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
文言实词知识清单
一、文言虚词种类
(一)代词
代词是代替词、短语和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1.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
表示第一人称的代词有:吾、予、余、我。例如:
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第二人称
表示第二人称的代词有:汝(女)、而、尔、若、乃。例如:
①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并序)》)
②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经·卫风·氓》)
第三人称
表示第三人称的代词有:之、其、彼、厥。例如:
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③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注意:“之”作宾语时,可指代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例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谦称
称自己的名字,或用“臣”“仆”“愚”“不才”等,妇女用“妾”,国君用“孤”“寡人”。例如: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②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出师表》)
③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
④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敬称
表示敬称的代词有;大王、将军、君、公、公子、陛下、阁下、足下、子、先生、大人,卿等。例如:
①唯大王命之。(《荆轲刺秦王》)
②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人称复数
将“辈”“属”“侪”“族”“徒”等同放在人称代同后面,表多数。可译成“们”,或在人称代同后加“一类"“这些”等词对译。例如: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柳敬亭传》)
③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师说》)
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指示代词
用来指示和标识人或事物的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
近指代词
近指代词有:是、此、斯、兹、之、然。译成“这”“这个”“这里”“这样”。例如:
①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远指代词
远指代词有:彼、夫、其。译成“那”“那个”。例如:
①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旁指代词
旁指代词:他。可译成“别的”“其他的”。例如:
①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虚指代词有:或、某。例如:
①或曰,此东海也。(《登泰山记》)
②汝忆否 四五年前事夕,喜会语曰:“与使春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妻书》)
无定指代词
无定指代词有;莫,九,译成"没有谁“没有曝样东西”。例如:
故方其盛也,毕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帝。(《五传史伶官传序》
疑问代词
(1).代人
代人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例如:
①王曰“谁可使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2).代事物
代事物的疑问代词有;何、胡、奚、曷。例如: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井序)》)
②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
(3).代处所
代处所的疑问代词有:安、焉。例如:
①沛公安在 (《鸿门宴》)
②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二)副词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1.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性质、状态或动作所达到的程度的副词,多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表心理活动的动词。
(1)轻微度
表示程度轻微的副词有:少、稍、略。译成“稍"“略微”“丝毫”。例如:
①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②夫妻心稍慰。(《促织》)
(2)加深度
表示程度加深的副词有:愈、益、弥、更、尤。译成“更加”“尤其”。例如:
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③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记》)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3)极高度
表示程度极高的副词有:最、极、甚、殊、太、至、大、绝、特、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很”“极”“太”“非常”“分外”“特别”等词。例如:
①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②而君畏匮之,恐惧殊甚。(《廉颇蘭相如列传》)
2.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或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的范围的副词。修饰动词,作状语。
(1)表总括
表示总括的副词有:悉、皆、尽、咸、俱、举、毕、凡、胜。例如:
①珍宝尽有之。(《鸿门宴》)
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袋禅山记》)
(2)表仅限
表示仅限的副词有: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仅”“单独”“只是”。例如:
①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答司马谏议书》)
②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3)表共同
表示共同的副词有:共、同、并、相。例如:
①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张衡传》)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3.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是表示动作发生、持续与时间有关的副词。
(1)过去、向来
a.表示“已经”“曾经”意思的有:既、已、曾、尝。例如:
①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b.表示“以前”“当初”“过去”意思的有:向、初、曩(náng)、始、昔。例如:
①寻向所志,遂迷。(《桃花源记》)
②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孔雀东南飞(并序)》)
③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c.表示“常常”“经常”“向来”意思的有:常、素、雅、恒。例如:
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②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
2.正在、变化
(1)表示"正在"“恰逢”意思的有:方、正、适、会。例如: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苏武传》)
(2)表示“一会儿”“片刻”等短暂时间意思的有:俄、旋、寻、顾臾、未儿、无何、既而、斯须。例如:
①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③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可叹》)
(3)表示“突然”“急忙”“立刻”等时间紧迫、急剧意思的有:急、遽、卒然、立、即。例如:
①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促织》)
(4)表示“将要”“接近”意思的有:将、且、行将。例如: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5)表示“终于”“终了”等最终结果意思的有:终、卒、竟。例如:
①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促织》)
②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 ”怀王卒行。(《屈原列传》)
4.语气副词
语气副词是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1).表肯定、确认
①表示肯定、确认的副词有:必、诚、信、固、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定”“实在”“果真”。例如: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列传》)
(2).表否定、禁止
表示否定的语气副词有:不、弗、未、非、靡、亡,否。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否定动作行为或状态,作状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没有”。例如:
a.得之则生,弗得则斯。(《鱼我所欲也》)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②.表示禁止的语气副词有:勿、毋、莫、无。用于祈使句,表禁止或不同意,作状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别”。例如: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齐桓晋文之事》)
b.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3)表推测、估量
表示推测、估量的副词有: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也许”“几乎”“可能”。例如: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②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4).表反诘
表示反诘的副词有:岂、宁、庸、其。译为“难道”“哪里”。例如:
