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01
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
产生与交换
信息传递
物理过程
温度
磁场
非生物环境
生物个体或群体
化学物质
性外激素
各种动作
求偶炫耀
信息源
信道
信息受体
生命活动
繁衍
种间关系
农畜产品
进行控制
关键能力·重难探究达成
02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应用创新·问题情境探究
03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04
点击右图进入…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谢谢观看 THANK YOU!
W
浅仰芹
我仰
h
团结守纪勤学春
物理信息
种类
作用
①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化学信息
生态系统的
信息传递
②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行为信息
③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在农业生产
上的应用
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1.生命观念——基于对信息传递实例的分析,归纳概括信息传递的种类,特点,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形成结构与功能观;通过比较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建立生命系统的稳态观。2.科学思维——根据信息传递的特点判断信息类型并举例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3.社会责任——通过分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信息的概念
通常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2.信息流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即信息流。
3.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
①概念: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②举例:光、声、温度、湿度和磁场等。
③来源:可以是非生物环境,也可以是生物个体或群体。
(2)化学信息
①概念: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②举例: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
①概念:动物的特殊行为,主要指各种动作,这些动作能够向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某种信息。
②举例:蜜蜂跳舞、雄鸟的“求偶炫耀”。
4.信息传递的三要素
(1)信息源:信息产生的部位。
(2)信道:信息传播的媒介。
(3)信息受体: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水平: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种群水平: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群落水平: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问题:资料1、2、3、4分别涉及了哪些信息?
提示:资料1涉及了物理信息(声信息);资料2涉及了物理信息(光信息);资料3涉及了物理信息(光信息)和化学信息(信息素);资料4涉及了化学信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物碱、有机酸和性外激素等都属于化学信息。 ( )
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 )
3.“心猿意马”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
4.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 )
5.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只来自无机环境。 ( )
6.信息传递一般是单向的。 ( )
提示:1.√
2.×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有的对被捕食者有利,如鸟的叫声,提醒同伴逃避敌害。
3.√ 4.√
5.× 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也可来自其他生物。
6.× 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信息的种类
比较项目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信息源 无机环境和生物 生物的生命活动 动物
信道 物理过程 信息素 动物的特殊行为
信息受体 动物的眼、耳、皮肤等器官,植物的叶、芽或细胞中的光敏色素等物质 动物,如昆虫的性外激素、哺乳动物的气味等 同种或异种动物个体
2.信息传递的模式
(1)信息传递的基本模式
(2)具体过程
过程: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包括5个环节,可以表示为:
1.请用箭头表示图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
提示:
2.所有的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吗?请做出判断并举例说明。
提示:并非所有的信息传递均具有双向性。比如草原上,草的绿色给羊传递了可食用的信息,羊不传信息给草,这是单向的。
1.(2021·哈尔滨高二检测)雄性安乐蜥在求偶时,一边伏在领地上做着“俯卧撑”,一边伸缩颈部色彩鲜艳的垂囊,这种展示包含了颜色和运动两个因素,有人用墨水改变垂囊的颜色后,雌性仍被雄性吸引,由此说明雄性安乐蜥在求偶时利用的信息是(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
C [雄性安乐蜥在求偶时,一边伏在领地上做着“俯卧撑”,一边伸缩颈部色彩鲜艳的垂囊,这种展示包含了颜色和运动两个因素,可能包含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但有人用墨水改变垂囊的颜色后,雌性仍被雄性吸引,说明雄性安乐蜥在求偶时利用的信息是行为信息。]
2.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子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
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
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
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
D [镜子传递的信息使小鸟激怒,此信息是来自非生物的物理信息,D项错误。]
判断信息种类的两种方法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生产中的应用
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作用
层次 作用 举例
个体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1)蝙蝠的回声定位(2)莴苣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才萌发
种群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1)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刺激(2)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
群落和生态系统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食物链上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或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特点
①生态系统中各种信息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②信息最终要通过基因表达,借助激素和神经系统在生物体中体现出来。
(3)信息传递的范围
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之间,将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联系成一个整体。
②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范围不包括细胞之间的传递,而是指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传递。
③生物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例如孔雀既可以通过开屏等行为信息进行求偶,也可以通过鸣叫等物理信息与同类交流。
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措施 目的
养鸡场延长光照时间 提高产蛋率
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处理蔬菜种子,各类作物的种子 提高发芽率
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传粉动物 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措施 目的
利用音响设备模拟动物的声音 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
施用昆虫信息素 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
3.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循环运动,反复利用 往往是双向的
范围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及分解者 生物圈 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多种
地位 生态系统的动力 生态系统的基础 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联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在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有什么作用?
