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1 13:0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2023.5.7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有人让 ChatGPT(美国 OpenAI 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
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 ChatGPT
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
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 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
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
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
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
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
为:“无论是 AI 对话、AI 写文章还是 AI 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
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
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
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从重复
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聚焦于真正的创造。一些大学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完成,
这给大学老师提出了问题:以后布置的作业是不是要更有新意?能用机器完成的作业,一
定不是好作业。年度总结、月报、周报中的套话,可以轻松交给人工智能完成,这也说明
一些占据员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只是重复性消耗。
换言之,未来检验一项工作是否真正有意义、有实效的标准,就是要看其能不能被人
工智能轻易取代。有人认为,人工智能迟早能够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如果这
一判断最终成为现实,那恰恰说明很多文字工作并非思想的创新,而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高二语文 第 1页 (共 12页)
随着素材的积累,比 ChatGPT 更"聪明"、更"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
诞生。
对此,人们与其焦虑"机器取代人工",不如敞开胸怀,欢迎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
来的改变。指挥机器的是人,不是机器本身,而要让机器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人,也离
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与创新创造。人类腾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让机器当
好"秘书",人类在科学与文化领域一定会取得更深远的突破。
(摘编自王钟的《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 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
材料二:
多语言撰写充满想象力的诗歌,编写可运行的程序,快速生成论文摘要,自动制作数
据表格,纠正文章中的语法和表达错误,把一周大事写成新闻综述……ChatGPT 不仅能理
解很多人类问题和指令,流畅地展开多轮对话,也在越来越多领域显示出解决多种通用问
题的能力.
ChatGPT 还能轻松通过一些对人类难度较高的专业级测试:它新近通过了谷歌编码 L3
级(入门级)工程师测试;分别以 B 和 C 十的成绩通过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MBA 的期末考试和明尼苏达大学四门课程的研究生考试:通过了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
试……业界形容它的诞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iPhone 时刻",意味着人工智能迎来革命性转
折点。
"ChatGPT 的成功不应仅仅被看作是新一代聊天机器人的突破,而应该重视其对人工智
能乃至整个信息产业带来的革命。"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接受记者专访时
说,人工智能领域的过去十年是深度学习的十年,但产业总体上并没有出现移动互联网和
云计算级别的爆发,"ChatGPT 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大模型+ChatGPT 已形成新一代
操作系统平台的雏形”。
黄铁军说,ChatGPT 在技术路径上采用了“大数据十大算力十强算法=大模型”路线,
又在“基础大模型十指令微调”方向探索出新范式,其中基础大模型类似大脑,指令微调
是交互训练,两者结合实现逼近人类的语言智能。ChatGPT 应用了"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
习"训练方式,用人类偏好作为奖励信号训练模型,促使模型越来越符合人类的认知理解
模式。
高二语文 第 2页 (共 12页)
“这样的 AI 可帮助人类进行真实创造,尤其是帮助人类提高创造效率,比如提高获取
信息的效率或提出新颖想法,再由人解决其真实性问题。创造效率的提高将产生巨大效益
和多方面影响,可以改变世界信息化格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
对记者说。
(摘编自彭茜、黄堃《ChatGPT,变革与风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ChatGPT 是一款新一代聊天机器人,能写文章,也能回答人们的一些问题.
