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9张PPT)
第八单元
学习目标
1.知识拓展与延伸:了解作家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积累有关文言知识等。
2.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读文本的精彩片段,体会文本语言严密精练、富有逻辑的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章议论方式、缜密的论证思路和富有战斗力的论证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理解两文表达的责任担当和治国理政的理念,说说这些思想和实践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学习情境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劝谏朋友,也是一件为难的事。送“苦药”,进“良言”,需要的是坚持与原则。一个为了劝谏君王,一个为了驳斥同僚、朋友兼政敌,对象不同,目的各异,但语言表达上却有一些相似之处。让我们一起欣赏。
15.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积累 文化传承与理解
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
延伸 审美鉴赏与创造
预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
附:【译注 古今对译】
预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
1.作者作品
一代名相、千古诤臣——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
[作品] 作品: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课前预习
[评价] 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犯颜直谏,史有“诤臣”之称。
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神宗时任宰相。他创立新法,改革旧政,是一位进步的政治家。
[作品] 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传世。
[评价] 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其散文雄健奇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是风格高峻。
2.了解背景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唐太宗是历史上著名的开明君主,他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听取劝谏,甚至被誉“从谏如流”。但到了贞观中期,随着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对外战争连年胜利,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他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百姓服徭役,长年不能回家。有大臣为此进谏,太宗却说:“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针对这些情况,魏征在贞观十一年,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中,接连给太宗上了四疏,《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其中的第二疏,也称“论时政第二疏”。
坚定不移,推行新法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施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施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明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谏太宗十思疏》
一、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 ( 同“震”,威 吓)
二、古今异义
①必固其根本
古义:根部;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基础梳理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古义:帝王;
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③纵情以傲物
古义:放纵感情,含贬义;
今义:尽情。
④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不相干的路人;
今义:走路。
⑤三驱以为度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⑥何必劳神苦思
古义:为什么一定;
今义:用于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三、一词多义
(1)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形容词,安定,安稳 )
②不念居安思危( 名词,安逸的环境 )
③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疑问代词,哪里 )
④安步以当车( 形容词,徐缓,从容 )
⑤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疑问副词,怎么 )
(2)信
①信者效其忠( 形容词,诚信 )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动词,信任,相信 )
③直前诟虏帅失信( 名词,信用 )
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形容词,真实,不虚伪 )
⑤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名词,音讯 )
⑥低眉信手续续弹( 副词,随便,随意 )
⑦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副词,确实,实在 )
(3)当
①人君当神器之重( 动词,主持、掌握 )
②盛夏之时,当风而立( 动词,对着,面对 )
③遥想公瑾当年( 介词,过去的某一段时间 )
④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助动词,应当 )
⑤安步以当车( 动词,当作 )
⑥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动词,适合,适应 )
(4)何
①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为什么,什么原因 )
②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为什么,怎么 )
③豫州今欲何至( 代词,哪里 )
④其间旦暮闻何物( 代词,什么 )
⑤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 )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思江海下百川( 居于……之下 )
(2)名词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表面上;内心里 )
(3)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任、重权 )
②居域中之大( 重要的地位 )
③想谗邪( 邪恶之人 )
④则思正身以黜恶( 奸恶之人 )
⑤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
⑥居安思危( 安逸的环境;危险的可能 )
(4)使动用法
①必固其根本( 使……牢固 )
②知止以安人( 使……安宁 )
③正身以黜恶( 使……端正 )
(5)意动用法
①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乐,喜欢 )
②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以……为忧,担心 )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者也”表判断 )
(2)状语后置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即“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 )
(3)省略句
江海下百川( “下于百川”,省略“于” )
《答司马谏议书》
一、通假字
不复一一自辨 ( 同“辩”,分辩 )
二、古今异义
①于反覆不宜卤莽
古义:指书信往返;
今义:多次重复。
②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古义: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今义:今常用作指数量极少。
三、一词多义
(1)度
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名词,制度 )
②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名词,计划 )
③度义而后动( 动词,考虑,揣度,估量 )
④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名词,限度 )
