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第21-22题
一、原题21
1.(2022·衢州)【新知学习】在气象学上,“入夏”由两种平均气温与22℃比较来判断:
衢州市2021年5月5日~5月14日的两种平均气温统计表 (单位:℃)
注:“五天滑动平均气温”指某一天及其前后各两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如:
(℃).
已知2021年的从5月8日起首次连续五天大于或等于22℃,而对应着~,其中第一个大于或等于22℃的是,则5月7日即为我市2021年的“入夏日”.
【新知应用】已知我市2022年的“入夏日”为下图中的某一天,请根据信息解决问题:
衢州市2022年5月24日~6月2日的两种平均气温折线统计图
(1)求2022年的.
(2)写出从哪天开始,图中的连续五天都大于或等于22℃.并判断今年的“入夏日”.
(3)某媒体报道:“夏天姗姗来迟,衢州2022年的春天比去年长.”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我市2021年和2022年的入春时间分别是2月1日和2月27日)
二、变式题1基础
2.(2017·嘉兴)小明为了了解气温对用电量的影响,对去年自己家的每月用电量和当地气温进行了统计.当地去年每月的平均气温如图1,小明家去年月用电量如图2.
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当地去年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最低值各为多少?相应月份的用电量各是多少?
(2)请简单描述月用电量与气温之间的关系;
(3)假设去年小明家用电量是所在社区家庭年用电量的中位数,据此他能否预测今年该社区的年用电量?请简要说明理由.
3.王大伯几年前承包了甲、乙两片荒山,各栽100棵杨梅树,成活98%.现已挂果,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为了分析收成情况,他分别从两山上随意各采摘了4棵树上的杨梅,每棵的产量如折线统计图所示.
(1)分别计算甲、乙两山样本的平均数,并估算出甲、乙两山杨梅的产量总和;
(2)试通过计算说明,哪个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
4.(2021·南通)某农业科技部门为了解甲、乙两种新品西瓜的品质(大小、甜度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在相同条件下,随机抽取了两种西瓜各7份样品,对西瓜的品质进行评分(百分制),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下面给出两种西瓜得分的统计图表.
甲、乙两种西瓜得分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甲种西瓜(分) 75 85 86 88 90 96 96
乙种西瓜(分) 80 83 87 90 90 92 94
甲、乙两种西瓜得分统计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甲种西瓜 88 a 96
乙种西瓜 88 90 b
(1) , ;
(2)从方差的角度看, 种西瓜的得分较稳定(填“甲”或“乙”);
(3)小明认为甲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小军认为乙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请结合统计图表中的信息分别写出他们的理由.
5.(2021·桂林)某班为了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出一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对甲、乙两人进行了5次投篮试投比赛,试投每人每次投球10个.两人5次试投的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
(1)甲同学5次试投进球个数的众数是多少?
(2)求乙同学5次试投进球个数的平均数;
(3)不需计算,请根据折线统计图判断甲、乙两名同学谁的投篮成绩更加稳定?
(4)学校投篮比赛的规则是每人投球10个,记录投进球的个数.由往届投篮比赛的结果推测,投进8个球即可获奖,但要取得冠军需要投进10个球.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从甲、乙两名同学中推荐一名同学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三、变式题2巩固
6.(2017·湖州)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某市对某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情况进行了 天的调查,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图2不完整):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第 天,这一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是多少次?这 天中,行人交通违章 次的有多少天?
(2)请把图2中的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
(3)通过宣传教育后,行人的交通违章次数明显减少.经对这一路口的再次调查发现,平均每天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比第一次调查时减少了 次,求通过宣传教育后,这一路口平均每天还出现多少次行人的交通违章?
7.(2021·徐州)某市近年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人数(以下简称“中考人数”)的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这11年间,该市中考人数的中位数是 万人;
(2)与上年相比,该市中考人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年;
(3)下列选项中,与该市2022年中考人数最有可能接近的是( )
A.12.8万人 ; B.14.0万人; C.15.3万人
(4)2019年上半年,该市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总数约为( )
A.23.1万人; B.28.1万人; C.34.4万人
(5)该市2019年上半年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共有4000人,若保持数学教师与学生的人数之比不变,根据(3)(4)的结论,该市2020年上半年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较上年同期增加多少人(结果取整数)?
8.(2021·泰州)近5年,我省家电业的发展发生了新变化.以甲、乙、丙3种家电为例,将这3种家电2016~2020年的产量(单位:万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图中只标注了甲种家电产量的数据.
观察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5年甲种家电产量的中位数为
万台;
(2)若将这5年家电产量按年份绘制成5个扇形统计图,每个统计图只反映该年这3种家电产量占比,其中有一个扇形统计图的某种家电产量占比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这个扇形统计图对应的年份是 年;
(3)小明认为:某种家电产量的方差越小,说明该家电发展趋势越好.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图中乙、丙两种家电产量变化情况说明理由.
9.(2021·贺州)如图,某大学农学院的学生为了解试验田杂交水稻秧苗的长势,从中随机抽取样本对苗高进行了测量,根据统计结果(数据四舍五入取整),绘制统计图.
(1)本次抽取的样本水稻秧苗为 株;
(2)求出样本中苗高为 的秧苗的株数,并完成折线统计图;
(3)根据统计数据,若苗高大于或等于 视为优良秧苗,请你估算该试验田90000株水稻秧苗中达到优良等级的株数.
10.(2021·恩施)九(1)班准备从甲、乙两名男生中选派一名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分钟跳绳比赛,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对两名男生进行了八次一分钟跳绳测试.现将测试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 175 93.75
乙 175 175 180,175,170
(1)求 、 的值;
(2)若九(1)班选一位成绩稳定的选手参赛,你认为应选谁,请说明理由;
(3)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请你运用所学统计知识,任选两个角度评价甲乙两名男生一分钟跳绳成绩谁优.
四、变式题3提升
11.(2022·宁夏)宁夏某枸杞育种改良试验基地对新培育的甲、乙两个品种各试种一亩,从两块试验地中各随机抽取10棵,对其产量(千克/棵)进行整理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甲品种:2.0,3.2,3.1,3.2,3.1,2.5,3.2,3.6,3.8,3.9
乙品种:如图所示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品种 3.16 3.2 0.29
乙品种 3.16 3.3 0.15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填空: , ;
(2)若乙品种种植棵,估计其产量不低于千克的棵数;
(3)请从某一个方面简要说明哪个品种更好.
