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I卷(非选择题)
一、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0.0分)
1. 1840年后的数十年间,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这场战争”指哪场战争?它使清朝陷入了怎样的境地?
材料二:1840-1842年期间,中英两国武器装备比较表
枪 炮 军舰 总体水平
中国 鸟枪长2米,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铁质差,炮架、瞄准器不全或不完善,炮弹只有效能最差的实心弹 最大军舰船面宽不超过2丈,安炮10门 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冷兵器使用率占84%
英国 枪长1.42米,射程300米,射速3-4发/分钟 采用先进铁模工艺,火炮设计合理,炮弹种类多、质量好。 最大军舰可装载122门大炮 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
——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整理
(2) 根据材料,判断以下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武器装备的优劣,直接反映出两国军事实力的差距。 ______
②英军的武器先进,是因为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 ______
③清军擅长骑射、排斥火器是导致装备落后的主因。 ______
④清军武器装备的低劣,折射出清朝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______
材料三:在英国中学和大学的历史课上看不到鸦片战争的内容是十分可能的……还在1900年前后,一些英国历史教科书……就不再提第一次鸦片战争,而是委婉地写道,他们在1842年“得到了”那个岛。
——英 蓝诗玲《鸦片战争》
(3) “那个岛”是指 ______
A.澳门
B.香港岛
C.九龙司
D.新界
(4) 除了“那个岛”,英国通过鸦片战争从中国“得到”的其他特权是 ______
①鸦片贸易合法化、内河航行权
②开放通商口岸、巨额战争赔款
③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
④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传教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鸦片战争”之名最早由一位英国记者所起,以讽刺政府的不道德行为,后来英国教科书“不再提第一次鸦片战争”,其目的何在?
(6) 蓝诗玲在其著作中指出,中英两国对鸦片战争的记忆大不相同。中国人为何时刻铭记着鸦片战争?
2.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无数先驱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了艰辛的探索。
(1) 鸦片战争后,先行者逐渐觉醒,探索国家出路。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时间轴。
1840-1860年 1860-1890年 1880-1900年 1900-1920年
鸦片战争后签订① ___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④ ______ 战后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后签订《辛丑条约》
编纂《海国图志》的
② ______ 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为应对内忧外患局面,统治阶级推行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② ______ 戊戌变法 以孙中山为领导的⑤ ______ 建立新的共和政体
(2) 综合以上材料,以下对先行者的探索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双选)
A.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的过程
B.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的运动
C.实现从器物到制度的探索
D.解决了近代中国根本问题
(3) 归纳如图三幅图片,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气象,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
(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实现了民族复兴。将下列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序。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诞生,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
(1)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镶嵌着十幅浮雕,其中六幅如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填写相应字母)
①掀起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的是 ______ 。
②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是 ______ 。
③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第一枪的是 ______ 。
④吹响推翻清朝统治的号角、促成中华民国成立的是 ______ 。
⑤将浮雕所呈现的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序应为 ______ 。
阅读下列诗歌(节选),回答问题:
材料:
(一)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三)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四)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 按所反映历史时间的时序排列上述诗歌内容,正确的是 ______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3) 诗歌(一)中学子“焚佞府”的主要诉求是 ______ 。
A.捍卫国家主权
B.反对政府贪污
C.呼吁言论自由
D.建立共和政体
(4) 诗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______ 。
A.辛亥革命成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巴黎公社建立
D.新经济政策实施
(5) 诗歌(四)描写的革命行动是 ______ ;判断依据是 ______ 。
(6) 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4. 抗日战争作为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凝聚力民族意志,锻炼了民族精神,铸就了一支铁打的人民军队,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标志着 ______ 。
A.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日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D.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2) 有学者认为: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后,与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相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包括学生、知识分子、很大一部分资产阶级和工人。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______ 。
A.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了大批党员
B.促成联将抗日方针的全面实施
C.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核心
D.与社会各界打成共赴国难共识
(3)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主要有 ______ 。
①南京大屠杀
②推行“慰安妇”制度
③细菌战用中国活人做实验
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与日军浴血奋战,成功解救出被围英军。这说明 ______ 。
A.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超越英国
B.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由守转攻
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
(5) 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
A.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B.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海外华侨的帮助
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经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1945年9月5日)
材料二: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
——美 罗斯福《炉边谈话》
(6)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B
【小题6】C
【解析】(1)战争:依据题干“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可知是鸦片战争。境地: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归纳如下: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政府的腐朽是主因,故③错误。①②④均是对题干表格信息的正确解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故“那个岛”是指香港岛。
(4)①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②③④均分析正确。
(5)依据材料“以讽刺政府的不道德行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掩盖当年不光彩的鸦片贸易和侵华行径。