B.ChatGPT 的出现,意味着机器人能够让人类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C.ChatGPT 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为新一代操作系统平台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D.ChatGPT 可以帮助人类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人类因此而提出新颖的想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ChatGPT 之类的人工智能的出现,将迅速导致文秘、统计等诸多行业的员工失业。
B.虽然人工智能能主动从事创造性工作,但它具有的某些特点更能激发人类的灵感。
C.人工智能会写诗而不会写小说、散文,是因为诗歌更抽象,也更容易被模仿。
D.ChatGPT 的诞生被业界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转折点,ChatGPT 拥有自身的优势。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阐述“人工智能‘聪明’”的原因的一项是( )(3 分)
A.机器人"九歌"与三位诗人同台比拼,"九歌"的表现与诗人难分伯仲。
B.阿尔法狗学习并存储了人类已有的所有棋谱,在围棋赛中夺冠。
C.达芬奇机器人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对成人和儿童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
D.“大狗”机器人可以紧随海军陆战队员的脚步,行走时和士兵一样安静。
4.据统计,有多达 89%的美国大学生在使用 ChatGPT 写作业。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
以分析。(4 分)
5.如何能更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 分)
高二语文 第 3页 (共 12页)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蓝眼
冯骥才
古玩行中有对天敌,就是造假画的和看假画的。造假画的,费尽心机,用尽绝招,为
的是骗过看假画的那双又尖又刁的眼;看假画的,却凭这双眼识破天机,看破诡计,捏着
这造假的家伙没藏好的尾巴尖儿,打一堆画里把它抻出来,晾在光天化日底下。
这看假画的名叫蓝眼。在天津卫锅店街裕成公古玩铺做事,专看画。蓝眼是他的外号,
来源于他的近视镜,镜片厚得赛瓶底,颜色发蓝,看上去真赛一双蓝眼。而这蓝眼的关键
还是在色的眼上。据说他看假画,双眼无神;看真画,一道蓝光。
这天,有个人来到铺子里,手拿一幅画,外边的题签上写着“大涤子湖天春色图”。蓝
眼看似没看,刷地一拉,疾如闪电,露出半尺画心。这便是蓝眼出名的“半尺活”,他看画
无论大小,只看半尺。是真是假,全拿这半尺画说话。蓝眼面对半尺画,眼镜片刷地闪过
一道蓝光,他抬起头问来者:
“你打算卖多少钱?”
来者没急着要价,而是说:
“听说西头的黄三爷也临摹过这幅画。”
黄三爷是津门造假画的第一高手。古玩铺里的人全怕他。没想到蓝眼听赛没听,又说
一遍:
“我眼里从来没有什么黄三爷。你说你这画打算卖多少钱吧。”
“两条。”来者说。这两条是二十两黄金。
要价不低,也不算太高,两边稍稍地你抬我压,十八两便成交了。
打这天起,津门的古玩铺都说锅店街的裕成公买到一轴大涤子石涛的山水,尤其难得,
十年内天津的古玩行就没现过。那时没有报纸,嘴巴就是媒体,愈说愈神,愈传愈广。接
二连三总有人来看画,裕成公都快成了绸缎庄了。
大约事过三个月,开始有人说裕成公那幅大涤子靠不住。初看挺唬人,可看上几遍就
稀汤寡水,没了精神。真假画的分别是,真画经得住看,假画受不住瞧。这话传开之后,
就有新闻冒出来-有人说这画是西头黄三爷一手造的赝品!
高二语文 第 4页 (共 12页)
蓝眼有根,理也不理。愈是不理,传得愈玄。后来就说得有鼻子有眼儿了。说是有人
在针市街一个人家里,看到了这幅画的真品。于是,又是接二连三,不间断有人去裕成公
古玩铺看画,但这回是想瞧瞧黄三爷用嘛能耐把蓝眼的眼蒙住的。向来看能人栽跟头都最
来神儿!
裕成公的老板佟五爷心里有点发毛,便对蓝眼说:“咱是不是找个人打听打听那画在
哪儿。要真有张一模一样的画,就想法把它亮出来,分清楚真假,更显得咱高。”蓝眼听
出来老板没底,可是流言闲语谁也没辙,除非就照老板的话办,真假一齐亮出来。人家在
暗处闹,自己在明处赢。
佟老板派尤小五去打听,转天有了消息。原来还真的另有一幅大涤子,也叫《湖天春
色图》,而且真的就在针市街一个姓崔的人家!佟老板便叫尤小五引着蓝眼去看。蓝眼待
到了那家一看,眼镜片刷刷闪过两道蓝光,傻了!
真画原来是这幅。铺子里那幅是假造的!这两幅画的大小、成色、画面,全都一样,
连图章也是仿刻的。可就是神气不同——瞧,这幅真的是神气!