提示: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在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上常在田间或林间施放一种化学物质,使害虫不能完成生殖,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1)为什么一种化学物质就能够控制害虫的繁殖?
提示:该种化学物质能干扰雌、雄虫在完成生殖活动时的信息联系。
(2)这种防治措施与使用杀虫剂相比有什么优点?
提示:能防止环境污染。
1.常绿直立灌木夹竹桃可产生名为夹竹苷的剧毒物质,孕妇及幼儿接触会使人昏睡、智力低下,但其花、叶可吸引夹竹桃天蛾前来产卵,天蛾幼虫以夹竹桃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 )
A.夹竹桃天蛾幼虫可以抵御夹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
B.借助夹竹苷可引诱雌性夹竹桃天蛾前来并杀死,属于生物防治
C.夹竹苷可以吸引夹竹桃天蛾的天敌前来捕食天蛾幼虫,调节种间关系
D.夹竹桃和夹竹桃天蛾发生了协同进化
C [夹竹桃天蛾幼虫以夹竹桃叶为食,说明其可以抵御夹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A正确;利用夹竹苷诱杀雌性夹竹桃天蛾控制夹竹桃天蛾的性别比例,干扰雌雄交配,降低其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从题干中不能推断夹竹苷可以吸引夹竹桃天蛾的天敌前来捕食天蛾幼虫,C错误;夹竹桃和夹竹桃天蛾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发生了协同进化,D正确。]
2.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 )
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
B.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C.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D.农场中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沿食物链逐级进行
D [A、B、C选项都属于运用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D项的化学信息不是人工施加的,也不能提高产量。]
信息传递的方向问题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既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既可以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也可以从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传递,还可以从非生物环境向生物群落传递。
E.Foeminea(麻黄属植物)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与月球运行周期紧密相关的植物,每年7月的满月时分,它们会分泌微小的含糖液滴(花蜜),吸引附近的传粉昆虫。而在动物世界,很多动物都会在月球运行周期的不同时期上演不同的行为。例如,蜣螂在滚粪球时利用偏振月光导航,海鸟在进行日常活动时也利用月球的变化。
通过材料分析知,E.Foeminea与月球运行周期紧密相关,而这是与其分泌的含糖液滴(花蜜)吸引附近的昆虫有关,由此会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的生命观念,进一步还会引起相关问题的分析,从而形成科学思维等学科素养。
1.据材料分析,月球通过运行周期或者偏振月光等给生物传递的信息最可能属于什么信息?(生命观念)
提示:物理信息。
2.E.Foeminea分泌含糖液滴吸引传粉昆虫,其中含糖液滴属于什么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说明理由。(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提示:化学信息;含糖液滴吸引传粉昆虫有利于完成植物的传粉过程,即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的作用。
[课堂小结]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要 点 强 化 识 记
1.核心概念(1)通常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即信息流。2.结论语句(1)光、声、温度、湿度、磁场等,都属于物理信息,生物碱、有机酸和性外激素等都属于化学信息,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体现为行为信息,如蜜蜂跳舞,鸟类的“求偶炫耀”等。(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③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1.(2021·河南新乡高二期末)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不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A.日照长度 B.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C.植物的生物碱 D.昆虫发出的声音
C [日照长度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蜘蛛网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植物的生物碱属于化学信息,C错误;昆虫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 [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以来源于生物,A错误;植物可以通过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传递信息,B错误;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错误;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3.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B.利用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
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D.播放鸟鸣录音招引鸟类
C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原理是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加倍,与信息传递没有关系。]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B.孔雀开屏是一种物理信息
C.在草原上,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化学信息
D.蝙蝠对目标“回声定位”发出声波是一种行为信息
A [孔雀开屏是一种行为信息,B错误;在草原上,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物理信息,C错误;蝙蝠对目标“回声定位”发出声波是一种物理信息,D错误。]
5.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无机环境和生物。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物理信息。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故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
[答案] (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 (2)无机环境 生物 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 物理信息 (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
11/11课时分层作业(9)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题组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
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
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
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
C [鸟类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
2.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分别是( )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A [由题意可知,蚜虫受到攻击时释放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该化学物质能帮助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属于种内互助。]
3.蝙蝠能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反射来确定猎物的位置;某些灯蛾种类也能发出超声波干扰蝙蝠的超声波,错误的是( )
A.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行为信息的传递
B.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C.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D.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
A [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A项错误;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B项正确;金钱豹尿液散发出气味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属于化学信息,C项正确;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D项正确。]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
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D.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
D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也有利,这样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黏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此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
