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衢州】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第9-10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衢州】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第9-10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11 15:38:15

文档简介

【浙江衢州】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第9-10题
一、原题9
1.(2022·衢州)如图,在△ABC中,AB=AC,∠B=36°.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E,作直线DE分别交AC,BC于点F,G.以G为圆心,GC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H,连结AG,AH.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二、变式题1基础
2.(2022·牡丹模拟)如图,在已知的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则∠ACB的度数为(  )
A.105° B.100° C.95° D.90°
3.(2022·巴中)如图,在菱形中,分别以、为圆心,大于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点、,连接,若直线恰好过点与边交于点,连接,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若,则
C. D.
4.(2022·黄石)如图,在中,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分别交线段,于点D,E,若,的周长为11,则的周长为(  )
A.13 B.14 C.15 D.16
5.(2022·安顺)如图,在中,,,是边上的中线.按下列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和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②作直线,分别交,于点,;③连接,.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三、变式题2巩固
6.(2022·毕节)在中,用尺规作图,分别以点A和C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作直线交于点D,交于点E,连接.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21八上·江津期中)如图,在Rt△ABC中,∠B=9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 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E,点F,作直线EF交BC于点D,连接AD,若AB=3,BC=5,则△ABD的周长为(  )
A.5 B.6 C.7 D.8
8.(2022·西宁)如图,∠MON=60°,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M于点A,交ON于点B;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MON的内部相交于点P,画射线OP;连接AB,AP,BP,过点P作PE⊥OM于点E,PF⊥ON于点F.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AOB是等边三角形 B.PE=PF
C.△PAE≌△PBF D.四边形OAPB是菱形
9.(2022·济南)如图,矩形ABCD中,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AF,若BF=3,AE=5,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AF=CF B.∠FAC=∠EAC
C.AB=4 D.AC=2AB
四、变式题3提升
10.(2021九上·鄞州期中)如图,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上一点,连结AC,BC,分别以AC,BC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BCE,弧AC和弧BC的中点分别是M,N.连接DM,EN,若C在半圆上由点A向B移动的过程中,DM∶EN的值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 D.保持不变
五、原题10
11.(2022·衢州)已知二次函数,当时,y的最小值为,则a的值为(  )
A.或4 B.或 C.或4 D.或4
六、变式题4基础
12.(2021九上·温州期末)二次函数 的图象 如图所示,则该函数在所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3.(2021·阜新)如图,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于A, 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点A的坐标为
C.当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D.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14.(2020九上·安庆月考)对于抛物线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B.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3)
C.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D.当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
15.(2020·镇江)点P(m,n)在以y轴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y=x2+ax+4的图象上.则m﹣n的最大值等于(  )
A. B.4 C.﹣ D.﹣
七、变式题5巩固
16.(2020·杭州)设函数y=a(x-h)2+k(a,h,k是实数,a≠0),当x=1时,y=1,当x=8时,y=8,(  )
A.若h=4,则a<0 B.若h=5,则a>0
C.若h=6,则a<0 D.若h=7,则a>0
17.(2018·潍坊)已知二次函数 ( 为常数),当自变量 的值满足 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 的最大值为-1,则 的值为(  )
