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衢州】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第7-8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衢州】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第7-8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11 15:26:25

文档简介

【浙江衢州】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第7-8题
一、原题7
1.(2022·衢州)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A. B.无解 C. D.
【答案】D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
由①得:3x-2x<2+2
x<4;
由②得:x-1>2,
x>3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4.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二、变式题1基础
2.(2022·益阳)若x=2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某个不等式组的一个解,则这个不等式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A、∵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
∴x=2不是此不等式组的解,故A不符合题意;
B、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1,
∴x=2不是此不等式组的解,故B不符合题意;
C、 ,
∴此不等式组无解,
∴x=2不是此不等式组的解,故C不符合题意;
D、 ,
∴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
∴x=2是此不等式组的解,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选项中的不等式组的解集,利用解集进行判断;利用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方法:小小取小,可对A作出判断;利用大于小,小于大,中间找,可对B作出判断;利用大于大,小于小,找不了,可对C作出判断;利用大大取大,可对D作出判断.
3.(2022·娄底)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不等式组中,
解①得,x≤2,
解②得,x>-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
数轴表示如下: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取其公共部分可得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解集的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大向右,小向左,实心等于,空心不等,进行判断.
三、变式题2巩固
4.(2022·济宁)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仅有3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4≤a<-2 B.-3<a≤-2 C.-3≤a≤-2 D.-3≤a<-2
【答案】D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
由①得,
由②得,
因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再求解即可。
5.(2022·河池)如果点P(m,1+2m)在第三象限内,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P(m,1+2m)在第三象限内,
∴,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第三象限内的点:横纵坐标均为负可得m<0、1+2m<0,联立求解可得m的范围.
6.(2021·南通)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 恰有3个整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解不等式 ,得: ,
解不等式 ,得: ,
∵不等式组只有3个整数解,即5,6,7,
∴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不等式组只有3个整数解,即可确定a的范围.
7.(2021·贵港)不等式1<2x-3<x+1的解集是(  )
A.1<x<2 B.2<x<3 C.2<x<4 D.4<x<5
【答案】C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不等式组化为 ,
由不等式①,得 ,
由不等式②,得 ,
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将不等式组化为 ,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部分即可.
四、变式题3提升
8.(2022·重庆)关于x的分式方程 的解为正数,且关于y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y≥5,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的值之和是(  )
A.13 B.15 C.18 D.20
【答案】A
【知识点】解分式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分式方程化简得:3x-a-(x+1)=x-3,
整理,解得:x=a-2,
∵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x≠3,即a-2>0,且a-2≠3
∴a>2且a≠5①;
∵的解集为y≥5,
∴原不等式组有解,
整理,解得:y≥5且y>,
∴<5,
∴a<7②;
由①和②式得:2<a<7,且a≠5
∴符合条件的整数a为3,4,6,
∴整数a的值之和=3+4+6=13.
故答案为:A.
【分析】先解分式方程,根据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x≠3,求出a>2且a≠5①;再解不等式组,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为y≥5,解得a<7②,由①和②式得2<a<7,且a≠5,得符合题意的整数a为3,4,6,进而求出整数a的值之和即可.
9.(2021·北部湾)定义一种运算: ,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
A. 或 B.
C. 或 D. 或
【答案】C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当 时,
即 时, ,
则 ,
解得 ,
∴此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当 时,
即 时, ,
则 ,
解得 ,
∴此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综上所述,不等式 的解集是 或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定义新运算,分情况讨论:当2x+1>2-x时;当2x+1<2-x时,分别列出不等式,然后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五、原题8
10.(2022·衢州)西周数学家商高总结了用“矩”(如图1)测量物高的方法:把矩的两边放置成如图2的位置,从矩的一端A(人眼)望点E,使视线通过点C,记人站立的位置为点B,量出BG长,即可算得物高EG.令BG=x(m), EG=y(m),若a=30cm,b=60cm,AB=1.6m,则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CD⊥AF,EG⊥AF,
∴CD∥EF,∠AFG=∠G=∠B=90°,
∴四边形ABGF是矩形,
∴AB=GF=1.6,BG=AF=x
∴△ACD∽△AEF,
∴,
解之:.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可证得∠AFG=∠G=∠B=90°,可推出四边形ABGF是矩形,路矩形的性质可得到GF,AF的长;同时可证得CD∥EF,由此可证得△ACD∽△AEF,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到关于x,y的方程,解方程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y.
