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综合思维)
2、认识到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才能持续发展的道理。(综合思维)
3、运用材料,能够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人地协调观)
【重点难点】
重点: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难点: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
【知识梳理】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 的需求,而又不危及 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内涵
(1)组成: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
(2)关系:生态、经济、 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3、基本原则: 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 、伦理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
2、可持续发展道路
(1)消除贫困
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 的根本原因。环境恶化又会阻碍这些国家发展。因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 的障碍。从 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2)发展绿色经济
①褐色经济:人们将基于煤炭、石油等 的经济称为“褐色经济”。
②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 、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 和社会公平。
③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状况: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 经济,推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
(3)提倡可持续消费
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 的生活方式,反对 和不合理的消费。
个人行动:转变消费习惯,崇尚 ,成为可持续消费的践行者。
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历史阶段 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渔猎时代 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 ,环境对人类的制约较强,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农业社会 随着耕作和灌溉技术的进步,尽管也出现一些环境问题,但总体上呈现出基本和谐的人地关系。
工业社会 的决定论。
人类可以征服 。
当今社会 人地关系的“ 论”。
【知识拓展】
1、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横县茉莉、建三江水稻、优质铁观音);
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
③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④加强科研投入,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
⑤开发新产品;经营多元化,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2)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
②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山水,打造生态旅游乡村;
(3)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
①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②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增收致富。
2、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①措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
④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行清洁生产;
⑤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品牌;
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⑦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市场;
⑧加强工业联系,降低生产成本;
⑨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习题演练】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创造性地将低洼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具有独特的水土利用方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据此结合垛田农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
A.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
B.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
C.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D.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垛田农业生产可缓解当地的( )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洪涝干旱 D.土地污染
3.从环境、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垛田农业最适宜发展( )
A.休闲观光旅游 B.芋头叶编织 C.鱼类深加工 D.水禽类养殖
下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持续发展是指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是基础
C.社会持续发展是条件
D.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
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①经济系统②生态系统③社会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
B.①生态系统②经济系统③社会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
C.①社会系统②生态系统③经济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
D.①社会系统②经济系统③生态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关联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要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收到环境中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
A.修建道路 B.人口迁徙 C.封山育林 D.开采矿产
7.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则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相互协调
8.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主要途径有( )
①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
②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③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④积极开发利用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这是英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地掠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弃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土地荒漠化 B.资源枯竭 C.地震 D.温室效应
10.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B.是低投入,高产出的模式
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
低碳经济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继上海和保定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低碳城市”试点后,杭州、厦门、无锡等城市相继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中国的低碳城市和低碳社会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措施与“低碳”主题相吻合的是( )
A.退耕还牧 B.洁净煤技术 C.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 D.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12.杭州、厦门、无锡等城市相继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规划,此举在环境管理中所体现的管理手段是(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一:当代人、后代人;社会、社会;公平性。
二:价值观;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化石能源、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循环;绿色低碳、奢侈浪费、绿色消费。
三:微弱、地理环境、环境、和谐。
习题演练:
1.B 2.C 3.A
【解析】1.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 ,属于经济效益不属于生态效益,A错误;由图可知,当地种植业与水产业之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B正确;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也属于经济效益,C错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D错误。故选:B。
2.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江苏兴化,该地区土地不易出现盐碱化,A错误;当地属于平原地形,水土流失问题不突出,B错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的不稳定性及当地地势低洼,导致本区旱涝灾害较多,而本区形成的垛田与河塘有利于防洪和抗旱,C正确;当地的土地污染问题不突出,垛田模式并不是为了减轻当地的土地的污染问题,而是为了适应兴化当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而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D错误。故选:C。
3.从环境、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可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既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A正确。芋头叶编织的经济效益比休闲观光旅游价值低,鱼类深加工和水禽类养殖可能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BCD错误。故选:A。
4.A 5.C
【解析】4.可持续发展是指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A正确;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BCD错误。故选A。
5.根据①、②、③之间的相互联系,①能够为③提供劳动力和科技,且将生活废弃物排放到②,判断①表示社会系统;②接受①、③的废弃物,且为①、③提供资源,故判断②表示生态系统;③为①提供物质产品和资金且将生产废弃物排放到②,判断③表示经济系统,①、②、③之系统都受到人类的管理调控,则④为人的管理调控。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D 7.C 8.A
【解析】6.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如开采矿产、砍伐森林等,D项正确。修建道路、人口迁徙和封山育林都不是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其中修建道路是人类利用资源资源改造环境;人口迁徙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举措;封山育林是人类改善自然环境的措施,C项错误。ABC项错误。故选D。
7.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消耗物质和能量并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若人类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的速度超过环境的供给能力或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则会产生环境问题,A项错误,C项正确。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B项错误。人类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是可以实现人地协调的,D项错误。故选C。
8.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错误。积极开发利用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很容易产生生态环境问题,④错误。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入手,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②③正确。即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9.C 10.D
【解析】9.由材料可知,“牧童经济”是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是不合理的经济模式,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资源枯竭、温室效应等,ABD项错误。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一种形式,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C项正确。故选C。
10.“牧童经济”不仅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存在这样的经济模式,A项错误。“牧童经济”是低投入、低产出的模式,B项错误。“牧童经济”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C项错误。“牧童经济”是掠夺式、破坏式的经济模式,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D项正确。故选D。
11.C 12.B
【解析】11.水电等绿色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符合低碳主题,C正确。退耕还牧、洁净煤技术不影响碳排放,排除A、B。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是减轻臭氧层空洞破坏的措施,排除D。故选C。
12.这些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规划,是由各地政府提出的,属于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B正确。法律手段是环保立法,技术手段是研发新技术,宣传教育手段是增强环保意识,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