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机械运动
第1课时 运动的相对性
A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1、图3-1-1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图3-1-1
【答案】B
【解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就是宇宙间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之一。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运动的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
【详解】A、行星转动,行星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B、鲜花怒放是一个生长过程,中间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符合题意;C、骏马奔腾,马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枯叶飘落,树叶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标准来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C、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作为参照物是最适宜的,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D、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其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答案】C
【解析】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参照物及其选择的角度去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详解】A、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故A正确;B、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选择一个作为标准的物体,该物体叫作参照物,故B正确;C、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一切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故C错误;D、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相同的,故D正确。故选:C。
3、你正乘坐观光电梯上楼,地面上的人以 ▲ 为参照物时,认为你是随电梯向上运动的,但电梯里的人以 ▲ 为参照物时,认为你是站在电梯里静止不动的,这说明静止和运动是 ▲ 的。
【答案】地面(楼房等) 电梯(电梯里的其他人等) 相对
【解析】【分析】【详解】略
4、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如图3-1-2所示为“神舟十四号”发射升空过程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被固定在舱内的情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3-1-2
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陈冬为参照物,刘洋是运动的
C、以“神舟十四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D、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航天员都是运动的
【答案】C
【解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分析】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判断结果可能不同,但都可能是正确的。
【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航天员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陈冬为参照物,刘洋与蔡旭哲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刘洋是静止的,故B错误;C、以神舟十二号为参照物,航天员与神舟十二号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航天员是静止的,故C正确;D、由A、C可知,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航天员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故D错误。故选:C。
5、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同学们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同学们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答案】A
【解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需要根据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这些同学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看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故选A。
知识点2 机械运动的分类
6、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城里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答案】C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保持不变,据此分析。
【分析】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即可正确答题。
【详解】A、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方向在不断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
7、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如图3-1-3所示是两辆汽车在相隔相等的时间内所处的不同位置的示意图。甲汽车做的是 ▲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我们说甲、乙两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运动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
甲
乙
图3-1-3
【答案】匀速 地面
【解析】分析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甲车的运动状态;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分析】此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及参照物的判断,正确理解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详解】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不变,说明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两车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两车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匀速 地面。
B规律方法综合练 提升能力
8、“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3-1-4 所示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图3-1-4
【答案】D
【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分析选项看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频闪照相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判断出物体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否相等、知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路程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由图知,ABCD中,只有D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则D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D。
9、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和行船 B、都是岸边 C、都是行船 D、行船和岸边
【答案】D
【解析】(1)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分析】(1)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需要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仔细分析。
(2)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跟参照物的选择有关系,参照物选择不同,结论就不同。
【详解】(1)“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运动,是相对于船来说的;(2)“孤帆一片日出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船是运动的,相对于地面(或两岸、青山)来说的;故选D。
10、(2022杭州)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车上。此时,边上有一列“复兴号”列车也在等待发车。过了一会儿,小金说:“我们的车开动了”。而小杭却说:“我们的车没有开动,因为站台柱子没有动”。小金判断“和谐号”列车开动,选取的参照物是(▲)
A、小杭 B、“和谐号”列车
C、“复兴号”列车 D、站台柱子
【答案】C
【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
【分析】此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详解】A、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车上,小杭与和谐号列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B、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车上,小金与和谐号列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小金以复兴号列车为参照物,和谐号列车与复兴号列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金判断和谐号列车开动,故C正确;D、和谐号列车与站台柱子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C。
11、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答案】B
【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分析】【详解】A、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A错误。B、D、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飞机模型和空气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运动的。故B正确,D错误。C、风迎面吹来,风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风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C错误。故选:B。
