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曼德维尔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大自然不赋予人类以怜悯心来支持他的理性,那么,人类尽管有种种美德,也终归会成为怪物。但是,曼德维尔没有看到的是,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曼德维尔否认人类有这种美德)全都是从这个品质中派生出来的。的确,人们所说的慷慨、仁慈和人道,如果不是指对弱者、罪人和整个人类怀抱的怜悯心,又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从深层次的意义上看,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无非就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对象所抱有的持久的怜悯之心而已,因为我们希望某一个人不受苦,不是希望他幸福,又是希望他什么呢?即使说怜悯心真的只不过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在野蛮人心中不明显,但甚强烈;而在文明人心中虽较明显,但很微弱)。这种说法,除了更加有力地证明我的论点符合真理以外,还能说明什么呢?的确,在旁边观看的动物愈是对受难的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便愈是强烈。很显然,这种感同身受的程度,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得多。理智使人产生自爱心;而加强自爱心的,是头脑的思考。自爱心使人汲汲于关心自己,使他远离一切使他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哲学使人孤独,使他在看见一个受难的人时,竟暗自在心中说:你想死就死吧,只要我平安无事就行了。只有整个社会的危难才能惊醒哲学家的沉睡,把他从床上拉起来。即使有人明目张胆地在哲学家的窗前掐另一个人的脖子,他也能若无其事地用手捂着他的耳朵,稍加思索之后,便不让他心中激动的天性使他对那个被杀害的人表示同情。野蛮人绝没有这么高超的本领;由于他缺乏智慧和理智,因此,他总是一往无前地发挥人类天然的感情。在社会动荡不安时,在街头发生争吵时,奔赴现场的总是平民,而行事小心的人却往往避而远之;把打斗的双方拉开,挺身出来阻止诚实的人们互相厮拼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
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
A.曼德维尔和卢梭都认识到怜悯心的重要性,但曼德维尔对于社会美德和怜悯之心的关系认识存在不足。
B.作者认为怜悯心只不过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这种情感在野蛮人心中更为强烈。
C.在街头争吵中,来阻止厮拼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因为他们理智介入较少,且有着更多的天然的同情心。
D.作者连用三个反问句,语气强烈,强调了怜悯的品性对人的美德的影响,更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入反思。
2.作者认为“怜悯”的品性与社会美德有何关系?结合文本具体阐发。
3.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人的同情心更为强烈?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怜悯是人的天性(节选)
【法国】卢梭
①我们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他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的关心,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既然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
②此外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且不说母兽对幼兽的温情和在危险时刻不惜牺性命保护它们,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我们看到《蜜蜂的寓言》不得不承认人是一个有感情和同情心的生物。书中描述了一个动人的事例:一个被囚禁的人看见一头猛兽从一个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了她的孩子,用尖锐的牙齿咬孩子的肢体,用爪子掏取他还在跳动的内脏。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
乙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4.依据甲文,用判断句给“怜悯心”下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具备的定义。
5.依据甲文,以下不是霍布斯观点的一项是( )。
A.因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所以人天生是恶人。
B.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所以人是邪恶的。
C.因为认为对同类无义务,所以人不对同类效劳。
D.因为人是宇宙的主人,所以自然权利互不妨碍。
6.甲文第①段划线部分两个“既然”领起两个方法相同的反驳,下列各项中与这两个反驳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物不变论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生物不变论是一种违反客观事实的观点,违反客观事实的观点当然是错误的。
B.生物不变论不符合事实,动物是发展变化的,植物是发展变化的,微生物是发展变化的,所以,生物不变论是错误的
C.生物不变论是错误的,如果生物是不发展变化的,那么,古代生物和今天生物应相同,而事实上古今生物差异很大。
D.生物不变论是错误的,因为,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已表明人从猿进化而来。
7.甲文第②段画线部分和乙文画线句在逻辑论证上有重要作用,且作用相同,请加以分析。
8.甲乙两文的理论思想有相通之处,请加以概括。
二、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总之,卢梭绘画中的世界,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充满神秘莫测的梦幻之乡,是一个无法用理性来阐释的谜。这个谜通常或是月夜,或是正午,或是某一难以确定的时刻,人与兽在自然世界中突然相遇:狮子与吉卜赛女郎,花豹与黑人,隐藏在一片热带森林中向人类________。他们周围是强大的足以淹没一切的自然,而他们本身也是自然中的一部分。没有人能解释这种相遇的意义,谁也不知道卢梭的动机,也许他没有什么动机,他只是梦见________异国沙漠和________的热带莽林,还有生活在神话世界中的居民。正是在这些涉及人类存在和自然奥秘的作品中,卢梭展示了生活中最神奇、最隐秘、最难以捉摸的东西,释放出一个幻想型的艺术家的巨大才能。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卢梭被认为是第一个使现实弥漫梦幻气氛的画家,德国的新客观派,尤其是意大利的形而上画派,法国的超现实主义,仅仅是对这种现实的梦幻感的个性化,或在新的刺激下的升华。可见卢梭对20世纪现代艺术发展走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成为现代艺术的________。卢梭同其他伟大的艺术先驱一样,对自己的艺术抱有坚定的信心,他坚信人们将来会理解他的艺术。卢梭说过:“我也曾被告知我不属于这个世纪,相信我,我现在不可能改变我通过顽强的实践而获得的方法”,他相信他的作品是伟大的,在他的时代,他的画与任何人的画都不同,在他自己的心中所包含的天真和直率是令我们感到惊奇的。他曾对毕加索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是这个时代的两位伟大的画家,你用埃及的风格作画,而我则用现代风格。”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窥视 深不可测 浩瀚无垠 先驱者
B.窥视 浩瀚无垠 深不可测 先行者
C.观察 深不可测 浩瀚无垠 先驱者
D.观察 浩瀚无垠 深不可测 先行者
10.充分理解文段的意思,把上面的这段文字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50个字。
1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两处并分析。
三、小阅读-课内
12.重点2 《怜悯是人的天性》的作者是一位造诣颇高的哲学家,谈论的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理论问题,文中又引用了大量的古代典籍文献,为什么文章没有给人艰涩难懂的感觉?
