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6张PPT)
第三单元
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学习目标 学习情境
1.知识拓展与延伸:了解作者、背景及相关文体知识。
2.语言建构与运用:明确论著类文体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分析作者阐述说明、逻辑推理的思考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并学习探究者的创造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科学兴趣。 科学,一个神秘的世界,如何闯入?又如何夺得璀璨的王冠?
今天,让我们追随诺贝尔获奖者的脚步,一探究竟。
积累 文化传承与理解
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
延伸 审美鉴赏与创造
预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
附:【译注 古今对译】
预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
作者作品
屠呦呦:1930年生,著名药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作品]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抗疟新药——青蒿素》
[评价] 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60多年,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展示中医药和中医人造福人类的演讲
课前预习
1971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经长期反复实验,首次采用乙醚为溶剂,提炼出具有明显抗疟效果的青蒿提取物。在此基础上,他们与全国多个研究团队深入开展研究,蒿甲醚、复方蒿甲醚等青蒿素类抗疟药先后诞生,让人类利用青蒿素抗疟达到新高度。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到2007年,在需要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治疗的76个国家中,有69个已采纳世卫组织使用这一疗法的建议。2011年9月12日,青蒿素研究的突出贡献者屠呦呦的名字,出现在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名单上。这个奖项在生物医学界有着“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之称,目前拉斯克奖的得主有近百人先后拿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称为“美国诺贝尔奖”。这篇文章就是屠呦呦在颁奖现场的演讲词及发表于《自然科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的。
超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加来道雄:1947年出生,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超弦理论的专家,科普畅销书作家。
他秉持着爱因斯坦的精神,探寻“所有事物的原理”。加来道雄博士提出的“超弦理论”,虽然只是短短一个一英寸长的方程式,但也许就是解开宇宙之谜的第一把钥匙。
[评价] 超弦理论的奠基人,而超弦理论则是解开当年爱因斯坦冥思苦想却不得其解的“万物至理”的一把钥匙。
[作品] 《超越时空》《超越爱因斯坦和超空间》《平行宇宙》等。
杰出物理学家的成长经历
作为当代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成长经历无疑具有启发意义。加来道雄的《超越时空》除了用很生动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现代物理前沿之一的“超空间理论”之外,还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自己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对“鲤鱼”世界的遐想和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启迪作者走上探索之路。文章告诉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实验精神是在科学事业上获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一、读准字音
青蒿(hāo) 疟(nüè)疾 瑰(ɡuī)宝
肆虐(nüè) 羟(qiǎnɡ)基 砒(pī)霜
芍药苷(ɡān) 福祉(zhǐ) 杜撰(zhuàn)
贪婪(lán) 撒手人寰(huán) 畏葸(xǐ)
基础梳理
三、辨析词语
紧密VS密切
紧密 十分密切,不可分隔;多而连续不断 侧重于人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密切,不可分隔
密切 关系近;使关系近;(对问题)重视,照顾得周到 侧重于人或事物之间关系融洽,不可分离
引导VS指导
释义 不同点 相同点
引
导 带领;指引,诱导 侧重于暗示、提醒、启发,让他人自己去感悟 都作动词,表示对人的导向
指
导 指示教导 侧重于明确的指向性,应该往哪个方向,应该怎么操作,都一一指明,甚至给予现场示范
四、识记成语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细枝末节:细小的树枝,不大的环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即学即练
1.选一选(从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1)发言人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方本着开放、透明和负责任态度,同世卫组织就全球病毒溯源保持______沟通与合作。(紧密·密切)
(2)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先后赴沈阳、大连进行现场调研和______,并与居民群众、医务人员、志愿者、下沉干部等进行交流,看望战斗在一线的防控人员。(引导·指导)
密切
指导
2.判一判(判断下列各句中词语运用正误,错误的说明原因)
(1)“我只是沧海一粟!”钱学森反复强调,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实验,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独立的创造。(√)
(2)县委巡察办主要负责人表示,“巡察发现问题,要善于从细枝末节发现疑点,‘层层剥茧’掌握证据,深挖细查,着力发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3)孩子们的心灵是清澈的,他们眼中的世界更是五彩斑斓的。(√)
(4)有些人即使跟王阳明学了很长一段时间也还是觉得王阳明的学问高深莫测,似乎永远也学不完。(ד高深莫测”指“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而语境是说王阳明的学问渊博“似乎永远也学不完”,应该用“深不可测”。)
(5)法国当地时间8月12日17点45分,遭遇袭击后,在重症监护室顽强抗争了数日的张朝林最终撒手人寰,永远离开了深爱的亲人。(√)
(6)截至11月,美国三大股指均创出了历史新高,日经225指数也迎来了近30年的高点,但上证指数却始终畏葸不前。(ד畏葸不前”指畏惧退缩,不敢前进,强调因畏惧而不敢前进,与语境不符,应该用“徘徊不前”。)
积累 文化传承与理解
拉斯克医学奖
拉斯克医学奖,全称阿尔伯特·拉斯克奖,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及其夫人玛丽·沃德·拉斯克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该奖项在医学界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
2016年,屠呦呦成为“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是: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结构图示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结构清晰 主题突出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在平实的叙述中,回顾了作者和她的团队多年执着的探索,最终发现青蒿素的治疟作用并拯救成千上万患者的历程,展示了科学发现之不易、科学家的担当精神以及科学发现道路的艰辛。
主旨归纳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作者通过对童年两件趣事的回忆,用生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自己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心路历程:对鲤鱼世界的遐想和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索之路。这启示读者:要想在科学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具有想象力和实验精神等基本素质。
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中,写了哪些内容,在研发青蒿素的过程中屠呦呦重点说明了什么?由此看出作者的什么情感?