六、变式题4基础
11.(2020·西藏)如图,一个弹簧不挂重物时长6cm,挂上重物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重物的质量成正比.弹簧总长y(单位:cm)关于所挂物体质量x(单位:kg)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图中a的值是(  )
A.3 B.4 C.5 D.6
【答案】A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解得, ,
即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0.5x+6,
当y=7.5时,7.5=0.5x+6,得x=3,
即a的值为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函数图象,可以求得y与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令y=7.5,求出x的值,即此时x的值就是a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12.(2019·柳州)已知A,B两地相距3千米,小黄从A地到B地,平均速度为4千米/小时,若用x表示行走的时间(小时),y表示余下的路程(千米),则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  )
A.y=4x(x≥0) B.y=4x-3(x≥ )
C.y=3-4x(x≥0) D.y=3-4x(0≤x≤ )
【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解:根据题意得:
全程需要的时间为:3÷4= (小时),
∴y=3-4x(0≤x≤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可以算出小黄所走的路程,然后用两地的总路程减去小黄所走的路程即可得出余下的路程y与所用的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总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即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出答案。
13.(2019·台湾)小涵与阿嘉一起去咖啡店购买同款咖啡豆,咖啡豆每公克的价钱固定,购买时自备容器则结帐金额再减5元.若小涵购买咖啡豆250公克且自备容器,需支付295元;阿嘉购买咖啡豆x公克但没有自备容器,需支付y元,则y与x的关系式为下列何者?(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咖啡豆每公克的价钱为:(295+5)÷250= (元),
∴y与x的关系式为: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由小涵购买咖啡豆250公克且自备容器,需支付295元 ,故假设他不自备容器需要支付的钱数是(295+5)=300元,根据单价等于总价除以数量即可算出咖啡豆的单价,最后根据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即可建立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14.长方形的周长为24 cm,其中一边长为x cm(其中0<x<12),面积为y cm2,则该长方形中y与x的关系式可以写为(  )
A.y=x2 B.y=(12-x)2
C.y=(12-x)·x D.y=2(12-x)
【答案】C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 设一边长为x cm(其中0<x<12),面积为y cm2, 则另一边的长为cm,
由题意得: y=(12-x)·x 。
故答案为 :C。
【分析】 设一边长为x cm(其中0<x<12),面积为y cm2,根据矩形的周长等于两邻边和的2倍得出另一边为 (12-x) cm,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等于两邻边的乘积,即可建立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15.某校组织学生到距学校6 km的光明科技馆参观.王红准备乘出租车去科技馆,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表:
里程数 收费/元
3 km以下(含3 km) 8.00
3 km以上每增加1 km 1.80
则收费y(元)与出租车行驶里程数x(km)(x≥3)之间的关系式为(  )
A.y=8x B.y=1.8x C.y=8+1.8x D.y=2.6+1.8x
【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当出租车行驶里程数x≥3时,y=8+1.8(x-3)=1.8x+2.6,故答案为:D
【分析】超过三千米部分的费用为1.8(x-3)元,根据出租车的收费等于起步价+超过三千米部分的费用即可列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16.(2016·台湾)表为小洁打算在某电信公司购买一支MAT手机与搭配一个门号的两种方案.此公司每个月收取通话费与月租费的方式如下:若通话费超过月租费,只收通话费;若通话费不超过月租费,只收月租费.若小洁每个月的通话费均为x元,x为400到600之间的整数,则在不考虑其他费用并使用两年的情况下,x至少为多少才会使得选择乙方案的总花费比甲方案便宜?(  )
甲方案 乙方案
门号的月租费(元) 400 600
MAT手机价格(元) 15000 13000
注意事项:以上方案两年内不可变更月租费
A.500 B.516 C.517 D.600
【答案】C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x为400到600之间的整数,
∴若小洁选择甲方案,需以通话费计算,若小洁选择乙方案,需以月租费计算,
甲方案使用两年总花费=24x+15000;乙方案使用两年总花费=24×600+13000=27400.
由已知得:24x+15000>27400,
解得:x>516 ,即x至少为517.
故选C.
【分析】由x的取值范围,结合题意找出甲、乙两种方案下两年的总花费各是多少,再由乙方案比甲方案便宜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题意找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方程或方程组)是关键.
