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课件(共99张PPT) 部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2023年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课件(共99张PPT) 部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1 14:4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7张PPT)
第八单元
16.阿房宫赋 六国论
学习目标
1.知识拓展与延伸:了解作家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积累有关文言知识等。
2.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读文本的精彩片段,体会两文语言感情强烈、气势充沛、富有感染力的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探究两文运用的论证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文章体现的史实和蕴含的情感,理解两文表达的责任担当和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的理念。
学习情境
  《阿房宫赋》《六国论》都是史论散文,以史为鉴,探讨六国、秦朝灭亡的原因,班级计划举行一场辩论赛,探讨哪一篇是你心中更为理性的声音。
积累 文化传承与理解
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
延伸 审美鉴赏与创造
预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
附:【译注 古今对译】
预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
1.作者作品
晚唐才子——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杜牧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故人称“杜樊川”。
[作品] 著有《樊川文集》。
课前预习
[成就] 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大器晚成的“王佐才”——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
[作品] 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
[成就] 苏洵擅长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2.了解背景
《阿房宫赋》
规劝当政者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致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否则,最终只能落得“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六国论》
战国时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积极向东扩张,夺取六国的土地。韩、魏、楚三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三国纷纷割地求和,最终亡国;齐、燕、赵三国也因势单力薄或方法不当而灭亡。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辽、西夏的威胁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决抵抗,采取妥协的办法,以财赂敌,求得苟安。这种做法增加了敌方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而且并未换到和平,终不能免于灭亡。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降,于是写下了这篇《六国论》。
《阿房宫赋》
一、古今异义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
今义: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冷暖;
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地形等有关。
基础梳理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指金玉珍宝等物;
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
(4)齐楚之精英
古义:指金玉珍宝等物;
今义:精华;出类拔萃的人。
(5)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今义:值得怜悯。
(6)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避免接触。
二、一词多义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 动词,统一 )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数目之始 )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副词,一旦 )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副词,全,都 )
⑤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形容词,专一 )
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名词,一体 )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动词,喜爱 )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动词,爱护 )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动词,吝惜 )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 动词,喜欢 )
(3)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动词,灭族 )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名词,类 )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名词,家族 )
(4)焉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②或师焉,或不焉( 语气助词 )
③且焉置土石( 代词,哪里 )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副词,何 )
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相当于“于此” )
(5)而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连词,表承接 )
②不敢言而敢怒( 连词,表转折 )
③谁得而族灭也( 连词,表顺承 )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连词,表并列 )
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连词,表递进 )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出现云,出现龙 )
②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出现彩虹 )
③朝歌夜弦( 吟唱;弹奏 )
④谁得而族灭也( 灭族 )
⑤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变成焦土 )
(2)名词作状语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
②辇来于秦( 乘辇车 )
③朝歌夜弦( 在早上;在晚上 )
④日益骄固( 一天天地 )
⑤廊腰缦回( 好像人的腰部 )
(3)动词用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 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
(4)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以……为鉴 )
(5)数量词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也”表判断)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者……也”表判断)
(2)被动句
函谷举。(“举”即“被举”)
(3)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自哀”即“哀自”)
(4)状语后置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多于南亩之农夫”即“于南亩之农夫多”)
《六国论》
一、通假字
暴霜露 ( 同“曝”,暴露 )
二、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的实际数目;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引出结果,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先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7)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8)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义:向下吞咽;
今义:吞咽。
三、一词多义
(1)兵
①非兵不利( 名词,兵器 )
②而秦兵又至矣( 名词,军队 )
③斯用兵之效也( 名词,武力 )
(2)事
①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
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词,事情 )
(3)犹
①犹抱薪救火( 动词,如同,好像 )
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副词,仍然,还 )
(4)终