他当初怎么打的眼,已经全然不知。此时面对这画,真恨不得钻进地里去。他二十年
没错看过一幅。他蓝眼简直成了古玩行里的神。他说真必真,说假准假,没人不信。可这
回一走眼,传了出去,那可毁了。
他没出声。回到店铺跟老板讲了实话。裕成公和蓝眼是连在一块的,要栽全栽。佟老
板想了一夜,有了主意,决定把崔家那轴大涤子买过来。两幅画都攥在手里,哪真哪假就
全由自己说了。但办这事他们决不能露面,便另外花钱请个人,假装买主,跟随尤小五到
崔家去买那幅画。谁料人家姓崔的开口就是天价。不然就自己留着不卖了。买东西就怕一
边非买,一边非不卖。可是去装买主这人心里有底,因为来时佟老板对他有话“就是砸了
我铺子,你也得把画给我买来”。这便一再让步,最后竟花了七条金子才买到手,反比先
前买的那轴多花了三倍的钱还多。
待把这幅画拿到裕成公,佟老板舒口大气,叫伙计们把两轴画并排挂在墙上,彻底看
个心明眼亮。等画挂好,蓝眼上前一瞧,眼镜片刷刷刷闪过三道蓝光。'人竞赛根棍子立在
那里。万事大吉下的怪事就在眼前——原来还是先前那幅是真的,刚买回来的这幅反倒是
假的!
高二语文 第 5页 (共 12页)
真假不放在一起比一比,根本分不出真假——这才是人家造假画的本事,也是最高超
的本事!
可是蓝眼长的一双是嘛眼?肚脐眼?
蓝眼差点一口气闭过去。转过三天,他把前前后后的事情捋了一遍,这才明白,原来
这一切都是黄三爷在暗处做的圈套,一步步叫你钻进来。人家真画卖得不吃亏,假画卖得
比天高。他忽然想起,最早来卖画的那个人,不是对他说过“黄三爷也临摹过这幅画”吗?
人家有话在先,早就说明白这幅画有真有假。再看打了眼怨谁?看来,这位黄三爷不单冲
着钱来的,干脆说是冲着自己来的。人家叫你手里攒着真画,再去买他造的假画。多绝!
等到他明白了这一层,才算明白到家,认栽到底!打这儿起,蓝眼卷起被袱卷儿离开了裕
成公。
(选自《俗世奇人》,有删减)
文本二:
冯骥才坚持小说家的语言——不管写的时候多么激情澎湃,小说的语言最终应该是精
当的。“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先成熟的是诗,然后是散文,而诗
歌给文学最大的影响就是语言。写《俗世奇人》的时候,我写得很快,但改的遍数很多,
语言不行,我不敢放手。”
(选自蒋肖斌《冯骥才:在绘画与写作间甜蜜往返》)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在开头大加渲染蓝眼的看画本领,为后文蓝眼一步步走进
黄三爷设下的圈套埋下伏笔。
B.卖画人说“黄三爷也临摹过这幅画”是故布疑云,他想用黄三爷的名头来刺激蓝眼,以
期蓝眼能够花高价买下画作。
C.蓝眼第一次买画之后,关于人们接二连三地去看画的情节有两处,前一处人们是好奇,
后一处人们则是想看笑话。
D.小说善用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如作者在塑造佟五爷的形象时,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
7.关于文本一中蓝眼眼镜片闪过蓝光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高二语文 第 6页 (共 12页)
A.蓝眼只拉开了半尺画,眼镜片就闪过一道蓝光,说明蓝眼名不虚传,他的“半尺活”确
实厉害。
B.蓝眼在崔家看到另一幅《湖天春色图》时,眼镜片闪过两道蓝光,此时他的心里既吃
惊又羞愧。
C.对蓝眼的眼镜片三次闪过蓝光的描写,不仅照应了小说的标题,也暗示了蓝眼的心理
变化过程。
D.两幅画对照看时,蓝眼的眼镜片闪过三道蓝光,此处的三道光与最初买画时的一道光
形成对比。
8.文本一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本二中冯骥才认为“小说的语言最终应该是精当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守恩,以荫.补.,稍迁诸卫将军。建立已卒,家于潞,守恩自京师得告归,而契丹灭晋。
昭义节度使张从恩与守恩姻家,乃以守恩权巡检使,以守潞州,而从恩入见契丹。从恩既
去,守恩因剽劫从恩家赀,以潞州降汉。汉高祖即位,以守恩为昭义军节度使,徙镇静难、
西京留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守恩性贪.鄙.,人甚苦之。时周太祖以枢密使将白文珂等军西平三叛,还过洛阳,守恩
以使相自处,肩.舆.出迎。太祖怒,即日以头子命文珂代守恩为留守,而守恩方诣馆谒.,坐
于客次以俟见,而吏驰报新留守视事于府矣。守恩大惊,不知所为,遂罢去,奉朝请于京
师。
后隐帝杀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谕之群臣恐惧无敢言者独守恩前对日陛下始睡觉矣
闻者皆缩头。显德中、为左金吾卫上将军以卒。
呜呼!道德仁义,所以为治,而法制纲纪,亦所以维持之也。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
其法制而后乱从之。乱与坏相乘、至荡然无复纲纪,则必极于大乱而后返,此势之然也,
高二语文 第 7页 (共 12页)
五代之际是已。若文珂、守恩皆位兼将相,汉大臣也,而周太祖以一枢密使头子易置之,
如更戍卒。是时,太祖与汉未有间隙之端,其无君叛上之志,宜未萌于心,而其所为如此
者,何哉?盖其习为常事,故特发于喜怒颐指之间,而文珂不敢违,守恩不得拒。太祖既
处之不疑,而汉廷君臣亦置而不问,其上下安然而不怪者,岂非朝廷法制纲纪坏乱相乘,
其来也远,既极而至于此欤!是以善为天下虑者,不敢忽于微而常杜其渐地,可不戒哉!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王守恩传论》,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隐帝杀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谕之/群臣恐惧/无敢言者/独守恩前对曰/陛下始睡觉矣