五、原题22
12.(2022·衢州)金师傅近期准备换车,看中了价格相同的两款国产车.
(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新能源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
(2)若燃油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比新能源车多0.54元.
①分别求出这两款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
②若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每年的其它费用分别为4800元和7500元.问:每年行驶里程为多少千米时,买新能源车的年费用更低?(年费用=年行驶费用+年其它费用)
六、变式题4基础
13.(2022·西藏)某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活动中,给学生发放笔记本和钢笔作为纪念品.已知每本笔记本比每支钢笔多2元,用240元购买的笔记本数量与用200元购买的钢笔数量相同.
(1)笔记本和钢笔的单价各多少元?
(2)若给全班50名学生每人发放一本笔记本或一支钢笔作为本次活动的纪念品,要使购买纪念品的总费用不超过540元,最多可以购买多少本笔记本?
14.(2022·宁夏)某校购进一批篮球和排球,篮球的单价比排球的单价多30元.已知330元购进的篮球数量和240元购进的排球数量相等.
(1)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现要购买篮球和排球共20个,总费用不超过1800元.篮球最多购买多少个?
15.(2022·安顺)阅读材料: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成功研发出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普通水稻的亩产量的2倍.现有两块试验田,块种植杂交水稻,块种植普通水稻,块试验田比块试验田少4亩.
(1) 块试验田收获水稻9600千克、块试验田收获水稻7200千克,求普通水稻和杂交水稻的亩产量各是多少千克?
(2)为了增加产量,明年计划将种植普通水稻的块试验田的一部分改种杂交水稻,使总产量不低于17700千克,那么至少把多少亩块试验田改种杂交水稻?
16.(2022·丹东)为推动家乡学校篮球运动的发展,某公司计划出资12000元购买一批篮球赠送给家乡的学校.实际购买时,每个篮球的价格比原价降低了20元,结果该公司出资10000元就购买了和原计划一样多的篮球,每个篮球的原价是多少元?
七、变式题5巩固
17.(2022·益阳)在某市组织的农机推广活动中,甲、乙两人分别操控A、B两种型号的收割机参加水稻收割比赛.已知乙每小时收割的亩数比甲少40%,两人各收割6亩水稻,乙则比甲多用0.4小时完成任务;甲、乙在收割过程中对应收稻谷有一定的遗落或破损,损失率分别为3%,2%.
(1)甲、乙两人操控A、B型号收割机每小时各能收割多少亩水稻?
(2)某水稻种植大户有与比赛中规格相同的100亩待收水稻,邀请甲、乙两人操控原收割机一同前去完成收割任务,要求平均损失率不超过2.4%,则最多安排甲收割多少小时?
18.(2022·鄂尔多斯)某超市采购了两批同样的冰墩墩挂件,第一批花了6600元,第二批花了8000元,第一批每个挂件的进价是第二批的1.1倍,且第二批比第一批多购进50个.
(1)求第二批每个挂件的进价;
(2)两批挂件售完后,该超市以第二批每个挂件的进价又采购一批同样的挂件,经市场调查发现,当售价为每个60元时,每周能卖出40个,若每降价1元,每周多卖10个,由于货源紧缺,每周最多能卖90个,求每个挂件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周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19.(2022·菏泽)某健身器材店计划购买一批篮球和排球,已知每个篮球进价是每个排球进价的1.5倍,若用3600元购进篮球的数量比用3200元购进排球的数量少10个.
(1)篮球、排球的进价分别为每个多少元
(2)该健身器材店决定用不多于28000元购进篮球和排球共300个进行销售,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篮球
八、变式题6提升
20.(2021·江西)甲,乙两人去市场采购相同价格的同一种商品,甲用2400元购买的商品数量比乙用3000元购买的商品数量少10件.
(1)求这种商品的单价;
(2)甲,乙两人第二次再去采购该商品时,单价比上次少了20元/件,甲购买商品的总价与上次相同,乙购买商品的数量与上次相同,则甲两次购买这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 元/件,乙两次购买这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 元/件.
(3)生活中,无论油价如何变化,有人总按相同金额加油,有人总按相同油量加油,结合(2)的计算结果,建议按相同 加油更合算(填“金额”或“油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解: (℃);
(2)解:从5月27日开始, 连续五天都大于或等于22℃.
我市2022年的“入夏日”为5月25日.
(3)解:不正确.因为今年的入夏时间虽然比去年迟了18天,但是今年的入春时间比去年迟了26天,所以今年的春天应该比去年还短.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利用统计图表分析实际问题;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利用折线统计图及平均数公式求出2022年5天滑动的平均气温.
(2)观察折线统计图可得到图中的连续五天都大于或等于22℃的入夏的时间.
(3)根据我市2021年和2022年的入春时间进行分析,可作出判断.
2.【答案】(1)解: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为30.6℃,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为5.8℃;
相应月份的用电量分别为124千瓦时和110千瓦时.
(2)解:当气温较高或较低时,用电量较多;当气温适宜时,用电量较少.
(3)解:能,中位数刻画了中间水平。(回答合理即可)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中位数
【解析】【分析】(1)观察图1的折线图可以发现最高点为8月,最低点为1月,则可在图2中找出8月和1月相对应的用电量;
(2)可结合实际,当气温较高或较低时,家里会用空调或取暖器,用电量会多起来;当气温适宜时,用电量较少.
(3)中位数的特点是表示了一组数据的中间水平.
3.【答案】解:(1)=40(千克),(1分)=40(千克),
总产量为40×100×98%×2=7840(千克);
(2)==38(千克2),
==24(千克2),
∴S2甲>S2乙.
答:乙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求法求出平均数,再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求出产量总和即可解答.
(2)要比较哪个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只要求出两组数据的方差,再比较即可解答.
4.【答案】(1)88;90
(2)乙
(3)解:小明认为甲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是因为甲的得分众数比乙的得分众数高;小军认为乙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是因为乙的得分方差小和得分中位数比甲的高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答】解:(1)甲品种西瓜测评得分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88,所以中位数是88,即a=88,
将乙品种西瓜的测评得分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0分,因此众数是90,即b=90,
故答案为:a=88,b=90;
(2)由甲、乙两种西瓜的测评得分的大小波动情况,直观可得S乙2<S甲2,
故答案为:乙;
【分析】(1)根据中位数及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2)由折线统计图,波动越小,越稳定,方差就小,据此判断即可;
(3)从众数、中位数、方差三个方面分析即可.