B [通过颜色传递的信息是物理信息。此类题目出错的原因是只看到表面现象,不对具体的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如本题看到机油、黄油等会马上想到属于化学物质,误答为化学信息。]
6.为了探索昆虫交配求偶与信息传递之间的秘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某昆虫未交配的雌虫(只有未交配的个体才能分泌性外激素)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实验二: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三: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四: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雌雄昆虫之间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被称为__________。
(2)
对比 结论
实验一与实验二 ①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__________化学物质
实验一与实验三 ②昆虫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分泌的
(3)实验四汽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仍能“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这说明这种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雌雄昆虫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化学物质进行的属于化学信息。
(2)实验一与实验二的不同点是后者将雌虫在放入诱捕器之前先放在封闭的玻璃管中,由结果可以推测雌虫释放的是一种具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实验一与实验三的比较可知雌虫的腹部是分泌信息交流物质的部位。
(3)实验四中汽油也具有挥发性,但仍能“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说明这种信息物质具有很强的专一性,不受其他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答案] (1)化学信息 (2)①挥发性的 ②昆虫的腹部 (3)干扰雌雄虫之间信息的交流 较强的专一性(特异性,意思对即可)
题组二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在生产中的应用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B.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
C.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D.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A [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信息传递并非都是双向的,由此判定A错误。]
8.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A.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B.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C.当光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
D.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
C [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并非生物的种间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不同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体现了信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A项为捕食关系,B、D项为竞争关系。]
9.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原理的是( )
A.蝙蝠通过自身发出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
B.增加对农田的投入(如施用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C.某些动物在繁殖季节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
D.森林中,狼根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根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B [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间的捕食关系,A不符合题意;增加对农田的投入(如施用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利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B符合题意;许多动物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该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这说明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C不符合题意;在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反映的是信息传递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不符合题意。]
10.招潮蟹是生活在海边的一种甲壳动物,每到繁殖季节,雄蟹就会挥动红色的大螯吸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不同,如图甲、乙两种招潮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注:箭头表示螯运动的方向。
(1)上述招潮蟹的挥螯行为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信息。
(2)这种求偶行为的产生与体内分泌的________有直接关系。
(3)上述实例表明,生物种群的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4)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上述描述中涉及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可以知道,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________。
[解析] 招潮蟹的挥螯行为是一种求偶的行为信息,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绿色”属于物理信息,气味属于化学信息,行为特征属于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可在不同生物之间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1)行为 (2)性激素 (3)繁衍 (4)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种间 稳定性
11.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C [分析题意可知: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发出的聚积信息素、榆树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和群居动物的群体气味都属于化学信息,而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
1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C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等;光照属于物理信息,而不是行为信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
13.科学研究发现以下现象:①一些植物在早期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毒素,毒素可能降低幼小个体的成活率,减少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拥挤程度;②雄鼠的气味可使幼鼠的性成熟大大提前;③一只昆虫撞上了蜘蛛网后不断挣扎,蜘蛛网振动,一只蜘蛛爬过来。下列对上述①②③中信息种类及作用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②中的信息种类为化学信息
B.①说明化学信息可调节种群的内部结构
C.②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与信息传递有关
D.③说明动物行为信息可调节种间关系
D [①中植物产生的毒素为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在种群内和种间传递,属于化学信息,②中雄鼠的气味是一种在空气中传播的气味分子,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①中植物产生的毒素可能降低幼小个体的成活率,减少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拥挤程度,表明其可调节种群的内部结构,B正确;幼鼠的性成熟与其进入生殖期有关,当性成熟提前,可能加快种群的繁衍,因此②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与信息传递有关,C正确;蜘蛛通过蜘蛛网的震动感受猎物,这依靠于蜘蛛网的震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D错误。]
14.(2021·江苏模拟)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各成分之间均可以传递信息
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种间关系
C.无机环境发出的信息种类只能是物理信息
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C [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无机环境发出的信息可以是物理信息,也可以是化学信息,C错误。]
15.蜜蜂是一种群聚的益虫,蜜蜂的筑巢、语言,以及采粉酿蜜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1)蜜蜂的侦察蜂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察蜂跳“圆圈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包含种间互助和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有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实验材料为蜜蜂100只、1朵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的植物花朵、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气味相同的制剂。
