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3.7.1压力的作用效果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3.7.1压力的作用效果 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2 09:32:0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节 压强
第1课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
A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压力
1、图3-7-1中能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
A B C D
图3-7-1
2、在如图3-7-2所示的三种情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7-2
A、压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
C、压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压力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3、当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的大小,但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若重为G的物体在支承面上静止不动,在如图3-7-3所示各种情况下,支承面所受压力的大小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② ③
④ ⑤ ⑥
图3-7-3
知识点2 探究压力效果的相关因素
4、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
(1)如图3-7-4所示,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的 来体现的,我们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甲 乙 丙
图3-7-4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 (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 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和 。
(4)图丙与图甲相比,压力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反而不明显,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 决定的。
知识点3 压强
5、压强是表示 的科学量,用符号 表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单位是 。一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20Pa,则20Pa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
6、对于压强公式p=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物体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受力面积不变,产生的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D、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7、图3-7-5中,物体静止在水平面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Pa的是( )
A、一枚鸡蛋 B、一张对折报纸 C、一粒西瓜子 D、-条狗
图3-7-5
B规律方法综合练 提升能力
8、如图3-7-6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7-6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9、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3-7-7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图3-7-7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10、如图3-7-8所示,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图3-7-8
A、F1>F2 B、F1=F2 C、p1=p2 D、p1>p2
11、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名初中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1250Pa B、2500Pa C、5000Pa D、12500Pa
1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金把一个或几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海绵上,进行如图3-7-9所示实验。
甲 乙 丙 丁
图3-7-9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也适用于以下 (填字母)实验中。
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的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铁磁性的强弱
(2)对比甲、丁两图,海绵的凹陷程度相同,小金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请你写出小金错误的理由: 。
(3)对比 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3、(2022金华)某学校开展了“制作太阳能动力小车”的项目活动。如图3-7-10所示,小科制作的小车已经完成,测定的参数如下:小车的质量为100g,车长8cm、宽6.5cm、高3cm,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cm2。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g取10 N/kg)
图3-7-1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节 压强
第1课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
A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压力
1、图3-7-1中能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A B C D
图3-7-1
【答案】C
【解析】【分析】(1)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作用点不同。(2)当物体不是放在水平面上,重力和压力没有关系。
【详解】A、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压力的方向正确,但压力的作用点应该在水平面上,不合题意;B、物体放在斜面上,压力的方向、作用点都不正确,不合题意;C、物体放在斜面上,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都正确,符合题意;D、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对斜面的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合题意。
故选:C。
2、在如图3-7-2所示的三种情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7-2
A、压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
C、压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压力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略
3、当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 的大小,但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若重为G的物体在支承面上静止不动,在如图3-7-3所示各种情况下,支承面所受压力的大小分别是: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
② ③
④ ⑤ ⑥
图3-7-3
【答案】物体重力 ①G ②G ③G+F ④G-F ⑤F-G ⑥F
【解析】【分析】【详解】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注意压力和重力无关,有时压力等于重力,有时小于重力,有时大于重力。当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①支撑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F1=G;②支撑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与推力F无关,F2=G;③支撑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加上力F的大小,F3=G+F;④支撑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减去F,F4=G-F;
⑤支撑面受到的压力等于力F减去重力,F5=F-G;⑥支撑面受到的压力和重力无关,大小即力F的值,F6=F。故答案为:物体重力 ①G ②G ③G+F ④G-F ⑤F-G ⑥F
知识点2 探究压力效果的相关因素
4、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
(1)如图3-7-4所示,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的 ▲ 来体现的,我们 ▲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甲 乙 丙
图3-7-4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 ▲ (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 ▲ 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和 ▲ 。
(4)图丙与图甲相比,压力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反而不明显,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 ▲ 决定的。
【答案】(1)凹陷程度 可以 (2)越大 乙 (3)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4)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解析】(1)本实验通过受压材料的凹陷程度(形变要明显)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分析】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详解】(1)根据转换法,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凹陷程度来体现的,故我们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乙中压力大,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关系时,要控制压力相,故通过比较图乙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甲、乙两图比较,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乙、丙两图比较,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4)图丙与图甲相比,压力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反而不明显,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决定的。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 可以 (2)越大 乙 (3)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4)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知识点3 压强
5、压强是表示 ▲ 的科学量,用符号 ▲ 表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 ,单位是 ▲ 。一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20Pa,则20Pa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 。
【答案】压力作用效果 p p= 牛/米2(N/m2)或帕(pa) 1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0N
【解析】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单位帕斯卡。
【分析】本题考查了压强的物理意义和表达式,是一道基础题目。
【详解】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压强,用符号P表示,计算公式为p=,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N/m2)或帕(pa)。一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20Pa,则20Pa表示的物理含义是1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0N。
故答案为:压力作用效果 p p= 牛/米2(N/m2)或帕(pa) 1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0N
6、对于压强公式p=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物体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受力面积不变,产生的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D、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A、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与物体的重力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B、当受力面积相同时,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才越大,故B错误;C、由p=可知,当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强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故C正确;D、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小,故D错误。故选:C。
7、图3-7-5中,物体静止在水平面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Pa的是(▲)
A、一枚鸡蛋 B、一张对折报纸 C、一粒西瓜子 D、-条狗
图3-7-5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略
B规律方法综合练 提升能力
8、如图3-7-6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7-6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答案】C
【解析】(1)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手指所受铅笔的压力等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压强的大小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只需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时要用好控制变量法。
【详解】AB、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故AB错误;CD、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9、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3-7-7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图3-7-7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答案】C
【解析】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
【分析】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详解】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故A正确;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故B正确;C、实验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D、比较甲、乙两图实验,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相同,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可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可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故D正确。
故选:C。
10、如图3-7-8所示,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图3-7-8
A、F1>F2 B、F1=F2 C、p1=p2 D、p1>p2
【答案】B
【解析】【分析】求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一般先求出压力,再根据压强公式求压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详解】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重力相同,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各自的重力大小,重力大小相等,故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相等。根据P=可知,压力相同时,实心物体1的受力面积大,压强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名初中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A、1250Pa B、2500Pa C、5000Pa D、12500Pa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以对地面的压力约为F=G=mg=50kg×10N/kg=500N,初中生的每只鞋底长约为25cm,宽约为8cm,所以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s=0.25m×0.08m×2=0.04m2,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为:p===12500pa。故选D。
1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金把一个或几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海绵上,进行如图3-7-9所示实验。
甲 乙 丙 丁
图3-7-9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也适用于以下 ▲ (填字母)实验中。
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的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铁磁性的强弱
(2)对比甲、丁两图,海绵的凹陷程度相同,小金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请你写出小金错误的理由: ▲ 。
(3)对比 ▲ 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答案】(1)BC (2)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3)甲、乙 或丙、丁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与等效替代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详解】(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采用了等效替代法,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的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采用了转换法;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铁磁性的强弱,采用了转换法;故选BC。(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但实验中受力面积也发生了改变,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对比甲、乙或丙、丁两图可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答案为:(1)BC (2)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3)甲、乙 或丙、丁
13、(2022金华)某学校开展了“制作太阳能动力小车”的项目活动。如图3-7-10所示,小科制作的小车已经完成,测定的参数如下:小车的质量为100g,车长8cm、宽6.5cm、高3cm,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cm2。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g取10 N/kg)
图3-7-10
【答案】5000Pa
【解析】根据G=mg求小车的重力,小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小车的重力,根据P=求小车对地面的压强。
【分析】【详解】小车的重力:G=mg=0.1kg×10N/kg=1N,小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5000P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