①终继五国迁灭( 副词,终于 )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动词,坚持到最终 )
(5)始
①始有远略( 名词,起初,开始 )
②始速祸焉( 副词,才 )
(6)向
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副词,假使,如果 )
②并力西向( 动词,朝着,对着 )
(7)得
①较秦之所得( 动词,获得 )
②此言得之( 形容词,合适,得当 )
(8)势
①有如此之势( 优势 )
②其势弱于秦( 势力 )
(9)亡
①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失去 )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灭亡 )
(10)与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亲附,亲近 )
②与战胜而得者(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
③六国与秦皆诸侯( 连词,和,同,表并列 )
(11)则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连词,就 )
②则秦之所大欲( 连词,那么 )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①日削月割( 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按理来说 )
(2)名词用作动词
①义不赂秦( 坚持道义 )
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待 )
③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吞下 )
④以地事秦( 事奉 )
(3)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不能独完( 保全 )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坚持到最终 )
③始速祸焉( 招致 )
(4)动词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译为“打退” )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非”表否定判断 )
(2)被动句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
②洎牧以谗诛。(“诛”即“被诛”)
(3)定语后置
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大”后置 )
(4)状语后置
赵尝五战于秦。(“五战于秦”即“于秦五战”)
积累 文化传承与理解
《阿房宫赋》
(一)文体知识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赋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和散文的特点。“体物言志”是赋的内容特征,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铺采摛文”是赋的形式特点,即注重铺叙,辞藻华美,浓墨重彩。
赋的特点:①语句上以四、六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②音节上声律和谐,读之朗朗上口。③文辞上夸张渲染,讲究藻饰和用典。④内容上多写宫苑游猎,篇末作一些讽喻。总之,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律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二)文化知识
1.四海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
2.妃嫔媵嫱 妃,专指皇帝的妾,太子、王侯的妻。嫔,皇帝的妾,皇宫中的女官。媵,陪嫁的人。嫱,宫廷里的女官,实即帝王侍妾。
3.鼎 青铜器最重要的器种之一,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从夏商周到秦汉两千多年间,鼎一直是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为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现存于世比较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子龙鼎等。
4.锱铢 古代较小的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5.九土 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六国论》
(一)文学史上有造诣的父子兄弟姐妹
苏洵(父)、苏轼(子)、苏辙(子)——父子
班彪(父)、班固(子)、班超(子)、班昭(女)——父子、父女
蔡邕(父)、蔡文姬(女)——父女
曹操(父)、曹丕(子)、曹植(子)——父子
陆机、陆云——兄弟
晏殊(父)、晏几道(子)——父子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
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周建人——兄弟
大仲马(父)、小仲马(子)——父子
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姐妹
(二)文化知识
1.先 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人、先祖、先烈。
2.邑 ①国都。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作邑于丰。”②城镇。本文中就是此义。③封邑。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的领地或食邑。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赏邑万家,金百镒。”④田地划分单位。如《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⑤人聚居的地方。如《荀子·大略》:“过十室之邑必下。”
3.诸侯 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要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如《吕氏春秋·孟春》:“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后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如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卿 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如《汉书·孟喜传》:“父号孟卿,善为《礼》《春秋》。”也可用于君对臣的称谓,或用于朋友、夫妻之间的爱称。
5.郡 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如《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
《阿房宫赋》
结构图示
《六国论》
《阿房宫赋》
本文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统治者骄奢淫逸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表现出了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救世的情怀。
《六国论》
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弊在赂秦”。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的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不可一味退让以求苟安,要励精图治,坚决抵御外来侵扰,以维护和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
主旨归纳
《阿房宫赋》
1.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点拨: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何以会灭?赋中说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从何看出六国之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
任务探究
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六王”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罩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点拨:
描写的角度 描写的内容 描写的作用
写阿房宫
建筑之奇 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 ①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无以复加,为此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秦王朝覆灭之因。
②为后面的宏论张本,为篇末总结教训、讽喻现实打基础。
写阿房宫
美女之众 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倍加渲染。
写阿房宫
珍宝之富 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泥沙。
《六国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领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跟。
2.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用了哪些对比?各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二段从第一个方面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用了以下对比: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3.阅读第三段,分析: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有什么作用?
