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我们离不开呼吸(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1

文档属性

名称 8.我们离不开呼吸(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1 14: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我们离不开呼吸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通过感受呼吸过程,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以及呼气和吸气的过程;
2.认识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不同;
3.认识到人体的呼吸系统的重要性,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科学思维:
能使用呼吸模拟器解释呼吸过程,描述呼气和吸气气体流动的过程。
探究实践: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了解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不同。
态度责任:
能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尊重事实,敢于质疑,乐于分享,具有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认识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不同。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呼吸器官模型、烧杯、洗耳球、吸管、澄清石灰水、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准备:呼吸器官模型、烧杯、洗耳球、吸管、澄清石灰水、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体验,引入课题
小游戏:憋气小挑战
要求:用手捏住自己的鼻子,闭紧嘴巴,当自己感到难受时,不要坚持。
交流:学生基于活动过程表达感受。
导出课题:呼吸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离不开呼吸。揭示课题:《我们离不开呼吸》(板书)
二、探究
活动1:比较吸入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1.提问:什么是呼吸过程?怎样算一次呼吸呢?(呼吸就吸气的过程、呼吸就是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2.讲述: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人体通过呼吸过程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空气。
3.引导:我们吸入体内的气体和呼出体外气体一样吗?(猜测:一样、不一样)
4.验证:出示实验材料,验证猜测。
5.实验步骤: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30毫升澄清石灰水;
(2)用注射器往其中一杯澄清石灰水里反复注入空气;
(3)用吸管往另外一杯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强调:吹气时不要吸入石灰水;为了清洁,小组选一人吹气,认真观察并记录。
5.小组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6.学生交流。
7.小结: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呼吸就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8.补充:我们呼吸空气只吸收了部分氧气,大部分的氧气随着呼气排出。呼出的气体不全是二氧化碳,只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
活动2:认识呼吸器官
1.讲述:气体是在哪里进行交换的?呼吸时要经过哪些器官?我们在呼吸的时候,身体的哪些变化可以支持你的观点?下面请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呼吸过程。
2.要求:
(1)双手放在胸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部的变化。
(2)双手放在两肋,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腹部的变化。
(3)集中注意力,分别进行呼气和吸气。
3.交流:利用关键词,描述呼吸时胸部和腹部的变化。
4.回答:学生陈述他们的发现,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5.小结:呼吸时,我们的胸廓、腹部会扩张和收缩。
6.讲述:说一说,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
7.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回答,教师适时评价肯定。
8.解释:出示人体呼吸示意图,认识呼吸器官。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其中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9.提问:我们的呼吸器官有什么作用呢?
10.学生回答。
11.视频介绍。了解呼吸器官的作用。
12.讲述:呼吸器官如此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呢?
13.总结:不要吸烟!不随地吐痰;不挖鼻孔;戴口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
活动3:吸气和呼气
1.讲述: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吸气呼气时,气体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你能用一句话说出来吗?
2.交流:学生根据示意图说出吸气和呼气过程。
3.动图演示:吸气、呼气过程。吸气依次为:鼻(或口)—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泡, 最后交换给血液。呼气依次为:肺—气管—咽喉—鼻。
三、实践拓展
1.演示:呼吸模拟器演示呼吸过程。加深学生对呼吸过程及呼吸器官的认识。
2.视频:介绍自制呼吸模拟器的方法,学生课下完成制作。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呼吸模拟器,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呼吸时,身体内部的变化,培养学生用模型解决问题的思维,视频介绍呼吸模拟器的制作,让学生课下去完成,实现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