A.3或6 B.1或6 C.1或3 D.4或6
18.(2017·宁波)抛物线 (m是常数)的顶点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八、变式题6提升
19.(2021·宿迁)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 ;② >0;③ ;④不等式 <0的解集为1≤x<3,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
A.1 B.2 C.3 D.4
20.(2019·鄂州)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直线x=1.下列结论:①abc<0;②3a+c>0;③(a+c)2-b2<0;④a+b≤m(am+b)(m为实数).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作图可知DE垂直平分AC,GH=GC,
∴AG=CG,AF=CF,故A不符合题意;
∴GF是△ACH的中位线,
∴FG∥AH,
∴AH⊥AC,
∴∠CAH=90°,
∵AB=AC,
∴∠B=∠C=36°,
∴∠AHC=90°-36°=54°,
∵∠HAB=∠AHC-∠B
∴∠HAB=54°-36°=18°,
∴∠B=2∠HAB,故B不符合题意;
∵AG=CG,
∴∠C=∠GAC=36°,
∴∠AGB=∠C+∠GAC=72°,
∵∠BAG=180°-2×36°-36°=72°,
∴∠AGB=∠BAG,
∴AB=BG,
∴△ABG是等腰三角形,△ACH是直角三角形,
∴△ABG和△ACH不可能全等,故C不符合题意;
∵∠GCA=∠ACB,∠CAG=∠B,
∴△CAG∽△CBA,
∴,
∴CA2=CG·CB,
∵AB=BG=AC,
∴BG2=CG·CB,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作图可知DE垂直平分AC,GH=GC,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AG=CG,AF=CF,可对A作出判断;易证GF是△ACH的中位线,可得到FG∥AH,由此可求出∠CAH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HC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求出∠HAB的度数,可对B作出判断;再求出∠AGB和∠BAG的度数,可证得△ABG是等腰三角形,而△ACH是直角三角形,可对C作出判断;利用有两组对应角分别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CAG∽△CB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及AB=BG=AC,可对D作出判断.
2.【答案】A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MN是BC的垂直平分线,
∴DB=DC,
∴∠B=∠DCB,
∵CD=AC,∠A=50°,
∴∠CDA=50°=∠B+∠DCB,∠ACD=180°-50°-50°=80°,
∴∠B=∠DCB=25°,∠ACD=80°,
∴∠ACB=∠DCB+∠ACD=80°+25°=105°,
故答案为:A.
【分析】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B=DC,∠B=∠DCB,再得出∠B=∠DCB=25°,∠ACD=80°,代入求解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AC、DM、CM,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CD,
∴AD=AC,CM=DM,∠AED=90°,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B=BC=AD,
∴AB=BC=AC,
∴ΔABC为等边三角形,
∴∠ABC=60°
∴∠BCD=120°,即A选项的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AB=3,则CE=DE=,
∵∠D=60°,
∴AE=,∠DAE=30°,∠BAD=120°
∴∠BAE=∠BAD-∠DAE=120°-30°=90°
在Rt△ABE中,BE= ,所以B选项的结论错误,符合题意;
∵菱形ABCD
∴.BC=CD=2CE,即,所以C选项的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AB∥CD,AB=2DE,
∴,所以D选项的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CD,则AD=AC,CM=DM,∠AED=90°,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B=BC=AD,推出△ABC为等边三角形,得到∠ABC=60°,则∠BCD=120°,据此判断A;当AB=3时,CE=DE=,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E、BE,据此判断B;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BC=CD=2CE,据此判断C;根据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可判断D.
4.【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AC,
∴DA=DC,AE=CE=2cm,
∵△ABD的周长为11cm,
∴AB+BD+AD=11,
∴AB+BD+DC=11,即AB+BC=11,
∴△ABC的周长=AB+BC+AC=11+2×2=15(cm).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AC,则DA=DC,AE=CE=2cm,结合△ABD的周长可得AB+BC=11,进而不难求出△ABC的周长.
5.【答案】D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A、由作法可知,OD是BC的垂直平分线,∴OB=OD,正确,不符合题意;
B、∵OD是BC的垂直平分线,∴△OBC是等腰三角形,∴∠BOD=∠COD(三线合一),正确,不符合题意;
C、∵E为AC的中点,D为BC的中点,∴DE为△ABC的中位线,∴DE∥AB,正确,不符合题意;
D、∵OB=OC,OD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作法得出OD是BC的垂直平分线,然后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B=OD,则可判断A;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判断出OD平分∠BOC,则可对B作出判断;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对C作出判断;无法找到对应边相等,则可判断和不全等.