⑤猿猱欲度愁攀援( 动词,度过 )
⑥崔九堂前几度闻( 量词,次 )
(2)复
①不复一一自辨( 副词,再,又 )
②不敢出一言以复( 动词,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
③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动词,恢复 )
④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动词,报复 )
(3)见
①终必不蒙见察( 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
②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动词,看见 )
③冀君实或见恕也( 相当于“我”“自己”,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有称代作用 )
④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动词,召见,接见 )
⑤图穷而匕首见( 动词,同“现”露出 )
(4)知
①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动词,知道,了解 )
②则非某之所敢知( 动词,接受,领教 )
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动词,认识,识别 )
④子产其将知政矣( 动词,执掌 )
⑤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 名词,朋友 )
(5)则
①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连词,表承接,那么 )
②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连词,表转折,可是,却 )
③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那,这 )
④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连词,表假设,那么 )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副词,就是 )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连词,表因果,就 )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以膏泽斯民( 施恩惠 )
②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动词,办(事) )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献媚讨好 )
(3)形容词用作名词
以兴利除弊( 有利的事业;弊病 )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也”表判断 )
(2)被动句
终必不蒙见察( “见”表被动 )
(3)宾语前置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何为”即“为何” )
(4)状语后置
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于朝廷”即“于朝廷修之” )
②以谓受命于人主( “受命于人主”即“于人主受命” )
(5)定语后置
至于怨诽之多( 定语“多”后置 )
积累 文化传承与理解
《谏太宗十思疏》
(一)文体知识
1.疏
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封建时代臣下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著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论积贮疏》(贾谊)等。
2.浅说“讽、谏、谤、讥、说”
“讽、谏、谤、讥、说”,这五个字是古汉语中的常见字,从表面上看,它们的字义颇为相近,其实它们的字义是有差别的,下面略作阐释。
讽:意思是以委婉的言辞暗示、劝告。如:“常以谈笑讽谏”(《史记·滑稽列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两个“讽”字的意思都是指以委婉的言辞暗示、劝告对方。在古代汉语中,“讽”大都不含贬义。
谏:意思是用言语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如:“太后不肯,大臣强谏”(《触龙说赵太后》)、“谏逐客书”“召公谏厉王弭谤”。上面三例中的“谏”都是下属或臣子对上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谏”在大多数场合用作动词,有时也用作名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谏”,为动词用作名词,是“纳”的宾语。
谤:意思是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一般不作贬义词用。如:“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谏厉王弭谤》),“谤”就是公开指责厉王的过失,在这里,“谤”没有贬义色彩。不过,“谤”有时也用作贬义词,即指诽谤,恶意地攻击别人。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此处的“谤”就是指毁谤。
讥:也是指责别人的过失,但与“诽”“谤”的意义稍有差别。“谤”是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诽”仅仅是指指责别人的过失;而“讥”则是微言讽刺。如:“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说:意思是劝说,说服。如:“触龙说赵太后”和“庄辛说楚襄王”。
(二)文化知识
1.胡越 古代分别居于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两个民族。
2.君王的称谓
(1)神器 指帝位。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
(2)万岁 本为古人饮酒上寿的祝词,后用于祝颂帝王。后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就成为帝王的代称。
(3)陛下 陛,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后用“陛下”代称皇帝。
(4)天子 古人认为君主是秉承天意的,故称天子。
(5)圣驾 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圣驾”代称皇帝。
《答司马谏议书》
1.有司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泛指官吏。
2.古代常用谦称
(1)鄙人 本意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2)臣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后也完全表示谦称。
(3)仆 旧时男子自称的谦辞。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4)晚生 旧时对前辈称己的谦辞。
(5)不肖 旧时男子自谦辞。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6)不才 旧时男子自谦辞。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7)不敏 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故自谦“不敏”。
(8)在下 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
《谏太宗十思疏》
结构图示
《答司马谏议书》
《谏太宗十思疏》
这篇奏疏,作者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光抓住了唐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提出“十思”,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
《答司马谏议书》
在本文中,作者王安石通过辩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逐条驳斥了司马光的指责,揭露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明了自己坚持改革、敢想敢为,决不为流言蜚语所动的决心。
主旨归纳
1.魏征认为人君有始无终,天下易取难守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取天下时,忧患深重,竭诚待下;守天下时,踌躇满志,纵情傲物,滥刑威民。
任务探究
2.作者所提“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十思”各有什么侧重?
点拨:
核心 具体内容 侧重点
正己安人 思知足 戒奢侈
思知止
思谦冲 戒骄傲
思容纳
思节制 戒纵欲
思敬终
思纳谏 戒轻信
思正身
思恩赏 戒不公
思刑罚
3.本文在措辞上有何特点?试简要分析。
点拨:多用“下愚”“明哲”“臣闻”(而非“臣以为”)这样的词语,表达谦恭之意。魏征在进谏时,有着清醒的头脑。他虽然知道唐太宗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下,他没有因唐太宗对自己的赏识而得意忘形,仍是坚持一贯的谨言慎行的风格。文中语言真诚谦虚,委婉而又通达,合情而又合理,极富艺术魅力。
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主要是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劝谏唐太宗的?
