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1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14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2 06:2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8张PPT)
第一单元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学习目标 学习情境
1.知识拓展与延伸:了解作者、背景知识,积累文言知识,体会经典的魅力。
2.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实词“尔、鼓、明、道、老、岁、厚、缘”和虚词“如、乎、而、以、夫、则、乃、之、为、于、然、其”的用法以及常见的文言句式。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论语》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分析孟子出色的论辩艺术、辩驳技巧和修辞手法;体会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孔子“礼治”的政治理想;初步感知孟子“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及其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庄子“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 假如你现在穿越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你面对的是一个这样的世界:战乱频繁,大国吞并小国。
和谐?进取?养生?
你要在这个困局中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
积累 文化传承与理解
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
延伸 审美鉴赏与创造
预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
附:【译注 古今对译】
预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
1.作者作品
千古圣贤,万世师表——孔子
孔子,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课前预习
王者师与大丈夫——孟子
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这一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孟子》七篇。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他在政治上提出以“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万古高风一子休——庄子
庄子,战国中期哲学家,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2.探寻背景
“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春秋末期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春秋末期。此时,周朝的统治已经崩溃,诸侯争战不已,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样的乱世,孔子提出了种种政治主张,希望改良政治,实行“仁政”,“为政以德”,反对攻伐,并通过“正名”来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缓和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建立起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有序的理想社会。孔子与学生的这段对话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进行的。
“强者称霸”“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各诸侯国君以征伐为能事,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这激起了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新旧势力间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多次到齐国,并且先后受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大动荡时代的生存智慧
庄子生活在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不得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也感到社会潮流的不可逆转。他主张无所作为、颐养天年,并对生死、寿夭进行了相对的解释。《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庖丁解牛》就体现了庄子主张养生之道的思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通假字
1.毋吾以也( 同“已”,止 )
2.鼓瑟希( 同“稀”,稀疏 )
3.莫春者( 同“暮” )
基础梳理
二、一词多义
1.尔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你,你们,代词 )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相当于“然”,词尾 )
2.言
①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说,谈,动词 )
②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话,名词 )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端章甫( 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 )
(2)风乎舞雩( 吹风 )
(3)曾皙后( 落在后面 )
2.形容词作名词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小相,大相 )
四、古今异义
加之以师旅
古义:指军队;今义: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五、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
不吾知也( “吾知”即“知吾” )
则何以哉(“何以”即“以何”)
尔何如(“何如”即“如何”)
何伤乎(“何伤”即“伤何”)
毋吾以也(“吾以”即“以吾”)
②状语后置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加之以师旅”即“以师旅加之”;“因之以饥馑”即“以饥馑因之”)
为国以礼(“为国以礼”即“以礼为国”)
异乎三子者之撰(“异乎三子者之撰”即“乎三子者之撰异”)
以吾一日长乎尔(“长乎尔”即“乎尔长”)
浴乎沂(“浴乎沂”即“乎沂浴”)
《齐桓晋文之事》
一、通假字
1.为长者折枝( 同“肢”,肢体 )
2.刑于寡妻( 同“型”,做榜样 )
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同“彩” )
4.盖亦反其本矣( 同“盍”,何不 )
5.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同“途”,道路 )
6.是罔民也( 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斑” )
二、一词多义
1.道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动词,谈论 )
②唯恐道途显晦( 名词,道路 )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风尚 )
④道芷阳间行( 动词,取道 )
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名词,懂得的道理 )
2.舍
①舍南舍北皆春水( 名词,房屋 )
②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动词,释放 )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动词,停止 )
④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动词,筑舍定居 )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动词,舍弃,放弃 )
3.诚
①诚有百姓者( 副词,的确 )
②是诚何心哉( 副词,真的 )
③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名词,诚心 )
④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连词,果真,如果 )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刑于寡妻( 做榜样 )
是罔民也( 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
树之以桑( 种 )
权,然后知轻重( 称重 )
度,然后知长短( 丈量 )
(2)动词的使动用法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使……听到 )
危士臣( 使……受到危害 )
朝秦楚( 使……朝见 )
(3)形容词的用法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形容词作名词,美味的食物 )
轻暖不足于体与( 形容词作名词,轻软暖和的衣服 )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
寡固不可以敌众( 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
弱固不可以敌强( 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
谨庠序之教( 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重视 )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个“老”,形容词作动词,敬爱;后两个“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
四、古今异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从而推广到;
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2.至于兄弟
古义:推广到;
今义:①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 ②表示另提一件事
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指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5.从而刑之
