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力的存在
第1课时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1、力是 ▲ 对 ▲ 的作用,用手压弹簧,弹簧被压弯,施力物体是 ▲ ,受力物体是 ▲ 。
【答案】 物体 物体 手 弹簧
【解析】(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详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用手压弹簧,弹簧被压弯,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弹簧。故答案为: 物体 物体 手 弹簧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推车时,人对车会有一个推力
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按压玻璃瓶,玻璃瓶没有变化,表明力不一定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C
【解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本题考查力的基本知识,尤其注意B选项,这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产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
【详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人推车时车也推人,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两个物体即使相互接触,但是如果不相互挤压,也不会发生力的作用,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用手按压玻璃瓶,玻璃瓶没有变化,表明力不一定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3、如图3-2-1所示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的是(▲)
甲 乙 丙 丁
图3-2-1
A、甲和乙 B、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丁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略
4、在春季运动会上,班级的男同学吹气球时发现:用手轻轻一压,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 ▲ ;用手轻轻一推,气球就向一侧飞走了,说明力可以改变 ▲ 。
【答案】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分析】明确力的两个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详解】用手轻轻一压,手对球用了力,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手轻轻一推,气球就向一侧飞走了,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运动状态
5、“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答案】C
【解析】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分析】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详解】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阻力和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足球在草坪上滚动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越滚越慢,故B不符合题意;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符合题意;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到静止,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图3-2-2中,能生动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规律的是(▲)
A.箱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C.脚将静止的足球踢出去 D.甲推乙,两者均向后退
图3-2-2
A、箱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C、脚将静止的足球踢出去 D、甲推乙,两者均向后退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在人的推力作用下,箱子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脚将静止的足球踢出去,使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甲用力推乙,甲给乙一个作用力,乙也给甲一个反作用力,两者均向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选:D。
7、“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不是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水母向下喷水而上升
B、鱿鱼向前喷水而后退
C、马在人拉力的作用下前进
D、企鹅向后划水而前进
【答案】C
【解析】【考点提示】本题是关于力作用的相互性的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题方法提示】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会对这个物体施加相同的力;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分析】本题侧重考查知识点的记忆、理解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从以下2个方向(【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培养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能力。
【详解】A、水母向下喷水对水施加向下的力,同时水对水母施加向上的力使水母上升,故A不符合题意;B、鱿鱼向前喷水对水施加向前的力,同时水对鱿鱼施加向后的力使鱿鱼后退,故B不符合题意;C、马在人拉力的作用下前进,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故C符合题意;D、企鹅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企鹅施加向前的力使企鹅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如图3-2-3所示,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条船,两船就相互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 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状态。
图3-2-3
【答案】 相互 运动
【解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船就相互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相互 运动。
9、小金在游泳时,用力将手往后划动,人就会向前游动,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小金在游泳时,用力将手往后划动,手对水有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会给手一个向前的力,所以人会向前游动
【解析】【分析】【详解】小金在游泳时,用力将手往后划动,手对水有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会给手一个向前的力,所以人会向前游动。
B规律方法综合练 提升能力
10、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
B、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的小车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和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腾空而起的火箭,说明火箭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的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故选:D。
1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参赛选手奋力划船桨,奋勇争先。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桨 B、湖水 C、参赛选手 D、龙舟
【答案】B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力的相互作用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详解】划船时,船桨对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对桨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力使龙舟前进。故选:B。
12、(2021杭州拱墅期末)如图3-2-4所示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 B C D
图3-2-4
A、用力拉弓,弓弦弯了
B、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加速前进
C、用力垫球,球飞出去
D、用力划水,人加速前进
【答案】A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分析】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这两个作用效果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容易辨别。
【详解】A、用力拉弓,弓弦弯了,弓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B、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加速前进,速度变大,所以选项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用力垫球,球飞出去,球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用力划水,人加速前进,速度变大,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选:A。
13、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3-2-5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压缩过程 乙、弹开过程
图3-2-5
①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③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④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②④
【答案】D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分析】此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要记住它们的不同。
【详解】①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压缩过程中,弹簧受到了力,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①正确;②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向右的弹力,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②正确;③小球被弹开的过程中,弹簧对小球有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球对弹簧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改变了弹簧的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③错误;④在压缩过程和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方向不同,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④正确。综合分析可知①②④正确,故D正确。故选:D。