点拨:文中写了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中医药学的贡献五部分内容。重点说明了中草药对自己研发青蒿素的重大作用及其贡献。由此可见屠呦呦对中草药的情有独钟,对中国医药学的热爱,这也是对祖国的热爱。
任务探究
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开头就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童年的两件趣事”是什么?除了这两件趣事,作者还写了成长中的哪个事例?
点拨:鲤鱼世界的幻想 爱因斯坦的故事 建立原子对撞机
3.文章标题为“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我们知道,青蒿素是人类的一个重大发现,作者为什么说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点拨: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就人类征服疾病的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这只是征服了众多疾病之一;“一小步”也可见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自满,这表现了作者的谦逊胸怀。
4.如何理解“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的含意?
点拨:这句话说明了两层含意。一是理论物理学家工作的艰苦。作者认为,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证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二是作者对爱因斯坦的研究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强烈的执着的兴趣,并为此树立了自己的终生志向。
5.从《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看,屠呦呦能够发现青蒿素依靠的是什么?请对此进行概括。
点拨:(1)对中草药的好奇心;(2)深厚的医学知识;(3)强烈的研究动力;(4)对精妙的有关人性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领悟;(5)青蒿素研究团队的精诚合作;(6)顽强的毅力;(7)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于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
6.《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是指谁?他的哪些地方把作者迷住了?
点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是指爱因斯坦。他多年潜心研究的,但在他死之后仍然没有完成的论文(或者理论)深深地吸引了作者。这也就促使了作者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了解爱因斯坦,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也爱上了科学。
7.《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用了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儿时观察水池中的鲤鱼,进而想象水池中鲤鱼“科学家”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的事情,这是典型的想象手法,作者是怎样想象的?使用想象有何好处?
点拨:(1)作者摇身一变,以鲤鱼的眼光来审视鲤鱼世界,对鲤鱼世界以外的看不见的世界持否定态度;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鲤鱼“科学家”的愚昧、无知,对自己生存的世界在认识上有根深蒂固的偏见。(2)作者用这一生动的想象说明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鲤鱼“科学家”对水池的理解是一样的,这样就将不太好说明的道理深入浅出地阐释出来,通俗易懂,便于读者接受。
8.屠呦呦与加来道雄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并不是偶然的,学校拟让你制作一块展板介绍促成他们成为优秀科学家的相关因素,你会怎么写?
