,望向爷爷奶奶的目光,更多了些“仇恨”的意味。
④一个黄昏,我心虚地躲在房间,眼睛和心却一直在窗外的院子里逗留。目光所及的角落里,夕阳把爷爷正佝偻着捆玉米棒的瘦弱背影拉得很长。第一次,我忽然感觉到他其实是个孤独的老人,而我却是那么虚伪。心中忽地一动,我迅速放下书,跑到爷爷身旁,无声地帮起忙来。
⑤良久,爷爷微微抬头,说:“丫头,你是不是很讨厌爷爷?”我一下子愣住,随后惊慌失措。本以为那些所谓的“仇恨”目光不会轻易被发觉,谁知这一切,早已让静默不语的爷爷看了个通透。我一下陷入了沉默,不知如何打破这僵境。
⑥爷爷却微笑着说:“丫头,其实我们让你做活计是为你好,你终归要离开大人,过独立的生活,什么都不会做,怎么能行?学习之外,你也要好好地把握生活才是。”一番简单的话,却让我泪湿衣襟,之前所有的怨怼,此刻皆消散不见。∥
⑦光阴荏苒,我果真成了离巢的鸟,旧时与二老在田间劳作的时光,反倒成了醇美的回忆,夹杂着谷麦的清香。多年后,每每忆起年少时光,爷爷的那番话总会在我耳边响起,一切恍如昨日。
⑧是那些劳作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也让我从苦难中看到希望,变得坚强。而我亲爱的爷爷,用他的隐忍与沉默,为我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多年后,当我泪眼迷离地想念早已逝去的爷爷时,方觉——大爱,如静水深流。∥
1.文章中的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2022秋·全国·六年级期末)阅读理解。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
鲁迅先生备有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的,一种便宜的,便宜的是绿听子的,我不认识那是什么牌子,只记得烟头上带着黄纸的嘴,每五十支的价钱大概是四角到五角,是鲁迅先生自己平日用的。另一种是白听子的,是前门烟,用来招待客人的,白听烟放在鲁迅先生书桌的抽屉里。来客人鲁迅先生下楼,把它带到楼下去,客人走了,又带回楼上照样放在抽屉里。而绿听子的永远放在书桌上,是鲁迅先生随时吸着的。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儿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家人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本文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的事例简单说一说。
2.(2022·全国·六年级小升初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个削好的苹果。它静静地暴露在空气中,阳光照耀着灰尘,在它头顶上盘旋飞舞。它静静地枯萎,静静地泛黄,一切都发生得很安静。
回忆回到八年前,那个同样安静的午后。妈妈牵着我的手,走进一座老房子。那个楼梯很长,很陡,木质的材料在阴暗的环境里散出可疑的气味。我推开一扇虚掩的门,看到我的外公。
他一如既往地坐在他的摇椅上,以万古不变的姿势喝茶。他很凶,像一个大独裁者,我有点怕他。他静静地站起身,静静地拿起一个苹果,静静地削好,静静地放在桌子上,然后递给我一个吃的眼神,又静静地坐回摇椅。
我拒绝了那个苹果,那个在一堆苹果中最大最美的一个。
记得有一次,我央求外公带我出去放风筝。外公牵着我的手,走在蓝天白云下。我一路兴奋极了,也就忘了脚下的路。那一跤,我摔得很惨。年幼的我只记得外公喋喋不休的责备,却忘记了是那一双大手将我抱回家。那心疼的眼神,那小心翼翼的动作,那慌乱紧张的脚步,都被我忽略,忘怀。外公又递给我一个苹果,想让我止住哭泣。我摇摇头,那个苹果连同外公那份静静地爱,一齐被我拒绝了。
那一次,是我最后一次拒绝外公的苹果,因为那年冬天外公就静静地走了。他走得很安静,午夜,甚至没有惊动任何人。
奶奶那天将我从一群疯玩的丫头中找出来,告诉我这个消息。我听后,竟没哭。转过身,又跑入疯玩的孩子群里。
第二天,我去了外公家,那个最熟悉却也最陌生的人,竟意外地不在摇椅上喝茶。我走到桌前,那把外公惯用的水果刀还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我抚过刀柄,竟是温热的。我便抑制不住地哭泣起来。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是我过年都不肯给他磕头时,他的叹息;是我放假后,都不愿和他住在一起时,他的叹息;是我数次拒绝苹果时,他的叹息…… 叹息、叹息,他的叹息让我在那个阳光温暖的午后,产生了深深的罪恶感。外公,我想,我是爱你的。只是我们都用错了方式,铸就了一个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一个削好的苹果。
它光鲜的果肉静静地暴露在空气中,它泛黄,枯萎。可当你切开它,它的心仍是纯净的。
爱,原来藏在心底。
1.说说文中的“我”和外公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3.(2022·全国·六年级小升初模拟)现代文阅读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就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他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你认为郑板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联系全文,简要说明理由。
4.(2022·全国·六年级小升初模拟)阅读理解。
花儿要开了
①那株花在窗台上。离他大约有 3 米的距离。他靠在床头只要平视就能看见它。此时有一只小鸟停在窗台,朝里面探头探脑地张望。
②没多久,小鸟还是飞走了。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他仿佛看见时间正飞快地跑向他生命的尽头。他不是特别害怕,只是有点无聊。姐姐上学了,爸爸上班了,家里只剩下他和那株花。
③那是一株月季。姐姐路过花木市场时发现了它。它被人遗弃了,姐姐捡回来种在一个白色的瓷盆里,细心地填土浇水。花儿枯黄萎靡,他觉得像极了他现在的样子。姐姐说:“不怕,这株花一定会活得好好的,就像弟弟你一样。”
④经过姐姐的侍弄,花儿真的返青了,一天比一天有精神。他很开心,他问姐姐:“这株月季会开花吗?”姐姐很有信心地点点头,说:“当然。”
