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区域教育科研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 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收缩指一个区域出现总人口、劳动力或家庭数量下降的现象。图 1 示意 2009~2020 年东北三省城市人口收缩空间分布情况。据此完成 1~3 题。
图 1
1. 2009~2020 年,东北三省中
A.重度人口收缩型城市的行政等级较高
B.中度人口收缩型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
C.长春、沈阳、大连没有出现人口外流
D.大多数城市的“发展势能”持续增强
2. 影响东北三省中度人口收缩型城市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大城市“虹吸”效应 B.城市性质较为相似
C.地理位置上空间临近 D.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3. 针对东北三省城市人口收缩现状,下列政策建议可行的是
①积极融入城市群,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②摒弃无序扩张,禁止城市用地的扩展
③打造“特而精”产业,大力引进人才
④鼓励人口生育,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为了更好地应对我国目前面临和未来可能产生的人口问题,科学家积极学习和借鉴他国应对相关人口问题的成功经验。图 2 示意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美国人口增长率变化。据此完成 4~5 题。
图2
4. 推测 2000 年后,美国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①生育意愿降低 ②康养产业发展 ③环境条件改善 ④移民数量平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针对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加快海外人才引进 B.全面实施“三孩政策”
C.积极推动西部开发 D.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DPSIR 模型是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基于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影响(I)、响应(R)五个维度互相作用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描述该地区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作用关系(图 3)。图 4 示意 DPSIR 模型下 2005~2020 年新疆生态承载力各维度指数的变化。据此完成 6~8 题。
图3
图4
6. 据图可知,2005 年以来新疆生态承载力
A.压力(P)指数持续下降 B.驱动力(D)指数波动上升
C.状态(S)指数波动明显 D.响应(R)指数呈上升趋势
7. 关于图中压力(P)指数变化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期,新疆农业生产中化肥、地膜的不合理使用,使生态承载压力增大
B.前期,新疆工业化进程中过量排放“工业三废”,使生态承载压力增大
C.后期,新疆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向“绿色低碳”转型,人地矛盾有所缓解
D.后期,由于新疆经济发展、消费需求增加,生态承载压力先下降后升高
8. 2005~2020 年,新疆地区
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③生态问题得到解决 ④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区域南部,四周被珠江水系环绕,历史上较江北老城区发展缓慢。民国初期至改革开放期间,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至 20 世纪末,经济进一步繁荣,工商业并存;21 世纪以来,进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多元网络化发展时期。图 5 示意广州市海珠区乡村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 9~11 题。
① ② ③
图5
9. 历史上,海珠区较江北老城区发展缓慢的自然原因是
A.气候湿热,农业区位较差 B.位置偏僻,交通通达度较低
C.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 D.四面环江,受发达水系阻隔
10. 根据材料,海珠区农村城镇化过程表示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11. 多元网络化发展时期,海珠区
A.工业区污染日趋严重 B.商务核心区快速发展
C.住宅区用地分布集中 D.文化区辐射能力衰退
地坑院(图6)是人们在平坦的地面向下挖6~7米深的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壁开凿窑洞用于居住的下沉式建筑。为了提高地坑院的夏季居住舒适度,当地村委会提出了一种改造方案(图 7)。据此完成 12~13题。
图6 图7
12. 地坑院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
A.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B.土壤直立性强,土层厚度较大
C.植被类型多样,垂直结构复杂 D.盆地地形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13. 该改造方案能够提高地坑院夏季居住舒适度,是因为改变了窑洞内的
A.温度条件 B.光照条件 C.空气湿度 D.空气质量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但在我国作为“主粮”的存在感较低。表1示意我国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安排。据此完成14~16题。
表1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冬作马铃薯
小春马铃薯
早春马铃薯
大春马铃薯
秋作马铃薯
14.西南地区的时鲜马铃薯能够接连上市的根本原因是
A.相对高差较大,水热组合多样 B.光照强烈充足,生长周期较长
C.种植经验丰富,生产技术成熟 D.市场需求量大,运输条件改善
15.推测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
A.四川盆地 B.低海拔河谷 C.中海拔地区 D.高海拔地区
16.与水稻相比,马铃薯“主粮化”的优势有
①耐寒,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强 ②耐旱,对水分的利用率较高
③可种植范围广,增产潜力大 ④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21 年 5 月 11 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正式发布。表 2 为我国最近两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对比表。
表2
普查年度 0~14 岁(%) 15~59 岁(%) 60 岁以上(%)
2010年 16.60 70.14 13.26
2020年 17.95 63.35 8.70