点拨:(1)好奇心、想象力。科学是需要好奇心与想象力的,这二者能带来创造力。屠呦呦在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那两年半中,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加来道雄从对鲤鱼世界的想象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象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应该是充满乐趣的。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人生的“境界”。
(3)实验精神。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成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就不可能到达真理的彼岸。
9.有人说,《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对青蒿素治病救人的具体描写太少,影响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点拨:观点一:同意。较之科研过程的枯燥,具体的描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感人。比如,可以选取青蒿素在中国和在非洲的两幅治疗画面,表现疟疾肆虐的场景、病人的痛苦和企盼、服用青蒿素后的变化等,突出细节刻画。也可以用对比的手法,同时描写其他药物和青蒿素的治疗效果以及病人为此付出的医疗成本。这样写,把实用文本的严谨和文学作品的感性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突出“发现之美”,更好地突出青蒿素研制者治病救人的情怀,更好地体现青蒿素的研制对医学的贡献。
观点二:不同意。首先,本文是一篇获奖感言,对举世瞩目的奖项,人们更关注获奖者的研究过程,作者更应该去表现严谨的科学精神。从接受研究任务,到发现、提取青蒿素,再到普及和超越,这是一个严谨的科研过程,表述要严谨简洁,让读者(听众)清楚地了解研制的艰辛和意义。其次,文章开头已有对科研背景的叙写,后面也专门用一部分内容写中医药学的贡献,没有必要再通过具体的画面表现研究的意义,反而是像本文“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这种谦虚更感人。
延伸 审美鉴赏与创造
付 出
科研路上没有坦途。任何一项成果的取得,都和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脱不开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屠呦呦团队便专注于青蒿素的发现、提取和研究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结出累累硕果,亦造福无数人。然而,科学发展永无止境,科研攻关永远在路上。尽管屠呦呦本人已近90岁高龄,尽管她已荣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但她和她的团队没有因此停下探索的脚步。从他们身上读懂科学家精神,也就懂得了科学事业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
【运用方向】
付出、专注、永远在路上、探索、科学精神
素材提炼
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女,资深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30年出生的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课外链接
她50岁成为硕士生导师,71岁才成为博士生导师,在2011年获得了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她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解决了疟疾耐药性的问题。因为拉斯克奖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屠呦呦也被称为“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她提取出的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正式发表获奖感言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还通过央视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屠呦呦还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李克强:这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
屠呦呦获奖之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
李克强在贺信中说,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医学研究人员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取得许多高水平成果。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委托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同志5日晚看望屠呦呦并表示祝贺。
失败190多次之后终于提取成功
成功不是偶然的,成功的背后都有艰苦的努力,这一点放在屠呦呦身上也非常恰当。84岁的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1967年,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523项目”正式启动,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其中。她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查阅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最后整理了一个60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方集》,供研究者进一步发掘。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姜廷良介绍,屠呦呦当时看到了一本名叫《肘后方》的书, 这本书讲到青蒿是可以治疟疾的。1971年,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锁定青蒿。经过数百次实验和190多次失败后,1971年10月4日,她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191号样品”,这种样品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为100%。1972年11月8日,她和她的同事们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一种无色针晶,并将之命名为青蒿素。
亲自试服以验证药物安全
不仅如此,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了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不顾个人健康,决定亲自试服。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屠呦呦还得了中毒性肝炎。不过,她们依然坚持直到亲自证实了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1986年,青蒿素正式获得新药证书。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过去10年,全球死于疟疾的人数下降了38%,全球43个国家、其中包括11个非洲国家疟疾发病率和疟疾死亡率都下降50%以上。
全球数亿人因青蒿素而受益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药监总局昨日都向屠呦呦获奖发出贺信,贺辞中表示,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将来会有更多成果面世
屠呦呦获得诺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表示,听到屠呦呦获奖的消息自己非常激动,也感到很惊喜。“这是我们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并且是中医药方面得的奖,应该说令人感到非常振奋。”张伯礼认为,这是屠呦呦甘心“坐冷板凳”、长期执着努力攻关取得的成绩。同时,这也是科学家这个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另外,他还表示,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越来越快,和国际的差距越来越小,将来会有更多的成果面世。
曾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屠呦呦获奖的背后是长期艰苦的努力和付出,这种精神对今天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作为几十年投身科研的老科学家,屠呦呦曾经寄语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出艰苦的努力。我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总结这40年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或许正是这种远离浮躁、实事求是的精神本身,也是她能够取得突破摘取诺奖桂冠的一大原因,而且这种精神可以真正推动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以自信,以自省
余建斌
北京时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于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上的贡献,这位85岁的女性获得了这项世界公认的卓越学术荣誉。她所从事的科学工作,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这正是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之一。
美文赏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在寻找青蒿素的艰难跋涉中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诺奖的肯定,是对屠呦呦最好的回音。对这位药学家而言,40多年前的研究发现直到今天才获得诺奖,或许是姗姗来迟。而对一项科学发现来说,40多年来人们所目睹的其对于人类巨大的贡献,恰恰更证明了这项科学成果的牢固,因而对屠呦呦本人和她的科研伙伴们来说,并不嫌迟。更何况,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的那一刻惊喜和满足,应该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永恒一些。
在2011年拿到号称“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时,屠呦呦和屠呦呦现象就已引人瞩目。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之时,人们仍然感觉幸福来得有点突然,来不及品味。有人开玩笑说,以后万能心灵鸡汤句式“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科学奖”将不复存在。除此之外,这个“幸福”的确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可以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