13.卢梭与孟子都对人类的同情怜悯之心进行了深刻阐发,甚至他们用以阐述这种情感的故事都有着相似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说,二者都持“性善论”的观点。查阅有关资料,说说你对二人观点的理解。
14.文章围绕“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核心论点,是怎样一步步展开论述的?
15.如何理解卢梭所说的“怜悯”?结合本文和课外搜集的资料分析一下。
16.本文中,卢梭讴歌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所具有的“怜悯心”,但是他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在他生活的年代找到这样没有失去本性、忠于本心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那么,他是如何正面论述“怜悯是人的天性”的呢?
17.《怜悯是人的天性》中“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两句话分别强调了什么?
18.根据文章《怜悯是人的天性》的内容,辨析“自爱心”和“怜悯心”。
19.《怜悯是人的天性》中卢梭认为,“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0.下列对《怜悯是人的天性》原文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提出自然状态中的人类没有善恶之分,除非从生理意义上以能否帮助自我保存的性质作为区分标准,为后文否定霍布斯的观点做铺垫。
B.霍布斯的“人天生是恶的……疯狂地把自己看作是整个宇宙的唯一所有主”的观点错误的原因之一在于忽视了欲望是社会的产物,这不是野蛮人对自我保存的关心中所具有的。
C.文章运用了大量事实论据来证明怜悯心是人的天性,关怀、友谊也是对特定对象的持久怜悯心的产物。
D.卢梭认为哲学使人与世隔绝,智慧和理性使人变得冷酷无情。因此要回归自然情感,远离理性。
21.《怜悯是人的天性》在论点的提出上有何特点?
22.在《怜悯是人的天性》一文中引用诗句有何作用?
23.《怜悯是人的天性》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4.《怜悯是人的天性》中,后四个自然段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
25.作者要论说的是“怜悯是人的天性”,为什么开头花大量笔墨写霍布斯观点及错误?《怜悯是人的天性》
26.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举例分析。《怜悯是人的天性》
27.霍布斯的“人天生是恶人”观点错在何处?卢梭认为正确的结论是什么?请填写下面表格。《怜悯是人的天性》
观点 错因 结论
人天生是恶人;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
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
28.【难点】如何理解卢梭在本文的观点?
四、微写作
29.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一观点与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有什么异同?请结合所学知识,写一段议论性文字,300字左右。
30.《怜悯是人的天性》中采用了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边破边立。而卢梭的这篇文章与《修辞立其诚》又都旁征博引,大量运用引证法。请分别运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引证法各写一段文字,每段200字左右。
31.卢梭认为,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孟子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荀子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但他还说,“人之生固小人”。那么,你对人的本性有什么看法?请联系实际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B 2.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从这个品质中派生出来的。人们所说的慷慨、仁慈和人道,是指对弱者、罪人和整个人类怀抱的怜悯心,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就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对象所抱有的持久的怜悯之心。 3.在自然状态下,人缺乏智慧和理智,总是一往无前地发挥人类天然的感情。而理智会使人产生自爱心,自爱心使人汲汲于关心自己,使他远离一切使他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作者认为怜悯心只不过是……”错误。原文是“即使说怜悯心真的只不过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在野蛮人心中不明显,但甚强烈;而在文明人心中虽较明显,但很微弱)”,“即使说”表明一种让步假设,并不代表作者赞同。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依据原文“但是,曼德维尔没有看到的是,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曼德维尔否认人类有这种美德)全都是从这个品质中派生出来的。的确,人们所说的慷慨、仁慈和人道,如果不是指对弱者、罪人和整个人类怀抱的怜悯心,又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从深层次的意义上看,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无非就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对象所抱有的持久的怜悯之心而已,因为我们希望某一个人不受苦,不是希望他幸福,又是希望他什么呢?”,作者认为: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从这个品质中派生出来的,“怜悯”的品性是基础、前提。社会美德中的慷慨、仁慈、人道、善意、友谊,是一种怜悯之心。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依据原文“的确,在旁边观看的动物愈是对受难的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便愈是强烈。很显然,这种感同身受的程度,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得多。理智使人产生自爱心;而加强自爱心的,是头脑的思考。自爱心使人汲汲于关心自己,使他远离一切使他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在自然状态下,人总是发挥着人类天然的感情。而理智会使人产生自爱心,自爱心使人汲汲于关心自己。
4.怜悯心是在人类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的一种最应该具备的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最普遍和最有用的、合乎自然的人心(秉性或美德)。 5.D 6.C 7.都用了因果论证、例证、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等论证方法,结构关系呈现步步深入循序渐进,作用是由果溯因逻辑性强,层层深入有条有理,选材典型新颖,论证充分、深入、有力,具有可信度和说服性,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深入浅出。 8.孟子和卢梭都主张人性本善,它源于本性,也就是天生具有的温柔、善良、同情心,先天存在的自然情感,即自爱心和怜悯心。
【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熟知下定义的公式,即“种概念(被定义概念)=特征+属概念”。根据题干明确种概念为“怜悯心”,结合甲文第二段确定属概念和特征,题干要求“用判断句给‘怜悯心’下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具备的定义”,判断句的表达模式为“什么是什么”,其中“内涵”,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禀,具体指概念的特征;“外延”,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也就是“属概念”。
结合“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分析,可知“属概念”(外延)指人的“心”(秉性或美德),特征(内涵)为:“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合乎自然”。根据以上内容和下定义的公式(判断句)组织成句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作者在文中观点的能力。
结合第一段开头“我们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分析,可知ABC均正确,属于霍布斯的观点。