七、变式题5巩固
17.(2011·绍兴)小敏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同时小聪从B地出发向A地行走,如图所示,相交于点P的两条线段l1、l2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地的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的关系,则小敏、小聪行走的速度分别是(  )
A.3km/h和4km/h B.3km/h和3km/h
C.4km/h和4km/h D.4km/h和3km/h
【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小敏的速度为:m,则函数式为,y=mx+b,
由已知小敏经过两点(1.6,4.8)和(2.8,0),
所以得:4.8=1.6m+b,0=2.8m+b,
解得:m=﹣4,b=11.2,
小敏离B地的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的关系为:y=﹣4x+11.2;
由实际问题得小敏的速度为4km/h.
设小聪的速度为:n,则函数图象过原点则函数式为,y=nx,
由已知经过点(1.6,4.8),
所以得:4.8=1.6n,
则n=3,
即小聪的速度为3km/h.
故选D.
【分析】由已知图象上点分别设出两人的速度,写出函数关系式,求出两人的速度.
18.(2016·葫芦岛)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甲车的速度为50km/h ②乙车用了3h到达B城
③甲车出发4h时,乙车追上甲车 ④乙车出发后经过1h或3h两车相距50km.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①甲车的速度为 =50km/h,故本选项正确;
②乙车到达B城用的时间为:5﹣2=3h,故本选项正确;
③甲车出发4h,所走路程是:50×4=200(km),甲车出发4h时,乙走的路程是: ×2=200(km),则乙车追上甲车,
故本选项正确;
④当乙车出发1h时,两车相距:50×3﹣100=50(km),
当乙车出发3h时,两车相距:100×3﹣50×5=50(km),
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判断出①正确;
根据函数图象上的数据得出乙车到达B城用的时间,判断出②正确;
根据甲的速度和走的时间得出甲车出发4h时走的总路程,再根据乙的总路程和所走的总时间求出乙的速度,再乘以2小时,求出甲车出发4h时,乙走的总路程,从而判断出③正确;
再根据速度×时间=总路程,即可判断出乙车出发后经过1h或3h,两车相距的距离,从而判断出④正确.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意义,正确的从函数图象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八、变式题6提升
19.(2017·鄂州)小东家与学校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早饭后,小东步行前往学校,途中发现忘带画板,停下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画板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东沿原路返回,两人相遇后,小东立即赶往学校,妈妈沿原路返回16min到家,再过5min小东到达学校,小东始终以100m/min的速度步行,小东和妈妈的距离y(单位:m)与小东打完电话后的步行时间t(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四种说法:
①打电话时,小东和妈妈的距离为1400米;
②小东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速度为50m/min;
③小东打完电话后,经过27min到达学校;
④小东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900m.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①当t=0时,y=1400,
∴打电话时,小东和妈妈的距离为1400米,结论①正确;
②2400÷(22﹣6)﹣100=50(m/min),
∴小东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的速度为50m/min,结论②正确;
③∵t的最大值为27,
∴小东打完电话后,经过27min到达学校,结论③正确;
④2400+(27﹣22)×100=2900(m),
∴小东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900m,结论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D.
【分析】y轴的意义是小东和妈妈的距离y,而不是小东行走的路程,结合图像,图像与y 轴的交点含义是t=0,小东刚开始打电话;与x 轴交点的含义是距离为0,二人相遇.
20.(2017·辽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往B地、A地,两人相遇时停留了4min,又各自按原速前往目的地,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甲所用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
①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
②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
③b=960;
④a=34.
以上结论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①当x=0时,y=1200,
∴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结论①正确;
②乙的速度为1200÷(24﹣4)=60(m/min),
甲的速度为1200÷12﹣60=40(m/min),
60÷40=1.5,
∴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结论②正确;
③b=(60+40)×(24﹣4﹣12)=800,结论③错误;
④a=1200÷40+4=34,结论④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两人走了12min相遇,24min时两人相距bm,乙到达终点;可得乙的速度为1200÷(24﹣4)=60(m/min),甲的速度为1200÷12﹣60=40(m/min),b=(60+40)×(24﹣4﹣12)=800,a=1200÷40+4=34,判断即可.