6.【答案】A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MN垂直平分线段AC,
∴,,
所以B、C、D正确,
因为点B的位置不确定,
所以不能确定AB=AE.
故答案为: A.
【分析】由题意得:MN垂直平分线段AC,然后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断即可.
7.【答案】D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
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
∴CD=AD,
∴△ABD的周长为:AD+BD+AB=CD+BD+AB=BC+AB=5+3=8.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作图可知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CD=AD,由于△ABD的周长为:AD+BD+AB=CD+BD+AB=BC+AB,据此即得结论.
8.【答案】D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MON=60°,OA=OB,∴△AOB是等边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由作图知:射线OP是∠MON的平分线,且PE⊥OM,PF⊥ON,∴PE=PF,不符合题意;
由作图知:AP=BP,又PE=PF,∴△PAE≌△PBF(HL) ,不符合题意;
∵OA与AP不一定相等,∴四边形OAPB不一定是菱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所给的图形,结合题意对每个选项一一判断即可。
9.【答案】D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根据作图过程可得,是的垂直平分线,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如图,
由矩形的性质可以证明,
∵是的垂直平分线,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在中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结合图形,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10.【答案】B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圆-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OD、OC和OE,
∵△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C=90°,DA=DC,
∵OA=OC,
∴OD是AC的垂直平分线,
∴点M在线段OD上,
∴∠ODC=45°,
同理,∠OED=45°,
∴∠DOE=90°,
∵∠ODE=∠OED,
∴OD=OE,
∵OM=ON,
∴DM=EN,
∴DM:EN=1,值不变.
故答案为:D.
【分析】连接OD, OE, OC, MN,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点M在线段OD上,点N在OE上,然后推出△O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最后根据线段间的和差关系求出DM=EN,即可作答.
11.【答案】D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y=a(x 1)2 a
∴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坐标为(1, a),
当a>0时,在 1≤x≤4,函数有最小值 a,
∵y的最小值为 4,
∴ a= 4,
∴a=4;
当a<0时,在 1≤x≤4,当x=4时,函数有最小值,
∴9a a= 4,
解得a= ;
综上所述:a的值为4或 .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函数解析式可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再分情况讨论:当a>0时,在 1≤x≤4,函数有最小值 a;当a<0时,在 1≤x≤4,当x=4时,函数有最小值为-4;分别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
12.【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1>0,
∴当 时,二次函数有最小值 ,
∵由函数图象可知,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3,
∴当 时,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小值;利用x的取值范围可得到函数的最大值,由此可得到y的取值范围.
13.【答案】D
【知识点】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由图可得开口向上,故a>0,A不符合题意;
∵解析式为 ,故对称轴为直线x=-2,D符合题意

∴A点坐标为(-3,0),故B不符合题意;
由图可知当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判断得到答案即可。
14.【答案】D
【知识点】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中 ,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1,-3),对称轴为直线 ,当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形和性质与其系数的关系逐项判定即可。
15.【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点P(m,n)在以y轴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y=x2+ax+4的图象上,
∴a=0,
∴n=m2+4,
∴m﹣n=m﹣(m2+4)=﹣m2+m﹣4=﹣(m﹣ )2﹣ ,
∴当m= 时,m﹣n取得最大值,此时m﹣n=﹣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a的值以及m和n的关系,然后将m、n作差,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m﹣n的最大值.
16.【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函数y=a(x-h)2+k(a,h,k是实数,a*0),对称轴是直线x=h,当1≤x≤8,且对称轴在取值范围中间时:
若a<0,
若a>0, >h时,满足x=8取到最大值y=8,即h<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函数解析式可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当1≤x≤8,且对称轴在取值范围中间时,分情况讨论:a>0和a<0,即可求出符合题意的h的值。
17.【答案】B
【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如图,
当h<2时,有-(2-h)2=-1,
解得:h1=1,h2=3(舍去);
当2≤h≤5时,y=-(x-h)2的最大值为0,不符合题意;
当h>5时,有-(5-h)2=-1,
解得:h3=4(舍去),h4=6.