B.后隐帝杀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渝之/群臣恐惧/无敢言者/独守恩前对曰/陛下始睡觉矣
C.后隐帝杀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谕之群臣/恐惧无敢言者/独守恩前对日/陛下始睡觉矣
D.后隐帝杀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谕之群臣/恐惧无敢言者/独守恩前对日/陛下始睡觉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荫补”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
B.“守恩性贪鄙”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鄙”意思相同。
C.“肩舆”,即肩上的轿子,代步工具,抬行的人数代表了不同的等级。
D.“而守恩方诣馆谒”与“执图诣寺后”(《促织》)中的“诣”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守恩翻脸无情,对于亲家张从恩,没有想着他让自己守潞州的恩情,反而趁机夺取
了他的家财,献出潞州向汉投降。
B.周太祖非常反感王守恩的做法,当王守恩以使相自居,坐轿子出来迎接他时,他当天
就直接免去王守恩的官职。
C.欧阳修认为,道德仁义和法制纲纪都是国家所需要的,如果国家动乱,首先破坏的一
定是道德仁义,然后才是法制纲纪。
D.欧阳修认为,周太祖在免去王守恩的官职时,他与汉朝的关系并没有出现裂缝,应该
也没有无视君主的反叛之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坐于客次以俟见,而吏驰报新留守视事于府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 第 8页 (共 12页)
(2)是以善为天下虑者,不敢忽于微,而常杜其渐也,可不戒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周太祖随意更换白文珂和王守恩的职务,作者总结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
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①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 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 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①鸾珮:雕刻着鸾鸟的玉佩,代指仙女。②三山:指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
神山。这里指东海上的三座山。③齐州:中州,即中国。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写诗人梦见上天后看到的月夜幽冷、阴云四合、寒雨飘洒的景象。
B.第三句写雨后水气未散,空中满是水点;第四句写进入月宫后遇见一群仙女的场景。
C.五、六两句运用比喻,将世间千年变幻比作急奔的骏马,体现了人间世事变化之快。
D.前四句写在月宫所见之景,后四句写从月宫看人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的眷恋。
16.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诗人李贺的浪漫主义风格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
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高二语文 第 9页 (共 12页)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
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
丰子恺一生饱经风霜,可他一心向往恬淡的生活,倾尽心血坚持艺术创作。面对世间
风雨,他胸怀坦荡,宠辱不惊。他用他的行动和丰硕的著作告诉世人:不乱于心,不困于
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当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时候,丰子恺就是抬头看见“月亮”
的那一个。
他是散文家,擅长儿童文学;他是装帧设计家,善于诗意美学的设计;他是翻译家,
通晓日语,旁及英语、俄语、翻译文学、艺术理论;他是音乐教育家,创作歌曲,编译、
著述音乐教育书籍,实践美育。此外,他尤以漫画为人称赞,是一位卓越的漫画家。
纵观丰子恺的漫画,无不情趣丰盈、真诚平易、内蕴精粹。其早年画作多取材于现实
生活见闻,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尤其喜爱选取儿童题材,勾画出人
情世态,意境隽永含蓄而耐人寻味。他遵循传统诗画观、以水墨线条为本质的前提下,融
会西方的速写与中国的诗意化,涉笔成趣,具有了既有抒情性又有写实性的绘画风格。丰
子恺的作品既有温馨敦厚之中和精神,又有宁静致远之诗意境界,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修
养和独特的人格力量。
丰子恺创中国漫画之先例,以“子恺漫画风格”独树一帜,堪称中国的漫画鼻祖,其
人品、学识、画技足以令后人叹服。