D.“因为人是宇宙的主人,所以自然权利互不妨碍”,因果逻辑错误曲解文意,结合“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分析,可知“人是宇宙的主人”属于结果,选项误表述为原因,另外遗漏了“唯一”,“自然权利互不妨碍”和文中表达的意思“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也不符合。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中相关信息运用了归谬法。是间接论证的方法之一,亦称“逆证”,一种反驳方法。先假定被反驳的观点是正确的,再从它推出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它是错误的。是一种有效的解释方法,特别是在进行正面的直接论证或反驳比较困难时,用归谬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A.抓住本源,即大家熟知的错误点来分析论证。
B.列举特例来证明普遍认知的错误。
D举名篇或者特例来证明观点的绝对性错误。
C.“如果生物是不发展变化的,那么,古代生物和今天生物应相同,而事实上古今生物差异很大”,属于归谬法,即先认为观点正确,从而推出错误结论。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以及句子作用的能力。
结合甲文“既然……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分析,可见使用了因果论证。
结合“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分析,可见使用了对比论证。
结合“既然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分析,可见使用了假设(归谬)论证。
结合“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分析,可见还用了例证法。
结合“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分析,可见论证深刻有力,虚拟假设、正反对比中突出观点,事例典型新颖,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逐层深入进行分析,逻辑性强,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结合乙文中“所以”“由此观之”“可见”等,可见因果逻辑性强;“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分析,可见使用了例证法;结合“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分析,可见使用了正反对比(破立结合)论证法。不仅说服力强,具有可信性,典型事例增强论证的力度,深入浅出化陌生为熟悉,便于理解接受,讲道理和摆事实紧密结合行文严谨。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结合甲文第二段“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分析,可知人性善良。
结合乙文中“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分析,可知孟子主张人人都具有恻隐之心,这种善念无关利益名誉等虚名浮利,而是一种源自于本性的同情心。
【点睛】参考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9.B 10.卢梭画中的世界是一个令人敬畏、充满神秘莫测的梦幻之乡和无法用理性来阐释的谜。(或卢梭被认为是第一个使现实弥漫着梦幻气氛的画家。) 11.比喻,把卢梭的绘画世界比作“梦幻之乡”和“谜”,描绘出了卢梭绘画的神秘莫测和无法用理性来阐释的特点。拟人,用“窥视”一词使“狮子”“花豹”具有了人的特性。
【解析】9.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窥视:暗中观察;偷看。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此处照应语境“隐藏在一片热带森林”,应选“窥视”。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浩瀚无垠:是指水势盛大没有边际,多比喻大海或天空等面积广大。第二空形容的对象是“异国沙漠”,应选“浩瀚无垠”;第三空形容的对象是“热带莽林”,应选“深不可测”。
先驱者:最初发现或帮助发展某种新事物的人,为别人作出可仿效的榜样或为别人铺平可接踵而行的道路者。先行者:先遣者,先驱 ;前辈,先导者。此处强调卢梭是现代艺术创作的先导,应选“先行者”。
故选B。
10.本题考查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
文段共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写的是卢梭绘画的艺术特点,第二层从“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开始,主要写的是对这一艺术特点的评价。概括第一层主要抓住句首“总之,卢梭绘画中的世界,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充满神秘莫测的梦幻之乡,是一个无法用理性来阐释的谜”,它是总结性句子,具有概括性,据此得出答案;第二层抓住“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卢梭被认为是第一个使现实弥漫梦幻气氛的画家”据此概括得出答案。
11.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卢梭绘画中的世界,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充满神秘莫测的梦幻之乡,是一个无法用理性来阐释的谜”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是“卢梭绘画中的世界”,喻体是“梦幻之乡”“谜”,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神秘莫测”“无法用理性来阐释”,使卢梭绘画的艺术特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狮子与吉卜赛女郎,花豹与黑人,隐藏在一片热带森林中向人类窥视”中的“窥视”一词运用拟人手法,把“狮子”“花豹”人格化,形象的描绘出卢梭绘画世界中人与兽在自然世界中突然相遇的时刻。
12.①文章结构形式给人以平实感。
作者思路清晰,按照提出论题和观点、分析阐释论题和观点、总结观点并指出论题重要意义这一议论文常见的思路结构文章,在写作方法和结构安排上符合大众的阅读和认知习惯,从而使文章在形式上给人以平实感,而不是给人以拒人千里之外的高深莫测之感。
②注重对引用的典籍文献的解释。
引证法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点,显示了作者广博的学识。但作者在引用古文献之后,往往紧跟着就对文献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说明。如文章第7段引用了《心术上》的一段话:“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已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段话确实比较难以理解,但紧跟着引文,作者解释说:“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这就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了。
③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除了因论证的需要而引用典籍史料外,作者的语言十分平实,如作者在阐述表里一致时说:“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丝毫没有艰涩之感。再比如“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几乎就接近口语了。学识十分渊博,却不端大学者架子,不用唬人的文风,恰恰是作者高深学术修养的一种体现。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写作特色的能力。
题干直接问的是“为什么文章没有给人艰涩难懂的感觉?”正面解读为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谈论的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理论问题”“文中又引用了大量的古代典籍文献”这两句话是提示答题角度,从如何变抽象为具象,即怎样做到让本文内容表达上生动形象,另外还要思考引用的作用和效果,“大量”意味着内容丰富多彩,这些都是开启思路的切入点,审题应该到这样的境界。
素材丰富,但不给人堆砌感,因为作者行文脉络结构安排可谓匠心独具,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符合人的逻辑认知习惯,多角度多侧面取材,富有变化行文不单调乏味。内容多样但不生疏难懂,都是读者熟悉的视角,给人亲切平易感。结构安排的极有条理,思路清晰、严谨完整,不给人留下困惑。
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这句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七段引用《管子》书中《心术》上“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论证认识客观世界要舍弃自己的主观偏见,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第九段引用《汉书.儒林传》中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所说的“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告诫人们不要说假话以讨好于时尚。引用古言既充分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底蕴等韵味。
