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适合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统计玲玲喜欢读书种类时 B.统计小刚体重增长情况时
C.统计两个城市气温变化趋势时 D.统计小红喜欢吃的冰棍口味时
2.下图是6月11日到6月17日北京关于累计新增和每日新增的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统计图,哪天新增确诊病例最多?( )
A.17号 B.14号 C.13和14号 D.16号
3.如图所示的图像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像的是( )。
A.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 B.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 D.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4.甲乙二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近五次训练成绩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连结,得分如图所示,下面的结论错误的是( )。
A.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
B.第三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
C.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2分
D.五次测试甲的成绩都比乙的成绩高
5.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中虚线部分AD所示。则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狗的速度始终比兔子快 B.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图中BC段表明兔子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前4秒内,小狗比兔子跑的快
二、填空题
6.如图是食品厂2017年上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生产饮料的统计图。
(1)2018年( )的产量和2017年同期的产量相等。
(2)2018年( )月的产量比2017年同期的增加最多。
(3)2018年( )月的产量和( )月的产量相等。
7.文文和亮亮是一对双胞胎,下图是他们6—10岁的身高情况。
①他们在( )岁时身高差距最大,相差( )厘米。
②亮亮从( )岁到( )岁身高增长最快。
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下半年衬衫销量呈( )趋势,毛衣销量呈( )趋势。
(2)对比观察,( )月份衬衫和毛衣销量的差距最小,( )月份衬衫和毛衣销量的差距最大。
9.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复式折线统计图除了有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外,还有( )的优点。
10.下面是某小学2008~2014年患龋齿人数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男、女生患龋齿人数最多的是_____年,一共_____人;在_____年男生患龋齿的人数最少,_____年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相差最多,_____年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同样多。
(2)从总体上看,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呈_____趋势.女生从_____年到_____年患龋齿的人数出现了回升,男生患齲齿的人数有_____次出现回升。
11.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跑完400米,李想用了( )秒。
(2)第30秒时,王小林跑了( )米,李想跑了( )米。
12.在喧嚣的城市中,为心灵找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栖息地,这个地方便是城市书房。为了更合理地安排城市书房的营业时间,我们调查了已经营业的两个城市书房,一天内不同的时间段进入城市书房阅读的人数,根据调查情况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
(1)甲城市书房在一天内阅读人数最多的时间是( )时;乙城市书房在一天内阅读人数最多的时间是( )时。
(2)通过统计图,我们可以知道甲城市书房( )时开始营业,( )时停止营业。
(3)根据统计图,你建议城市书房在( )时间段营业比较合适。
13.一辆公交车某趟从起始站至终点站的行驶过程中乘客乘车情况如下图。
(1)起始站有( )位乘客上车,终点站有( )位乘客下车。
(2)第( )站下车的乘客最多,第( )站上、下车的乘客一样多。
(3)这辆公交车这一趟最多时载( )位乘客。
14.如图是某地2004-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统计图。
(1)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最多的是_______年,最少的是_______年。
(2)2007年农村居住面积与城镇的相差_______m2。
(3)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长得最快的是_______年到_______年。
(4)_______年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与城镇居住面积的差距最小。
(5)纵观该统计图,说明了_______。
三、解答题
15.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 )月份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小。
(2)从总体情况来看,甲品牌冰箱销量呈现( )趋势,乙品牌冰箱销量呈现( )趋势。
(3)甲品牌冰箱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 )台冰箱。
(4)根据统计图的信息,你对商场经理有什么建议?
16.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雾霾天气加重,PM2.5(细颗粒物,单位:微克/立方米)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高,表示空气污染越严重。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地的空气质量较好。
(2)这一周乙地有( )天空气质量为优,甲地有( )天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
(3)根据统计的信息,你对如何保护大气环境有哪些建议?
