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2 16: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标
革命道路的新探索与新局面
目录
一、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1.新背景: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新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建立
二、革命实践的新局面
1.新困境:红军长征
2.新局面:遵义会议
课标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一、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一)新背景
1927年秋
1928年
1928.12
宁汉合流
二次北伐
东北易帜
(一)新背景: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张作霖
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政治
专制独裁、军阀混战
一、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一)新背景
(一)新背景: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任务一: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特点分析为什么中国革命还需要继续探索?
南京国民政府抛弃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走向了革命的对立面,成了革命的阻碍。
经济
但受到官僚资本的摧残和压迫;
一、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二)新探索
(二)新探索
新:独立武装
创建军队
新:土地革命
方针确立
新:放弃城市
扎根农村
1927.8.1
1927.8.7
1927.9
1927.8.1
1927.9—10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用枪杆子夺取政权的总方针。
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
进攻长沙受挫;建立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新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红旗》
一、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二)新探索
(二)新探索:工农武装割据
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敌进我退,
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
一、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二)新探索
(二)新探索:工农武装割据
中心内容
主要形式
战略基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一、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二)新探索
原因:
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社会性质、经济、阶级)
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攻打城市失败。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
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任务二:
结合材料探究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原因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二、革命实践的新局面
(一)新曲折
1、原因:
中共中央 “左”倾错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国军人数 共军人数 红军指挥者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次 10万 4万 毛泽东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打其虚弱 红军胜利
第二次 20万 5万
第三次 30万 3万
第四次 30万 7万 朱德 周恩来
第五次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 御敌于国门之外 红军失败
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成功
李德、博古来自苏联的德国共产党人,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
(一)新曲折:红军长征
共产国际派了对中国国情一无所知的德国人李德任军事指挥,红军的指挥权从朱德、周恩来手中转入李德和博古(秦邦宪)手中。他们放弃了前四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冲破四道封锁线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934.11-12湘江之战
1935.1遵义会议
艰苦卓绝的远征
1936.10甘肃会宁会师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
一、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二、革命实践的新局面
(一)新曲折
2.经过
遵义会议
湘江战役
二、革命实践的新局面
(二)新局面
时空
内容
(二) 新局面: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中共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关乎中国命运的理论中有一部分总是牵扯进苏联的国家利益,并不总是积极从中国国情出发。……与共产国际失联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真正起步,当时中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思考。
—— 戴海东《长征中失联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影响》
二、革命实践的新局面
(二)新局面
(二) 新局面:遵义会议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共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冲破四道封锁线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934.11-12湘江之战
1935.1遵义会议
艰苦卓绝的远征
1936.10甘肃会宁会师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
一、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二、革命实践的新局面
(二)新局面
2.经过
遵义会议
湘江战役
14
①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和精英力量;
③宣传了中共的政治主张,沿途播下革命的火种,铸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②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转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二、革命实践的新局面
(二)新局面
二、革命实践的新局面
任务三:分析红军长征的意义
二、革命实践的新局面
(二)新局面
十送红军
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土地革命
苦中作乐
三军会师
理论成果
二、革命实践的新局面
(二)新局面
材料一:江水都成了红色的了。江底到处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湘江战役惨败
经过南昌起义之后,7日达临川时,已损失了约9000人。在后继的战斗中,攻占会昌县城伤亡近2000人,汾水村战斗伤亡2000余人,其他很多战斗没有详细的记录。 ——南昌起义惨败
历时 平均日行 爬过山脉 渡过河流 经过省份 少数民族地区 全程
368天 37公里 18条 24条 11个 6个 25000公里
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平均每行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牺牲
二、革命实践的新局面
(二)新局面
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
井冈山精神:
坚持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1930—1934
1930—1934
1934
1928
1927
1927
1927—1930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建立革命根据地
红军的反“围剿”
红军长征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宁汉合流
济南惨案
东北易帜
国民党的“围剿”
总结
革命新局面
井冈山之路
长征之路
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道路·选择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