点拨:魏征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文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来比喻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同样,魏征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至今还为人们传颂。
文中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说服力。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第一、二段,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而从反面来说“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因此,“根本”与“长”的关系自然而然被人们接受了。再有第二段中引用历史的教训来劝谏唐太宗时,也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最能触动唐太宗的心,从而引以为戒。
《答司马谏议书》
1.阅读《答司马谏议书》的第一段,说说本段的行文思路。
点拨:本段出于礼貌,先叙酬答的话——从初拟“不复一一自辨”,说到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该草率粗疏,现在则要“具道所以”——详细说明原因,由此转入正文。
2.王安石在文中说“某知罪矣”。这是不是在向司马光认错?为什么?
点拨:王安石说“某知罪矣”,并不是向司马光认错。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变法“认错”,反而认为自己对变法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
3.本文是驳论文,作者旨在批驳什么观点?是如何批驳的?
点拨:(1)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2)①直接批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提出依据进行批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王安石在这里提出有利的论据,证明不是自己独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法令制度是朝廷议订的,是名正言顺的。③举出史实进行批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表明自己不为怨恨非议所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
4.王安石是如何一步一步通过反驳对方来论证自己的论点的?
点拨:第一步:先确立一个为“儒者”公认的判定是非的标准,名实相符,即只要证明对方所加给新法的种种罪名与实际不相符合,就可以从根本上驳倒对方,这就选取了一个有力的角度。
第二步:将对方提出的种种罪名,概括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个要点。这就为后文的具体批驳树立了明确的靶子。
第三步:对五个要点逐一进行批驳,着重揭示出这些指责是名不副实的谬论。从而,势如破竹、直接痛快地切中对方的要害。文章显得理直气壮,短小精悍。
5.有人评价此文“理足气盛”、行文“简贵”,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点拨:(1)理足气盛。一是立足于理,理足则气盛;二是擅于运用排比,用排比驳斥对方,势如破竹,无可阻挡;三是擅于运用反问,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气盛言宜,铿锵有力。
(2)行文简贵。除开头和结尾段使用几句酬答的礼貌性语言之外,其他内容紧紧扣住保守派的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构思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
6.读《答司马谏议书》,结合王安石的生平,你读出了怎样的王安石?
点拨:(观点一)王安石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柏杨先生甚赞王安石改革精神。他写道:“王安石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与政治家,那个纸糊的宋王朝,如果不是他的整顿恐怕早就亡国了。”王安石为人刚正不阿,性格特别直率。他体恤百姓,关心朝廷安危,一生可谓鞠躬尽瘁,然而却没得遇明主,他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雷厉风行地进行改革。权贵害怕,甚至皇太后哭求皇帝罢免王安石。他也因此被罢官,但这也从未动摇过他变法的决心。
(观点二)王安石是天才的文学家。这位胸怀大志、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也曾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在政治上失意之后,时常跨马骑驴出游山林中,忘情山水间。也许他的内心很寂寞,但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当之无愧地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文章尤其是他的近体诗,在宋诗之中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如《艇斋诗话》所言:“绝句之妙,唐则杜牧之,本朝则荆公,此二人而已。”
附:【译注 古今对译】
延伸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课内素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谏太宗十思疏》虽然写于一千多年前,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阶级的统治,但论述富有哲理,吐词发乎深心,气势雄健,至今仍闪烁着哲人智慧的光芒,对于现今仍有许多可取之处,我们可以用扬弃的态度来对待。“十思”的反省正如今日的“八荣八耻”,要我们时刻记得居安思危,得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明君治国应积德义,明白源不可不深,根不可不固,德不可不厚的道理。如不考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长治久安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样,只能是一种妄想。
素材提炼
【运用方向】
深谋远虑 责任担当 严于律己 直言不讳 从谏如流 情感亲疏与理性判断
《答司马谏议书》体现了王安石发扬前辈法家反潮流的精神。他不愧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是宋代法家的代表人物。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对待和处理国家政事的问题上常常意见不合,这并非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而是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各自所坚持的政治主张有很多不同。这篇柔中带刚的回信,不仅体现出王安石对情感与理性、情感与实际、情感与真理等关系的认识,还体现出他敢于挑战、锐意改革、勇于坚持的勇气与精神。
【运用方向】
情感与理性 理想与现实 坚持与坚守 敢于挑战 锐意改革
二、课外素材
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
作为“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的王安石是一个难以盖棺定论的人物。自北宋以来,褒之者少,而毁之者却是全面开花、随处可见,几百年内,无论是在官方的“正史”,还是在民间的小说、戏曲中,王安石的各个方面,从学问到做官,从私人生活到道德品行,无不被人诟病。