18. 下面各项句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加点的“六便士”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
B.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
杀了。
C.“芦柴棒”手脚着地,打杂的跟上去就是一脚,踢在她的腿上,照例又是第二、三脚。
D.海伦用自己的手去触摸别人说话时的嘴唇,这样用了八年才慢慢学会用手指“说话”。
高二语文 第 10页 (共 12 页)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以改变语序、
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关于喝水与减肥,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 )。理
由是喝热水后体温会上升,新陈代谢也就随之提高,就像人生病发烧时代谢会提高一样。
实际上,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 ),人体总是恒温的,对
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 ① ,自然也就谈不上减肥。
不过 ② 的是,有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实验将一群
健康的成年人分为三组,分别给他们喝常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 3℃的冰水。结果
发现,不管是喝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 ),
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 4.5%,并且这一效果可持续 60 分钟。不过遗憾的是,新陈代谢提高
4.5%带来的热量差,对减肥来说基本上 ③ ,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21.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
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
超过 40 个字。(4 分)
高二语文 第 11页 (共 12 页)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 2024 年巴黎奥运会的正
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
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
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
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二语文 第 12页 (共 12 页)
2022-2023 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人类因此而提出新颖的想法”不合
文意,原文是“这样的 AI 可帮助人类进行真实创造……比如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或提出新
颖相法”“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提出新颖担法”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项将讯速导致文秘,统计等
诸多行业的员工失业”说法绝对,这只是一种可能,并且是一个逐步的过程;B 项,“能主
动从事创造性工作”分析不当,原文是“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C
项“人工智能会写诗而不会写小说、散文”不合文意,原文是“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
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是说人工智能更增长写诗,而不是说人工智
能"不会写小说、散文”。
3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B项,阿尔法狗“在围棋赛中夺冠”
体现了人工智能的“聪明”,“学习并存储了人类已有的所有棋谱”可以作为论据阐述人
工智能“聪明”的原因。ACD 三项体现了人工智能的“聪明”,但不能作为论据阐述人工
智能“聪明”的原因。
4.①ChatGPT 是一款人工智能,其背后有庞大数据库的支持,具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
力。
②有些大学作业新意不够,只是考查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些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这些正是 ChatGPT 的强项。(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
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并进行应用分析的能力。首先迪读材料一,梳理相
关内容;然后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多达 89%的美国大学生使用 ChatGPT 写作业这一现象;最
后整合答案,分点作答。