5.【答案】(1)解:∵甲同学5次试投进球个数分别为8,7,8,9,8,
∴甲同学5次试投进球个数的众数是8个,
(2)解:乙同学5次试投进球个数分别为8,10,6,7,10,
∴ 个
(3)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甲投篮成绩波动较小,折线统计图乙投篮成绩波动较大,
∴甲投篮成绩更加稳定;
(4)解:∵乙的众数是10,取得冠军需要投进10个球,而甲没有进10球的可能,为了能获得冠军,推荐乙参加投篮比赛.
【知识点】频数(率)分布折线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分析】(1)看图得出甲同学5次试投进球个数,再根据众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2)根据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即可;
(3)根据折线图的波动程度即可判断;
(4)由于获得冠军需要投进10个球,结合乙的众数是10,而甲不可能进10球,即可判断.
6.【答案】(1)解:依题可得:第7天,这一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是8次.
这20天中,行人交通违章6次的有5天.
(2)解:补全的频数直方图如图所示:
(3)解:第一次调查,平均每天行人的交通违章次数为:
=7(次).
∵7-4=3(次)
∴通过宣传教育后,这一路口平均每天还出现3次行人的交通违章.
【知识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折线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折线统计图可读出数据.
(2)求出8次的天数,补全图形即可.
(3)求出这20天的平均数,然后再算出交通违章次数即可.
7.【答案】(1)7.6
(2)2020
(3)C
(4)C
(5)解:由题意得:2020年上半年学生人数约为11.6+13.7+15.3=40.6,
∴ (人)
答:该市2020年上半年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较上年同期增加721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折线统计图;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1)∵11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13.7,11.6,10.3,9.1,8.6,7.6,7.4,6.8,6.6,6.2,6.1,
∴中位数为:7.6,
故答案是:7.6;
(2)∵6.6-6.1=0.5,7.4-6.6=0.8,9.1-7.4=1.7,11.6-9.1=2.5,13.7-11.6=2.1,
∴该市中考人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20年,
故答案是:2020;
(3)∵2021年与2020年中考人数相差2.1万,
∴2022年与2021年中考人数相差约2.1万,
∴2022年中考人数为15.3万人最合适,
故答案为:C;
(4)∵2019年七年级同学在2021年中考,八年级同学在2020年中考,
∴2019年上半年,七八九年级总人数为:9.1+11.6+13.7=34.4(万)
故答案为:C;
【分析】(1)将这11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最中间位置的数据即为中位数;
(2)分别求出下年比上年所多的人数,然后比较即可;
(3)由于2021年与2020年中考人数相差2.1万,可得2022年与2021年中考人数相差约2.1万,据此判断即可;
(4)由于2019年七年级同学在2021年中考,八年级同学在2020年中考,将2019、2010、2021这三年的中考人数相加即可.
(5)先求出2020年上半年学生人数约为11.6+13.7+15.3=40.6, 由于保持数学教师与学生的人数之比不变,可求出2020年数学老师人数,再减去4000即得结论.
8.【答案】(1)935
(2)2020
(3)解:不同意,理由如下:
因为方差只是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小说明数据波动越小,越稳定;从图中乙、丙两种家电产量的变化情况来看,丙种家电产量较为稳定,即方差较小,乙种家电产量波动较大,即方差较大,但是从2018年起丙种家电的产量在逐年降低,而乙种家电的产量在逐年提高,所以乙种家电发展趋势更好,即家电产量的方差越小,不能说明该家电发展趋势越好.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中位数;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
【解析】【解答】解:(1)∵这5年甲种家电产量数据整理得: ,
∴中位数为:935.
故答案为:935;
(2)∵扇形统计图的圆心角公式为:所占百分比 ,观察统计图可知2020年,甲种家电产量和丙种家电产量之和小于乙种产量,
∴2020年乙种家电产量占比对应的圆心角大于 .
故答案为:2020;
【分析】(1)将5年甲种家电产量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中间位置的数据即为中位数;
(2)观察统计图可知2020年,甲种家电产量和丙种家电产量之和小于乙种产量,据此即得结论;
(3)根据折线统计图中, 乙、丙两种家电产量变化 情况,波动越小,越稳定,方差就小,据此判断即可.
9.【答案】(1)500
(2)解: 的株数为: (株),
的株数为: (株),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3)解:优良等级的株数为: (株),
答:估算该试验田90000株水稻秧苗中达到优良等级的株数为64800株.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解析】【解答】解:(1)80÷16%=500(株),
故答案是:500;
【分析】(1)利用苗高为15cm的频数出其百分比,即得抽取的样本水稻秧苗的数量;
(2)先求出苗高为14cm的频数,再求出苗高为17cm的频数,然后补图即可;
(3) 先求出优良等级 的百分比,然后乘以90000即得结论.
10.【答案】(1)解:根据折线统计表,甲的成绩如下:
160,165,165,175,180,185,185,185,
185出现了3次,最多,故数据的众数是185即b=185;
根据题意,得甲的中位数是 =177.5,故a=177.5
(2)解:根据题意,得
方差 =37.5, =93.75,
∵ > ,
∴选择乙参见
(3)解:从中位数的角度看:∵甲的中位数是177.5>乙的中位数是175,
∴甲的成绩略好些;
从方差的角度看:∵ > ,
∴乙的成绩更稳定些.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分析】(1)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2)分别求出甲、乙成绩的方差,然后比较即可;
(3)分别从中位数、方差的交点进行分析即可.
11.【答案】(1)3.2;3.5
(2)解:300180(棵);
答:乙品种种植棵,估计其产量不低于千克的有180棵
(3)解:∵甲品种的方差为0.29,乙品种的方差为0.15,且0.29>0.15,
∴乙品种更好,产量稳定.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答】(1)解:把甲品种的产量从小到大排列:2.0,2.5,3.1,3.1,3.2,3.2,3.2,3.6,3.8,3.9,中位数是3.2,
乙品种的产量3.5千克的最多有3棵,所以众数为b=3.5,
故答案为:3.2,3.5;
【分析】(1)将甲品种的产量从小到大排列,再求出第5和第6个数的平均数,即可得到a的值;利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可得到b的值;
(2)利用300×样本中乙品种产量不等于3.16千克的棵数所占的百分比,列式计算可求出结果;
(3)利用表中数据从平均数,方差两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作出判断.