语言平实质朴深入浅出,娓娓道来,通俗易懂。充分体现于举例论证中,比如运用大量事实论据来阐述中心论点的正确性时,第二自然段提出人类天性有怜悯心,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论点后,分别从母兽对幼兽的温情,马不愿意踩活的东西,动物从同类尸体旁走过时的不安,甚至将尸体埋葬的表现,动物走进屠宰场的哀鸣,被囚禁的人无力救援,被猛兽袭击的幼儿的悲伤难过等内容,都得力于语言的表现力,诚恳实在不浮夸的语言艺术使得大量事实论据的运用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的同时吸引了读者。
13.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认为人性之善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与水必往低处流没有什么区别。他认为人的善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人性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恻隐之心重仁,羞恶之心重义,辞让之心重礼,是非之心重智。
②卢梭认为,“怜悯心”是人类其他美德的基础。
在人类的原始时代,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社会性,一无所有,愚昧无知,自由自在,但又纯洁、善良、快乐,没有欺压,一切听其自然、顺其天性。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情感,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欲念。怜悯心“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
③二人“性善论”的思想渊源不同。
孟子的“性善论”,既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其的发展。春秋时期的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分别指“恻隐之心”和“人之正路”。
卢梭的“性善论”,是卢梭的天性哲学中与教育密切联系的部分。由于他出身贫寒,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广泛接触了城市和乡村的各种社会阶层,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了下层贫苦人民对政府官员的诅咒,看到了教会的腐败堕落、政治的黑暗,以及劳动者生活的痛苦和精神创伤,所以他的思想充满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和对封建教育的不满。他将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归结为社会制度和教育的责任。
【详解】本题考查探究理解、创新性思考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解答本题即要理解卢梭与孟子对“性善论”的认识有何异同。这就需要了解二人关于“性善论”的论述、产生的背景、提出此种思想的目的等。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认为人性之善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与水必往低处流没有什么区别,人的善性是与生俱来的。其产生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把“仁”定义为“爱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仁”“义”联系起来,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而卢梭的“性善论”则强调“怜悯心”是人类其他美德的基础,他认为在人类的原始时代,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社会性,一无所有,愚昧无知,自由自在,但又纯洁、善良、快乐,没有欺压,一切听其自然、顺其天性,而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情感,即自爱心和怜悯心,怜悯心“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之所以有这种看法,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出身贫寒,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广泛接触了城市和乡村的各种社会阶层,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了下层贫苦人民对政府官员的诅咒,看到了教会的腐败堕落、政治的黑暗,以及劳动者生活的痛苦和精神创伤,所以他的思想充满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和对封建教育的不满,他将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归结为社会制度和教育的责任,他的“性善论”,是与教育密切联系的部分。据此整理二人对于“性善论”的观点及产生原因即可。
14.①引出接近中心论点的论题。
作者首先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谈起,引出“天性”和“美德”的话题。话题的引出,为下文展开论述做好了准备。
②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梳理自己的观点。
这一环节中,作者的论证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为自己批驳的靶标,采用分析推演和归谬论证等方法,彻底驳倒“人天生是恶人”这一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观点;第二个层次,主要采用举倒论证的方法,以动物、残暴者尚有怜悯之心的事实,树立起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一种“善”,是一种“美德”,因此,对霍布斯的观点批驳越彻底,作者自己的观点就越稳固。作者也正是这样做的。
③指出“怜悯心”的作用。
作者指出,“怜悯心”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甚至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软化人的心灵,“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最后,作者甚至将怜悯心上升到人类存亡的高度,来评价它的巨大作用。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章第一段首先说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提出“邪恶”与“美德”的概念,引出接近中心论点的论题。
前半部分是对霍布斯理论的批评,“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唯一的主人”,首先树立批驳的靶子;进而指出其错误认识的实质,“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随后进行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出……”“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作者采用分析推演和归谬论证和举倒论证等方法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这是“破”。
最后,在这些批评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作者甚至将怜悯心上升到人类存亡的高度,来评价它的巨大作用,这是“立”。
15.①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怜悯心可以使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仁慈、宽大等人道精神。他提出自爱心和怜悯心的善良与合理,具有反禁欲主义的启蒙作用,也提供了教育顺从天性的理论基础。
②他特别强调“良心”在与人为善中的重要作用。卢梭虔诚地认为,良心是“圣洁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国的声音"。良心的核心内容是“自爱”与“爱他人”。这种善良情感具体体现在人们对于同胞的爱,普遍地希望别人幸福,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对于受苦难的人产生怜悯和恻隐之心,对于受压迫的人给予保护,对于不公正的暴力行为表示愤怒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中文本中观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做这种题的关键是整体把握文本,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第一段引出接近中心论点的论题,作者首先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谈起,引出“天性”和“美德”的话题。话题的引出,为下文展开论述做好了准备。第二、三、四段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梳理自的观点。这一环节中,作者的论证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为自己批驳的靶标,采用分析推演和归谬论证等方法,彻底驳倒“人天生是恶人”这一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观点;第二个层次,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动物、残暴者尚有怜悯之心的事实,树立起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一种“善”,是一种“美德”,因此,对霍布斯的观点批驳越彻底,作者自己的观点就越稳固。作者也正是这样做的。第五段指出“怜心”的作用。作者指出,“怜悯心”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甚至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软化人的心灵 “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最后,作者甚至将怜悯心上升到人类存亡的高度,来评价它的巨大作用。卢梭中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曾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自然人”有两种天然的感情:关切自身的保存及对自己同类的同情和怜悯。亦即自爱和爱人。而“自爱”和”爱人”是“自然人”对外界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明白这两个阶段的作用:正是这双重感情的共同结合和彼此协调,使人拥有一颗“好善厌恶”之心。