综上所述:h的值为1或6.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当h<2时,有-(2-h)2=-1,可求出h的值,再根据h的取值范围即y的最值,可得出符合题意的h的值;当h>5时,有-(5-h)2=-1,解方程求出h的值,综上所述,可求得h的值。
18.【答案】A
【知识点】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二次函数y=ax^2+bx+c与二次函数y=a(x-h)^2+k的转化
【解析】【解答】解: ∵y=x2-2x+m2+2.
∴y=(x-1)2+m2+1.
∴顶点坐标(1,m2+1).
∴顶点坐标在第一象限.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配方法得出顶点坐标,从而判断出象限.
19.【答案】A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a>0,故①正确;
∵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 <0,故②错误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 ,即b=-2a
∴4a+b=2a≠0,故③错误;
由抛物线可知顶点坐标为(1,1),且过点(3,3)
则 ,解得
∴ <0可化为 <0,解得:1<x<3
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①根据开口向上可得a>0;②根据与x轴无交点可得 <0;③由对称轴可得4a+b=2a;④由抛物线顶点坐标和过点(3,3)可得抛物线解析式,即可得 <0,可得结果.
20.【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
【解析】【解答】二次函数图象张口向上,故a>0,
对称轴 ,故b<0,
图像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则c<0.
∴abc>0,①错误,不符合题意;
由对称轴,
∵ a-b+c>0,消b得3a+c>0;②正确,符合题意;
由图像可知x=-1时,y>0,即a-b+c>0,
当x=1时,y<0,即a+b+c<0,
则(a+c) 2 -b 2=(a-b+c)(a+b+c)<0,③正确,符合题意;
当x=1时,ymin=a+b+c,又当x=m时,y=am2+bm+c,
∴a+b+c≤am2+bm+c,即a+b≤m(am+b),④正确,符合题意;
故正确的个数有3个。
故答案选:C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性质、开口方向、对称轴、取特殊值等分别讨论。
1 / 1【浙江衢州】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第9-10题
一、原题9
1.(2022·衢州)如图,在△ABC中,AB=AC,∠B=36°.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E,作直线DE分别交AC,BC于点F,G.以G为圆心,GC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H,连结AG,AH.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作图可知DE垂直平分AC,GH=GC,
∴AG=CG,AF=CF,故A不符合题意;
∴GF是△ACH的中位线,
∴FG∥AH,
∴AH⊥AC,
∴∠CAH=90°,
∵AB=AC,
∴∠B=∠C=36°,
∴∠AHC=90°-36°=54°,
∵∠HAB=∠AHC-∠B
∴∠HAB=54°-36°=18°,
∴∠B=2∠HAB,故B不符合题意;
∵AG=CG,
∴∠C=∠GAC=36°,
∴∠AGB=∠C+∠GAC=72°,
∵∠BAG=180°-2×36°-36°=72°,
∴∠AGB=∠BAG,
∴AB=BG,
∴△ABG是等腰三角形,△ACH是直角三角形,
∴△ABG和△ACH不可能全等,故C不符合题意;
∵∠GCA=∠ACB,∠CAG=∠B,
∴△CAG∽△CBA,
∴,
∴CA2=CG·CB,
∵AB=BG=AC,
∴BG2=CG·CB,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作图可知DE垂直平分AC,GH=GC,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AG=CG,AF=CF,可对A作出判断;易证GF是△ACH的中位线,可得到FG∥AH,由此可求出∠CAH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HC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求出∠HAB的度数,可对B作出判断;再求出∠AGB和∠BAG的度数,可证得△ABG是等腰三角形,而△ACH是直角三角形,可对C作出判断;利用有两组对应角分别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CAG∽△CB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及AB=BG=AC,可对D作出判断.