实验设计见下表:
组别 假设 操作步骤 预测结果 结论
1 通过花的气味识别
2 通过花的颜色识别
3 通过花的外形识别
①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2组的“模拟花”在气味、颜色和外形等方面的要求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将3组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每组实验测定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跳舞是蜜蜂的一种特殊行为,属于行为信息。(2)蜜蜂采集花粉属于捕食,为植物传粉属于种间互助。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①花的气味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花的颜色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②第2组针对“通过花的颜色识别”进行实验,因此“模拟花”除颜色外均应与花不同,即白纸要染成黄色,不要有特殊的气味,形状不能与花的形状相同。③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均要保持一致,以防止无关变量的干扰。④实验测定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上的蜜蜂数目。
[答案] (1)行为信息 (2)捕食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①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 ②将白纸染成花朵的颜色(黄色),无特殊的气味,且形状与花朵不同 ③a.“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相等 b.晴天无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④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数目
7/7课时分层作业(9)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题组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
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
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
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
2.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分别是( )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3.蝙蝠能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反射来确定猎物的位置;某些灯蛾种类也能发出超声波干扰蝙蝠的超声波,错误的是( )
A.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行为信息的传递
B.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C.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D.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
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D.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
5.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黏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此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
6.为了探索昆虫交配求偶与信息传递之间的秘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某昆虫未交配的雌虫(只有未交配的个体才能分泌性外激素)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实验二: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三: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四: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雌雄昆虫之间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被称为__________。
(2)
对比 结论
实验一与实验二 ①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__________化学物质
实验一与实验三 ②昆虫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分泌的
(3)实验四汽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仍能“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这说明这种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在生产中的应用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B.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
C.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D.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8.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A.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B.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C.当光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
D.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
9.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原理的是( )
A.蝙蝠通过自身发出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
B.增加对农田的投入(如施用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C.某些动物在繁殖季节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
D.森林中,狼根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根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10.招潮蟹是生活在海边的一种甲壳动物,每到繁殖季节,雄蟹就会挥动红色的大螯吸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不同,如图甲、乙两种招潮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注:箭头表示螯运动的方向。
(1)上述招潮蟹的挥螯行为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信息。
(2)这种求偶行为的产生与体内分泌的________有直接关系。
(3)上述实例表明,生物种群的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4)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上述描述中涉及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可以知道,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________。
11.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1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13.科学研究发现以下现象:①一些植物在早期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毒素,毒素可能降低幼小个体的成活率,减少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拥挤程度;②雄鼠的气味可使幼鼠的性成熟大大提前;③一只昆虫撞上了蜘蛛网后不断挣扎,蜘蛛网振动,一只蜘蛛爬过来。下列对上述①②③中信息种类及作用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②中的信息种类为化学信息
B.①说明化学信息可调节种群的内部结构
C.②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与信息传递有关
D.③说明动物行为信息可调节种间关系
14.(2021·江苏模拟)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各成分之间均可以传递信息
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种间关系
C.无机环境发出的信息种类只能是物理信息
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15.蜜蜂是一种群聚的益虫,蜜蜂的筑巢、语言,以及采粉酿蜜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1)蜜蜂的侦察蜂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察蜂跳“圆圈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包含种间互助和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有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实验材料为蜜蜂100只、1朵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的植物花朵、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气味相同的制剂。
实验设计见下表:
组别 假设 操作步骤 预测结果 结论
1 通过花的气味识别
2 通过花的颜色识别
3 通过花的外形识别
①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2组的“模拟花”在气味、颜色和外形等方面的要求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将3组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每组实验测定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