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五代史伶官传序》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5.频率副词
频率副词是表示动作发生的频率的副词。
(1)表经常、多次
表示“常常”“往往”“一再”“再三”“多次”意思的有:屡、数、辄、每、频、累。例如:
①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
②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2)表重复
表示“再”“也”“还”“第二次”等含重复意思的有:复、又、再、更、亟(qi)例如: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6.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是表示自己谦卑和对对方恭敬的副词,无实在意义。
(1)表谦卑
表示谦卑的副词有:窃、辱、伏惟。例如:
①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并序)》)
(2)表恭敬
表示恭敬的副词有:幸、敢、请、敬、谨。例如: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②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鸿门宴》)
(三)介词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语。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短语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根据功能,介词可分为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表对象、表凭借、表被动等用法。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有:于、以。
1.于
(1)“于”是文言文中最主要的介词,现代汉语中各类介词的用法,“于”几乎都可承担。例如:
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于,引进动作处所,表所在,译为“在”。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于,引进处所,表所从,译为“从”“由”。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于,引进范围,表示“在……中”。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引进缘由,相当于“因为”“由于”。
⑤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于,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译为“向”。
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译为“给”。
⑦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于,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译。
⑧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于,引进陈述对象,译为“对于”。
⑨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于,引进时间,译为“到”。
⑩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于,引出比较的事物,可译为“比”。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赤壁赋》)于,引出主动者,表被动,译为“被”。
(2)“于”的宾语如果是表处所的词,“于”有时可省略。例如:
①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张衡传》)
②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过秦论》)
③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于)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
(1)引出动作行为的凭借和依据,作状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凭”“靠”“根据”“按照”。例如:
①请以剑舞(《鸿门宴》)以,引出凭借的工具,译为“用”。
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以,引出凭借的身份,译为“凭”。
③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以,引出动作行为的根据,译为“根据”。
④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以,引出凭借方式,译为“按照”。
(2)引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城予赵,即“予赵城”,“以”的这种用法实际上起了把宾语提前的作用。
(3)引出动作行为产生的缘由,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4)引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为“在”“从”。例如: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5)“以”的宾语上文已出现,有时省略。
例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曹刿论战》)
(6)介词“以”也可省略。例如:
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促织》)
(四)连词
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进行归类。
1.并列关系
表并列关系的连词有:与、及、而、且、则、且……且……、既……且……。例如: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层进关系
表层进关系的连词有:而、且、尚……况……、非惟……亦抑……、非独……亦……。例如: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廉颇菊相如列传》)
3.选择关系
表选择关系的连词有:如、抑、其、或、非……则……。例如:
①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盛》)
②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祭十二郎文》)
4.承接关系
表承接关系的连词有:而、乃、则、遂、即、于是、然后。例如: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5.转折关系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有:而、然、但、则、乃、顾、虽。例如: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功学》)
②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泰师》)
6.因果、目的关系
常用连词有:以、为、故、是故、是以。例如: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②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颐臾》)
7.假设关系
常用连词有:若、苟、令、使、则、虽、向使、假令。例如: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奏师》)
②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8.修饰关系
“而”“以”常用于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二者的修饰关系。译成“地”或不译。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并序)》)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五)助词
助词在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是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1结构助词
(1).之
(1)定语的标志,译成“的”或不译。例如: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补语的标志,译成“得”或不译。侗如,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种树郭橐驼传》)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如: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例如: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5)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2)所
“所”常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表示人、事物、处所等,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有三种情况:
a.如果“所”字结构里的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没有出现,“所”具有指代作用。例如: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所闻,即“所知道的事”,“闻”的宾语“事”没有出现,便由“所”指代。
b.如果“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等在动词后面出现了,这个“所”字结构便作定语,修饰后面的人或事物。例如: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所佩,“佩”带上了宾语“玉玦”,“所佩”作“玉玦”的定语。
c.如果“所”字结构后出现“者”,可看作“者”字结构,其指代作用由“者”承担。例如:
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所好者,即“所喜欢的事情”。“者”指代“事情”,“所好”作“者”的定语。
2.语气助词
(1).陈述语气
①也
“也”可表达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但它的基本用法是在表达上述各语气的同时,对某种事物或情况表示肯定和确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呢”“吧”“吗”等。例如: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也,用在谓语后,与“者”呼应,表判断。
b.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阿房官赋》)也,用于陈述句末,表肯定的陈述语气.
