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B)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6 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5 个小题,共 45 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 道题,共 55 分。 2.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请使用2B 铅笔 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3 .考试时间 9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南非人口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和沿海平原地区,其空间分布格局与演变趋势具有与经济发 展格局的一致性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同步性等特点。下图示意南非 2011 年人口密度及 1996~ 2011 年人口重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南非西部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 .地形崎岖
B .气候干旱
C .沼泽广布
D .丛林密布
2 .1996~2011 年南非人口迁移的方向及 主要原因是 ( )
A .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资源开发
B .向沿海地区迁移 气候优越
C .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种族隔离
D .向沿海地区迁移 经济发达
2023 年春节期间,上海成为人口热门流动城市。下图为 2023 年 1 月 19 日上海流出人
口 目的地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甲省 ( )
A .面积广阔,地广人稀
B .地形平坦,草原广布
C .靠近上海,位置优越
D .经济落后,人口外迁
4 .据某网站迁徙数据显示,2023 年春节初一至初四期间 上海人口流入规模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主要影响 因素是 ( )
A .政策 B .经济 C .交通 D .环境 高一地理 B 第 1 页 共 6 页
江西省上堡梯田兴起于秦汉时期,一代代居民在此依山建房、开山垦田,梯田规模逐渐 扩大,最高海拔 1260 米,最低 280 米,垂直落差近千米。下图为上堡梯田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当地自古就有“惊蛰后犁田,清明至谷雨播种育秧,立夏至小满插秧,处暑至白露收获” 的一年一季水稻的传统农事安排,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是 ( )
A .地处中温带,年平均气温低 B .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春夏季节
C .耕地面积小,机械化水平低 D .海拔较高,热量较少,生长周期长
6 .图中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主要是由于 ( )
A .地势起伏较大,便于劳作 B .降水量大,利于防洪
C .植被茂密,利于防风 D .道路交错,利于发展旅游
20 世纪 70 年代,计划在上海建设大型石化企业,当时有金山县金山卫、川沙县等厂址
候选点,经过反复论证,最后确定了金山卫方案。下图 (a ) 为上海市略图,下图 (b) 为 上海金山卫石油化工区的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 .与川沙方案相比,金山卫方案 ( )
①淡水资源充足,距渔场较近
②交通便利,加强产业间联系
③可围海造陆,少占或不占用农田
④远离城市中心的人口密集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在厂区东边,建起了规划有序的居民新村,这 样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 .水源 B .风向
C .地价 D .交通
下表为 2010—2020 年我国某四城市中心城区
内外人口数量变化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问题。
高一地理 B 第 2 页 共 6 页
城市 2010 年中心城区 人口比重/% 2010—2020 年中心城区人 口变化/万人 2010—2020 年中心城区以 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甲 34.0 116.88 596.78
乙 39.7 129.12 468.46
丙 59.7 -72.8 300.9
丁 30.3 -30.25 215.42
9 .2010—2020 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是 ( )
A .甲城市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B .乙城市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C .丙城市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 .丁城市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10.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 )
A .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 .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 .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 .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 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下图) 。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3 分)
11.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
A .增加稻田光照强度 B .加强稻田通风透气
C .减少田螺天敌威胁 D .改善田螺生长环境
12.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因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 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 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
①土地产出率 ②产业集群化水平 ③农业收入比重 ④种植结构多元化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世界 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德国某公司,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比较, 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 年,从德国进 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 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
13.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A 原材料充足 B 市场广阔 C 技术先进 D 劳动力价格低
高一地理 B 第 3 页 共 6 页
14.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
A .基础设施 B .商业氛围 C .科研实力 D .配套产业
15.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这说明与大城市相比,该公司 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
A .提高产品质量 B .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
C .增加产品产量 D .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5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9 分)