5①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信息搜集和数据整理方面的特长,把人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
放出来。
(2)利用人工智能积聚的数据库来激发人类的录咸,让人类聚住干创新性的工作。3)让人
工智能帮助人类进行真实创造,尤其是帮助人类提高创造效率,比如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
或提出新颖想法。(每点 1 分,答对一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
理的可酌情给分)
高二语文 第 13页 (共 12 页)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特定内容的能力。首先梳理两则材料中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
相关内容,然后概括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最后整合答案并分点作答。
6.B(“他想用黄三爷的名头来刺激蓝眼,以期蓝眼能够花高价买下画作”错误,卖画人
说此话确实是故意为之,但并非是刺激蓝眼,让他高价买画,而是刻意提醒,为后文假画
的出现作铺垫。)
7.D(“此处的三道光与最初买画时的一道光形成对比”错误,并没有对比,从一道蓝光、
两道蓝光到三道蓝光,是故事情节的层层递进。)
8.①明线是蓝眼的一系列活动:买真画、被流言闲语困扰、买假画、发现上当、离开裕成
公。暗线是黄三爷精心策划使蓝眼上当:卖真画、散布谣言、卖假画。②明暗两条线索互
相交织,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也使小说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两条线索形成对照,突出了
蓝眼和黄三爷不同的形象特征,能引起读者对人物的思考。(每点 3分,意思对即可,若
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使用方言词汇,符合小说故事背景。如“听赛没听”“嘛能耐”“转天”“打眼”等
天津方言的运用,符合小说故事发生于天津卫的背景。②运用修辞,富有表现力。如“捏
着这造假的家伙没藏好的尾巴尖儿”,运用比喻手法,把造假的人的破绽比喻为没藏好的
尾巴尖儿,生动形象,具体可感。③内涵丰富,语言有意蕴。如“可就是神气不同一瞧,
这幅真的是神气”,写出当时的蓝眼被流言闲语所扰,已然失去了自我判断,以致误把假
画当真画,引人深思。(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B(原文标,点为:后隐帝杀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谕之,群臣恐惧,无敢言者,
独守恩前对曰:“陛下始睡觉矣。”)
11.B(前者是粗鄙的意思,后者是见识浅陋的意思,前后意思不同。)
12.C(“首先破坏的一定是道德仁义”错,应该是首先破坏的一定是法制。)
13.(1)坐在客位等候接见,而官吏急速来禀报新留守到府中办公了。(“俟”“视事”、
状语后置句各 1 分,句意 1分)
(2)因此善于为天下考虑的人,不敢忽视细微的事,而常常杜绝不好的征兆,能不引以
为戒吗!(“是以”“渐”、表反问的固定句式各 1 分,句意 1分)
14.①周太祖在一时喜怒、颐指气使之间破坏法制纲纪已经习以为常;
②白文珂不敢违背,王守恩不能抗拒;
高二语文 第 14页 (共 12 页)
③汉廷君臣对这种现象也是置之不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守恩,因父亲的恩荫补官,逐渐升迁为诸卫将军。王建立死后,在潞州安家,王守
恩从京师得假归家,而契丹消灭了晋。昭义节度使张从恩和王守恩是亲家,于是任王守恩
代理巡检使,来守潞州,而张从恩去见契丹人。张从恩离去后,王守恩趁机剽掠劫夺张从
恩的家财,献潞州向汉投降。汉高祖即位,任命王守恩为昭义军节度使,改任静难军节度
使、西京留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王守恩生性贪婪粗鄙,人们深感痛苦。当时周太祖以枢密使身份率领白文珂等军队往
西平定三个反叛的节镇,回来经过洛阳,王守恩以使相自居,坐轿子出来迎接。周太祖发
怒,当天便用札子命白文珂代替王守恩为留守,而王守恩正前往馆舍拜见,坐在客位等候
接见,而官吏急速来禀报新留守到府中办公了。王守恩大惊失色,不知所措,于是罢官离
去,在京师奉朝请。
后来汉隐帝杀史弘肇等人,召群臣上殿安慰开导,群臣恐惧,没有敢说话的人,只有
王守恩上前对答说:“陛下终于睡醒了吧。”听的人都吓得缩头。显德年间,任左金吾卫
上将军而死。
唉!道德仁义,是用来治理国家的,而法制纲纪,也是用来维持国家的。自古以来动
乱灭亡的国家,一定首先破坏它的法制,然后跟着发生动乱。动乱和毁坏相继,以至于纲
纪荡然无存,那就必定要达到大乱后终能反正,这是事势发展的必然,五代的时候就是如
此。像白文珂、王守恩都位兼将相,是汉的大臣,而周太祖用一个枢密使的礼子就改换了
他们的职务,就像更换防守的士兵一样。这时,周太祖与汉还没有裂痕的端倪,那种无君
叛上的想法,应当还没有在心中萌发,而他的所作所为就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大概他
们已经把这事认为是习以为常的,所以只是发生在一时喜怒、颐指气使之间,而白文珂不
敢违背,王守恩不能抗拒。周太祖既已处之不疑,而汉廷君臣也置之不去过问,这样上下
心安理得不以为怪的现象,难道不是朝廷的法制纲纪坏乱相继,它的由来久远,已达到极
点而终到这地步吗!因此善于为天下考虑的人,不敢忽视细微的事,而常常杜绝不好的征
兆,能不引以为戒吗!