二、变式题1基础
2.(2022·牡丹模拟)如图,在已知的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则∠ACB的度数为(  )
A.105° B.100° C.95° D.90°
【答案】A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MN是BC的垂直平分线,
∴DB=DC,
∴∠B=∠DCB,
∵CD=AC,∠A=50°,
∴∠CDA=50°=∠B+∠DCB,∠ACD=180°-50°-50°=80°,
∴∠B=∠DCB=25°,∠ACD=80°,
∴∠ACB=∠DCB+∠ACD=80°+25°=105°,
故答案为:A.
【分析】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B=DC,∠B=∠DCB,再得出∠B=∠DCB=25°,∠ACD=80°,代入求解即可。
3.(2022·巴中)如图,在菱形中,分别以、为圆心,大于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点、,连接,若直线恰好过点与边交于点,连接,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若,则
C. D.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AC、DM、CM,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CD,
∴AD=AC,CM=DM,∠AED=90°,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B=BC=AD,
∴AB=BC=AC,
∴ΔABC为等边三角形,
∴∠ABC=60°
∴∠BCD=120°,即A选项的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AB=3,则CE=DE=,
∵∠D=60°,
∴AE=,∠DAE=30°,∠BAD=120°
∴∠BAE=∠BAD-∠DAE=120°-30°=90°
在Rt△ABE中,BE= ,所以B选项的结论错误,符合题意;
∵菱形ABCD
∴.BC=CD=2CE,即,所以C选项的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AB∥CD,AB=2DE,
∴,所以D选项的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CD,则AD=AC,CM=DM,∠AED=90°,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B=BC=AD,推出△ABC为等边三角形,得到∠ABC=60°,则∠BCD=120°,据此判断A;当AB=3时,CE=DE=,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E、BE,据此判断B;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BC=CD=2CE,据此判断C;根据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可判断D.
4.(2022·黄石)如图,在中,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分别交线段,于点D,E,若,的周长为11,则的周长为(  )
A.13 B.14 C.15 D.16
【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AC,
∴DA=DC,AE=CE=2cm,
∵△ABD的周长为11cm,
∴AB+BD+AD=11,
∴AB+BD+DC=11,即AB+BC=11,
∴△ABC的周长=AB+BC+AC=11+2×2=15(cm).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AC,则DA=DC,AE=CE=2cm,结合△ABD的周长可得AB+BC=11,进而不难求出△ABC的周长.
5.(2022·安顺)如图,在中,,,是边上的中线.按下列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和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②作直线,分别交,于点,;③连接,.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A、由作法可知,OD是BC的垂直平分线,∴OB=OD,正确,不符合题意;
B、∵OD是BC的垂直平分线,∴△OBC是等腰三角形,∴∠BOD=∠COD(三线合一),正确,不符合题意;
C、∵E为AC的中点,D为BC的中点,∴DE为△ABC的中位线,∴DE∥AB,正确,不符合题意;
D、∵OB=OC,OD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作法得出OD是BC的垂直平分线,然后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B=OD,则可判断A;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判断出OD平分∠BOC,则可对B作出判断;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对C作出判断;无法找到对应边相等,则可判断和不全等.
三、变式题2巩固
6.(2022·毕节)在中,用尺规作图,分别以点A和C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作直线交于点D,交于点E,连接.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MN垂直平分线段AC,
∴,,
所以B、C、D正确,
因为点B的位置不确定,
所以不能确定AB=AE.
故答案为: A.
【分析】由题意得:MN垂直平分线段AC,然后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断即可.
7.(2021八上·江津期中)如图,在Rt△ABC中,∠B=9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 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E,点F,作直线EF交BC于点D,连接AD,若AB=3,BC=5,则△ABD的周长为(  )
A.5 B.6 C.7 D.8
【答案】D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
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
∴CD=AD,
∴△ABD的周长为:AD+BD+AB=CD+BD+AB=BC+AB=5+3=8.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作图可知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CD=AD,由于△ABD的周长为:AD+BD+AB=CD+BD+AB=BC+AB,据此即得结论.