点拨: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
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他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一旦五国破灭,他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迁灭”。
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太子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而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使国家灭亡。不仅如此,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
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回答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
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4.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点拨:不好。首先,六国灭亡的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作“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因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输币。如果删去第五段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做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五段的话,上面这些话就变得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作“借古讽今”。
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六国论》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点拨:(1)对比论证。文章写了以下几组对比。①祖辈、父辈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与“如弃草芥”。②诸侯土地的有限与秦国贪欲无限的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③诸侯贿赂频繁与秦国侵略更厉害的对比:“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通过以上几组对比,说明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从而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2)引用、比喻论证。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比喻使语言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3)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下断语,表现了文章论述语言的准确性、分寸感,恰到好处。
(4)类比论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把北宋比作六国,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
6.《六国论》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
点拨:(示例一)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的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信服。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
(示例二)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所致。但正如有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
7.阅读《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完成下表后与同学交流共享。
比较角度 《阿房宫赋》 《六国论》
文体
提出观点的方式
行文思路
表达方式
语言特点
点拨:
比较角度 《阿房宫赋》 《六国论》
文体 辞赋 议论文
提出观点的方式 卒章显志 开门见山
行文思路 由物及人,由事及理 由事及理
表达方式 描写、抒情、议论 议论为主
语言特点 骈散结合 设问辩难
附:【译注 古今对译】
延伸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课内素材
以史为鉴
尊重历史,倡导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史学著作浩如烟海,体现了凝重的历史反思。这些思考凝聚了先人的智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阿房宫赋》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腐化不体恤民意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勿“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警告。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并借古讽今,“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他们借古讽今,警示后代应以史为鉴。
【运用方向】尊重历史 反思历史 以史为鉴 爱民
素材提炼
二、课外阅读
以史为镜
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们不能忘记曾经走过的路。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回顾历史,学习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增强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奋斗、奉献甚至牺牲的前辈,以史明志,学史力行,永远保持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不断蓄积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运用范例】“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唐人于良史如是说。我们更多人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只能做社会中普通的劳动者。但是,一个有家国情怀、有正能量的平凡人,即使他所从事的工作是多么不起眼,他也能带给社会诗意和芳香,起到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作用。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年轻人夸夸其谈,仅靠一个键盘爱国,不肯将爱国落实于行动;有些人只想做主播、网红,不愿踏实创业。还有些人盲目媚外,志在移民;甚至有些人拒唱国歌,一心“去中国化”。他们不知道,钱学森曾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毅然从美国回到当时还一穷二白的中国;他们不知道,只有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才能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底气。