材料一: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的工业中心。1960 年拉各斯的人口 不到 20 万,经过 60 年的发展,城市面积达到 1200 平方千米,人口约 2000 万。拉各斯由 多个小岛和大陆部分组成,主岛拉各斯岛为城市中心。
材料二:拉各斯城市各部分之间通勤主要依靠陆路交通,早晚高峰从岛屿到大陆之间大 约 20 公里的车程,可能花费3 个小时。
下左图为拉各斯市地图,右图为拉各斯市位置示意图。
(1) 概述拉各斯的人
口数量特征,并指出制约
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
主要因素。 (4 分)
(2) 结合材料二指出
拉各斯在城镇化过程中因
人口数量变化产生的主要
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5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 分)
竹子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大型木质草本植物。加纳是世界天然竹产区 之一。近年来,随着加纳森林资源逐渐枯竭,一些木材加工企业转向以竹为替代材料进行
生产和加工。2019 年在中国和加纳两国政府的推进下,
中国选派专家前往加纳举办竹藤产品开发技术培训
班。加纳主管官员提出“竹子生长迅速,可以年年砍伐,
是开发潜力大的可再生资源,有利于促进绿色经济的
发展。”右图为加纳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概述加纳大力发展竹藤产业的有利条件。 (5 分)
加纳在东部地区的沃尔特河上修建阿科松博水
坝。大坝建成运营后,年发电量达 56.25 亿千瓦时,
吸引炼铝企业纷纷迁到此地。
(2) 分析炼铝企业迁往水坝附近地区的原因,并
说出其带来的影响。 (5 分)
高一地理 B 第 4 页 共 6 页
下图为加纳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图
(3) 简述加纳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并指出 2005—2015 年促进其城镇化的产业。 (5 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7 分)
2022 年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我国召开,主题为“保护共同农业遗产, 促进全面乡村振兴” 。福州茉莉花茶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亮相大会。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州茉莉花茶是用加工后干燥的茶叶,与茉莉鲜花混合窖制而成的再加工茶,已有近千 年历史。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州地区,古人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了“山丘种茶树,沿河种 茉莉”的垂直生态农业系统 (上图) ,保证了茉莉花香与茶香的绵延不绝。
( 1)说明垂直种植系统对福州茉莉花茶生产的有利影响。 (7 分)
据出身于花茶世家的傅女士介绍,记忆中福州曾“千家万户遍植茉莉,妇孺白首皆焙香 茶” 。但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花田大量被商业住宅与厂房取代,花茶生产加工企业 纷纷外迁,傅女士记忆中的花香逐渐变淡。
(2)概述福州茉莉花茶企业外迁的原因。 (4 分)
高一地理 B 第 5 页 共 6 页
申遗成功后,政府大力推动复兴“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 。而作为花茶经营者,傅女 士认为亟需赢取更多年轻消费者,从市场端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3) 请你运用所学,为福州花茶开拓年轻人市场出谋划策。 (6 分)
(提示:请多角度提议,具体表述。)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以色列政府从 2001 年开始推行海水淡化计划,鼓励企业实行 电水联产模式, 即企业在建设海水淡化厂时,兴建以地中海丰富的天然气为能源的发电厂,且 并入国家电网 (由进口煤炭发电支撑,成本较高) 。 目前地中海沿岸地区已建成 5 家这样的 海水淡化厂,每年生产的淡水相当于全国淡水用量的 1/3,且被统一纳入国家供水网络优先利 用。以色列政府于 2022 年启动淡化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打造淡水蓄水库, 以缓解最大水源 地太巴列湖水位迅速下降的状况。下图示意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地区海水淡化厂及供水网络 的分布。
(1) 说明以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区位特点。 (6 分)
(2) 简述以色列海水淡化厂配建天然气发电厂的益处。 (8 分)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5. BACAD 6-10. ADBDB 11-15.DABDB
二、综合题(共4题,共55分)
16.(9分)
(1)人口数量多(1分),人口增长快(1分)。制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有限(2分)。
(2)问题:城市交通拥堵(1分)。
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鼓励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合理规划城市道路;限制私家车出行,加大公共交通法律法规宣传等。(任答4点得4分)
17.(15分)
(1)天然竹产区,原材料丰富(1分);政策支持,政府间合作,提供技术(1分);有工业基础(1分);竹产品有市场需求(1分);竹子是可再生资源,可替代木材,保护生态环境等(1分)。
(2)水电丰富,价格低廉(1分),炼铝业耗电量大,靠近水电站可以降低成本(1分);
有利: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分),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1分);
不利: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等(1分)。
(3)城镇化水平较低(1分),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1分),城镇化速度先慢后快(1分)。工业(1分)和服务业(1分)。
18.(17分)
(1)垂直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1分);利于保持水土(1分);在河谷和山林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保障了花和茶的品质。因地制宜:江边种茉莉——河谷气候暖湿、水源充足(1分);沙洲土质疏松、肥沃(1分);梯田利于通风、排水,不易受洪水侵袭(1分)。山丘种茶树——气温低,减少病虫害(1分);污染少,品质高(1分)。
(2)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花田减少、产量下降(2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花茶品质(2分)。
(3)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茉莉花茶加工业;加大科技投入,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茉莉花茶销售市场;促进以茉莉花种植和加工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任答3点得6分)
19.(14分)
(1)答案:答案:①海水淡化厂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以色列西部沿海地区;②靠近城市,人口密度大,用水需求大,市场广阔;③接近城市能为其提供基础设施(管线)、技术、人才、资金等支撑;④邻近供水(主)管道,便于形成统一的供水网络。(以上每条2分,任答3点得6分)
(2)①保障海水淡化厂的能源供应,进而保障淡水的稳定供应;②减少煤炭进口量,降低海水淡化厂的生产成本;③减轻对国外煤炭能源的依赖,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④共用基础设施,减少生产建设投资;⑤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天然气电厂废弃物的排放。(以上每条2分,任答4点得8分)
高一地理 B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