8.(2022·西宁)如图,∠MON=60°,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M于点A,交ON于点B;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MON的内部相交于点P,画射线OP;连接AB,AP,BP,过点P作PE⊥OM于点E,PF⊥ON于点F.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AOB是等边三角形 B.PE=PF
C.△PAE≌△PBF D.四边形OAPB是菱形
【答案】D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MON=60°,OA=OB,∴△AOB是等边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由作图知:射线OP是∠MON的平分线,且PE⊥OM,PF⊥ON,∴PE=PF,不符合题意;
由作图知:AP=BP,又PE=PF,∴△PAE≌△PBF(HL) ,不符合题意;
∵OA与AP不一定相等,∴四边形OAPB不一定是菱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所给的图形,结合题意对每个选项一一判断即可。
9.(2022·济南)如图,矩形ABCD中,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AF,若BF=3,AE=5,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AF=CF B.∠FAC=∠EAC
C.AB=4 D.AC=2AB
【答案】D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根据作图过程可得,是的垂直平分线,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如图,
由矩形的性质可以证明,
∵是的垂直平分线,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在中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结合图形,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四、变式题3提升
10.(2021九上·鄞州期中)如图,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上一点,连结AC,BC,分别以AC,BC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BCE,弧AC和弧BC的中点分别是M,N.连接DM,EN,若C在半圆上由点A向B移动的过程中,DM∶EN的值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 D.保持不变
【答案】B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圆-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OD、OC和OE,
∵△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C=90°,DA=DC,
∵OA=OC,
∴OD是AC的垂直平分线,
∴点M在线段OD上,
∴∠ODC=45°,
同理,∠OED=45°,
∴∠DOE=90°,
∵∠ODE=∠OED,
∴OD=OE,
∵OM=ON,
∴DM=EN,
∴DM:EN=1,值不变.
故答案为:D.
【分析】连接OD, OE, OC, MN,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点M在线段OD上,点N在OE上,然后推出△O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最后根据线段间的和差关系求出DM=EN,即可作答.
五、原题10
11.(2022·衢州)已知二次函数,当时,y的最小值为,则a的值为(  )
A.或4 B.或 C.或4 D.或4
【答案】D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y=a(x 1)2 a
∴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坐标为(1, a),
当a>0时,在 1≤x≤4,函数有最小值 a,
∵y的最小值为 4,
∴ a= 4,
∴a=4;
当a<0时,在 1≤x≤4,当x=4时,函数有最小值,
∴9a a= 4,
解得a= ;
综上所述:a的值为4或 .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函数解析式可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再分情况讨论:当a>0时,在 1≤x≤4,函数有最小值 a;当a<0时,在 1≤x≤4,当x=4时,函数有最小值为-4;分别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
六、变式题4基础
12.(2021九上·温州期末)二次函数 的图象 如图所示,则该函数在所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1>0,
∴当 时,二次函数有最小值 ,
∵由函数图象可知,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3,
∴当 时,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小值;利用x的取值范围可得到函数的最大值,由此可得到y的取值范围.
13.(2021·阜新)如图,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于A, 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点A的坐标为
C.当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D.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答案】D
【知识点】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由图可得开口向上,故a>0,A不符合题意;
∵解析式为 ,故对称轴为直线x=-2,D符合题意

∴A点坐标为(-3,0),故B不符合题意;
由图可知当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判断得到答案即可。
14.(2020九上·安庆月考)对于抛物线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B.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3)
C.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D.当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D
【知识点】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中 ,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1,-3),对称轴为直线 ,当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形和性质与其系数的关系逐项判定即可。
15.(2020·镇江)点P(m,n)在以y轴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y=x2+ax+4的图象上.则m﹣n的最大值等于(  )
A. B.4 C.﹣ D.﹣
【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点P(m,n)在以y轴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y=x2+ax+4的图象上,
∴a=0,
∴n=m2+4,
∴m﹣n=m﹣(m2+4)=﹣m2+m﹣4=﹣(m﹣ )2﹣ ,
∴当m= 时,m﹣n取得最大值,此时m﹣n=﹣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a的值以及m和n的关系,然后将m、n作差,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m﹣n的最大值.
