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第一次月考
生物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a、b、c、d分别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B.图b表示蛙的红细胞正进行无丝分裂
C.图d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D.图c表示细胞周期,甲→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的时期是( )
A. 中期和后期 B. 前期和中期 C. 后期和末期 D. 前期和末期
3..图甲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图乙表示该细胞中一个细胞周期染色体的变化,图丙表示某时期细胞内的①染色体、②染色单体和③核DNA的数目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a b时期和c d时期
B.图甲细胞对应图乙中的a,在两极之间的“赤道板”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
C.细胞中的核DNA含量加倍是在e a时期,此时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体
D.图乙中的c 、d、 e处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可用图丙表示
4.肝损伤可由药物阻断肝细胞正常代谢引起或由病毒感染肝细胞引起的.严重肝损伤患者需进行肝移植手术,移植的部分肝脏在患者体内能再生为完整的肝脏.近年,科学家发现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也可用来修复肝损伤,避免手术风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肝细胞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细胞核体积变大,核DNA长度缩短并且出现收缩状态
B. 药物和病毒引起肝细胞死亡均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C. 肝细胞再生过程中,肝细胞内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比可能为2:1:1或1:1:1:1
D.干细胞修复修复肝脏的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5.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就, 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自噬通过破坏细胞正常的结构和物质,从而缩短了细胞寿命
B. 通过细胞自噬并降解的产物均排出体外
C. 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
D. 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细胞器,可合成并分泌多种水解酶
6.如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操作及理论解释,下列选项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②操作后要对A植株花进行套袋处理
B.图乙揭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随1、2 的分离,D、d分别进入雌、雄配子中
C.图丙可以解释为何测交后代两种性状比为1:1
D.孟德尔采用山柳菊做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是花小
7.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B. 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
C. 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型是纯合的
D. 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 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 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一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9.人类的软骨发育不全基因(B)对正常基因(b)为显性,正常基因(A)对苯丙酮尿症基因(a)为显性,它们之间的遗传互不干扰。某家庭中父亲只表现为软骨发育不全,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只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请预测,他们如果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 )
A. B. C. D.
10.除了捏橡皮泥、画图,用手指也可以轻松模拟出减数分裂过程如下图,先伸出双手食指代表一对同源染色体,然后将中指与食指并拢,表示染色体复制。 正常情况下图中右手的中指和食指( )
A.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B.含有等位基因
C.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
D.不含有非等位基因
1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B. 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通常为雄蕊或精巢
C. 细胞质正在发生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D. 联会后形成的一个四分体中含2个双链DNA分子
12. 如图所示为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伴性遗传有交叉遗传特点,男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外祖母
C.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与性别相关联,因而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14.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控制该遗传病的相关基因是A/a。不考虑突变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若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3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
B. 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2的基因型为AA或Aa
C. 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Ⅲ-2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
D. 若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
15.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后代分离比为6:3:2: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B.后代分离比为5:3:3: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致死
C. 后代分离比为7:3: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
D.后代分离比为9:3:3,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致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
16. (11分)下图1表示洋葱根尖不同区域的细胞形态,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图像(只显示部分染色体),图3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部位是 (填序号),该部位细胞的形态特征是
。图1中处细胞携带的遗传信息 (填“相同”或“不同”),其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2)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 →漂洗→ →制片。其中制片的目的是
,有利于观察,制片时具体操作 。
(3) 图2对应于图3中 (填“ AB ”“ BC ”“ CD ”“DE ” “EF ”)段。
17.(10分) 脑缺血会引起局部脑神经缺氧导致轻度受损,甚至造成脑神经细胞死亡而产生不可逆损伤,最终导致患者永久性残疾甚至死亡。骨髓基质细胞(M)是存在于骨髓中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它可以诱导生成心肌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干细胞疗法有可能实现对缺血坏死神经结构与功能的修复和重建,将成为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有效策略。回答下列问题:
(1)脑缺血所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不属于 (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
(2)干细胞是指 的细胞。
(3)研究发现,M的线粒体可转移到缺氧损伤脑神经细胞(N)中,实现细胞供能机制的修复。为进一步探究M的线粒体转移对N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分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处理方法 用含有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N进行培养 用不含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N进行培养 用不含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__?__进行培养
①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
②检测得到各组神经细胞内的ATP水平相对值如下图。
由图分析比较可知,第1组神经细胞内ATP水平 正常水平,第2组在实验中起 作用。
③综合上述研究资料和实验结果,推测M对脑缺血损伤后恢复的可能作用机制:
。
18.(10分)樱花为雌雄同株的植物,其花色由基因A、a和B、b 共同决定,其中基因B 决定深粉色,基因b决定浅粉色。基因A对 a完全显性,且基因a会抑制基因B 、b 的表达。研究者选取浅粉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为亲本进行杂交, F1均为深粉花,F1 自交,F2表现为深粉色、浅粉色、白花且比例为 9:3:4 。回答下列问题:
(1) 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
(2)F2 深粉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 现有各种花色的纯合品系植株,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某白花植株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 .
① 若后代全部表现为深粉色,则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② 若 ,则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 ;
19.(12分) 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情况,其中图4为减数分裂的流程图;图5为该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图6表示细胞分裂和有关生理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图中字母代表细胞,序号表示有关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图4中 (填序号)时期,原因是 .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发生在图6中 (填序号)。
(3) 若细胞 D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 ,则A细胞染色体组成 。
(4) 图4中细胞图像甲、乙、丙分别对应于图6中的 (填序号),图4中的③或④对应于图6中的 (填序号)。
(5) 图6中④→⑤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发生了 ,图6中⑤→⑥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发生了 。
20.(12分)图7为甲病(致病基因为A或a)和乙病(致病基因为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两种遗传病中有一种遗传病与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方式相同.请据图回答:
(1)乙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 性遗传.II-6的基因型是 .III-10的乙病基因来自I代中的 个体。
(2)Ⅱ-4 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有 。
(3)Ⅲ-8 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高一(下)第一次月考
生物学科试题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5 DBCAC 6-10 BDABA 11-15 BDC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③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2分) 相同 基因选择性表达
(2) 解离 染色 细胞分散 用镊子尖捣碎, 用拇指轻轻地按压盖玻片 (2分)
(3)EF
17.(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细胞凋亡 (2)动物和人体内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2分)
(3)①正常(或未受损)的脑神经细胞(2分) ②高于(或大于) 对照
③M的线粒体可转移到脑缺血神经细胞中,增加损伤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使有氧呼吸加强,产生更多ATP,为损伤细胞修复提供充足的能量(3分)
18.(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AAbb、 aaBB(可调换) (2) 4 8/9 (2分)
(3)选取纯合的浅粉色植株与该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3分)
① aaBB ②后代表现为深粉色、浅粉色且比例为1:1
19.(12分,除标注外,其余各1分)
(1) ②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2分)
(2)① (3)XX (2分)
(4) ⑥⑤① (2分) ②③④ (2分)
(5) 受精作用 着丝粒的分裂
20.(12分,每空2分)
X 隐 AaXBY 1
AXB aXB AXb aXb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