12.【答案】(1)解:新能源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为 元,
答:新能源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为 元
(2)解:①由题意得: ,
解得 ,
经检验, 是所列分式方程的解,
则 , ,
答:燃油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为 元,新能源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为 元;
②设每年行驶里程为 x 千米时,买新能源车的年费用更低,
由题意得: ,
解得 ,
答:每年行驶里程超过5000千米时,买新能源车的年费用更低.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第二个框中的电池电量,电价及续航里程,可求出新能源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
(2)①利用已知条件:燃油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比新能源车多0.54元,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然后分别列式计算可求出这两款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②设每年行驶里程为x千米时,根据买新能源车的年费用更低,可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然后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13.【答案】(1)解:设每支钢笔x元,依题意得:
解得:x=10,
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解,
故笔记本的单价为:10+2=12(元),
答:笔记本每本12元,钢笔每支10元.
(2)解:设购买y本笔记本,则购买钢笔(50﹣y)支,依题意得:
12y+10(50﹣y)≤540,
解得:y≤20,
故最多购买笔记本20本.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设每支钢笔x元,则每本笔记本(x+2)元,用240元购买的笔记本数量为,用200元购买的钢笔数量为,然后根据数量相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设购买y本笔记本,则购买钢笔(50-y)支,根据笔记本的本数×单价+钢笔的支数×单价=总费用结合总费用不超过540元列出关于y的不等式,求解即可.
14.【答案】(1)解:设排球的单价为元,则篮球的单价为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
篮球的单价为110元,排球的单价为80元.
(2)解:设购买篮球个,则购买排球个,
依题意得:,
解得,
即的最大值为6,
最多购买6个篮球.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此题的等量关系为:篮球的单价=排球的单价+30;330÷篮球的单价=240初排球的单价;再设未知数,列方程,然后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2)此题的等量关系为:篮球的数量+排球的数量=20;不等关系为:篮球的数量×其单价+排球的数量×其单价≤1800;设未知数,列不等式,然后求出不等式的最大整数解.
15.【答案】(1)解:设普通水稻亩产量是x千克,则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2x千克,
依题意得: ,
解得: ;
经检验,x=60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2x=2×600=1200.
答:普通水稻亩产量是600千克,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1200千克.
(2)解:设把B块试验田改y亩种植杂交水稻,
依题意得:9600+600( )+1200y≥17700,
解得: .
答:至少把B块试验田改 亩种植杂交水稻.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设普通水稻的亩产量是x千克,则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2x千克,根据“ 块试验田比块试验田少4亩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求出杂交水稻的亩产量;
(2)设把B块试验田改y亩种植杂交水稻,利用“总产量=亩产量×种植亩数”,根据总产量不低于17700千克,列出关于y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在解集中取最小值,即可解答.
16.【答案】解:设每个篮球的原价是x元,则每个篮球的实际价格是(x﹣20)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x=120.
经检验x=120是原方程的解.
答:每个篮球的原价是120元.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先求出 =. 再解方程即可。
17.【答案】(1)解:设甲操控A型号收割机每小时收割x亩水稻,则乙操控B型号收割机每小时收割(1﹣40%)x亩水稻,依题意得:0.4,解得:x=10,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40%)x=(1﹣40%)×10=6.答:甲操控A型号收割机每小时收割10亩水稻,乙操控B型号收割机每小时收割6亩水稻.
(2)解:设安排甲收割y小时,则安排乙收割小时,依题意得:3%×10y+2%×6×≤2.4%×100,解得:y≤4.答:最多安排甲收割4小时.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已知条件:乙每小时收割的亩数比甲少40%;两人各收割6亩水稻,乙则比甲多用0.4小时完成任务;再利用包含了两个已知条件,据此设未知数,列方程,然后求出方程的解.
(2)设安排甲收割y小时,可表示出安排乙收割的时间,根据要求平均损失率不超过2.4%,建立关于y的不等式,然后求出不等式的最大值即可.
18.【答案】(1)解:设第二批每个挂件的进价为x元,则第一批每个挂件的进价为1.1x元,
根据题意可得,
,
解得x=40.
经检验,x=4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实际意义,
∴1.1x=44.
∴第二批每个挂件的进价为40元.
(2)解:设每个售价定为y元,每周所获利润为w元,
根据题意可知,w=(y﹣40)[40+10(60﹣y)]=﹣10+1440,
∵﹣10>0,
∴当x≥5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0+10(60﹣y)≤90,
∴y≥55,
∴当y=55时,w取最大,此时w=﹣10+1440=1350.
∴当每个挂件售价定为55元时,每周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1350元.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 , 再解方程即可;
(2)先求出 w=(y﹣40)[40+10(60﹣y)]=﹣10+1440, 再利用函数解析式计算求解即可。
19.【答案】(1)解:设每个排球的进价为x元,则每个篮球的进价为1.5x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x=80.
经检验x=8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1.5x=120(元).
∴篮球的进价为120元,排球的进价为80元
答:每个篮球的进价为120元,每个排球的进价为80元.
(2)解:设该体育用品商店可以购进篮球a个,则购进排球(300﹣a)个,
根据题意,得120a+80(300﹣a)≤28000.
解得a≤100.
答:该健身器材店最多可以购进篮球100个.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先求出 ,再解方程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 120a+80(300﹣a)≤28000,再求解即可。
20.【答案】(1)解:设这种商品的单价为 元/件,
,解得 ,经检验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则这种商品的单价为60元/件
(2)48;50
(3)金额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2)甲,乙两人第二次再去采购该商品时,单价为 元/件,
∵甲两次购买总价为 元,购买总数量为 件,
∴甲两次购买这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 元/件;
∵乙两次购买总价为 元,购买总数量为 件,
∴乙两次购买这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 元/件;
故答案为:48,50;
(3)∵ ,
∴按照甲两次购买商品的总价相同的情况下更合算,
∴建议按相同金额加油更合算,
故答案为:金额.
