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沾化区、阳信县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注意: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 25 个小题,共
50 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4 个题,共 50 分。2.用 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纸相应 位置。非选择题答案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填写。请务必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题。
3.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信息填写答题纸相应位置。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 50 分,每小题 2 分,共 25 个小题)
1.西亚的腓尼基是字母文字的发源地。这里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比较发达。 为方便记录,人们发明了有 22 个字母组成的文字,成为“腓尼基字母”。这说明( ) A.文化发展推动经济 B.经济需要推动文化发展
C.文化交流的进步性 D.区域文明的多元化发展
2.19 世纪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主要依靠文献记载,但 19 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发现
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被推到公元前 2000 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 及和古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这反映了 ( ) A.文献记载价值不大 B.考古发现对久远历史价值更大
C.文献记载主观性太强 D.各大文明的发展历程相同
3.中古西欧的城市兴起后,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其产生的影响是 ( )
A.封建势力消除 B. 王权战胜教权
C.有利国家统一 D. 宗教进行改革
4.下图是哪一帝国的扩张图 ( )
A.西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马其顿帝国 D.波斯帝国
5.14 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述: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 屠宰百峰,还有许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布匹……运销埃及等地。 这能得出的信息 ( )
A.当地商贸是重要经济活动 B.当地治安环境不好
C.旅行家的记录虚假不可信 D.东非海上运输发达
6.《马可波罗行记》描写到中国富甲天下,金银遍地。这使西欧部分穷困潦倒的贵族、新 兴资产阶级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这反映了( ) A.社会舆论的重要影响 B.西欧人思想的幼稚
C.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欧人的冒险精神
7.下图是近代一种世界贸易方向示意图,其 ( )
A.促进美洲经济健康发展 B.工业革命影响的产物
C.使非洲人口大量的减少 D.有利于新航路的开辟
8.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牛顿的发现( )
A.体现重视理性思维 B.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生
C.打破人们宗教信仰 D.使人们摆脱了神学影响
9.恩格斯指出: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 国。恩格斯意图是说明卢梭 ( ) A. 思想的进步性 B.思想的阶级局限
C. 政治理想远大 D.思想启蒙的作用
10.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扩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 ( )
A.工业革命 B.启蒙思想
C.殖民扩张 D.世界贸易
11.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76 年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独立宣言》;1789 年法国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共同体现了 ( ) A.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思想 B.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思想
C.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思想 D.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思想
12.关于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有学者提出工业革命表面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 际却是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大变动问题。这意在说明 ( ) A. 技术进步发挥决定作用 B.科学理论推动工业革命发生
C. 多重因素促成工业革命 D.社会环境的变化是根本因素
13.下列史实的主题是 ( )
1825 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严重。
A.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B.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C.世界格局的变动因素 D.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弊端
14.完成右面知识结构图。方框内应填的内容是( )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工人运动发展
15.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以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 工资。这些措施出自 ( ) A. 苏俄政权 B. 巴黎公社
C. 第一国际 D.共产党宣言
16.下表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年 1896--1900 年 1913 年
比例 78% 74% 72%
由表可推知,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A.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欧美国家工业开始衰弱 C.世界各地工业化速度减慢 D.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缩小
17.下图反映历史现象的时间是 ( )
漫画题目:英国殖民 者在非洲的野心。殖民 头子罗德斯脚下是一 头是开罗,一头是开普 敦)
A.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 B.18 世纪中期
C.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D.19 世纪中期
18.下表是 20 世纪初列强占有殖民地统计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不合理的国际秩序 B.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
C.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D.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19.下图是哪一国家对拉美外交政策 ( )
A.英国 B.西班牙
C.葡萄牙 D. 美国
20.列宁指出:20 世纪初亚洲进入觉醒时期,也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觉醒”的 内涵是 ( ) A.资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 B.人民武装斗争的开始
C.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1.下图是哪次战争的部分示意图(箭头代表一方的进攻)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百年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西战争
22.下图反映的国际秩序是 ( )
图中国家为主权独立国家
A.华盛顿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凡尔赛体系
