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冲刺重高”压轴训练(四):电学实验设计【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冲刺重高”压轴训练(四):电学实验设计【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2 22:1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现有一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和一个电压表,该电压表表面上有刻度但无刻度值.另有一个电源箱(如图),要求设计一个能测定某电源内阻r的阻值的实验方案(已知电压表内阻很大,其量程大于电源电压,r约为几欧)要求:
(1)在答题卷指定框内完成实验电路图;
(2)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实验步骤;
(3)写出用测得的量计算r的表达式。
2.实验室中有一个热敏电阻R,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1所示。现有下列实验器材:一节旧干电池,两个开关S1、S2、导线若干。另外,还有再可供选择的以下器材:
A.电流表A(量程:0~0.6A,0~3A)
B.电压表V(量程:0~3V,0~15V)
C.定值电阻R1(阻值:5Ω)
D.定值电阻R2(阻值:150Ω)
请你从A、B、C、D四种实验器材中选择2种器材较准确地测量出当温度在27℃时热敏电阻R的阻值。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的2种器材是   (填写器材前面字母序号);
(2)在图2现有电路的基础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实验测量过程中不拆接电路);
(3)按照电路图2连接电路,写出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出测量的物理量 
  。
(4)热敏电阻R=   。(用测量出来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
3.小丽要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她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已调零的电压表一块、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各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写出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将小丽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开关和均断开,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端。
②只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适当位置,记录电压表的示数;
③断开开关   ,闭合   ,保持   不变,调节   ,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
④记录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则待测电阻的阻值。
4.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通过电阻的电流保持不变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的阻值成正比”。请根据上述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5.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已调零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块,导线若干。小华利用以上器材探究“在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小华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依据他的实验设计图把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⑴开关断开,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电阻箱调适当值 为R,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
⑵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 为U,用电流表测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I,记录   和电流I的数据。
⑶   ;
⑷   。
6.用两节旧的干电池、两个开关、一个电压表、一只阻值为R0=20Ω的定值电阻、导线若干,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路实物图如图甲所示。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压表接在R0两端。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1和S电压表示数为U1,如图乙,U1=   V。
(3)断开S1,闭合S,电压表示数为U2,若电源电压不变,忽略电阻大小对温度影响,则Rx=  (用题中给的字母表示)。
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决定设计一个简易的身高测量仪,可用器材有电压恒定的电源、电压表、电阻丝、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等。他们的设想是:用滑片在绷直的电阻丝上滑动代替滑动变阻器;将电压表改装成身高显示仪﹣﹣所测身高越大,显示仪示数越大,且刻度均匀。
(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老师指出他们的设计有不够合理的地方。你认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移动滑片P时电路的总电阻没有变化
B.当所测身高越大时,电压表的示数越小
C.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跟身高变化量不成正比
D.电压表的示数不能由零变化到最大刻度值
(2)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设计出了正确的电路,是图中的   电路。
8.小金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时意外发现:“当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时,两电压表的读数之和减小。”他产生了疑惑,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了用久的普通干电池内部有不可忽略的电阻,可将它看作一个理想电源(电压U恒定,电阻为0)与一个电阻r的串联(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干电池电阻r,他选择了适当器材,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
(1)选用的器材:一个电压表,符合实验要求的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1,导线和开关若干,一节旧干电池。
(2)设计出了如图丙的实验电路图。
(3)请你根据他所设计的电路图,帮他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   。
(4)请你帮他写出干电池电阻r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
9.力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其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的改变发生变化,科技节小明想制作电子秤参加比赛,网购了一款力敏电阻,在说明书上查阅到该力敏电阻阻值与压力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从图中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2)小明读图时发现,在压力F为15牛,图中无法准确读出该力敏电阻Rx的阻值,小明利用下列器材进行测量:该型号力敏电阻、15牛的重物、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压表(量程0~3V)、最大阻值为25Ω的滑动变阻器R1、开关各一个,定值电阻3个,分别为R2(60Ω)、R3(30Ω)、R4(10Ω),导线若干。
请合理选择器材完成任务。
要求: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值(用字母表示)。
③为精确测量,电表指针偏转要达到最大量程的以上。
参考答案
1.(1)
(2)①断开开关,记下电压表偏转格数N1,
②合上开关,记下电压表偏转格数N2,
(3)断开开关时设电源电动势U=N1,闭合开关后应有U=N2+N2r/R,联立两式计算得出
【解答】(1)将10Ω的定值电阻与电源串联,再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串联,如下图所示:
(2)实验步骤:
①断开开关,记下电压表偏转格数N1;
②合上开关,记下电压表偏转格数N2,
(3)断开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电源总电压,即U=N1;
根据串联电路U总=U1+U2得到:;
解得:。
2.解:(1)因要准确测量出当温度在27℃时热敏电阻R的阻值,由R﹣T图象可知,待测电阻大小在100Ω~200Ω之间;当选取R2时,因其阻值与待测电阻大小接近,当两电阻串联时,根据分压原理可知,两电阻分得的电压接近,因电源电压为2V左右,所以两电阻电压各约为1V左右,故使用电压表的小量程,测量电压准确度较高。所以,选择的两种器材是B、D,选择电表的量程为0~3V;
(2)因只有一只电压表,故可采用开关闭合使电阻R短路的方法,在不拆接的前提下,可测出两个不同的电压值,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3)实验步骤为:A、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
B、闭合开关S1、S2,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2;
(4)由操作B知,电源电压为U2;
由操作A知,U1为两电阻串联时R2的电压,通过R2的电流I;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此时待测电阻R的电压为U2﹣U1,
由分压原理:

待测电阻:RR2150Ω。
故答案为:(1)B、D;(2)如上所示;
(2)电路图如上图所示;
(3)A、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
B、闭合开关S1、S2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2;
