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川教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川教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05-11 19:3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与信息社会
一、教材分析:
《信息与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教材初中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例多个方面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来体验、感受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魅力。在活动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敢于实践操作,而本课内容与生活实际相关,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对于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中老师采用展示法教授新课。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过程。
3、认识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体会信息技术给大家带来的科技和发展。
四、重、难点:
1、信息
2、信息的获取、处理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第一节内容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信息: 声音、数据、文字、图片、影像等载体中所传达的意义叫做信息。(重点)
1、视频导入新课,看一段微电影
2、听一段上课的铃声
3、看看五一节的新闻
4、展示校园一角的图片
21世纪是信息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在传递更新,信息不是21世纪才出现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属于信息,我们可以使用录像机采集视频信息,信息需要载体才能传播信息也有真假一个信息可能有一种以上的表现形式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
例:数码相机不是一种信息,收音机不是一种信息,手机不是一种信息 ,报刊上登载的超市促销的消息就是信息
(二)信息技术: 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利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难点)
展示获取、传递、存储的图片,
举例阐述各项功能, 学生讨论回答:什么是信息技术?
观看仁寿县城前后40年的图片,对比变化,体会科技的作用。
通信技术、微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勘探技术中属于信息技术范畴是通信技术信息传递的方式是谈话、看书、听音乐。文字、图像 声音信息可以在因特网上通过网络传输,普通信件不能在网上传递。
例:李梅同学在调查时,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资料,这是信息获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看图片,展示从原始社会到现在通信技术的对比
2、查资料,体会通信技术的发展
3、科技进步,促进技术更新
二十世纪末,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智能化应用的简单化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智能化,这是互联网、传感器网络所不能及的。
19世纪,通信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电信技术的出现为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电话、无线电、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20世纪以来,通信技术又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现在,人们使用的通信技术已经非常多样化,包括有线电话、无线电话、短信、即时消息、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等。21世纪,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通信方式和新的应用。
(四)、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社会迈进了信息社会。
八、板书设计:
1、信息
2、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发展
4、信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