16.卢梭用优美而富有激情的文笔描绘自然状态中的人的“怜悯心”,并运用类比联想的方式举出实例,从而正面论述“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中心论点。
作者在第1段提出一个供读者思考的问题:“是处在既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作恶,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为善的境地更幸福,还是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全盘接受那些对他们不负有任何义务的人的指挥更幸福?”这个问题将“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的纯净心理与“文明人”具有理性和依附属性的心理进行对比,让读者从中直观感受到“在自然状态中的人”内心所具有的单纯心理对人获得幸福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在举例论证环节,作者当然不能举出没有失去本性、忠于本心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的例子,但作者举了“母兽对幼兽的温情”“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等例子,以不具有人类理性和智慧的动物为例,类比说明“怜悯心”是源自人类天性的一种“善”和“美德”。尽管作者以动物为倒的论证已经很具有说服力了,但作者并没有放弃以人为例来进行论证,他以《蜜蜂的寓言》中的“一个被囚禁的人”为例,让读者想象和体验其“怜悯心”,接下来更以嗜血威性的苏拉和菲尔的暴君亚历山大为例,进一步阐明“怜悯心”是即使是极其残暴的人也难以彻底泯灭的、源自人类天性的一种“善”的属性。
因此,尽管作者不能找到没有失去本性、忠于本心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作为实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他仍然巧妙地通过提出问题、巧设类比、精心选择人物等方式,对“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做了充分的正面论述。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论证进行理解分析的能力。
先展示怜悯心的美好,让读者在自然而然中心生向往,属于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式,而不是板起面孔来严肃说教。然后使用联想想象能力举出相关的实例,即使用类比法进行论证,强化怜悯心这种天性的和谐、必要性。可见文中在论证怜悯心是人的天性时并无正反对比,而是选择经典事例从正面直接来论证,进而树立自己的观点认知和立场。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比较类推"是这种论证方法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推理过程,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为所要论述的主体事物服务的客体事物,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使类推的道理明显化,不易为读者接受,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怜悯是人类的天性》中,卢梭充分地使用了这种方法,把对人类具有怜悯心的美好和善良呈现于读者面前,娓娓道来,生动具体准确精当地证明了论点。另外还得利于事例的典型新颖。比如引用《蜜蜂的寓言》 中的“一个被囚禁的人”为例,如果说正直善良者具有怜悯心是必然的,那么连恶人罪人都具有的善良本性就足以说明所有问题了。如果说人具有怜悯心是正常本能天性,那么我们所谓的“野兽”就更为典型了,于是作者巧妙地安排了“母兽对幼兽的温情”“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等鲜活的例子,谁说动物世界是冷漠无情的?谁说野生动物是喂不熟的?原来不具有人类理性和智慧的动物也具有怜爱和同情心。典型事例是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例。具有“以一当十”的作用。写作中恰当地选用典型事例,是揭示事物本质、突出人物精神境界的重要手段。一篇作品如果只罗列一些一般性的材料,缺乏典型事例,就不可能产生深刻动人的力量。典型事例贵精而不贵多。作者应认真筛选大量材料,从表现主题的需要出发,选用那些最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卢梭就做到了,多角度多侧面正面取材,充分分证明了人的怜悯心是天性这一观点。
17.第一句话强调的是,人们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体现的是人们的自私心;第二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是人善良的天性。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把两句话还原到文段中扩展范围加深理解,从而准确把握句子含义。原文中这两句话在最后一段:可以肯定的是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它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在自然状态下怜悯心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有这样一个优点: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它能使每一个身强力壮的野蛮人宁可到别处去寻找食物也不去抢夺身体柔弱的孩子或老人费了许多辛苦才获得的东西。在训导人们方面,它摒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而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尽管这句格言没有前一句格言完善,但也许更有用处,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不应当在高深的理论中,而应当在这种自然的感情中去寻找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恶事的原因。
从“摒弃”一词可以感悟到作者对前一句持否定态度,而对后一句持肯定态度,对于后一句作者说“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可见“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句话强调的是上天赋予人的友爱善良的本性,在追求利益时,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都不可以自私自利毫无无底线的伤害他人财产甚至生命,这也正体现了本文论点中所强调的怜悯心。据以上分析确定“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一句属于心里只有自己私利的自私表现,没有对他人的关爱、同情、怜悯,完全出于自爱的恶劣本性。
18.自爱心是使人关心自己的生存的一种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着各自的利益,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
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害别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的一种情感。这种怜悯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
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或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
自爱心是自然状态下,人人生而平等,野蛮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锻炼出勇敢机敏的品性,为了保护他的生命,他的智力逐渐提高,初步显示了他自由主动的资质,当他反馈自身意识到的自由时,意志力或选择利便在心灵的灵性下暗中生根,人也因此天生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这种能力首先表现为依靠智力所得到的欲望的满足和由此滋生的自爱心,自爱心不关心他人,只为了自身利益。