⑤风从窗子里吹进来,花儿轻轻晃动。在一个枝丫间似乎鼓出了一个小小的绿色的花苞。他为他的发现而激动,他很想走过去,为它浇浇水,或者抚摸它一下。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在他连坐着都很费劲,只能半躺着。忽然,他看见有一片叶子出现了锯齿状。“有虫子!”他发出一声惊呼。是虫子,一条绿色的长着小绒毛的虫子,它正快速地噬咬着花的叶子。他仿佛看到花皱起了眉头,发出细微的呻吟。他把书敲击出很响的声音,企图把虫子吓跑。显然没用,虫子根本无动于衷,继续贪婪的啃噬。情急之中,他竟然扶着椅子站立起来,并用手搬动椅子,一点一点移过去……
⑥窗户前有一张桌子,是他和姐姐写字用的。快够着了,他伸出手……失去了手的支撑,身子在顷刻间倾斜,椅子重重地砸在他胸口……
⑦他醒来时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医生护士不停地忙碌着,父亲和姐姐眼里含着泪水。他故作轻松地笑笑,说:“我真没用。”姐姐搂住他,眼泪就像两汪清泉不住地往外涌。她说:“好弟弟,你是最棒的,你一定会好起来。”是的,他很棒。他的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他短跑比赛得了第一名。可是这都过去了,留给他的是美好的也是沉痛的回忆。
⑧这一切的转变只是因为他摔了一跤。让他摔跤的罪魁祸首是一颗小石子。那颗小石子小得不能再小。他可以轻松地一脚把它踢上天,或者捡起来准确地砸中操场外面那颗大树上的鸟巢。所以当时他一点也没有担心,只要屈腿撑地,就可以直接从地上蹦起来。他真的这样做了,可是这次没有成功,他的腿像两团棉花。他想也许腿有点痉挛,他用手捏了几下,重新屈腿撑地……一次、二次、三次……
⑨他愤怒了,使劲捶打,他感觉到了痛,只是痛,痛证明这一切都是真的。他开始害怕,他的泪水涌出来。教室近在咫尺,现在他只能用目光接近。老师打电话叫来了父亲。父亲赶紧送他上医院。
⑩“突发性重症肌无力。”医生皱起了眉头。父亲说:“啥?是不是腿抽筋?”
“不是。这是一种疾病。肌肉失去运动能力,直至肌肉萎缩,完全瘫痪。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是啊,他只有十岁,十岁的他再也不能站起来。
他虚弱地闭上眼睛,又慢慢睁开,一滴泪从眼角滑落。他说:“姐姐,那株花上有一条虫子。”姐姐说:“没事,我一会就捉了它。”他说:“你马上去。”姐姐说:“好,我马上去。”他说:“姐姐,那株花长出花苞了……你把花儿搬过来好吗?我想看它开花。”他的眼神充满期待。姐姐连连点头,说:“好。你等着,你一定会看见花开的。”
姐姐是跑着回家的。花儿枝丫间果然有个花苞,顶端红艳艳的,很快就会绽放。弟弟说的虫子早已不知去向。姐姐抱着花拼命往医院跑,一边跑一边喊:“弟弟,花儿要开了。”
1.你认为文中的“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5.(2022·全国·六年级小升初模拟)阅读理解。
背后那双眼
①那一年,我读中二。
②清楚地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拨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事”。
③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囚禁于文字的女孩——既爱读,也爱写。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呼啸着想冲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④一日,鼓起勇气,以“漪(yī)佩”为笔名,拟了一则“征友启事”。
⑤两周过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便听到爸爸喊道:
⑥“过来。”
⑦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
⑧“这漪佩,是你吗?”
⑨爸爸那张好像“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地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
⑩“是。”
接下来的那一周,信件惊人地多——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乎都撑破了。
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咐我拿去丢掉。我倔犟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信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的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哀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掠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
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它连同生命里许多快乐与不快乐的事儿深深地埋葬在我记忆的底层里。
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忽然提起了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我怕她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
听到这话,眼前立刻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的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如同照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
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温暖的眼睛时,这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哪!
1.爸爸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