古义:接着就;
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是乃仁术也( “也”表判断 )
②夫子之谓也( “也”表判断 )
③是诚不能也( “也”表判断 )
④是折枝之类也( “也”表判断 )
⑤是罔民也( “也”表判断 )
2.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 “见”表被动 )
3.省略句
①有牵牛而过( 于 )堂下者
②将以( 之 )衅钟
③将以( 之 )求吾所大欲也
④及( 其 )陷于罪
⑤必使( 之 )仰足以事父母
4.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臣未之闻也( 即“臣未闻之也” )
莫之能御也( 即“莫能御之也” )
然则一羽之不举( 即“然则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
夫子之谓也( 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
舆薪之不见( 即“不见舆薪” )
未之有也( 即“未有之也” )
何由知吾可也( 即“由何知吾可也” )
牛何之( 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往 )
②状语后置
王坐于堂上( 即“王于堂上坐” )
构怨于诸侯( 即“于诸侯构怨” )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即“使天下仕者皆欲于王之朝立” )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即“我非爱其财而以羊易之” )
树之以桑( 即“以桑树之” )
③主谓倒置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
《庖丁解牛》
一、通假字
1.砉然向然( 同“响” )
2.技盖至此乎( 同“盍”,何、怎么 )
3.批大郤( 同“隙”,空隙 )
二、一词多义
1.然
①因其固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②虽然,每至于族( 代词,这样 )
③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 连词,但是 )
④沛公然其计( 动词,认为……对 )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良庖岁更刀( 每年 )
②族庖月更刀( 每月 )
2.形容词作名词
以无厚入有间( 没有厚度,这里形容刀口薄 )
四、古今异义
1.所见无非牛者
古义:没有不是;
今义:只;不外乎。
2.依乎天理
古义:指牛体的自然结构;
今义:天然的道理。
3.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虽然是这样( 即使如此);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视为止,行为迟
古义:动作也因此;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臣之所好者道也( “也”表判断 )
2.省略句
①技盖至( 于 )此乎
②视为( 之 )止,行为( 之 )迟
3.倒装句
①状语后置 新发于硎( 即“新于硎发” )
②宾语前置 技经肯綮之未尝( 即“未尝技经肯綮” )
积累 文化传承与理解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是著名的语录体文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伦理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人物,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形象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人物,《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率直鲁莽的子路、温雅贤良的颜回、聪颖善辩的子贡、潇洒脱俗的曾皙等。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孟子》
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编订而成,比较集中地记录了孟子的游历生活与思想。《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严谨。其中最多的是运用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是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古代文化知识
1.千乘之国 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2.宗庙之事 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3.端章甫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4.相 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5.衅钟 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
6.海内 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以内为海内,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7.商贾(ɡǔ) 古人以贩卖货物者为商,藏货待卖者为贾,故有“行商坐贾”之说。
8.庠序 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9.孝悌 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10.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11.《桑林》 “桑林”本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性质与祭“社”(土地神)相同。直到约公元前5世纪,“桑林”仍是万人瞩目的盛大祭祀活动。“桑林”之祭所用的乐舞,也就沿用其祭名,称为《桑林》了。
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结构图示
《庖丁解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本文通过记述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次谈话,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齐桓晋文之事》
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保民而王”。
主旨归纳
《庖丁解牛》
本文通过对庖丁解牛的过程和摸索解牛规律经历的叙述,揭示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的道理;同时也反映出只有反复实践,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然后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道理。
1.通过对三篇文章的学习,你觉得《论语》《孟子》《庄子》在体例、语言、说理等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
点拨:《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辞约义丰,直接议论,语言平实简约而思想深邃。
《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因势利导;气势雄伟,感情激烈,论辩中善施机巧。
任务探究
《庄子》常用寓言来表达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汪洋恣肆的行文艺术: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结合《庄子》中的其他文章可以看出,常以极度夸张的笔法,非常奇特的构思进行形象塑造和景物描写,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
2.请比较孔子(及其弟子)和孟子在社会理想、治国理念方面的异同点。
点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两篇文章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如都重视安养民众。也有因论说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如孔子重视“为国以礼”,孟子强调“发政施仁”。就整体而言,两篇文章爱“民”望“治”,重“王”轻“霸”,推“仁”讲“礼”,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儒家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其中的许多论断至今仍为人们认可、重视。
3.学了三篇文章,你认为儒家、道家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他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
点拨:孔子和孟子被尊称为“至圣”和“亚圣”,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又各有特点。儒家主张实行“仁”“仁政”“王道”。儒家追求入世,注重为人处事的学习和自我约束,讲求为君王效力,表现人自身的价值,理想社会是阶级分明、礼法严谨的状态。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谈话,四位弟子表现出了不同的人生志向,但孔子唯独“与点”,因为曾皙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生活在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中。
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比如《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问答,较系统地表达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所以孟子在文中特别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的画面。
庄子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与孔孟很不相同。道家追求出世,主张在社会上消极避世,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道家理想的社会制度,是治国者信奉清静无为的人生观,实行顺其自然的方法。《庖丁解牛》这个故事中,“因其固然”不仅仅只是解牛的经验,“动刀甚微”等也不只是描写解牛的动作;
它告诉我们,养生乃至治理国家,不能像族庖那样和世界死磕,也不能像良庖那样和困难纠缠,要像庖丁那样找准事物规律,抓住事物的关键,久练技艺,这样定会达到目无全牛之境界,也会游刃有余于天地间,唯如此方能踌躇满志。
4.你认为我们应该取法儒家还是道家?