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它可以通过克制个体的“自爱”来促进整个物种的相互保存。正是在怜悯心的驱使下,我们毫不犹豫地去帮助那些我们所见到的受苦的人。同时,在自然状态下,正是这一怜悯心代替了所有的法律、风俗和道德,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尝试违背它温柔的召唤:正是有了怜悯心,强壮的野蛮人只要能够在别处觅得食物,就绝不会剥夺一个柔弱的小孩或者一个年迈的残疾人本就脆弱的生命。它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在自然状态下,怜悯心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有这样一个优点: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熏陶人们。它能使每一个身强力壮的野蛮人宁可到别处去寻找食物,也不去抢夺身体柔弱的孩子或老人费了许多辛苦才获得的东西。——促使人们自我克制、同情弱小。在训导人们方面,它摒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谋求自己利益时,不损害他人利益。
每个人都有自爱心和怜悯心,但与人相处时需要善良、大爱的情感来控制,而不是谋求利益的理性,让怜悯心战胜自爱我们的社会便是和谐安宁幸福快乐的。
19.观点一:不赞同。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从自然到文明、自然本能到理性的进步是一种必然。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带来自私、冷漠等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并非完全是这种进步造成的,人类可以通过法律等方面的束缚来消除这些影响。
观点二:赞同。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在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都能和谐相处,人们能满足最低的生存需求。正是因为文明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远超于生存需要之外的过分的需求和欲望,人变得理性、冷漠、自私,这无疑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
【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思考的能力。
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比如是肯定(赞同、同意)还是否定(反对、不认可)……。
然后结合文本说出理由,尽量两点以上。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语言流畅自然,表达准确,立意鲜明,不可把持两端成骑墙派。肯否的选择可以根据是否出自文本,因为文本大多为名家观点,一般原文中的立场是正确的,但不绝对,所以还要看现实生活,即根据24字核心价值观以及主流倡导或者风尚。可褒可贬的就按照自己的特点,擅长哪个角度就选择站位哪里。
法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卢梭认为,知识和技巧产生了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且社会不平等伴随着文明的进程而加深。在他看来,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因为他敏锐地觉察到科技、文明中隐含的危险和弊端。 随着现代科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人们对科学技术深信不疑,赞赏有加。自人类文明以来,科学技术就一直被当做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利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进,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物质财富的创造力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成为人类文明的里程碑。科学技术,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开创了新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改善了人们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有便利的交通、快捷的网络平台、寓教于乐的多媒体,让人类实现了遨游太空、游弋四洋的梦想……特别是近些年来,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正是科技的盛行造就了人们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可见卢梭的观点 “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不正确。
科学技术也让我们感到困惑、无奈甚至恐惧。在生态环境方面,人口激增、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能源短缺、资源枯竭。在新技术的配备下,人类开发资源的广度深度不断加大,大量资源遭到过度的破坏,煤和石油即将告罄。全球土壤流失严重,沙化面积扩大,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伴随大量抗生素、抗病毒性药物的使用,虫类、病毒的抗药性也在增强,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威胁。全球库存的核武器能把全球毁灭数次,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全球气候变暖,雨水是酸雨,烟雾是毒雾。南极上空保护地球的臭氧层被捅破一个大洞,直接威胁到全球生物的生存环境。近些年来,全球各地地震、洪灾、干旱、海啸等自然灾害频仍,是否预示着大自然对人类技术行为的不满和抗拒。现代科技的负面影响是如此之大,却被我们盲目崇拜的心理给遮掩了,以致大多数人对它视而不见。可见卢梭认为,“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有道理,我赞同。
20.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因此要回归自然情感,远离理性”理解错误,卢梭认为哲学家缺乏怜悯心,智慧和理性使人产生自爱心,更多地关心自己,而非他人。卢梭在于证明怜悯是人的天性的观点,而非要远离理性和智慧。
故选D。
21.本文在否定了霍布斯“人天生是恶的”观点后,自然引出怜悯心是人最普遍最有益的一种美德,善是人的本性,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详解】本题考查对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本文在论点的提出上使用了破立结合法,也就是说先批评错误观点或者提出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认知——霍布斯的“人天生是恶的”,然后再亮出作者的观点(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这样论证的好处是通过正反对比更突出观点,显得立场鲜明,也便于读者理解接受,增强说服力,另外运用名人事例和认知也增强可信性。这时候再作进一步阐释,怜悯即是一种善性,更是一种美德,对于群居生活的人类而言是受益匪浅不可或缺的修养、素质,若人人善良具有怜悯心同情感,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让国与国之间减少矛盾冲突,意义重大,不可不重视。这样论证可谓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22.引证法。用优美的诗句证明了人类有一颗怜悯心,仁慈心。增强了文采,丰富了内容,使论证有力。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本中论证方法的作用的能力。
文中的引用是“自然既然给予人类眼泪,那就表示它曾给予人类一颗最仁慈的心”这一句,使用的是引证法。引证法能够迅速把整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主要意思,概括成一段诗文,起到最好的“画龙点睛”作用,此句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高度概括能力、深厚的文化诗词涵养、更加使文章主题鲜明,证明了人类有一颗怜悯心,仁慈心。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韵味,同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23.(1)总结全文,深化主旨。总结中心论点,点明这一论点是唯物主义原则,增强观点的正确性、说服力。
(2)与开头观点相照应。形成总—分—总结构,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详解】本题考查对段落作用的分析理解概括能力。