23.《国际联盟盟约》第五条规定:“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 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这产生的影响是
A.保卫了世界和平 B.构筑了世界安全保障
C.没有有效制裁侵略 D.消除了大国间的矛盾
24.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成为“胜利者的蠢事”。正确的 理解是 ( ) A.一战后国际关系矛盾尖锐 B.殖民体系崩溃
C.协约国遭到了严重的削弱 D.同盟国的瓦解
25.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说:“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 普通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了旧制度,在旧制度上构建起了新制度的框 架。”这“新制度”准确的理解是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制度 D.余粮收集制度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 题 12 分,27 题 12 分,28 题 12 分,29 题 14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
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古代文明交流”主题进行解读。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这个时期(19 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 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 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 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 王春法等翻译《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1)材料一属于哪一类型史料,对研究“工业革命”这一论题有什么价值。
(2)依据材料二信息和所学知识,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说明。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 1884 年,德、英等 15 个国家召开柏林会议。此会议专门为讨论非洲事务而召开, 但却没有一个非洲国家参加。柏林会议着重讨论了“有效占领”的问题,最后通过了措词极
为含糊的决议:与会各国今后凡占据非洲沿海土地,必须分别通知其他国家;兼并同在所占
领的非洲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建立足以保护现有各项权益的统治权力。关于内河航行自 由问题,最后通过在刚果河流域实行国际监督下的自由通航。会议所企图解决的因瓜分中
部非洲所引起的冲突问题,反倒没有正式拿到会议桌上讨论,而是在会下通过政治交易来
获得解决。 1876 年,欧洲列强仅占有非洲土地的 10.8%,1885 年增加到 25%,1900 年 更猛增到 90.4%。到 1912 年,非洲大陆已全部被瓜分完毕,在空前激烈的非洲争夺战中, 各国都制定有利自己的非洲扩张计划,世界的火药味越越来越浓烈,非洲地下也开始在燃 烧。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柏林会议。
----《世界近代史》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 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 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摧毁,一片荒凉。
------摘编自《西印度毁灭述略》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 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切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
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 [德]马克思、 [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理解。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2023.4
一、选择题(共50分,每个2分,共25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B A A C A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A B D C A D A
21 22 23 24 25
A D C A C
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
古代文明在交流中发展。(1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古代帝国形成,推动了文明的交流加强。(1分)亚历山大对外扩张中,不断推广希腊文化,并吸收东方文化和北非文化。(2分)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统治领域广阔,其统治期间,促进了欧亚非三洲文化的融合。(2分)阿拉伯商人商业活动广泛,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到北非,进行路上和海上商业活动。(2分)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2分)阿拉伯人成为传播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将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欧,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2分)
27.(12分)(1) 文献史料(1分);价值:材料来自《剑桥欧洲经济史》,属于历史研究史料,史料价值较大(1分);其有助于研究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特点。(1分)19世纪后半期,理论研究发展和科学家的试验推动了发明创造,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1分)
(2)工业革命使妇女社会角色发生变化,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工作。(2分)妇女接受教育,文化素养提升。(2分)妇女生产方式走向集体化,组织性增强,思想观念变化。(2分)妇女工作强度大,身心更加劳累(2分)(有道理可得分)
28.(12分)19世纪末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加强对外扩张,列强在争夺非洲过程中,矛盾加剧。(2分)柏林会议的有效占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列强间的矛盾,但没有消除矛盾。(2分)柏林会议使列强在非洲获得了更多的权益,实质是对非洲的进一步侵略,其加快了列强侵略非洲的步伐。(2分)柏林会议侵害了非洲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使非洲在20世纪初大部分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阻碍了非洲各国的发展;(2分)非洲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也日益尖锐,非洲人民反帝斗争不断发展。(2分)列强在侵略非洲过程中矛盾更加尖锐,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世界局势的动荡。(2分)
29.(14分))
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灭亡。(2分)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了广阔的世界市场;(2分)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为其积累了原始资本(2分);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进一步打击了封建领主经济,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2分)新航路开辟,推动殖民扩张发展,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和杀戮,破坏了当地社会的发展进程,是造成亚非拉落后的历史根源。(2分)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迈进,世界整体联系加强。(2分)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格局,不公正不合理的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建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