17.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各题。
王丹和李建参加800米赛跑情况统计图
①请用“快”“慢”来描述王丹的比赛情况:王丹是先( )后( )。
②800米赛跑开始时,( )领先,跑到( )分钟后( )领先。( )先到达终点。
③请你根据统计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18.下面是美嘉商场1~4月两种相机销售情况统计图。
国美商场1~4月两种相机销售情况统计图
(1)数码相机( )月的销售量最多,普通相机( )月的销售量最多。
(2)( )月两种相机的销售量相差最多。
(3)普通相机( )月的销售量比前一个月下降的最多。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9.根据下面统计图回答问题。
(1)明明和亮亮第( )次跳远成绩相差最多,相差( )米。
(2)从这两名同学中选一名参加跳远比赛,你推荐谁去?结合统计图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用于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的变化趋势。逐一分析选项即可。
【详解】A.一个人喜欢读书的种类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B.一个人的体重增长适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
C.两个城市的气温变化趋势,适合用统计图表示,且需要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
D.一个人喜欢吃的冰棒口味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要抓住两个关键点。第一,要表示多个量;第二,要表示变化趋势。
2.B
【分析】求出相邻两天人数差,即当天新增人数,比较即可。
【详解】8-1=7(人)、43-8=35(人)、79-43=36(人)、106-79=27(人)、137-106=31(人)、158-137=21(人)
故答案为:B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C
【详解】A.因为12÷10=1.2千米,24÷20=1.2千米,…,即斑马奔跑的路程÷奔跑的时间=斑马速度(一定),所以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正比例;
B.由图像可知: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由图像可知:斑马比长颈鹿跑的快,所以C选项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说法错误;
D.由图像可知: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根据图像对各选项进行依次解析、进而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C
4.D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A.从统计图可以看出,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A正确;
B.从统计图可以看出,第三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B正确;
C.从统计图可以看出,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14-12=2分,C正确;
D.五次测试甲的总成绩是10+13+12+14+16
=23+12+14+16
=35+14+16
=49+16
=65(分)
乙的总成绩13+14+12+12+14
=27+12+12+14
=39+12+14
=51+14
=65(分)
64=65
所以五次测试甲的总成绩等于乙的总成绩,所以D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
5.B
【分析】由图像可以看出:在前4秒,兔子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小狗的路程多,所以兔子的运动速度大于小狗的运动速度(由此判断选项D错误);在第4秒,小狗和兔子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在4到8秒的时间段,小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兔子的路程多,所以小狗的运动速度大于兔子的运动速度。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运动路程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A是错误的,B正确。另外,图中的BC段表示兔子处于静止状态。
【详解】由分析得:在前4秒,兔子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小狗的路程多,所以兔子的运动速度大于小狗的运动速度。由此判断选项A和D错误;
在第4秒,图中的BC段表示兔子处于静止状态,由此判断选项C是错误的;
在4到8秒的时间段,小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兔子的路程多,所以小狗的运动速度大于兔子的运动速度。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运动路程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和预测。
6. 一、四 三 一 二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2018年一月、四月的产量和2017年同期的产量相等;
(2)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2018年三月的产量比2017年同期的产量增加最多;
(3)2018年一月的产量和二月的产量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1)2018年一月、四月的产量和2017年同期的产量相等;
(2)2018年三月的产量比2017年同期的产量增加最多;
(3)2018年一月的产量和二月的产量相等。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7. 10 10 7 8
【分析】①观察统计图,同一数轴两个数据点距离越远表示身高差距越大,求差即可;
②观察统计图,折线往上坡度越陡表示增长越快,据此分析。
【详解】①他们在10岁时身高差距最大,相差10厘米。
②亮亮从7岁到8岁身高增长最快。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8. 下降 上升 10 7
【分析】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结合题意,直接填空即可。
【详解】(1)下半年衬衫销量呈下降趋势,毛衣销量呈上升趋势。
(2)对比观察,10月份衬衫和毛衣销量的差距最小,7月份衬衫和毛衣销量的差距最大。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9. 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便于比较两者数量差异
【分析】(1)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2)折线统计图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除了有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外,还有便于比较两者数量差异的优点。
【详解】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复式折线统计图除了有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外,还有( 便于比较两者数量差异 )的优点。
【点睛】此题需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10. 2008 167 2013 2013 2012 下降 2010 2012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从折线统计图读出数据,以及判断变化趋势,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进行解答。
【详解】86+81=167(人)
11. 80 200 150
【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到数轴400米,再看虚线对应的横轴数据即可;
(2)观察统计图,找到横轴30秒,再看数轴二人对应数据即可。
【详解】(1)跑完400米,李想用了80秒。
(2)第30秒时,王小林跑了200米,李想跑了150米。
【点睛】关键是会看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12. 20 18 8 23 10时至22时
【分析】(1)观察统计图,数据点位置越高,表示人数越多;
(2)观察横轴,虚线数据,最左侧时间表示甲城市书房开始营业时间,最右侧时间表示停止营业时间。
(3)观察统计图,营业时间选择人数较多的时间段即可。