这类题一般思考三个角度,即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思想内容方面:写怜悯心的社会意义和重要性。结构上看总结全文:可以肯定的是,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它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并升华、升华中心论点:在自然状态下,怜悯心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有这样一个优点: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出自善良天性。照应题目和开头,把怜悯心上升到善良和美德的角度。总分总的论证思路,条理清晰,行文自然,结构安排缜密严谨。表达效果方面:有引用、有类比、对比,增强真实性说服力可信度。
24.主要论述了自然的怜悯心即使最坏的风俗也不能把他们毁灭,人类种种社会美德正是从怜悯心中产生出来的,怜悯心能缓和每一个人的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的活动,对人类全体相互保存起着协助作用。主要论述了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的重要意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题干中所述的最后四个自然段就是文章的第二至第五段。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对霍布斯例论的批评,首先指出其错误,然后指出其错误认识的实质,然后逐级批驳,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第三段主要指出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第四段主要在于指出如果大自然不赋予人类以怜悯心来支持他的理性,那么,人类尽管有种种美德,也终归会成为怪物。第五段的大体内容是说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相互依存,所以,我们不应当在高深的理论中而应当在自然的情感中去寻找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熏陶也不愿意做恶事的原因。
25.作者采用的是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通过层层分析驳倒了“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自然引出野蛮人不是恶人的重要原因就是人类天性有怜悯心。善是一种美德。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水到渠成地立起来了,破是为了立。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及论证思路的能力。
对某种错误的观点进行反驳,进而提出出论点,并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本文霍布斯观点的观点为“人天生是恶人”的,《怜悯是人的天性》前半部分是对霍布斯理论的批评,“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唯一的主人”,首先树立批驳的靶子,进而指出其错误认识的实质,“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然后进行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等,这是“破”。然后,在这些批评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这是“立”。
26.例证法。运用大量事实论据来阐述中心论点的正确性。如第二自然段,提出“人类天性有怜悯心,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论点后,分别从母兽对幼兽的温情,马不愿意踩活的东西,动物从同类尸体旁走过时的不安甚至将尸体埋葬的表现,动物走进屠宰场的哀鸣,被囚禁的人无力救援被猛兽袭击的幼儿的悲伤难过来举例证明论点。大量事实论据的运用使论证富有说服力,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如第二自然段,提出“人类天性有怜悯心,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论点后。结合“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马儿踏过活生生的躯体时所表现出来的上抗拒情绪;没有一个动物会无动于衷地走过同类的尸体;有的动物甚至还会为它们死去的同伴举行某种仪式的葬礼;而即将被屠杀的动物发出的凄惨的叫声则向人们诉说着它正在经历的恐怖遭遇”“他所举的例子,向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动人的场景。那是一个被囚禁的人类的形象,他眼睁睁地看着外面一头凶狠的畜生从母亲怀里夺走正在哺乳的孩子,用它那致命的獠牙撕裂孩子的四肢,用它的爪子撕扯孩子仍在跳动着的心脏”等分析,运用大量事实论据来阐述中心论点的正确性。文中以“在旁边观看的动物”为例,运用例证的方法,指出愈是对受难的同类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怜悯心愈是强烈。大量事实论据的运用使论证富有说服力,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27.
观点 错因 结论
人天生是恶人;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 这是根据霍布斯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把为了满足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 人的欲望是社会造成的,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
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 说自然状态中人是强壮的,和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相互矛盾。, 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
原文第二段,开头“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唯一的主人”树立批驳的靶子,接着列举了霍布斯的错误认识,进而指出其错误认识的实质,“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然后进行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然后,在这些批评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欲望是社会造成的,也才使得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
28.卢梭设想、虚构了一个人类社会的初始状态,即“自然状态”和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他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曾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自然人”有两种天然的感情:关切自身的保存及对自己同类的同情和怜悯。亦即自爱和爱人。
那么,是不是由于人的自爱或“自私”,就使人变恶了呢?卢梭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由于自然人过着孤独、离群索居的生活,而且他们的需要又少,且极易满足。因此,自然人在对自身保存的关切时,只涉及自身而不涉及与他人的关系。因而自爱不可能使其成为作恶的原因。
相反,自然人又从自爱之中直接产生出另一种感情,即在我们爱自己的同时,也爱帮助我们生存的人,亦即“爱人”。因为,自然人是软弱的,只有在爱自己的同时,也爱帮助自己生存的他人——给自己以帮助和关心的人,才能真正保证做到爱自己。可见,爱他人,也是人类应有的另一种天然感情。正是这双重感情的共同结合和彼此协调,使人拥有一颗“好善厌恶”之心。
卢梭的性善与宗教源罪说是针锋相对的,充满着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但他把自爱、良心等归之于天赋,并将之普遍化为超阶级超时代的抽象物,反映出他的思想局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中文本中观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整体把握文本,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从时代的眼光、阶级的局限性、历史的发展、观点本身的影响力和作用等角度去分析和评价。卢梭中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曾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自然人”有两种天然的感情:关切自身的保存及对自己同类的同情和怜悯。亦即自爱和爱人。而“自爱”和“爱人”是“自然人”对外界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明白这两个阶段的作用:正是这双重感情的共同结合和彼此协调,使人拥有一颗“好善厌恶”之心。
卢梭的性善论具有积极意义,是反封建的,具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意味;但我们也要看到他思想的局限性,那就是将“自爱”“良知”等人性本身的东西归之“天赋”,即上天赐予的,这种说法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太过抽象、玄妙。