②矣
用于句末,表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的变化和情况,同时有加重语气的作用。译为“了”。例如: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用于句末,表示将要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表达一种确有把握的语气,或表述一种命令、决断或请求的语气。译为“了”,或不译。例如: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刺秦王》)
③焉
用在句末,表达一般的陈述语气,有引人注意的意味。例如: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④耳
用于陈述句末,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例如: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
用于陈述句末,表示坚决、肯定语气。例如: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赤壁之战》)
(2).疑问语气
①乎
用于各种疑问句末,表达询问、反诘、测度等语气,可译为“吗”“呢”等。例如:
a.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表询问,译为“吗”。
b.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表反问,译为“呢”。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乎,表测度,译为“吧”。
②与(欤)、邪(耶)
a.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与,表询问,译为“吗”。
b.子非三闾大夫欤 (《屈原列传》)欤,用于是非问句,译为“吗”。
c.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耶,表疑问,译为“呢”。
d.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岂……邪,表反诘,译为“难道……吗”。
(3).感叹语气
①哉
a.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②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4).其他
“唯”用于句首,表示希冀的语气,有时译为“希望”。“夫”“盖”在句首,表示引起议论,不译。例如:
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③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答司马谏议书》)
3.音节助词
音节助词指没有实在意义、以协调音节为主的助词。常见的有:之、者、其,言。例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③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滕王阁序》)
④言遂矣,至于暴矣。(《诗经·卫风·氓》)人叹词
(六)叹词
是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用于招呼、应答的词。
它不充当句子成分,也不和别的词组合,而是独立于句子成分之外,或充当独立成分,或成为独词句。例如:
①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②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 (《祭十二郎文》)
③唉!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七)兼词
古代汉语里,用一个字的形体兼有两个字的读音或意义的词叫兼词。常用的有:诸、焉、盍、叵。
1.诸
“诸”是“之”和“于”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例如: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诸”还是“之”和“乎”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语气词。例如: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孟子·梁惠王下》)
2.焉
“焉”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介词,“之”是代词。例如: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3.盍
“盍”相当于“何不”。例如:
子曰:“盍各言尔志 ”(《论语·公冶长》)
4.叵
“叵”相当于“不可”。例如:
白云叵揽撷,但觉沾人衣。(《黄罴岭》)
二、18个重点虚词
(一)以
(1)副词。同“已”,已经。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徒强颜耳。(《报任安书》)
(2)连词。
①表示并列,又,且。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顺承,可译为“而”,或不译。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刺秦王》)
③表示目的,来。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④表示原因或理由,因为。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⑤表示结果,以致。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⑥表示修饰。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并序)》)
(3)介词。①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在。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③把。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苏武传》)
④用。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⑤凭。久之,能以足音辩人。(《项脊轩志》)
⑥凭……身份,以……资格。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⑦按照,依据。
荆何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
(4)助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游褒禅山记》)
(5)复音虚词。“以是”“是以”都可解释为“因此”。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二)而
1.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不译。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
(三)之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它(们)”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④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无义。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荆轲刺秦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四)其
(1)副词。
①表示揣度,可译为“也许”“大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②表示反诘,可译为“难道”。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③表示祈使,可译为“应当”“一定”。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2)连词。
①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呜呼!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②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3)代词。
①他(们),他(们)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②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③其中(的)。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④这(个),那(个)。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4)助词。用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邶风·静女》)
(五)为
(1)介词。常与“所”搭配,表示被动。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2)连词。如果,假使。
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韩非子·内储说下》)
(3)助词。
①与“之”相配合,用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②用在句末,常与“何”“奚”“胡”等搭配,表示反问或感叹。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4)介词。①替,给。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并序)》)②向,对。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③因为,由于。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④为了。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淮左名都)]
(六)于
1.介词。
(1)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2)比。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3)对,对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4)和,与。
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
(5)向。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6)在。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7)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8)被。
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9)到。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苏武传》)
2.复音虚词。于是。
(1)用于句首,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相当于“从这”“在这”等。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七)乃
1.副词。
(1)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就,便。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3)却,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4)只,仅仅。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5)用于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2.代词。你,你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连词。于是。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八)所
1.助词。
(1)放于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