【分析】(1)先求出 , 再解方程,并检验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计算求解即可;
(3)求出按照甲两次购买商品的总价相同的情况下更合算,再求解即可。
1 / 1【浙江衢州】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第21-22题
一、原题21
1.(2022·衢州)【新知学习】在气象学上,“入夏”由两种平均气温与22℃比较来判断:
衢州市2021年5月5日~5月14日的两种平均气温统计表 (单位:℃)
注:“五天滑动平均气温”指某一天及其前后各两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如:
(℃).
已知2021年的从5月8日起首次连续五天大于或等于22℃,而对应着~,其中第一个大于或等于22℃的是,则5月7日即为我市2021年的“入夏日”.
【新知应用】已知我市2022年的“入夏日”为下图中的某一天,请根据信息解决问题:
衢州市2022年5月24日~6月2日的两种平均气温折线统计图
(1)求2022年的.
(2)写出从哪天开始,图中的连续五天都大于或等于22℃.并判断今年的“入夏日”.
(3)某媒体报道:“夏天姗姗来迟,衢州2022年的春天比去年长.”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我市2021年和2022年的入春时间分别是2月1日和2月27日)
【答案】(1)解: (℃);
(2)解:从5月27日开始, 连续五天都大于或等于22℃.
我市2022年的“入夏日”为5月25日.
(3)解:不正确.因为今年的入夏时间虽然比去年迟了18天,但是今年的入春时间比去年迟了26天,所以今年的春天应该比去年还短.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利用统计图表分析实际问题;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利用折线统计图及平均数公式求出2022年5天滑动的平均气温.
(2)观察折线统计图可得到图中的连续五天都大于或等于22℃的入夏的时间.
(3)根据我市2021年和2022年的入春时间进行分析,可作出判断.
二、变式题1基础
2.(2017·嘉兴)小明为了了解气温对用电量的影响,对去年自己家的每月用电量和当地气温进行了统计.当地去年每月的平均气温如图1,小明家去年月用电量如图2.
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当地去年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最低值各为多少?相应月份的用电量各是多少?
(2)请简单描述月用电量与气温之间的关系;
(3)假设去年小明家用电量是所在社区家庭年用电量的中位数,据此他能否预测今年该社区的年用电量?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解: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为30.6℃,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为5.8℃;
相应月份的用电量分别为124千瓦时和110千瓦时.
(2)解:当气温较高或较低时,用电量较多;当气温适宜时,用电量较少.
(3)解:能,中位数刻画了中间水平。(回答合理即可)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中位数
【解析】【分析】(1)观察图1的折线图可以发现最高点为8月,最低点为1月,则可在图2中找出8月和1月相对应的用电量;
(2)可结合实际,当气温较高或较低时,家里会用空调或取暖器,用电量会多起来;当气温适宜时,用电量较少.
(3)中位数的特点是表示了一组数据的中间水平.
3.王大伯几年前承包了甲、乙两片荒山,各栽100棵杨梅树,成活98%.现已挂果,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为了分析收成情况,他分别从两山上随意各采摘了4棵树上的杨梅,每棵的产量如折线统计图所示.
(1)分别计算甲、乙两山样本的平均数,并估算出甲、乙两山杨梅的产量总和;
(2)试通过计算说明,哪个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
【答案】解:(1)=40(千克),(1分)=40(千克),
总产量为40×100×98%×2=7840(千克);
(2)==38(千克2),
==24(千克2),
∴S2甲>S2乙.
答:乙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求法求出平均数,再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求出产量总和即可解答.
(2)要比较哪个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只要求出两组数据的方差,再比较即可解答.
4.(2021·南通)某农业科技部门为了解甲、乙两种新品西瓜的品质(大小、甜度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在相同条件下,随机抽取了两种西瓜各7份样品,对西瓜的品质进行评分(百分制),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下面给出两种西瓜得分的统计图表.
甲、乙两种西瓜得分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甲种西瓜(分) 75 85 86 88 90 96 96
乙种西瓜(分) 80 83 87 90 90 92 94
甲、乙两种西瓜得分统计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甲种西瓜 88 a 96
乙种西瓜 88 90 b
(1) , ;
(2)从方差的角度看, 种西瓜的得分较稳定(填“甲”或“乙”);
(3)小明认为甲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小军认为乙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请结合统计图表中的信息分别写出他们的理由.
【答案】(1)88;90
(2)乙
(3)解:小明认为甲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是因为甲的得分众数比乙的得分众数高;小军认为乙种西瓜的品质较好些,是因为乙的得分方差小和得分中位数比甲的高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答】解:(1)甲品种西瓜测评得分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88,所以中位数是88,即a=88,
将乙品种西瓜的测评得分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0分,因此众数是90,即b=90,
故答案为:a=88,b=90;
(2)由甲、乙两种西瓜的测评得分的大小波动情况,直观可得S乙2<S甲2,
故答案为:乙;
【分析】(1)根据中位数及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2)由折线统计图,波动越小,越稳定,方差就小,据此判断即可;
(3)从众数、中位数、方差三个方面分析即可.
5.(2021·桂林)某班为了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出一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对甲、乙两人进行了5次投篮试投比赛,试投每人每次投球10个.两人5次试投的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
(1)甲同学5次试投进球个数的众数是多少?
(2)求乙同学5次试投进球个数的平均数;
(3)不需计算,请根据折线统计图判断甲、乙两名同学谁的投篮成绩更加稳定?
(4)学校投篮比赛的规则是每人投球10个,记录投进球的个数.由往届投篮比赛的结果推测,投进8个球即可获奖,但要取得冠军需要投进10个球.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从甲、乙两名同学中推荐一名同学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答案】(1)解:∵甲同学5次试投进球个数分别为8,7,8,9,8,
∴甲同学5次试投进球个数的众数是8个,
(2)解:乙同学5次试投进球个数分别为8,10,6,7,10,
∴ 个
(3)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甲投篮成绩波动较小,折线统计图乙投篮成绩波动较大,
∴甲投篮成绩更加稳定;
(4)解:∵乙的众数是10,取得冠军需要投进10个球,而甲没有进10球的可能,为了能获得冠军,推荐乙参加投篮比赛.
【知识点】频数(率)分布折线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分析】(1)看图得出甲同学5次试投进球个数,再根据众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2)根据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即可;
(3)根据折线图的波动程度即可判断;
(4)由于获得冠军需要投进10个球,结合乙的众数是10,而甲不可能进10球,即可判断.