12、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3-1-5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甲 乙
图3-1-5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
【答案】B
【解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也可以这样解答:不管战斗机如何飞行,“天地分界线”始终是水平的,可旋转书本,将乙图中的“天地分界线”调至水平位置,此时飞机左侧(机头方向)向下倾斜。
【详解】A、当战斗机斜向上爬升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左低右高,倾斜向下,故A错误;B、当战斗机斜向下俯冲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左高右低,倾斜向上,如图乙所示,故B正确;C、当战斗机竖直向上爬升,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还是水平的,且与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远,故C错误;D、当战斗机竖直向下俯冲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还是水平的,且与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近,故D错误。故答案为:B。
13、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1)以 ▲ 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
(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 ▲ 、丙车 ▲ 。
(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 ▲ 、丙车 ▲ 。
(4)以 ▲ 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答案】(1)地面 (2)向北运动 静止 (3)向南运动 向南运动
(4)比乙车快且向北运动的物体
【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详解】(1)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三车以地面为参照物都向北运动;(2)因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向北运动,因为甲、丙两车快慢相同,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静止;(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都向南运动;(4)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所以以比乙车速度快且向北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三辆车都向南运动。
故答案为:(1)地面 (2)向北运动 静止 (3)向南运动 向南运动
(4)比乙车快且向北运动的物体
自|我|提|升|练
14、【例题】观察图3-1-6中的烟和小旗,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1-6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提示】由图中的信息“烟囱中冒出的烟向左飘”可以判断出风是向左吹的。a车的运动情况有三种可能:① ▲ ;② ▲ ;③向左运动,车速小于风速。因为b车上的旗向右飘,所以b车只能向 ▲ 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速。
【变式】在火炬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彩旗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的照片,如图3-1-7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甲火炬 ▲ (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一定向 ▲ (填“左”或“右”)运动。
甲 乙
图3-1-7
【答案】【例题】D 【提示】向右运动 静止 左 【变式】不一定 左
【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图中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
【分析】运动和静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摩。
【详解】【例题】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a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向右运动;静止;向左运动,车速小于风速;因为b车旗向右飘,所以b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故选D。【提示】由图中的信息“烟囱中冒出的烟向左飘”可以判断出风是向左吹的。a车的运动情况有三种可能:向右运动;静止;向左运动,车速小于风速。因为b车上的旗向右飘,所以b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速。【变式】甲火炬火焰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火炬不动,风把火焰刮向左;二是火炬向右运动,风相对于火炬向左,把火焰刮向左;三是火炬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火焰刮向左。对于乙火炬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火炬的火焰向右飘,只有使乙火炬向左运动,且火炬运动速度大于风速;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等于风速,则火焰竖直向上(因为此时风与乙火炬相对静止);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火焰向左飘。故答案为:不一定;左。
故答案为:【例题】D 【提示】向右运动 静止 左 【变式】不一定 左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机械运动
第1课时 运动的相对性
A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1、图3-1-1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图3-1-1
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标准来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C、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作为参照物是最适宜的,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D、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其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3、你正乘坐观光电梯上楼,地面上的人以 为参照物时,认为你是随电梯向上运动的,但电梯里的人以 为参照物时,认为你是站在电梯里静止不动的,这说明静止和运动是 的。
4、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如图3-1-2所示为“神舟十四号”发射升空过程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被固定在舱内的情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3-1-2
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陈冬为参照物,刘洋是运动的
C、以“神舟十四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D、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航天员都是运动的
5、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同学们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同学们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知识点2 机械运动的分类
6、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城里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7、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如图3-1-3所示是两辆汽车在相隔相等的时间内所处的不同位置的示意图。甲汽车做的是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我们说甲、乙两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运动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甲
乙
图3-1-3
B规律方法综合练 提升能力
8、“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3-1-4 所示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图3-1-4
9、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和行船 B、都是岸边 C、都是行船 D、行船和岸边
10、(2022杭州)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车上。此时,边上有一列“复兴号”列车也在等待发车。过了一会儿,小金说:“我们的车开动了”。而小杭却说:“我们的车没有开动,因为站台柱子没有动”。小金判断“和谐号”列车开动,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小杭 B、“和谐号”列车
C、“复兴号”列车 D、站台柱子
11、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12、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3-1-5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甲 乙
图3-1-5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
13、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1)以 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
(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 、丙车 。
(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 、丙车 。
(4)以 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自|我|提|升|练
14、【例题】观察图3-1-6中的烟和小旗,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1-6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提示】由图中的信息“烟囱中冒出的烟向左飘”可以判断出风是向左吹的。a车的运动情况有三种可能:① ;② ;③向左运动,车速小于风速。因为b车上的旗向右飘,所以b车只能向 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速。
【变式】在火炬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彩旗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的照片,如图3-1-7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甲火炬 (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一定向 (填“左”或“右”)运动。
甲 乙
图3-1-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