点拨: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忧国忧民,道家追求内心调和。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道家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有时候可以统一起来,即我们常说的儒道互补,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的,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
附:【译注 古今对译】
延伸 审美鉴赏与创造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反映了儒家“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
素材提炼
【运用方向】
教育方法 因人而异 礼乐治国 亲密无间 尊重个性
2.《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孟子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发扬仁术,放弃霸道,阐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
【运用方向】
仁爱之心 高尚 和谐 凝聚力 理想 推恩
3.《养生主》是《庄子》中的名篇,主要阐明保护、蓄养生命之主——精神,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课文节选部分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比喻社会的复杂如牛的筋骨盘结,处理世事当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态度,还应该以藏敛(“善刀而藏之”)为自处之道,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以达到人之养生的目的。
【运用方向】
敢于实践 把握规律 顺应自然 积累经验
孔子素材运用
话题1: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自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与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喟;
课外链接
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节选)
话题2:挫折
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节选)
话题3:幽默
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贡四下询问走失了的老师孔丘,这时候有一个郑国人对他说:“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贡,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子贡找到孔子后把这话告诉他。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这就是孔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幽默细胞的老头儿,全然不是千百年来端坐在画像中,端坐在中国人意识深处的“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永远存在。(《亲切随和的“大成至圣”》节选)
孟子素材运用
话题1:兼济天下
我站在历史画面前,看着你昂着头挺着胸自信地走来。用你洪钟般的嗓音,诵读你传世的儒经。彻耳清心之音,拨开茫茫历史雾霭,穿越重重山水阻隔,震撼山川,响彻华史。
多年的战乱,河山早已满目疮痍;俯视中原大地,“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你心中是怎样的酸楚。于是你慈悲的心肠,你为民请命的豪举,便显现在一次次的苦心游说中。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则勃然大怒:哼,君为轻?君为轻我当什么王?!
你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可梁襄王心里嘀咕:不杀人?不杀人打什么仗?又怎夺得了天下?你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者们于是以“善其身”来自我安慰,而“达”者们谁又能“兼济天下”?多数是明哲保身,躲得远远的罢了。
话题2:坚持
“迂阔”的孟子确实没能劝成大多数焦虑的诸侯,这些经历都记载在《孟子》中,联想到《孟子》由其本人与弟子叙定,说明晚年的孟子对此并不以为意,他仍希望后人在必要的时候能像他一样“虽千万人吾往矣”。对比商鞅向秦孝公先后进以帝道、王道、霸道,终以强国之术见用,孟子确实不知变通。但《左传》“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的教诲告诫我们,高杠杆的成功总是隐含着泡沫破灭的危机,殊非持家治国常道。孟子的坚持或正是源于此顺受正命的心安,以及他发掘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后者强化了华夏文明中勇的基因,激励了无数舍生取义的后人。
庄子素材运用
话题1:自我认识和他人的期待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视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涂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行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肯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都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认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2004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
话题2:换一种角度
偶翻《庄子》,看到了这样一行话: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由庄子看来,在一个几乎没水的地方,两条鱼只能相互呼吸一些湿气和水泡,与其这样,不如各自游走,在大江大湖中互相忘却。
庄子错了,他忽略了鱼的处境,既然是泉已干涸,鱼相处于陆,那么它们只能靠相濡以沫了,又如何能够各自游走到大江大湖呢?而即使有那样一种万一的可能,在经历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艰辛后,哪尾鱼还能够摇摇头、甩甩尾地将那样一种刻骨铭心的情境忘却?