三、变式题2巩固
6.(2017·湖州)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某市对某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情况进行了 天的调查,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图2不完整):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第 天,这一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是多少次?这 天中,行人交通违章 次的有多少天?
(2)请把图2中的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
(3)通过宣传教育后,行人的交通违章次数明显减少.经对这一路口的再次调查发现,平均每天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比第一次调查时减少了 次,求通过宣传教育后,这一路口平均每天还出现多少次行人的交通违章?
【答案】(1)解:依题可得:第7天,这一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是8次.
这20天中,行人交通违章6次的有5天.
(2)解:补全的频数直方图如图所示:
(3)解:第一次调查,平均每天行人的交通违章次数为:
=7(次).
∵7-4=3(次)
∴通过宣传教育后,这一路口平均每天还出现3次行人的交通违章.
【知识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折线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折线统计图可读出数据.
(2)求出8次的天数,补全图形即可.
(3)求出这20天的平均数,然后再算出交通违章次数即可.
7.(2021·徐州)某市近年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人数(以下简称“中考人数”)的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这11年间,该市中考人数的中位数是 万人;
(2)与上年相比,该市中考人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年;
(3)下列选项中,与该市2022年中考人数最有可能接近的是( )
A.12.8万人 ; B.14.0万人; C.15.3万人
(4)2019年上半年,该市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总数约为( )
A.23.1万人; B.28.1万人; C.34.4万人
(5)该市2019年上半年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共有4000人,若保持数学教师与学生的人数之比不变,根据(3)(4)的结论,该市2020年上半年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较上年同期增加多少人(结果取整数)?
【答案】(1)7.6
(2)2020
(3)C
(4)C
(5)解:由题意得:2020年上半年学生人数约为11.6+13.7+15.3=40.6,
∴ (人)
答:该市2020年上半年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较上年同期增加721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折线统计图;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1)∵11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13.7,11.6,10.3,9.1,8.6,7.6,7.4,6.8,6.6,6.2,6.1,
∴中位数为:7.6,
故答案是:7.6;
(2)∵6.6-6.1=0.5,7.4-6.6=0.8,9.1-7.4=1.7,11.6-9.1=2.5,13.7-11.6=2.1,
∴该市中考人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20年,
故答案是:2020;
(3)∵2021年与2020年中考人数相差2.1万,
∴2022年与2021年中考人数相差约2.1万,
∴2022年中考人数为15.3万人最合适,
故答案为:C;
(4)∵2019年七年级同学在2021年中考,八年级同学在2020年中考,
∴2019年上半年,七八九年级总人数为:9.1+11.6+13.7=34.4(万)
故答案为:C;
【分析】(1)将这11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最中间位置的数据即为中位数;
(2)分别求出下年比上年所多的人数,然后比较即可;
(3)由于2021年与2020年中考人数相差2.1万,可得2022年与2021年中考人数相差约2.1万,据此判断即可;
(4)由于2019年七年级同学在2021年中考,八年级同学在2020年中考,将2019、2010、2021这三年的中考人数相加即可.
(5)先求出2020年上半年学生人数约为11.6+13.7+15.3=40.6, 由于保持数学教师与学生的人数之比不变,可求出2020年数学老师人数,再减去4000即得结论.
8.(2021·泰州)近5年,我省家电业的发展发生了新变化.以甲、乙、丙3种家电为例,将这3种家电2016~2020年的产量(单位:万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图中只标注了甲种家电产量的数据.
观察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5年甲种家电产量的中位数为
万台;
(2)若将这5年家电产量按年份绘制成5个扇形统计图,每个统计图只反映该年这3种家电产量占比,其中有一个扇形统计图的某种家电产量占比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这个扇形统计图对应的年份是 年;
(3)小明认为:某种家电产量的方差越小,说明该家电发展趋势越好.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图中乙、丙两种家电产量变化情况说明理由.
【答案】(1)935
(2)2020
(3)解:不同意,理由如下:
因为方差只是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小说明数据波动越小,越稳定;从图中乙、丙两种家电产量的变化情况来看,丙种家电产量较为稳定,即方差较小,乙种家电产量波动较大,即方差较大,但是从2018年起丙种家电的产量在逐年降低,而乙种家电的产量在逐年提高,所以乙种家电发展趋势更好,即家电产量的方差越小,不能说明该家电发展趋势越好.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中位数;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
【解析】【解答】解:(1)∵这5年甲种家电产量数据整理得: ,
∴中位数为:935.
故答案为:935;
(2)∵扇形统计图的圆心角公式为:所占百分比 ,观察统计图可知2020年,甲种家电产量和丙种家电产量之和小于乙种产量,
∴2020年乙种家电产量占比对应的圆心角大于 .
故答案为:2020;
【分析】(1)将5年甲种家电产量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中间位置的数据即为中位数;
(2)观察统计图可知2020年,甲种家电产量和丙种家电产量之和小于乙种产量,据此即得结论;
(3)根据折线统计图中, 乙、丙两种家电产量变化 情况,波动越小,越稳定,方差就小,据此判断即可.
9.(2021·贺州)如图,某大学农学院的学生为了解试验田杂交水稻秧苗的长势,从中随机抽取样本对苗高进行了测量,根据统计结果(数据四舍五入取整),绘制统计图.
(1)本次抽取的样本水稻秧苗为 株;
(2)求出样本中苗高为 的秧苗的株数,并完成折线统计图;
(3)根据统计数据,若苗高大于或等于 视为优良秧苗,请你估算该试验田90000株水稻秧苗中达到优良等级的株数.
【答案】(1)500
(2)解: 的株数为: (株),
的株数为: (株),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3)解:优良等级的株数为: (株),
答:估算该试验田90000株水稻秧苗中达到优良等级的株数为64800株.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解析】【解答】解:(1)80÷16%=500(株),
故答案是:500;
【分析】(1)利用苗高为15cm的频数出其百分比,即得抽取的样本水稻秧苗的数量;
(2)先求出苗高为14cm的频数,再求出苗高为17cm的频数,然后补图即可;
(3) 先求出优良等级 的百分比,然后乘以90000即得结论.