【详解】(1)甲城市书房在一天内阅读人数最多的时间是20时;乙城市书房在一天内阅读人数最多的时间是18时。
(2)通过统计图,我们可以知道甲城市书房8时开始营业,23时停止营业。
(3)根据统计图,你建议城市书房在10时至22时这个时间段营业比较合适。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3. 2 9 八 六 23
【分析】(1)找出起始站对应的上车乘客数;终点站对应的下车乘客人数即可;
(2)找出下车乘客最多人数对应的横坐标即可;找出两条折线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即可;
(3)观察统计图可知,到第六站之后上车人数小于下车人数,乘客人数在减少,所以第六站时乘客人数最多,用前六站一共上车人数减去一共下车人数即可。
【详解】(1)起始站有2位乘客上车,终点站有9位乘客下车。
(2)第八站下车的乘客最多,第六站上、下车的乘客一样多。
(3)(2+9+11+12+10+13+14)-(1+7+8+8+10+14)
=71-48
=23(位)
这辆公交车这一趟最多时载23位乘客。
【点睛】此题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认真观察统计图,学会从中提取有效数学信息。
14. 2010 2004 11.3 2008 2009 2010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基本稳定,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与城镇居住面积的差距逐渐缩小。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绿线可以看出,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最多是2010年,最少的是2004年;
(2)从折线统计图上找到2007年农村与城镇的居住面积,相减即可;
(3)折线统计图表现变化趋势,从图上可看出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长得最快的是2008年到2009年;
(4)从折线统计图上可以看出,2010年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与城镇居住面积的差距最小;
(5)从统计图来看,说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基本稳定,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与城镇居住面积的差距逐渐缩小。
【详解】(1)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最多的是2010年,最少的是2004年;
(2)25.1-13.8=11.3(m2);
(3)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长得最快的是2008年到2009年;
(4)2010年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与城镇居住面积的差距最小;
(5)纵观该统计图,说明了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基本稳定,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与城镇居住面积的差距逐渐缩小。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情况,解答问题。
15.(1)5
(2)下降;上升
(3)59
(4)建议商场经理在下半年进货时,多进乙品牌冰箱。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5月份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小。
(2)从总体情况来看,甲品牌冰箱销量呈现下降趋势,乙品牌冰箱销量呈现上升趋势。
(3)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甲品牌冰箱上半年的总销售量,然后用上半年的总销售量除以6即可。
(4)根据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售情况,我建议商场经理在下半年进货时,多进乙品牌冰箱。据此解答。
【详解】(1)5月份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小;
(2)从总体情况来看,甲品牌冰箱销量呈现下降趋势,乙品牌冰箱销量呈现上升趋势;
(3)(65+68+60+58+53+50)÷6
=354÷6
=59(台);
答:甲品牌冰箱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59台。
(4)根据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售情况,我建议商场经理在下半年进货时,多进乙品牌冰箱。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6.(1)乙;(2)2;3;
(3)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粉尘主要指固体小颗粒。因此我建议:提倡低碳经济,少用劣质煤作燃料,使用清洁能源。(答案不唯一)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乙地的空气质量较好。
(2)通过结合统计图与统计表可知,乙地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以及甲地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的天数。
(3)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粉尘主要指固体小颗粒。因此我建议:提倡低碳经济,少用劣质煤作燃料,使用清洁能源。
【详解】(1)乙地的空气质量较好。
(2)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这一周乙地有2天天空气质量为优,甲地有3天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
(3)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粉尘主要指固体小颗粒。因此我建议:提倡低碳经济,少用劣质煤作燃料,使用清洁能源。(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统计表的特征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7.①快;慢
②王丹;3;李建;李建
③王丹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45米/分(问题不唯一)
【分析】①根据统计图可知实线表示的是李建,虚线表示的是王丹,跑完800米,王丹是先快后慢;
②800米赛跑开始时,王丹领先,跑到3分钟后李建领先。李建先到达终点。
③王丹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求出王丹的平均速度。
【详解】①王丹是先快后慢。
②800米赛跑开始时,王丹领先,跑到3分钟后李建领先。李建先到达终点。
③王丹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800÷5.5≈145(米/分)
答:王丹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45米/分。
【点睛】从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每条线段的上升或下降以及它的倾斜度,可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幅度或发展趋势。
18.(1)4;1
(2)4
(3)2
(4)2月份的普通相机和数码相机总销量为多少台? 900台(答案不唯一)
【分析】(1)观察统计图,数据点越高销量越多;
(2)观察统计图,同一月份,两个数据点相差越远,差距越大;
(3)观察统计图,折线往下坡度越大下降越多;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1)数码相机4月的销售量最多,普通相机1月的销售量最多。
(2)4月两种相机的销售量相差最多。
(3)普通相机2月的销售量比前一个月下降的最多。
(4)2月份的普通相机和数码相机部销量为多少台?
550+350=900(台)
答:2月份的普通相机和数码相机部销量为900台。
【点睛】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9.(1)4;0.7;
(2)见详解
【分析】(1)明明和亮亮第4次跳远成绩相差最多,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
(2)明明的成绩起伏较大,不稳定,亮亮的成绩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我推荐亮亮去参加比赛。据此解答。
【详解】(1)3.2-2.5=0.7(米)
明明和亮亮第4次跳远成绩相差最多,相差0.7米。
(2)明明的成绩起伏较大,不稳定,亮亮的成绩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我推荐亮亮去参加比赛。(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