1 / 1【浙江衢州】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第7-8题
一、原题7
1.(2022·衢州)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A. B.无解 C. D.
二、变式题1基础
2.(2022·益阳)若x=2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某个不等式组的一个解,则这个不等式组是(  )
A. B. C. D.
3.(2022·娄底)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变式题2巩固
4.(2022·济宁)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仅有3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4≤a<-2 B.-3<a≤-2 C.-3≤a≤-2 D.-3≤a<-2
5.(2022·河池)如果点P(m,1+2m)在第三象限内,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2021·南通)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 恰有3个整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7.(2021·贵港)不等式1<2x-3<x+1的解集是(  )
A.1<x<2 B.2<x<3 C.2<x<4 D.4<x<5
四、变式题3提升
8.(2022·重庆)关于x的分式方程 的解为正数,且关于y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y≥5,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的值之和是(  )
A.13 B.15 C.18 D.20
9.(2021·北部湾)定义一种运算: ,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
A. 或 B.
C. 或 D. 或
五、原题8
10.(2022·衢州)西周数学家商高总结了用“矩”(如图1)测量物高的方法:把矩的两边放置成如图2的位置,从矩的一端A(人眼)望点E,使视线通过点C,记人站立的位置为点B,量出BG长,即可算得物高EG.令BG=x(m), EG=y(m),若a=30cm,b=60cm,AB=1.6m,则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B. C. D.
六、变式题4基础
11.(2020·西藏)如图,一个弹簧不挂重物时长6cm,挂上重物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重物的质量成正比.弹簧总长y(单位:cm)关于所挂物体质量x(单位:kg)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图中a的值是(  )
A.3 B.4 C.5 D.6
12.(2019·柳州)已知A,B两地相距3千米,小黄从A地到B地,平均速度为4千米/小时,若用x表示行走的时间(小时),y表示余下的路程(千米),则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  )
A.y=4x(x≥0) B.y=4x-3(x≥ )
C.y=3-4x(x≥0) D.y=3-4x(0≤x≤ )
13.(2019·台湾)小涵与阿嘉一起去咖啡店购买同款咖啡豆,咖啡豆每公克的价钱固定,购买时自备容器则结帐金额再减5元.若小涵购买咖啡豆250公克且自备容器,需支付295元;阿嘉购买咖啡豆x公克但没有自备容器,需支付y元,则y与x的关系式为下列何者?(  )
A. B. C. D.
14.长方形的周长为24 cm,其中一边长为x cm(其中0<x<12),面积为y cm2,则该长方形中y与x的关系式可以写为(  )
A.y=x2 B.y=(12-x)2
C.y=(12-x)·x D.y=2(12-x)
15.某校组织学生到距学校6 km的光明科技馆参观.王红准备乘出租车去科技馆,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表:
里程数 收费/元
3 km以下(含3 km) 8.00
3 km以上每增加1 km 1.80
则收费y(元)与出租车行驶里程数x(km)(x≥3)之间的关系式为(  )
A.y=8x B.y=1.8x C.y=8+1.8x D.y=2.6+1.8x
16.(2016·台湾)表为小洁打算在某电信公司购买一支MAT手机与搭配一个门号的两种方案.此公司每个月收取通话费与月租费的方式如下:若通话费超过月租费,只收通话费;若通话费不超过月租费,只收月租费.若小洁每个月的通话费均为x元,x为400到600之间的整数,则在不考虑其他费用并使用两年的情况下,x至少为多少才会使得选择乙方案的总花费比甲方案便宜?(  )
甲方案 乙方案
门号的月租费(元) 400 600
MAT手机价格(元) 15000 13000
注意事项:以上方案两年内不可变更月租费
A.500 B.516 C.517 D.600
七、变式题5巩固
17.(2011·绍兴)小敏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同时小聪从B地出发向A地行走,如图所示,相交于点P的两条线段l1、l2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地的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的关系,则小敏、小聪行走的速度分别是(  )
A.3km/h和4km/h B.3km/h和3km/h
C.4km/h和4km/h D.4km/h和3km/h
18.(2016·葫芦岛)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甲车的速度为50km/h ②乙车用了3h到达B城
③甲车出发4h时,乙车追上甲车 ④乙车出发后经过1h或3h两车相距50km.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八、变式题6提升
19.(2017·鄂州)小东家与学校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早饭后,小东步行前往学校,途中发现忘带画板,停下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画板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东沿原路返回,两人相遇后,小东立即赶往学校,妈妈沿原路返回16min到家,再过5min小东到达学校,小东始终以100m/min的速度步行,小东和妈妈的距离y(单位:m)与小东打完电话后的步行时间t(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四种说法:
①打电话时,小东和妈妈的距离为1400米;
②小东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速度为50m/min;
③小东打完电话后,经过27min到达学校;
④小东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900m.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2017·辽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往B地、A地,两人相遇时停留了4min,又各自按原速前往目的地,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甲所用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
①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
②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
③b=960;
④a=34.