(1)根据表2信息,在图8中用●标注出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情况。(2分)
图8
(2)根据表 2 信息,指出目前我国人口在年龄结构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说出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有专家提出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来缓解。你是否赞成?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兰西城市群是以甘肃省会兰州市与青海省会西宁市为中心的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跨省区城市群。兰西城市群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区内地貌形态复杂,黄河横贯而过,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根据《新型城镇化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考虑用地品质、经济品质、社会品质、生态品质、环保品质、交通品质等指标,除兰州市和西宁市外,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品质指数均处于中低等水平。图9示意兰西城市群基本概况。
图9
(1)描述兰西城市群内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2)分析兰西城市群大部分城市品质指数较低的原因。(6分)
(3)请为兰西城市群内品质城市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茶树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喜湿怕涝。肯尼亚地处东非高原,火山灰土层深厚,境内河湖多,非常适合茶树生长。肯尼亚茶树种植区(图10)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3000米的西南部山区。与其他产区相比,这里的茶叶品质优、产量大,是本国第一大出口农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中东等地。肯尼亚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方式也较为独特,90%的茶叶需要通过拍卖市场进行售卖,采用
“茶农—拍卖行—消费者”的拍卖体系。位于肯尼亚东南沿海的蒙巴萨是世界三大茶叶拍卖市场之一,其余两个分别位于印度加尔各答和斯里兰卡科伦坡。为了降低茶农销售成本,肯尼亚政府每周都免费为茶农将茶叶从茶园用火车运到蒙巴萨茶叶拍卖市场。
图10
(1)说明肯尼亚西南部山区茶树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8分)
(2)说明肯尼亚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竞争优势。(6分)
(3)近年来,受气候干旱影响,肯尼亚茶园减产,请对此提出有效措施。(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D A D C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B D C A D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6分)
(1)【说明:符号使用正确、位置大致标准,即可得2分,无需画出辅助线。】
(2)【说明:有利影响必答1点,不利影响任答2点】
问题:人口老龄化(2分,其他表述意思正确亦可)。
影响:①有利:带动养老(康养)等相关产业发展(必答1点,得2分);
②不利:劳动力短缺;消费动力不足,阻碍经济发展;社会养老负担压力加重;
易产生“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任答2点,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3)【细则:只答观点不得分,不答观点、只说结论最多给4分】
赞成:①可以直接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②人均寿命延长和健康状况提高,使得延迟退休成为可能;③利于减轻国家养老负担(或“利于开发老职工人力资源优势”“利于缓解社会问题产生”等)。(主要从必要性、可行性、意义影响三个方面作答,每点2分,共6分)
反对:①可能会加大青年人就业压力;②一定程度上阻滞新技术应用或生产效率提高;③增加企业用工负担和成本;④长时间劳动不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等。(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18.(18分)
(1)分布不均匀;中东部较多,西部较少;多沿主要交通线分布。(每点2分,共6分)
(2)兰西城市群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生态环境总体脆弱;地貌复杂、黄河流经,品质城市建设受到自然条件约束;地区总体经济水平较低,品质城市建设起步较晚。(每点2分,共6分)
(3)【说明:围绕材料中提到的“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环保、交通”等方面提出相应合理化建议,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挖掘城市特色,因地制宜地推动品质城市建设;有序发展城市规模,避免盲目扩大
城市用地产生的消极影响;关注和强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完善交通线等基础设施建,提升区域互联交通品质等。(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19.(18分)
(1)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全年热量充足;距海较近,降水较为丰沛;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境内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火山灰深厚,土壤肥沃;山区多坡地,利于排水。(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
(2)【说明:围绕“质量优良”、“价格低廉”等方面描述,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①肯尼亚自然条件适宜茶树生长,茶叶品质高、产量大;②茶叶采取拍卖方式销售,减少中转环节,降低成本;③政府免费为茶农运输茶叶,减少运输费用;④与其他两个拍卖行相比,距离中东、欧洲市场更近,运费较低。(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说明:主要围绕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开源”“节流”角度分析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①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适当开展人工增雨作业;②适度开发和利用地下水;③加强茶园水利工程建设,修建蓄水库等;④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滴管、喷灌等);⑤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保持土壤墒情。(任答2点,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