“相忘于江湖”,又岂是一句话那样简单?所以更多的人们仅记住了庄子蕴意相濡以沫中相互依靠、相互偎依的内涵,而宁愿忘却那句“相忘于江湖”。
忽然了悟,世间美丽的词其实很多,但是它们表现的不是表面的形式,就是飘忽的意境,而形式与意境却是最容易风吹云散的,相濡以沫却是一个过程,因为不易,因为难得,才更显其境界的深远、韵味的绵长,也因此才会成为生命中愈嚼愈美的词汇。(《夏日黄昏》节选)
话题3:魅力
庄周先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等可爱的人物,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尽的人格魅力。很难用一种中规中矩的评价来概括他的一生,我们未尝不可说,庄周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逻辑学家,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
这一切,都不足以窥见他生前的点点滴滴。他本人也自命不凡,在他眼底下,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跃扑腾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如争吵不休的猴子。读读他笔下大鹏和小鸟的比喻,河伯与海神的对话,以及井底之蛙的设喻,便可见他的胸襟。(《忙里偷闲读庄子》节选)
木车上的人生
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幻想着车辆能如闪电一般穿越障碍,瞬间直达,我们常为交通的堵塞感到焦躁不安,却从未想过在遥远的几千年前,曾有这样一位思想者,就乘坐在一辆简陋而缓慢的木车上,为了自己的理想往返奔走在苍茫的大地上,不知疲倦,终其一生。
他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美文赏读
鲍鹏山在《风流去》中曾对孔子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在一条浩浩汤汤的河边,孔子师徒又找不到渡口了,子路上前向河边的农夫问路,却只是得到“天下皆乱,举世皆然,何不避世归隐,躬耕陇亩”的劝诫。
难道孔子不明白这些吗?几十年来,他历尽艰辛,学而不厌,“十年磨一剑”,却连“霜刃未曾试”,心中的满腔豪情与伟大抱负无人言说,也无人理解,如何能没有感慨,如何能没有惆怅?但是他却握紧手中的缰绳,坚守着“君子固穷”的决心,立下了“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的泣血誓言。君子,安能作穷途之哭,那只是无能者的怯懦表现。他不羡慕避世田园、闲云野鹤的自由隐士,也不向往车来车往、灯红酒绿的俗世生活,他只是孤独地驾着那辆破旧的木车,周游于列国之中,往来于天地之间,渺小又伟岸。
枯叶铺地,北风呼啸。但是这样一位似乎不可理喻的执着者依然在木车上颠沛着,流离着,这在越来越懂得进退有据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正是这样的倔强,让世界感到了畏惧。我们从那辘辘的木轮声中,听懂了“政治”的真正含义。那是对人生、对土地、对宇宙的求索,他不倦地向各个阶层诉说他的思想,诉说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他将自己满腔的热情注入《春秋》之中。他显示了穷却依然兼济天下的政治胸怀,用燃烧的激情驱逐了整个冬天的寒冷,破除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又化作明灯,照亮了亘古的长夜。
木车虽小,却阻不断万丈激情。无数个孔子般固执的思想者正手持缰绳,驾着颠簸的木车,向我们缓缓驶来,载着满腹思想,驶进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驶向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于车来车往中,独独见他们正向我们招手,那是欲将自己的绝世思想一吐为快的渴望,亦是愿将我们引向光明未来的义不容辞。
有未来虽远,却将不再艰险,唯愿有孔子们驾着木车来“导夫先路”。在车来车往中,唯辘辘车声引领我们走向未来与希望。
【点评】 文章选取了“木车上的孔子”这一独特视角,运用人物评传的形式,对孔子木车上的人生给中国政治、文化、思想带来的巨大影响作出了高度评价,并高屋建瓴地指出正是由于一个个“孔子”怀着对苍生的悲悯,怀着对正义的追求,人类才不至于永陷无尽的黑暗,历史才能不断前行。文章的论证既体现出层次感,也彰显了逻辑性。就论证语言而言,文章既不排斥形象性,更不回避强烈地主观感情,因此文章在严密的说理之外,极富感染力。
概括精要
学习文言文,关键是理解句意,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是衡量是否读懂句意的重要标志。面对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手段。句子是由词汇按照一定目的和规则组合而成的,句子所涉及的关键点(即试题中的得分点)如下:
聚焦高考
洞悉考情
高考对文言、实虚词的考查主要放在翻译句子中,全国卷每年都在翻译题上设置高达8~10分的分值,而且明确了每句中的考点词,句中实词便于设置赋分点,成为该句被选择作翻译句的判断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掌握高考高频实词的词义非常重要。
考查方式是主观题,赋分点有:字词层面,关键实词、虚词;句式层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语意层面,语意通顺,语气一致。
精练好题
(2022·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
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 
【解析】 “歃盟”的意思是歃血结盟,“于秦”表示歃血结盟的对象,作状语,故“歃盟于秦”中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的意思是“这就是我所说的效忠于大王”,语意完整,其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B项。故选C。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C 
【解析】 “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错误,《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的意思是“所受的蒙蔽”,两者词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A 
【解析】 “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错误,原文说的是“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意思是“魏王说:‘我希望您去做这件事!’”,由此可知是魏王希望孟尝君出使诸侯,而不是孟尝君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年成歉收两年了,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
怎么能办得到呢? 