15.D(“表现诗人对人间的眷恋”错,这首诗是诗人通过梦游月宫,描写天上的仙境,
以排遣个人的苦闷。“对人间的眷恋”诗中无法体现。)
高二语文 第 15页 (共 12 页)
16.①运用丰富的想象。诗人先写梦游天宫所见,再写进入月宫的经历,最后写从月宫下
望人间的景象,超越了空间的限制,想象奇特;
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更变千年如走马”“一泓海水杯中泻”运用夸张的手法,突
出人世间的变化迅速以及人间之小。(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
给分)
17..(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3)桂影
斑驳 风移影动
18. D 解析:D 和例句都是指特殊含义。A是强调,B 是反语,C是特定称谓,借指人
19. 他在遵循传统诗画观、以水墨线条为本质的前提下,融会西方的速写与中国的诗意化,
涉笔成趣,形成了既有写实性又有抒情性的绘画风格。(画横线的句子共有三处语病:一
是介词残缺,二是搭配不当,三是语序不当。每修改正确一处得 1 分,语言流畅,给 1分,
共 4分)
20.①微乎其微 ②出人意料 ③无济于事(杯水车薪)
评分参考:每答对一处给 1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
酌情给分。
21.示例:①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②不管喝多少热水 ③而喝了 3℃的冰水
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2.示例:①喝冰水能提高新陈代谢,②但是提高的幅度很小,③对减肥基本没有帮助。
评分参考:写出两点给 1 分,写出三点给 2分;写出正确的转折关系的句子给 1分,句子
简洁流畅给 1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
理,可酌情给分。
23.作文
审题提示:
本次作文由冲浪这一体育运动现象,引出人生思考。考生读完材料第一时间应该思考
的是“冲浪”这一现象的本身具有什么内涵,材料中的关键句如下:
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要素一:海浪高且大,且可控。)
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要素二:冲浪板尺寸合适,能灵活操控。)
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要素三: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良好的身
高二语文 第 16页 (共 12 页)
体素质。)
海浪和冲浪板是外在客观条件,冲浪者是内在主观条件。正如材料中所言,“冲浪者
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海浪和冲浪板是成就这项精彩运动的
外在条件,这些因素,天然可以成就,人工可以形成;而冲浪超凡的勇气、高超的技能和
过硬的身体则不是每个有都具备的。我们可以从中提取三个关键词:海浪、冲浪板和冲浪
者。
本次作文,在给出作文材料后有以下提示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
第一句交待时代大背景,第二句给出写作任务,回答新时代我们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
的问题。注意这里有一个比喻句,“时代的浪潮”,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是谁?从考生来看,当然是新
时代的中国青年,文章要有“我”“我们青年”的融入,要有时代、身份意识的明确体现。
“冲浪者”该如何理解?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勇担使命,冲锋突破,奋勇向前。
从这一任务来看,作文立德树人功能十分明显,“青年,时代,国家”的三角交叉关
联十分明显。“时代背景,青年身份”,这一话题近期还是高考热点。作文任务紧密联系
时政,坚持立德树人,引导青年人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责任。
可以这样说,材料是引子,任务为本真;材料是现象(自然、文化),任务是寓意(社
会、人生);材料是形,任务是神;材料是“移过来”,任务是“说开去”。
考生审题时首先要抓住材料,结合材料语境理解话题内涵,然后跳出材料本身,发挥
想象,延伸到其比喻义、象征义,联系社会和人生,参悟出其中所包含的处世哲理。由材
料到作文任务,实际上也是立意的过程。立意的难度在于,理解作文话题概念的内涵(由
表层到深层的引申过渡)。本次作文“冲浪”中含三要素:海浪、冲浪板和冲浪者。这三
个概念内涵,有冲浪的基本义,也有其引申义(比喻义)。
参考立意:
做一名有勇有谋的时代“冲浪者” 站在时代的浪尖起舞
练好“冲浪”本领,实现民族复兴 修己身,借外物,抓机遇,实现复兴梦
踔厉奋发,破浪前行 操“可驭”之板,乘风破浪
高二语文 第 17页 (共 1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