七、变式题5巩固
16.(2020·杭州)设函数y=a(x-h)2+k(a,h,k是实数,a≠0),当x=1时,y=1,当x=8时,y=8,(  )
A.若h=4,则a<0 B.若h=5,则a>0
C.若h=6,则a<0 D.若h=7,则a>0
【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函数y=a(x-h)2+k(a,h,k是实数,a*0),对称轴是直线x=h,当1≤x≤8,且对称轴在取值范围中间时:
若a<0,
若a>0, >h时,满足x=8取到最大值y=8,即h<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函数解析式可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当1≤x≤8,且对称轴在取值范围中间时,分情况讨论:a>0和a<0,即可求出符合题意的h的值。
17.(2018·潍坊)已知二次函数 ( 为常数),当自变量 的值满足 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 的最大值为-1,则 的值为(  )
A.3或6 B.1或6 C.1或3 D.4或6
【答案】B
【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如图,
当h<2时,有-(2-h)2=-1,
解得:h1=1,h2=3(舍去);
当2≤h≤5时,y=-(x-h)2的最大值为0,不符合题意;
当h>5时,有-(5-h)2=-1,
解得:h3=4(舍去),h4=6.
综上所述:h的值为1或6.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当h<2时,有-(2-h)2=-1,可求出h的值,再根据h的取值范围即y的最值,可得出符合题意的h的值;当h>5时,有-(5-h)2=-1,解方程求出h的值,综上所述,可求得h的值。
18.(2017·宁波)抛物线 (m是常数)的顶点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A
【知识点】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二次函数y=ax^2+bx+c与二次函数y=a(x-h)^2+k的转化
【解析】【解答】解: ∵y=x2-2x+m2+2.
∴y=(x-1)2+m2+1.
∴顶点坐标(1,m2+1).
∴顶点坐标在第一象限.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配方法得出顶点坐标,从而判断出象限.
八、变式题6提升
19.(2021·宿迁)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 ;② >0;③ ;④不等式 <0的解集为1≤x<3,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A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a>0,故①正确;
∵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 <0,故②错误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 ,即b=-2a
∴4a+b=2a≠0,故③错误;
由抛物线可知顶点坐标为(1,1),且过点(3,3)
则 ,解得
∴ <0可化为 <0,解得:1<x<3
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①根据开口向上可得a>0;②根据与x轴无交点可得 <0;③由对称轴可得4a+b=2a;④由抛物线顶点坐标和过点(3,3)可得抛物线解析式,即可得 <0,可得结果.
20.(2019·鄂州)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直线x=1.下列结论:①abc<0;②3a+c>0;③(a+c)2-b2<0;④a+b≤m(am+b)(m为实数).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
【解析】【解答】二次函数图象张口向上,故a>0,
对称轴 ,故b<0,
图像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则c<0.
∴abc>0,①错误,不符合题意;
由对称轴,
∵ a-b+c>0,消b得3a+c>0;②正确,符合题意;
由图像可知x=-1时,y>0,即a-b+c>0,
当x=1时,y<0,即a+b+c<0,
则(a+c) 2 -b 2=(a-b+c)(a+b+c)<0,③正确,符合题意;
当x=1时,ymin=a+b+c,又当x=m时,y=am2+bm+c,
∴a+b+c≤am2+bm+c,即a+b≤m(am+b),④正确,符合题意;
故正确的个数有3个。
故答案选:C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性质、开口方向、对称轴、取特殊值等分别讨论。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