(2)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为所”结构,表示被动。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复音虚词。所以。
(1)表原因。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九)且
1.副词。
(1)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将近,将要。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连词。
(1)况且。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2)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3)而且,并且。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并序)》)④即使。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因
1.介词。
(1)凭借,依靠。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2)趁机。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3)顺着。
变法者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
(4)通过。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为。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归去来兮辞(并序)》)
2.副词。于是,就。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一)则
1.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乃”“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连词。
(1)就,便,那么。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
(2)假使,如果。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可是,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4)“则……则……”并用,有加强对比的作用。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十二)者
1.代词。
(1)表示人、物、事等,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2)用在数词后,表示上文所述的几项事物,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2.助词。
(1)用于判断句中,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2)②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之末,引出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3)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可不译。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用于疑问句的句末,表疑问语气。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5)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三)乎
1.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2.助词。
(1)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2)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吗”“呢”。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愚公移山》)
儿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3)表示猜测语气,译为“吧”“呢”。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4)用在副词或其他虚词之后,舒缓语气。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5)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呀”。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3.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十四)何
1.副词。多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2.代词。
(1)哪里。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并序)》)
(2)什么。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3)为什么。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4)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3.复音虚词。
(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何以战 (《曹刿论战》)
(十五)也
1.语气助词。
(1)表示判断语气。乃遣武以中邮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肯定语气。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3)表示疑问语气。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4)表示感叹语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十六)与
1.介词。
(1)跟,同。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并序)》)
(2)替,为。
奈何不与道士诗 (《游东山记》)
2.连词。和,及。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3.yú语气助词。同“欤”。
(1)表示疑问或反诘。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2)表示感叹。
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 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秋水》)
(3)表示推测。
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4)用于句中,表示停顿。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十七)若
1.连词。如果。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2.代词。
(1)你。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2)你的。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项脊轩志》)
(3)这,这个。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五柳先生传》)
(十八)焉
1.代词。
(1)表示指示,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3)什么。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归去来兮辞(并序)》)
2.助词。
(1)表示陈述或肯定,不译。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2)表示疑问,可译为“呢”。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庄公十年》)
(3)表示感叹,可译为“啊”“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5)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
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3.兼词。相当于“于此”“于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三、文言虚词推断
(一)标志识别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者”“也”“乃”“为”表判断,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表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师说》)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对称分析
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同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司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看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中“以”和“而”处于对称位置,句中的以"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由此可推断“而”也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以”“而”同义,连词,不译)(《归去来兮辞》)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因”“乘”同义,副词,趁着)(《过秦论》)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矣”“思”同义,语气词)(《诗经·采薇》)
4.噫吁嚱,危乎高哉(“乎”“哉”同义,语气词,表感叹语气)《蜀道难》)
5.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以”同义,动词,任用)(屈原《涉江》)
6.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比”“如”同义,动词,像)(成语)
(三)语法分析
同一个虚词,在句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发生变化,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故前两个分句中的“为”应为动词作词语,译为“是”;第三个分句中的“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第三个分句中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不表示实在意义。
(四)位置推断
同一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其”的用法:“今者项庄拔剑舞,其(代指项庄)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用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其(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师说》),用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指测):“吾其(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还也”《烛之武退奏师》),用在名(代)词后一般作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祈使语气)。
(五)句意推断
理解句意是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前提,因此,可以根据句子的大意来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