我们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有着共同的母亲——中国。让我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从前辈们的家国情怀和奋斗历程中获取力量,开始书写我们自己的爱国诗篇吧!
赶考之路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从1949年到2050年,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瞿秋白说,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法国史学大师吕西安·费弗尔说过一句话:在动荡不定的当今世界,唯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
不能深刻感触过去,过去的百年中华民族又该怎么获得挺直身躯的脊梁?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未来的百年我们又怎么能获得腾飞的翅膀?皆从个人苦乐出发,中华民族永远出不了孙中山、毛泽东。
【运用范例】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长卷镌刻着奋斗的辉煌,也启示着未来的方向。“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国共产党人看历史明初心、向历史求规律,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意气风发踏上新的赶考之路。
《长津湖》的彩蛋
2021年9月30日,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众多明星参演的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影片结尾并没有交代伍千里等人物的结局,众多观众在影片结束后没有立即离场,等着看“彩蛋”,却一直没有。后来,有人说,走出影院后,眼前的盛世繁华就是最好的“彩蛋”。
【运用范例】《长津湖》最好的彩蛋是看完电影后,大家兴致勃勃地在网上交流,不用像叙利亚、伊拉克,更不用像阿富汗,航母、075、055、歼20等等都在守护着我们的和平。没有任何一种和平是理所当然的,背后都是火力不足恐惧症,是科研和经济等综合力量的差别。
今天的世界,战争一直都在进行,只是形势不同,例如疫情,例如经济和市场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你、我、他都有参与。正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团结和付出,让我们越来越有底气去维护合理的权益。
名楼赋
韦野
久慕昆明风景秀丽的大观楼,一向无缘相识;更慕雄踞洞庭的千古名胜岳阳楼,也难得相见。说来幸运,一次偶然的边疆之行,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我从南盘江畔归来的头一天,就兴冲冲饱览了大观楼的风姿。游兴未尽,忽又至洞庭到岳阳楼探胜,登楼远眺,一览无余。老天也真作美,两次观光这江南名楼,均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和风助兴,引人浮想联翩,遐思不已。
美文赏读
大观楼幽雅壮美,不愧为春城的名胜,滇池的奇绝。登楼环顾,五百里滇池尽收眼底,池水浩淼,一片黛绿青碧,帆影掠过,如在诗意盎然的画中。在楼前近华浦中荡舟,水如明镜,亭榭似蜃楼,船绕竹丛、月桥、佛塔、亭台,似在翠羽丹霞之下,仿佛是“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四时景色涌进心胸,顿觉如置身祖国温暖的怀抱,畅饮着甘洌醇厚的美酒。此楼从康熙三十五年建成后,即成为昆明西城的名胜。多少骚人雅士常在此聚会宴游,多半是吟风弄月,歌功颂德。
直到乾隆年间,才有寒士孙髯,出之不群,以豪迈的气概,酣畅的文笔,精巧的构思,严谨的对仗,傲然写出一副海内闻名的“古今第一长联”,上下两联竟达一百八十字,赫然震惊文坛。于是,大观楼威望倍增,名贯天下。“闻者莫不兴起,冀一登临为快。”我在楼前石阶上默诵楹联数遍,不禁心潮滚滚。
如果说大观楼给予我的感受,归纳起来仅仅是一副古今第一长联而使它名声益振,像南天蓝空的巨星引人无不向往,那么,看罢岳阳楼之后,我这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感受,似乎更加突出而不可泯灭了。
你看,岳阳楼雄踞城西,面临洞庭,登楼遥望,水波浩淼,“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我乘舟赴君山,一路自有与滇池不同之美感。洞庭之水的壮伟、磅礴的气势,广阔、雄浑的境界和绚丽多姿的景色自不必赘言。但回首仰望岳阳楼,和在滇池回眸大观楼,不免有大同小异之感。二楼同样临湖耸立,俯瞰水面,视野无碍;均是木制结构,典型的中国古建筑式的巨檐画栋。这些平常景象,在我国许多楼宇、寺庙里都是可以看到的。
可是,为什么这两座并不富丽堂皇的楼却有那么大的名声呢?究其缘由,不在于外形的巧装打扮,位置的奇特险峻,建筑的高矮大小,而在于它们深邃的内涵,以及它们给人展示的精神与气质。
阿房宫可谓富丽堂皇,千古绝有,“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但这是搜刮民脂民膏、挥霍无度之果,被人焚为灰烬也就是情理之事,且落个昭著臭名。刘禹锡曾居住过的简陋的房屋,虽然满是苔痕草色,还时常受凄风苦雨的侵袭,却美名在外,只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而大观楼、岳阳楼也凭一联一文显其精神与气质。《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为朋友滕子京被贬所邀而作。此记虽有忠君之言,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给人以启迪。试想,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代,“古仁人”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是何等不易啊!
我想,这里络绎不绝的游者,大多并非是为古建筑而来吧。同样,我在大观楼前看到的情景也无不如此。“海内长联第一佳者”,不仅完美地描绘了大观楼前的景物,而且从云南历史写起,有力地抨击整个封建制度,让人洞察生活的底蕴,触摸时代的脉搏。虽然“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他们费尽移山心力,但“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孙髯更尖锐指出“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而他们所赢得的,只不过是“只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历史不正是如此吗?范仲淹虽然登斯楼“宠辱偕忘”,也难免宦海浮沉,但其精神必定长留人间。千古雄文垂壁,古今第一长联悬门,这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和骄傲。虽遭历史战火的毁坏,却不绝于世,可见其精神的所在。
若不是范仲淹的名篇在此,若不是孙髯翁的奇对在此,恐难有千里迢迢而来的游者。自然,名楼的湖光也美,山色也美,水花也美,但这些绝不是名楼之美,更不是名楼的风骨!它们的真正的美,是先贤为永葆它们的生命和青春而赋予它们的博大的胸襟和深邃的内涵,教你看后可纵贯古今,悟出做人应恪守与追求的信念。
名楼为人增志才是真正的名楼。贫莫贫于无志,贱莫贱于无才。愿徒有空名而无益于人的楼阁,也可从岳阳、大观的络绎不断的敬仰者中悟出些什么,也谱一曲传世的绝唱。