29.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就是指同情心。孟子认为同情之心,人人都有,也就是说同情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本性,不只是圣人君子、高官贵族具有,就是贩夫走卒、妇孺病残也是具有的,如孟子言“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卢梭主张“怜悯是人的天性”,意思是“怜悯”这种品格是人先天具有的,不受地位、财产的左右,具有天然性,“天性”一开始是平等的,不存在善恶之别。卢梭把怜悯心视为先于理性思考而存在的一种纯自然的人类天性和情感。这是孟子和卢梭的观点不同之处。但他们都认为人都有“同情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让人的本性得到自然发展,人就必然趋向于善。那么,我们应当开发内心本来就具有的美好品质,并且在生活中保持、保护美好品质不被污染。
【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和理解名家观点的能力。
这道作文题要求写对名家观点的理解与认识。孟子强调的是“恻隐之心”的普遍性(人皆有之),卢梭突出的是“怜悯”之心的“天然性”,这是两者观点的不同点;两者都认为人都有“同情心”,这是两者的相同点。据此展开议论,议论过程中,可引用名家的话作为道理论据,以增强说服力,如“孟子言‘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同时,注意字数的限制。
30.示例1:俗话说:“皇帝开金口。”宋太宗的“开卷有益”就自然成了读书人的座右铭。但开卷果真都有益乎?答曰:非也。《诗经》《史记》《资本论》可称为“卷”,希特勒的《我之奋斗》,可预测前程的《八卦全书》也可称为“卷”,可这些“卷”读了都会对读者有益吗?特别是现在,街头书摊上摆的是清一色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甚至是不堪入目的淫秽书刊。一些青少年整天捧着言情小说掉泪,丧失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有的成了奇招怪术的试验品;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于是不由得引出人们的阵阵感:“这种‘卷’开不得啊!”由此可见,开有益之卷,开卷方能有益。“开卷”未必都“有益”。我们要有选择地开“有益”之“卷”,让“卷”真正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示例2: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崇高、最永恒、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不朽的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屈原抱石怀沙,投身汨罗江时,想到的是祖国;文天祥过零丁洋,浩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想到的是祖国;岳飞发出“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豪言时,想到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屠刀,引颈就戮时,面不改色,“我自横刀向天笑”。他想到的还是“祖国”;陆放翁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梦魂为萦、念兹在兹的也是“祖国”;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就义时讲:“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甘洒热血,视死如归,所报者,也是“祖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作答本题,考生要弄清楚什么是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什么是引证法。“立”,是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张正确,而“破”则是对片面的、错误的、反动的观点进行批驳;所谓“破立结合”,是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同时,要注意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这就是边破边立,先破后立,破立结合。比如,古人说“开卷有益”,我们可以批驳这种观点,列举街头书摊上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甚至是不堪入目的淫秽书刊并非对人有益,这就是“破”。同时,我们可以“立”一种正确的观点:开有益之卷,开卷方能有益。有了“破”,又树立了自己正确的观点,这就是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答案示例:俗话说:“皇帝开金口。”宋太宗的“开卷有益”就自然成了读书人的座右铭。但开卷果真都有益乎?答曰:非也。《诗经》《史记》《资本论》可称为“卷”,希特勒的《我之奋斗》,可预测前程的《八卦全书》也可称为“卷”,可这些“卷”读了都会对读者有益吗?特别是现在,街头书摊上摆的是清一色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甚至是不堪入目的淫秽书刊。一些青少年整天捧着言情小说掉泪,丧失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有的成了奇招怪术的试验品;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于是不由得引出人们的阵阵感:“这种‘卷’开不得啊!”由此可见,开有益之卷,开卷方能有益。“开卷”未必都“有益”。我们要有选择地开“有益”之“卷”,让“卷”真正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所谓引证法,全称为引用论证法,是通过引用经典语录、约定成俗的市井言论、生活常识等作为论证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引证法的作用是引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如,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这段文字运用引证法,引用“尽信书,不如无书”,有力批驳了死读书的危害。答案示例: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崇高、最永恒、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不朽的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屈原抱石怀沙,投身汨罗江时,想到的是祖国;文天祥过零丁洋,浩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想到的是祖国;岳飞发出“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豪言时,想到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屠刀,引颈就戮时,面不改色,“我自横刀向天笑”。他想到的还是“祖国”;陆放翁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梦魂为萦、念兹在兹的也是“祖国”;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就义时讲:“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甘洒热血,视死如归,所报者,也是“祖国”。
31.例文:
我的观点是人性本善。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此处人性的定义是什么。人性,顾名思义指只有人才具备的特性,即该特性可以用于区别于其他事物(包括动物、植物)而为人所独有的特性。而且从哲学意义层面来说,马克思给出的定义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坚定地相信这个社会,更加说明了人性是本善的。孟子说,人性善。《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而且在《三字经》中也有提及,“人之初,性本善”。
【详解】本题考查对相关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
本题要求对人性发表看法,实质是对“性善论”和“性恶论”发表看法。“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争论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中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和韩非子主张“性恶论”,两种观点都有一些现实事实的支持,比如“性善论”中,孟子说人从出生就有羞耻心,怜悯心,而荀子则指出人都有竞争意识,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考生可以支持其中的一个观点,也可以将两个观点都否定,提出“后天教育决定论”,无论选择哪一个观点,在论述时都最好要举出一些现实实例以增加论述的说服力。还有,选择“性善论”比较符合当下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正能量的体现,所以建议考生从“性善论”的角度进行论述。写作时,先表明观点,再写明理由,如我的观点是人性本善。再选取《孟子》和《三字经》里内容加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答案第14页,共20页
答案第15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