(4)150Ω。
3.;;;滑片的位置;电阻箱的阻值
【解答】②③本实验采用的等效替代法。先将待测电阻单独接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到合适位置时记下电压表示数;然后用电阻箱来替代待测电阻接入电路,在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的情况下,调节电阻箱阻值,使它在电路中达到和待测电阻一样的效果,即使电压表示数仍为原来的示数;所以,实验的步骤为:只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适当位置,记录电压表的示数;然后断开开关,闭合,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记录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则待测电阻的阻值。
4.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将电流表、电压表和六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R2、R3、R4、R5和R6接入电路中,并把这六个电阻的阻值记录在表格中;
②闭合开关S,测出R1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1的电流,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S,把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仿照步骤②,测出R2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2的电流,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③,分别测出电阻R3、R4、R5、R6两端的电压和相应的电流,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利用公式P=UI分别计算出R1、R2、R3、R4、R5和R6消耗的电功率,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数据表格应包括电阻阻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流过电路的电流、各电阻的功率,由电阻的个数确定表格的列数.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R/Ω
U/V
I/A
P/W
5.电阻箱的阻值;断开开关,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仍为U,读出电流表的电流I,记录电阻R和电流I的数据;仿照步骤(3),再改变4次电阻箱的阻值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仍为U,读出电流表的电流I,记录电阻R和电流I的数据。
【解答】解:(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用电流表测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I,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电流I的数据。(3)断开开关,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仍为U,读出电流表的电流I,记录电阻R和电流I的数据;(4)仿照步骤(3),再改变4次电阻箱的阻值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仍为U,读出电流表的电流I,记录电阻R和电流I的数据。
故答案为:(2)电阻箱的阻值;(3)断开开关,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仍为U,读出电流表的电流I,记录电阻R和电流I的数据;(4)仿照步骤(3),再改变4次电阻箱的阻值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仍为U,读出电流表的电流I,记录电阻R和电流I的数据。
6.解:(1)由题知,要求图甲中的电压表接在R0两端,因两节干电池的最大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应选用“0~3”量程,注意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如图所示:
(2)由(1)可知电压表选用“0~3V”量程,分度值为 0.1V,图乙中指针指在2.8刻度线上,读数为2.8V;
(3)闭合开关S1和S时,RX被短路,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则电源电压为2.8V;
断开S1,闭合S,则RX和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U0=U2,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Rx两端的电压为UX=U1 U2=2.8V U2,
由串联分压知识得:,则RX。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2.8;(3)。
7.解:(1)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V2两端的电压。
A.移动滑片P时,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由电阻的串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当所测身高越大时,滑片上移,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R2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越大,故B错误;
C.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的示数U2=IR2R2,据此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跟身高变化量不成正比,故C正确;
D.当滑片位于R2下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电路为R1的简单,电压表的示数为0V,则电压表的示数可以由零变化到最大刻度值,故D错误;
故选:C;
(2)甲图: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由电压表的示数U2=IR2R2可知,所测身高越大时,显示仪(电压表)的示数越大,但刻度不均匀,故A不符合题意;
乙图: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所测身高越大时,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R2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显示仪(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丙图: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滑片上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由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可知,所测身高越大时,滑片上移,电压表所测电阻丝的阻值减小,但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显示仪(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丁图: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滑片下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所测身高越大时,滑片上移,电压表所测电阻丝的阻值增大,但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显示仪(电压表)的示数变大,且刻度均匀,故D符合题意。
故选:丁。
故答案为:(1)C;(2)丁。
8.解:根据实验电路丙图可知,将R1与电源(r)串联起来,将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
当S断开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当S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R1两端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和电压规律即可求解。
所以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记下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U;②闭合开关S,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
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则 ,整理得r。
故答案为:(3)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记下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U;②闭合开关S,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4)。
9.解:
(1)由图知,该力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2)由图可知,压力为12N时,力敏电阻大小为80Ω;压力为16N时,电阻为60Ω,故当压力F为15N,力敏电阻在60Ω和80Ω之间;因电源电压为3V,要求电表指针偏转要达到最大量程的以上,即电压表示数大于2V,由分压原理,力敏电阻大小至少为所选用电阻的2倍,故R2不符合要求;
可选用R1、R3、R4,分别进行实验,将待测电阻分别与R1、R3、R4,串联,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电路图如下图所示,为减小误差,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电路,在Rx上压上15N的重物,将变阻器R1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Rx两端的电压Ux1;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为:
I,由欧姆定律,Rx的阻值Rx125Ω;
②将R1分别改为定值电阻R3、R4,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Rx两端的电压Ux2与Ux3;同理分别计算出Rx的阻值Rx230Ω、Rx310Ω;
③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Rx(Rx1+Rx2+Rx3)。
故答案为:(1)该力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2)①如上所示;②见上。
电学实验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