【赏析】 文章题为“赋”,笔法灵活,并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使得文章既不乏富有诗意的语言,又有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行文中引用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名句,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既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又可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文章第二段把众多的骚人雅士和孙髯进行对比,突出孙髯对大观楼名冠天下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五段把阿房宫和刘禹锡的陋室进行对比,一个尽管富丽堂皇,却臭名昭著;一个虽然简陋,却美名在外。语言雅俗共赏,极富特色,句式上多用四字句、对偶句、排比句,整散结合,读来朗朗上口,形象地刻画出“名楼”之美。
概括精要
“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语。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彩变化等六种。如下表格:
聚焦高考
类别 阐释 示例
词义扩大 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类别 阐释 示例
词义缩小 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词义转移 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孙子膑脚”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类别 阐释 示例
词义弱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现在表示的语义较弱 “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通称为“病”,不再单纯表示“重病”这个意思
词义强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现在表示的语义增强 “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类别 阐释 示例

彩变化 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彩发生了变化 “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词;今义是“迎合”,贬义词
洞悉考情
近几年高考不再单独设题考查古今异义词,但会在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言断句的考查、语句翻译的考查中间进行考查。古今异义词,既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尤其是后者,容易用今义解释古义,这也是高考古代诗文阅读题目中常考的热点。
归纳方法
1.要区分所给词语是否由两个词组成。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指示”为“指”和“示”两个词,译为“指出来给……看”;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为一个词。
2.即使所给词语古今都是一个词,也要看其含义是否相同。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宣言”,在此意为“扬言”。而在现代汉语中“宣言”有两个词性,双重含义:作名词,意为“(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作动词,意为“宣告,声明”。
3.结合所给词语的感彩加以区分。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卑鄙”的含义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在古代汉语中是自谦的词语;而在现代汉语中“卑鄙”意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是贬义词。
4.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的区别。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而成,但只表达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的双音节词。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入”,此处只取“入”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出入”意为“出去和进来”。
5.要归纳整理古今同音同形词。近两年注重考查这类词,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归类整理,结合教材中的相关例句,以便于理解记忆。如:形容、非常、前进、可怜、自由、具体、婚姻、妻子、南面、地方、逢迎等。
精练好题
一、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程度副词,极,很。
使者,出使的人 
意外的变故 
3.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4.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5.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______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求学的人 
旷远的样子 
第二年 
6.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颜料或染料。
神态、脸色、容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上余青州书
苏洵
洵闻之:楚人高令尹子文①之行,曰: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夺其令尹而不怒。其为令尹也,楚人为之喜;而其去令尹也,楚人为之怒;己不期为令尹,而令尹自至。夫令尹子文岂独恶夫富贵哉,知其不可以求得而安其自得。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为之嚣嚣。嗟夫,岂亦不足以见己大而人小邪!脱然为弃于人而不知弃之为悲,纷然为取于人而不知取之为乐。
昔者,明公②之初自奋于南海之滨,而为天下之名卿。当其盛时,激昂慷慨论得失,定可否,左摩西羌,右揣契丹,奉使千里,弹压强悍,不屈之虏,其辩如决河流而东注诸海,名声四溢于中原,而磅礴于戎狄之国,可谓至盛矣。及至中废而为海滨之匹夫,盖其间十有余年。明公无求于人,而人亦无求于明公者。其后适会南蛮纵横放肆,而莫之或救。明公乃起于民伍之中,折尺箠而笞之,不旋踵而南方 安。夫明公岂有求而为之哉?适会事变以成大功,功成而爵禄至。明公之于进退之事,盖亦绰绰乎有余裕矣。
悲夫,世俗之人纷纷于富贵之间而不知自止,达者安于逸乐而习为高岸之节,顾视四海饥寒穷困之士,莫不颦蹙呕哕而不乐;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此二人者,皆不可与语于轻富贵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富贵贱之正味也。夫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忸于贫贱之辱者,而后可与语此。
洵,西蜀之匹夫,尝有志于当世,因循不遇,遂至于老。然其尝所欲见者,天下之士,盖有五六人。五六人者已略见矣,而独明公之未尝见,每以为恨。今明公来朝,而洵适在此,是以不得不见。伏惟加察,幸甚!