以上结论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
由①得:3x-2x<2+2
x<4;
由②得:x-1>2,
x>3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4.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2.【答案】D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A、∵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
∴x=2不是此不等式组的解,故A不符合题意;
B、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1,
∴x=2不是此不等式组的解,故B不符合题意;
C、 ,
∴此不等式组无解,
∴x=2不是此不等式组的解,故C不符合题意;
D、 ,
∴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
∴x=2是此不等式组的解,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选项中的不等式组的解集,利用解集进行判断;利用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方法:小小取小,可对A作出判断;利用大于小,小于大,中间找,可对B作出判断;利用大于大,小于小,找不了,可对C作出判断;利用大大取大,可对D作出判断.
3.【答案】C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不等式组中,
解①得,x≤2,
解②得,x>-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
数轴表示如下: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取其公共部分可得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解集的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大向右,小向左,实心等于,空心不等,进行判断.
4.【答案】D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
由①得,
由②得,
因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再求解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P(m,1+2m)在第三象限内,
∴,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第三象限内的点:横纵坐标均为负可得m<0、1+2m<0,联立求解可得m的范围.
6.【答案】C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解不等式 ,得: ,
解不等式 ,得: ,
∵不等式组只有3个整数解,即5,6,7,
∴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不等式组只有3个整数解,即可确定a的范围.
7.【答案】C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不等式组化为 ,
由不等式①,得 ,
由不等式②,得 ,
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将不等式组化为 ,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部分即可.
8.【答案】A
【知识点】解分式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分式方程化简得:3x-a-(x+1)=x-3,
整理,解得:x=a-2,
∵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x≠3,即a-2>0,且a-2≠3
∴a>2且a≠5①;
∵的解集为y≥5,
∴原不等式组有解,
整理,解得:y≥5且y>,
∴<5,
∴a<7②;
由①和②式得:2<a<7,且a≠5
∴符合条件的整数a为3,4,6,
∴整数a的值之和=3+4+6=13.
故答案为:A.
【分析】先解分式方程,根据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x≠3,求出a>2且a≠5①;再解不等式组,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为y≥5,解得a<7②,由①和②式得2<a<7,且a≠5,得符合题意的整数a为3,4,6,进而求出整数a的值之和即可.
9.【答案】C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当 时,
即 时, ,
则 ,
解得 ,
∴此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当 时,
即 时, ,
则 ,
解得 ,
∴此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综上所述,不等式 的解集是 或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定义新运算,分情况讨论:当2x+1>2-x时;当2x+1<2-x时,分别列出不等式,然后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10.【答案】B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CD⊥AF,EG⊥AF,
∴CD∥EF,∠AFG=∠G=∠B=90°,
∴四边形ABGF是矩形,
∴AB=GF=1.6,BG=AF=x
∴△ACD∽△AEF,
∴,
解之:.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可证得∠AFG=∠G=∠B=90°,可推出四边形ABGF是矩形,路矩形的性质可得到GF,AF的长;同时可证得CD∥EF,由此可证得△ACD∽△AEF,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到关于x,y的方程,解方程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y.