10.(2021·恩施)九(1)班准备从甲、乙两名男生中选派一名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分钟跳绳比赛,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对两名男生进行了八次一分钟跳绳测试.现将测试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 175 93.75
乙 175 175 180,175,170
(1)求 、 的值;
(2)若九(1)班选一位成绩稳定的选手参赛,你认为应选谁,请说明理由;
(3)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请你运用所学统计知识,任选两个角度评价甲乙两名男生一分钟跳绳成绩谁优.
【答案】(1)解:根据折线统计表,甲的成绩如下:
160,165,165,175,180,185,185,185,
185出现了3次,最多,故数据的众数是185即b=185;
根据题意,得甲的中位数是 =177.5,故a=177.5
(2)解:根据题意,得
方差 =37.5, =93.75,
∵ > ,
∴选择乙参见
(3)解:从中位数的角度看:∵甲的中位数是177.5>乙的中位数是175,
∴甲的成绩略好些;
从方差的角度看:∵ > ,
∴乙的成绩更稳定些.
【知识点】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分析】(1)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2)分别求出甲、乙成绩的方差,然后比较即可;
(3)分别从中位数、方差的交点进行分析即可.
四、变式题3提升
11.(2022·宁夏)宁夏某枸杞育种改良试验基地对新培育的甲、乙两个品种各试种一亩,从两块试验地中各随机抽取10棵,对其产量(千克/棵)进行整理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甲品种:2.0,3.2,3.1,3.2,3.1,2.5,3.2,3.6,3.8,3.9
乙品种:如图所示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品种 3.16 3.2 0.29
乙品种 3.16 3.3 0.15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填空: , ;
(2)若乙品种种植棵,估计其产量不低于千克的棵数;
(3)请从某一个方面简要说明哪个品种更好.
【答案】(1)3.2;3.5
(2)解:300180(棵);
答:乙品种种植棵,估计其产量不低于千克的有180棵
(3)解:∵甲品种的方差为0.29,乙品种的方差为0.15,且0.29>0.15,
∴乙品种更好,产量稳定.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答】(1)解:把甲品种的产量从小到大排列:2.0,2.5,3.1,3.1,3.2,3.2,3.2,3.6,3.8,3.9,中位数是3.2,
乙品种的产量3.5千克的最多有3棵,所以众数为b=3.5,
故答案为:3.2,3.5;
【分析】(1)将甲品种的产量从小到大排列,再求出第5和第6个数的平均数,即可得到a的值;利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可得到b的值;
(2)利用300×样本中乙品种产量不等于3.16千克的棵数所占的百分比,列式计算可求出结果;
(3)利用表中数据从平均数,方差两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作出判断.
五、原题22
12.(2022·衢州)金师傅近期准备换车,看中了价格相同的两款国产车.
(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新能源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
(2)若燃油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比新能源车多0.54元.
①分别求出这两款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
②若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每年的其它费用分别为4800元和7500元.问:每年行驶里程为多少千米时,买新能源车的年费用更低?(年费用=年行驶费用+年其它费用)
【答案】(1)解:新能源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为 元,
答:新能源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为 元
(2)解:①由题意得: ,
解得 ,
经检验, 是所列分式方程的解,
则 , ,
答:燃油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为 元,新能源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为 元;
②设每年行驶里程为 x 千米时,买新能源车的年费用更低,
由题意得: ,
解得 ,
答:每年行驶里程超过5000千米时,买新能源车的年费用更低.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第二个框中的电池电量,电价及续航里程,可求出新能源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
(2)①利用已知条件:燃油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比新能源车多0.54元,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然后分别列式计算可求出这两款车的每千米行驶费用;②设每年行驶里程为x千米时,根据买新能源车的年费用更低,可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然后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六、变式题4基础
13.(2022·西藏)某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活动中,给学生发放笔记本和钢笔作为纪念品.已知每本笔记本比每支钢笔多2元,用240元购买的笔记本数量与用200元购买的钢笔数量相同.
(1)笔记本和钢笔的单价各多少元?
(2)若给全班50名学生每人发放一本笔记本或一支钢笔作为本次活动的纪念品,要使购买纪念品的总费用不超过540元,最多可以购买多少本笔记本?
【答案】(1)解:设每支钢笔x元,依题意得:
解得:x=10,
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解,
故笔记本的单价为:10+2=12(元),
答:笔记本每本12元,钢笔每支10元.
(2)解:设购买y本笔记本,则购买钢笔(50﹣y)支,依题意得:
12y+10(50﹣y)≤540,
解得:y≤20,
故最多购买笔记本20本.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设每支钢笔x元,则每本笔记本(x+2)元,用240元购买的笔记本数量为,用200元购买的钢笔数量为,然后根据数量相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设购买y本笔记本,则购买钢笔(50-y)支,根据笔记本的本数×单价+钢笔的支数×单价=总费用结合总费用不超过540元列出关于y的不等式,求解即可.
14.(2022·宁夏)某校购进一批篮球和排球,篮球的单价比排球的单价多30元.已知330元购进的篮球数量和240元购进的排球数量相等.
(1)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现要购买篮球和排球共20个,总费用不超过1800元.篮球最多购买多少个?
【答案】(1)解:设排球的单价为元,则篮球的单价为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
篮球的单价为110元,排球的单价为80元.
(2)解:设购买篮球个,则购买排球个,
依题意得:,
解得,
即的最大值为6,
最多购买6个篮球.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此题的等量关系为:篮球的单价=排球的单价+30;330÷篮球的单价=240初排球的单价;再设未知数,列方程,然后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2)此题的等量关系为:篮球的数量+排球的数量=20;不等关系为:篮球的数量×其单价+排球的数量×其单价≤1800;设未知数,列不等式,然后求出不等式的最大整数解.
15.(2022·安顺)阅读材料: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成功研发出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普通水稻的亩产量的2倍.现有两块试验田,块种植杂交水稻,块种植普通水稻,块试验田比块试验田少4亩.
(1) 块试验田收获水稻9600千克、块试验田收获水稻7200千克,求普通水稻和杂交水稻的亩产量各是多少千克?
(2)为了增加产量,明年计划将种植普通水稻的块试验田的一部分改种杂交水稻,使总产量不低于17700千克,那么至少把多少亩块试验田改种杂交水稻?
【答案】(1)解:设普通水稻亩产量是x千克,则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2x千克,
依题意得: ,
解得: ;
经检验,x=60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2x=2×600=1200.
答:普通水稻亩产量是600千克,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1200千克.