(选自苏洵《嘉祐集》,有删改)
【注】 ①子文:姓斗,名穀於菟,字子文。楚国内乱,子文自毁其家,以纾国难。三次被免去相位,毫无愠色。②明公:对于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的尊称,此处指余靖,时任青州知州。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B.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C.穷者黎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D.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C 
【解析】 注意“为……所……”和“为……而……”是固定句式,中间不能随意停顿,据此可排除A、B两项;“贵人”是“辉光”的定语,其间不能停顿,据此可排除D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尹,春秋时期楚国官名,位同国相。
B.中原,在古代系华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区域。
C.匹夫,多指无学识、有勇无谋的人。
D.伏惟,表示希望、愿望的敬辞。
【解析】 C项,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洵先写古代贤士令尹子文在令尹职位上三起三落,楚人为他喜悦,替他愤怒,而他本人却心态平和,意在引出下文对余靖的赞颂。
B.苏洵写出了余靖出使戎狄之国时和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时的表现,也借此讽刺了当政者的软弱无能,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C.苏洵刻画了世俗之人骄于富贵、耻于贫贱的丑陋之态,与余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余靖的高尚人格。
D.苏洵在文中表达了对余靖君子之风的推崇之情和拜谒对方的急迫心情,同时也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心志。
【解析】 B项,“借此讽刺了当政者的软弱无能”属于无中生有。
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脱然为弃于人而不知弃之为悲,纷然为取于人而不知取之为乐。
译文:很轻快地被人家免职了,却不知免职是悲哀的,多次被任用而不知被任用是愉快的。 
(2)悲夫,世俗之人纷纷于富贵之间而不知自止。
译文:可悲啊,世俗的人在功名利禄之间忙碌追求,却不知道自行停止。 
5.请概括余靖的形象特点。
答:(示例)余靖出使戎狄之国时慷慨无畏,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时机智勇武,面对功成名就和失意落魄时心境淡然,具有宠辱不惊的君子之风。 
参考译文:
我听说:楚国人认为令尹子文的行为高尚,说:三次任命他为令尹却不高兴,三次剥夺他令尹的职位却不愤怒。他做令尹,楚国人因此而高兴;而他不做令尹,楚人因此而感到愤怒;他自己没期望做令尹,但令尹这个官位自己来了。难道令尹子文就独独厌恶富贵,他知道富贵不可以勉强求得,从而安然自得。因此喜怒不触及他的内心,而众人却因此怨恨不满。啊,难道这也不足以看出自己的大度别人的小气吗!很轻快地被人家免职了,却不知免职是悲哀的,多次被任用而不知被任用是愉快的。
以前,明公您刚开始崛起于南海之滨,成为天下的名臣。正当得意之时,激昂慷慨,讨论得失,判定对错,左边揣摩西羌,右边揣摩契丹,奉命出使千里之外的地方,打压强悍不屈服的外敌,你的辩才好像是决口的河流向东注入大海,名声在中原四溢,在戎狄等蛮夷中也显出磅礴气势,可说是最为兴盛了。等到中间被罢黜成为海滨的平民百姓,大概这中间有十多年。您对人无所求,而别人对您也无所求。那以后,恰逢南方少数民族肆意放纵作乱,却没有人能够去解救这危难。您于是在百姓的队伍中奋起,带领少数兵力去攻打,不多时间南方安定。您难道是有所求而做这事吗?恰好遇到重大事件而成就大的功业,功业成,爵禄自然到了。您对于出仕退隐之事,大概也是态度从容,不慌不忙啊。
可悲啊,世俗的人在功名利禄之间忙碌追求,却不知道自行停止。得志的人,安于享乐,习惯高高在上的样子,回头看四海之内忍受饥寒、走投无路之人,没有不皱眉皱额呕吐不高兴的。处境困难的人吃粗劣的汤羹都吃不饱,穿粗布衣服也不保暖,习惯被贫贱的处境摧残折磨,仰望贵人的光辉则神魂颠倒惊慌失措。这两种人都不可以对他们说轻视富贵安于贫贱的事。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贫富贵贱的本质含义。只有天下那些习惯于富贵的荣耀,而且羞惭于贫贱的耻辱的人,才可以与他们谈论此类话题。
我是四川西部的平民百姓,曾有过在当世做出成就的志向,但由于按老一套办事而得不到赏识,便到了老年。然而我曾经渴望拜会的人,普天之下,大概五六人而已。那五六个人,我大都已见过,可是唯独不曾见过阁下您,常常认为这是遗憾。如今您回来朝中,而我又恰好在这里,因此不得不见您。希望您明察,我将不胜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