燕国不援救魏国,魏王就会屈节割地,把一半的国土送给
秦国,秦兵一定会离开魏国。 
5.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对赵国采用的游说策略是让赵王明白唇亡齿寒的
道理,指出如果赵王不借兵,那么秦魏就会结盟,这样赵国就会失去屏
障,直面秦国的威势。②对燕国采用的游说策略是威逼,提醒燕王魏国
会在秦国离开后组织四国兵力攻打燕国,那时燕国就会危在旦夕。 
【解析】 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由题干可知,此题考查的内容是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游说策略。然后据此在文中寻找相关语句。游说赵王的语句是“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民亦且岁死矣”,游说燕王的语句是“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综合以上语句可知,游说赵王主要是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来使赵王明白其中利害关系;游说燕王主要是威逼,让燕王明白不出兵相救将会导致什么恶果。
参考译文:
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了这件事,连夜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魏国,您替我谋划一下,怎么办(奈何)?”孟尝君说:“有诸侯国援救,那么国家可以存续下来。”魏王说:“我希望您去做这件事!”魏王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百辆兵车。孟尝君到了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向大王)借兵去解救魏国!”赵王说:“我不能借。”孟尝君说:“我冒昧地借兵,是为了以此效忠(忠)大王啊。”赵王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孟尝君说:“赵国的军队并非比魏国的军队强大,魏国的军队并非比赵国的军队弱小。
然而赵国的土地没有年年战乱且百姓没有年年死亡,但魏国的土地年年战乱且百姓年年有死亡的,为什么?因为魏国在西边做赵国的屏障。现在赵国不援救魏国,魏国与秦国歃血结盟,这样赵国就与强大的秦国相邻,赵国的土地也将年年战乱,百姓也将年年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效忠于大王。”赵王答应(许诺)了,为魏国派出十万士兵、三百辆兵车。孟尝君又北上拜见燕王说:“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希望大王前去援救魏国!”燕王说:“我国年成歉收两年了,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怎么能办得到呢?”孟尝君田文说:“跋涉几千里去援救别人,这有利于燕国。现在魏王出了国门便看见秦军,即使想跋涉几千里去援助他人,可以做到吗?”
燕王还是没有答应。孟尝君田文说:“我给大王献上有利的计策,但大王不采用我忠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恐怕天下将有大的变化了。”燕王说:“我可以听听这个大的变化吗?”孟尝君说:“燕国不援救魏国,魏王就会屈节割地,把一半的国土送给秦国,秦兵一定会离开魏国。秦兵离开魏国后,魏王倾尽(悉)韩国、魏国的军队,又向西借秦国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兵力攻打燕国,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燕国是跋涉几千里去援助他人好,还是一到燕国南门就看见敌军好?对于四国军队来说路程(道里)很近而且运输也方便,这对大王有什么好处呢?”燕王说:“您走吧,我听从您的。”
于是为孟尝君派出八万士兵、二百辆兵车,跟从孟尝君。魏王非常高兴地说:“您借到燕国、赵国这么多士兵,而且很快(亟)啊。”秦王非常恐慌,割让土地向魏国请求讲和。魏王于是归还了燕国、赵国的士兵,并且封赏了孟尝君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