(2)解:设把B块试验田改y亩种植杂交水稻,
依题意得:9600+600( )+1200y≥17700,
解得: .
答:至少把B块试验田改 亩种植杂交水稻.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设普通水稻的亩产量是x千克,则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2x千克,根据“ 块试验田比块试验田少4亩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求出杂交水稻的亩产量;
(2)设把B块试验田改y亩种植杂交水稻,利用“总产量=亩产量×种植亩数”,根据总产量不低于17700千克,列出关于y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在解集中取最小值,即可解答.
16.(2022·丹东)为推动家乡学校篮球运动的发展,某公司计划出资12000元购买一批篮球赠送给家乡的学校.实际购买时,每个篮球的价格比原价降低了20元,结果该公司出资10000元就购买了和原计划一样多的篮球,每个篮球的原价是多少元?
【答案】解:设每个篮球的原价是x元,则每个篮球的实际价格是(x﹣20)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x=120.
经检验x=120是原方程的解.
答:每个篮球的原价是120元.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先求出 =. 再解方程即可。
七、变式题5巩固
17.(2022·益阳)在某市组织的农机推广活动中,甲、乙两人分别操控A、B两种型号的收割机参加水稻收割比赛.已知乙每小时收割的亩数比甲少40%,两人各收割6亩水稻,乙则比甲多用0.4小时完成任务;甲、乙在收割过程中对应收稻谷有一定的遗落或破损,损失率分别为3%,2%.
(1)甲、乙两人操控A、B型号收割机每小时各能收割多少亩水稻?
(2)某水稻种植大户有与比赛中规格相同的100亩待收水稻,邀请甲、乙两人操控原收割机一同前去完成收割任务,要求平均损失率不超过2.4%,则最多安排甲收割多少小时?
【答案】(1)解:设甲操控A型号收割机每小时收割x亩水稻,则乙操控B型号收割机每小时收割(1﹣40%)x亩水稻,依题意得:0.4,解得:x=10,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40%)x=(1﹣40%)×10=6.答:甲操控A型号收割机每小时收割10亩水稻,乙操控B型号收割机每小时收割6亩水稻.
(2)解:设安排甲收割y小时,则安排乙收割小时,依题意得:3%×10y+2%×6×≤2.4%×100,解得:y≤4.答:最多安排甲收割4小时.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已知条件:乙每小时收割的亩数比甲少40%;两人各收割6亩水稻,乙则比甲多用0.4小时完成任务;再利用包含了两个已知条件,据此设未知数,列方程,然后求出方程的解.
(2)设安排甲收割y小时,可表示出安排乙收割的时间,根据要求平均损失率不超过2.4%,建立关于y的不等式,然后求出不等式的最大值即可.
18.(2022·鄂尔多斯)某超市采购了两批同样的冰墩墩挂件,第一批花了6600元,第二批花了8000元,第一批每个挂件的进价是第二批的1.1倍,且第二批比第一批多购进50个.
(1)求第二批每个挂件的进价;
(2)两批挂件售完后,该超市以第二批每个挂件的进价又采购一批同样的挂件,经市场调查发现,当售价为每个60元时,每周能卖出40个,若每降价1元,每周多卖10个,由于货源紧缺,每周最多能卖90个,求每个挂件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周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答案】(1)解:设第二批每个挂件的进价为x元,则第一批每个挂件的进价为1.1x元,
根据题意可得,
,
解得x=40.
经检验,x=4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实际意义,
∴1.1x=44.
∴第二批每个挂件的进价为40元.
(2)解:设每个售价定为y元,每周所获利润为w元,
根据题意可知,w=(y﹣40)[40+10(60﹣y)]=﹣10+1440,
∵﹣10>0,
∴当x≥5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0+10(60﹣y)≤90,
∴y≥55,
∴当y=55时,w取最大,此时w=﹣10+1440=1350.
∴当每个挂件售价定为55元时,每周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1350元.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 , 再解方程即可;
(2)先求出 w=(y﹣40)[40+10(60﹣y)]=﹣10+1440, 再利用函数解析式计算求解即可。
19.(2022·菏泽)某健身器材店计划购买一批篮球和排球,已知每个篮球进价是每个排球进价的1.5倍,若用3600元购进篮球的数量比用3200元购进排球的数量少10个.
(1)篮球、排球的进价分别为每个多少元
(2)该健身器材店决定用不多于28000元购进篮球和排球共300个进行销售,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篮球
【答案】(1)解:设每个排球的进价为x元,则每个篮球的进价为1.5x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x=80.
经检验x=8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1.5x=120(元).
∴篮球的进价为120元,排球的进价为80元
答:每个篮球的进价为120元,每个排球的进价为80元.
(2)解:设该体育用品商店可以购进篮球a个,则购进排球(300﹣a)个,
根据题意,得120a+80(300﹣a)≤28000.
解得a≤100.
答:该健身器材店最多可以购进篮球100个.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先求出 ,再解方程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 120a+80(300﹣a)≤28000,再求解即可。
八、变式题6提升
20.(2021·江西)甲,乙两人去市场采购相同价格的同一种商品,甲用2400元购买的商品数量比乙用3000元购买的商品数量少10件.
(1)求这种商品的单价;
(2)甲,乙两人第二次再去采购该商品时,单价比上次少了20元/件,甲购买商品的总价与上次相同,乙购买商品的数量与上次相同,则甲两次购买这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 元/件,乙两次购买这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 元/件.
(3)生活中,无论油价如何变化,有人总按相同金额加油,有人总按相同油量加油,结合(2)的计算结果,建议按相同 加油更合算(填“金额”或“油量”).
【答案】(1)解:设这种商品的单价为 元/件,
,解得 ,经检验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则这种商品的单价为60元/件
(2)48;50
(3)金额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2)甲,乙两人第二次再去采购该商品时,单价为 元/件,
∵甲两次购买总价为 元,购买总数量为 件,
∴甲两次购买这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 元/件;
∵乙两次购买总价为 元,购买总数量为 件,
∴乙两次购买这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 元/件;
故答案为:48,50;
(3)∵ ,
∴按照甲两次购买商品的总价相同的情况下更合算,
∴建议按相同金额加油更合算,
故答案为:金额.
【分析】(1)先求出 , 再解方程,并检验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计算求解即可;
(3)求出按照甲两次购买商品的总价相同的情况下更合算,再求解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