但是尘埃掩不住真金,浮云遮不住星泽,真正的智者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发出了夺目的光芒。他之所以被诟病,因为他是改革者;他的改革触动了官僚集团的根本利益。面对种种非难,他抱定“天变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人言不足恤”的坚定信念,在那死气沉沉的环境中,爆响了一个惊雷。这惊雷,绵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振聋发聩。无改革社会便不能进步,要改革必冒风险。是安于现状、安于落后,还是冒险而进求得发展?这,二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们已作出回答,已带领国人领略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运用范例1】
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岸的人却为数不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时,会发现路会变得越来越窄,兴许有时还会碰上电闪雷鸣的坏天气。大多数人会被这样的情景吓坏,或是埋怨暴雨后的小路过于泥泞,因此不愿再前进,于是,他们就这样背离成功而去。而那些“不怠”的人终会在黑暗中发现那个代表着希望的小光点,然后在柳暗花明中找到落脚的终点站。
【运用范例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我深以为然。太多的前人,太多的远方,连风景也如嚼过千遍的鸡肋,愈发促使我们拿起自己的理性,拒绝平庸,踏出自我之路。
拒绝平庸而甘于平凡,这不是修辞的问题,而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
概括精要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必须掌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偏义复词等相关方面的知识。“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义项,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等。
聚焦高考
“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中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通用。因为古代汉字的数量少,语言里有这个词,但是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偏义复词”,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洞悉考情
近几年高考不再单独设题考查实词,但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言断句的考查、语句翻译的考查,都是基于对实词含义的理解;没有对实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正确解答这些题目。
归纳方法
一词多义推断“5法”
1.语境代入推断法
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可以借助句内语境来推断,有些句子的实词词义需要借助句外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文贯通。语境代入推断法是最主要的推断方法。
2.成语联想推断法
不少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借助自己比较熟悉的成语中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3.联系教材推断法
高考试题中考查的实词,其含义都能在所学课文中找到印证,因此,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实词的含义,推断试题中的实词含义。
4.语法成分推断法
除倒装句外,文言文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可以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5.句式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精练好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石门亭记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
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
令:让,叫
B.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
悉:全部,都
C.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
相:互相
D.人之否也敢自逸
否:穷而不达,即不得志
【解析】 令:县令。
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留之山中,其石相望
使记其作亭之意
B.君至而为亭
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
C.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
夫环顾其身无可忧
D.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
D
【解析】 “以”是表目的的连词,用来。A项,代词,它/助词,的。B项,连词,表顺承,可不译/连词,表并列,可不译。C项,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代词,自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为“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俗语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解析】 “玩水”不是“仁”的体现,“去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不能得出“是‘仁’的体现”的结论。
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
译文:为政不分小与大,不以德为政,人民就不能被教化、训导。
(2)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译文:(朱先生)造这亭的意图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5.阅读全文,分析“作亭之意”是什么。
答:(示例)①访求人民的疾苦,“求民之疾忧”;②古今的名士,很幸运他们的石刻还在,而他们的文章也确实好,“其石幸在,其文信善”;③拥有仁义的名声而留存他们(寄托在文章中)的志向,也是仁,“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
附【译文】
石门亭在青田县数里外,是县令朱先生造的。石门山是名山,古时候的人都把自己观光游览的感慨刻留在山里,那些刻石都可以看到。朱先生来了就造了个亭子,把古今的石刻都立到亭子里来,然后写信给他的外甥女婿我王安石,让我记下他造此亭的意图。
(朱先生)之所以要造这个亭子,难道只是因为对这山的喜爱吗?还是也有对观光眺望的喜爱呢?还是为了在这里体察人民的疾苦呢?还是用来让自己在这亭子里度假休闲呢?
还是为不让那些人所刻的作品暴露在野外被风雨侵蚀因没有东西庇护而仆倒毁损呢?人们对外物的喜好厌恶必定按照类别区分。广大而茂盛丰美,万物依附其生长,而本身却不以为这是自己的功劳,是山;爱山的人,是仁者;来到野外,登高远望,心中必然会有感慨。《尚书》不是说了吗:“我老了就跑到山里去。”《诗经》不是说了吗:“驾车出游是为了排遣我的忧愁。”环顾自己周身而没有可忧愁的人,他的忧愁必然就在天下,忧天下也是仁。人不得志就能放纵自己了吗?到山里探访偏僻地方的百姓,与他们交谈以知其忧愁,哪有充耳不闻的道理呢?访求人民的疾苦,也是仁。
为政不分小与大,不以德为政,百姓就不能被教化、训导。百姓被教化、训导了,便没有了争讼之事,百姓如果不是没有争讼,怎能让他们休养生息、生活惬意呢?古今的名士,很幸运他们的石刻还在,而他们的文章也确实好,那么他们的美名与石头都将传承不朽,成就仁义的名声而留存他们(寄托在文章中)的志向,也是仁。(朱先生)造这亭的意图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