11.【答案】A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解得, ,
即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0.5x+6,
当y=7.5时,7.5=0.5x+6,得x=3,
即a的值为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函数图象,可以求得y与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令y=7.5,求出x的值,即此时x的值就是a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12.【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解:根据题意得:
全程需要的时间为:3÷4= (小时),
∴y=3-4x(0≤x≤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可以算出小黄所走的路程,然后用两地的总路程减去小黄所走的路程即可得出余下的路程y与所用的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总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即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出答案。
13.【答案】B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咖啡豆每公克的价钱为:(295+5)÷250= (元),
∴y与x的关系式为: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由小涵购买咖啡豆250公克且自备容器,需支付295元 ,故假设他不自备容器需要支付的钱数是(295+5)=300元,根据单价等于总价除以数量即可算出咖啡豆的单价,最后根据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即可建立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14.【答案】C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 设一边长为x cm(其中0<x<12),面积为y cm2, 则另一边的长为cm,
由题意得: y=(12-x)·x 。
故答案为 :C。
【分析】 设一边长为x cm(其中0<x<12),面积为y cm2,根据矩形的周长等于两邻边和的2倍得出另一边为 (12-x) cm,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等于两邻边的乘积,即可建立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15.【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当出租车行驶里程数x≥3时,y=8+1.8(x-3)=1.8x+2.6,故答案为:D
【分析】超过三千米部分的费用为1.8(x-3)元,根据出租车的收费等于起步价+超过三千米部分的费用即可列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16.【答案】C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x为400到600之间的整数,
∴若小洁选择甲方案,需以通话费计算,若小洁选择乙方案,需以月租费计算,
甲方案使用两年总花费=24x+15000;乙方案使用两年总花费=24×600+13000=27400.
由已知得:24x+15000>27400,
解得:x>516 ,即x至少为517.
故选C.
【分析】由x的取值范围,结合题意找出甲、乙两种方案下两年的总花费各是多少,再由乙方案比甲方案便宜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题意找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方程或方程组)是关键.
17.【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小敏的速度为:m,则函数式为,y=mx+b,
由已知小敏经过两点(1.6,4.8)和(2.8,0),
所以得:4.8=1.6m+b,0=2.8m+b,
解得:m=﹣4,b=11.2,
小敏离B地的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的关系为:y=﹣4x+11.2;
由实际问题得小敏的速度为4km/h.
设小聪的速度为:n,则函数图象过原点则函数式为,y=nx,
由已知经过点(1.6,4.8),
所以得:4.8=1.6n,
则n=3,
即小聪的速度为3km/h.
故选D.
【分析】由已知图象上点分别设出两人的速度,写出函数关系式,求出两人的速度.
18.【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①甲车的速度为 =50km/h,故本选项正确;
②乙车到达B城用的时间为:5﹣2=3h,故本选项正确;
③甲车出发4h,所走路程是:50×4=200(km),甲车出发4h时,乙走的路程是: ×2=200(km),则乙车追上甲车,
故本选项正确;
④当乙车出发1h时,两车相距:50×3﹣100=50(km),
当乙车出发3h时,两车相距:100×3﹣50×5=50(km),
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判断出①正确;
根据函数图象上的数据得出乙车到达B城用的时间,判断出②正确;
根据甲的速度和走的时间得出甲车出发4h时走的总路程,再根据乙的总路程和所走的总时间求出乙的速度,再乘以2小时,求出甲车出发4h时,乙走的总路程,从而判断出③正确;
再根据速度×时间=总路程,即可判断出乙车出发后经过1h或3h,两车相距的距离,从而判断出④正确.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意义,正确的从函数图象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①当t=0时,y=1400,
∴打电话时,小东和妈妈的距离为1400米,结论①正确;
②2400÷(22﹣6)﹣100=50(m/min),
∴小东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的速度为50m/min,结论②正确;
③∵t的最大值为27,
∴小东打完电话后,经过27min到达学校,结论③正确;
④2400+(27﹣22)×100=2900(m),
∴小东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900m,结论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D.
【分析】y轴的意义是小东和妈妈的距离y,而不是小东行走的路程,结合图像,图像与y 轴的交点含义是t=0,小东刚开始打电话;与x 轴交点的含义是距离为0,二人相遇.
20.【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①当x=0时,y=1200,
∴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结论①正确;
②乙的速度为1200÷(24﹣4)=60(m/min),
甲的速度为1200÷12﹣60=40(m/min),
60÷40=1.5,
∴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结论②正确;
③b=(60+40)×(24﹣4﹣12)=800,结论③错误;
④a=1200÷40+4=34,结论④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两人走了12min相遇,24min时两人相距bm,乙到达终点;可得乙的速度为1200÷(24﹣4)=60(m/min),甲的速度为1200÷12﹣60=40(m/min),b=(60+40)×(24﹣4﹣12)=800,a=1200÷40+4=34,判断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