在40多年前相对简陋的科研条件下,和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的科研人员就能够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交流合作的深度广度,以及对创新的热爱程度,都在不断水涨船高。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贺电中所言,屠呦呦获奖,正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中国科学界水平在许多领域已经赶超甚至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同时,屠呦呦在青蒿素工作上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青睐,也会帮助人们意识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看着高大上的国际刊物,也都只是评价手段而已,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有足够信心坚持自己的方向,没必要妄自菲薄。有些人还在坚持“诺贝尔科学奖这次有没有照顾中国人”的疑问,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并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的诺贝尔奖首破纪录,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科学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的目标。有人为屠呦呦抱不平,这位诺奖得主居然是一位“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但这很可能只是个例——第二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可能不会“三无”,但也很难说一定就是院士。我们没有必要因此给一位科学家本人贴上或许她并不情愿的标签,也并不合适通过这样一个标签来透视整个学术界。
但“三无”之于屠呦呦因为诺奖而再次放大后,倒是提醒我们,真正重要的是让科学回归科学,让热爱科学的人更容易碰触到科学的进口。科学的通途可能有很多走法,无论有什么样的头衔和身份,无论是在哪里,只要是做科学的人,就是一位科学家,无关其他。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并不想着拿奖,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惊艳的成果,他们只是用毕生精力,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日本的诺贝尔科学奖的很多获奖者,都属于来自民间机构和企业的科学家。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都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实际上,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体制机制认识是在不断刷新和提高的。最近刚刚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政策和导向落实落地的迹象:“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的举措将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人坐下来,让被浮躁之风侵染的学术界静下来。
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先生,诺奖的这层窗户纸终于被捅破:无论是中国人没能力拿诺贝尔科学奖,还是没能拿,都已经不再是一桩心魔。
【点评】 这是一则新闻时评,文章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谈起,针对科学界的现状,提出自信、自省两点,极具现实针对性,是热点事件中的冷思考。
概括精要
阅读知识类读物,把握其主要内容,需要从文本中筛选并整合有效信息。学习本课两篇文章,要理解如“屠呦呦和同事们是如何打开‘开发新抗疟药物的大门’的”“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等问题,就要准确筛选、整合有关信息。
聚焦高考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从语言文字材料中准确而迅速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所谓“筛选”,指的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其实也就是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所谓“整合”,是指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概括转换。
洞悉考情
筛选整合有关信息是阅读实用类文本的基本方法,在新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每一个题目都需要筛选整合有关信息后作答。
题型主要为选择题,次为简答题。
归纳方法
“五入手”筛选文中信息
1.从文中的名词概念入手,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名词概念的关键语句。
2.从文中的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入手,提取对其进行阐释的信息,包括体现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内容的若干要点(形成的条件、原因或其他相关因素)。
3.从文章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入手,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4.从寓意含蓄的语句或在结构层次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入手,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进行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明朗化。
5.从运用的事例入手,事例中总是明示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当然,从事例中提取信息时,要特别注意作者对材料所作的评述,以把握作者对事件的看法。
“三方法”整合文中信息
1.直接提取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的指向性明确,甚至注明了用文中的话回答,筛选的范围不大,因此难度较低。
2.从搜索到的有关信息中提取关键词句,再适当地加工整合,使答案简明扼要,准确到位。
3.在原文中找不到直接的答题信息,这就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后用自己的话对有关内容进行概括。
精练好题
(2022·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
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
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与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D
【解析】 “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说法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只是说“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有其突出的优点,并未将中国古典诗论和西方文论的生命力进行比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B
【解析】 “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错误,根据材料二第2段中的“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可知,“单靠……是不行的”说的是除了“移植西方”,还需要其他的,但选项中说的是“并不能……”,曲解文意。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C
【解析】 阅读材料一可知其观点是:中华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A项突出“师古圣贤人”,强调了薪火相传,但没有突出中华文明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B项强调传统伦常名教的根本地位,与材料一的观点关系不大;C项“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体现了要与时俱进,“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体现了要薪火相传;D项强调东西方文化的地位转变,与材料一内容无关。因此C项最全面、最合适。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答:(示例)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说明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可以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可以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③这个现象启示我们,中华文明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激活生命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应结合材料一分析这一现象所体现出的材料一中的观点。结合材料一可知,这一现象说明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说明中华文化可以与时俱进,为各国人民服务,我们应该更加自信,努力推动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示例)①重新寻找自身的诗歌传统,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②既要师洋,又要师古,扩大视野,恢复古典诗论传统的活力,并吸收外来的营养;③科学辩证地认识西方文论、中国古典诗论的优点与缺点。
【解析】 由材料二第3段中的“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可得出答案第①点;由材料二第3段中的“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帷,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可得出答案第②点;材料二第4段论述了西方文论、中国古典诗论的优点和缺点,由此可得出答案第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