14、打篮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撞到篮板会反弹回来,这是因为物体间 ▲ ,同时这也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篮球从空中竖直下落时,以篮球为参照物,地面向 ▲ 运动。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运动状态 上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分析】本题结合打篮球考查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这种联系生活的题目是中考的热点。
【详解】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对篮板有撞击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篮板对篮球施加反作用力,将篮球反弹回来;同时篮板的反作用力改变了篮球前进的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篮球从空中竖直下落时,与地面的距离逐渐减小,以篮球为参照物,地面向上运动。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运动状态 上
15、空中落下的篮球在与水泥地面接触的瞬间,篮球有较明显的形变,但看不到地面的形变。小明说:“篮球发生形变,说明地面对篮球施加了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篮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小红说:“篮球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与它接触的地面产生力,所以篮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他们两人的说法(▲)
A、都正确 B、只有小明的正确
C、只有小红的正确 D、都不正确
【答案】A
【解析】(1)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的了解,知道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详解】空中落下的篮球在与水泥地面接触的瞬间,篮球发生形变,是地面对篮球施加了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篮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篮球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与它接触的地面产生力,所以篮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小明和小红的说法都正确,故A正确。故选:A。
16、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发射,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成功。小科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3-2-6所示的“喷气火箭”。
图3-2-6
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
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
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 (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 ,此现象说明 ▲ 。
【答案】 右 空气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作用的相互性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详解】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向左喷出空气,则空气对气球施加一个向右的力,气球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施力物体是空气,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右 空气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7、如图3-2-7所示的实验,用力F按压两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 ▲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
图3-2-7
【答案】 下降 形状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平面镜N或M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刻度尺上的光斑移动,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则光点的移动情况。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明确“用力F下压,两平面镜将向中间倾斜,则两平面镜的位置升高,光束的位置相对降低,”这也是此题的难点。
【详解】①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桌面中间变形下降,两个平面镜将向中间倾斜,光束的入射角减小,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点会在刻度尺上由上向下移动,光束的位置相对降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下降;②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桌面发生形变,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下降 形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力的存在
第1课时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1、力是 对 的作用,用手压弹簧,弹簧被压弯,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推车时,人对车会有一个推力
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按压玻璃瓶,玻璃瓶没有变化,表明力不一定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如图3-2-1所示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的是( )
甲 乙 丙 丁
图3-2-1
A、甲和乙 B、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丁
4、在春季运动会上,班级的男同学吹气球时发现:用手轻轻一压,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 ;用手轻轻一推,气球就向一侧飞走了,说明力可以改变 。
5、“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图3-2-2中,能生动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规律的是( )
图3-2-2
A、箱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C、脚将静止的足球踢出去 D、甲推乙,两者均向后退
7、“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不是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水母向下喷水而上升
B、鱿鱼向前喷水而后退
C、马在人拉力的作用下前进
D、企鹅向后划水而前进
8、如图3-2-3所示,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条船,两船就相互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状态。
图3-2-3
9、小金在游泳时,用力将手往后划动,人就会向前游动,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B规律方法综合练 提升能力
10、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
B、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的小车
1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参赛选手奋力划船桨,奋勇争先。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桨 B、湖水 C、参赛选手 D、龙舟
12、(2021杭州拱墅期末)如图3-2-4所示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 B C D
图3-2-4
A、用力拉弓,弓弦弯了
B、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加速前进
C、用力垫球,球飞出去
D、用力划水,人加速前进
13、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3-2-5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压缩过程 乙、弹开过程
图3-2-5
①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③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④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②④
14、打篮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撞到篮板会反弹回来,这是因为物体间 ,同时这也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篮球从空中竖直下落时,以篮球为参照物,地面向 运动。
15、空中落下的篮球在与水泥地面接触的瞬间,篮球有较明显的形变,但看不到地面的形变。小明说:“篮球发生形变,说明地面对篮球施加了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篮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小红说:“篮球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与它接触的地面产生力,所以篮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他们两人的说法( )
A、都正确 B、只有小明的正确
C、只有小红的正确 D、都不正确
16、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发射,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成功。小科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3-2-6所示的“喷气火箭”。
图3-2-6
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
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
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_______(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 。
17、如图3-2-7所示的实验,用力F按压两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图3-2-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