(6)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归纳如下: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南京条约》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侵犯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从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仁人志士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张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存。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①√;②√;③×;④√。
(3)B
(4)C
(5)掩盖当年不光彩的鸦片贸易和侵华行径。
(6)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南京条约》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侵犯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从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仁人志士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张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存。
(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依据材料“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从鸦片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表格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主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主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以讽刺政府的不道德行为”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主要结合其危害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难度适中。
2.【答案】【小题1】《南京条约》,甲午战后,魏源,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小题2】AC
【小题3】略
【小题4】略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结合所学可知,编纂《海国图志》的魏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洋务运动的目标是自强、求富;甲午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2)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的过程,实现从器物到制度的探索,AC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排除BD。
故选:AC。
(3)根据材料“1919年6月上海工人罢工”“《共产党宣言》译本”“共产主义小组”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为共产党成立奠定组织基础。
(4)结合所学可知,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1927年,开国大典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是1978年,中共十九大是2017年,故正确的排序是CABD。
故答案为:
(1)①《南京条约》;②魏源;③洋务运动;④甲午战后;⑤辛亥革命。
(2)AC。
(3)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为共产党成立奠定组织基础。
(4)CABD。
本题考查了中共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第一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第二问结合中共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分析;第三问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分析;第四问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分析。
本题考查了中共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答案】【小题1】B,C,E,F,D、B、F、C、E、A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秋收起义,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在实践上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小题6】略
【解析】(1)①: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是B金田起义,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②: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是C五四运动,自1919年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从此,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④: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胜利。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⑤:A是抗日战争时期;B是1851年;C是1919年;D是1839年;E是1927年;F是1911年,综上所述,先后顺序是D、B、F、C、E、A。
(2)材料“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材料“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指的是1926年的北伐战争;材料“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指的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所以先后顺序是①③②,B项正确;
ACD项排序错误,排除。
故选:B。
(3)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游行学生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说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A项正确;
BCD项都与五四运动的主要诉求不符,排除。
故选:A。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B项正确;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中国社会性质未改变,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排除A项;
巴黎公社是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排除C项;
俄国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经济的恢复,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5)诗歌(四)描写的革命行动是秋收起义;判断依据是:根据材料“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及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上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6)结合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进行的一系列事件回答: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之后,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上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
故答案为:
(1)①:B;②:C;③:E;④:F;⑤:D、B、F、C、E、A。
(2)B。
(3)A。
(4)B。
(5)秋收起义;判断依据: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上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6)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之后,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上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
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问,需要考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五四运动、南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地位和影响;第(2)问,重点掌握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中共一大召开等史实;第(3)问,重点掌握五四运动的口号及其性质;第(4)问,重点掌握中共一大的概况及影响;第(5)问,重点掌握秋收起义的经过;第(6)问,重点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侧重于考查考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4.【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C
【小题6】
【解析】(1)根据材料“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可知,材料指的是卢沟桥事变,它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B项;
淞沪会战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使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归于失败,排除C项;
武汉会战失败后,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排除D项。
故选:A。
(2)根据材料,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这是因为抗日救国主张符合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C项正确;
材料中看不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了大批党员,排除A项;
材料看不出促成联蒋抗日方针已经全面实施,排除B项;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但当时一些力量仍然支持国民党,排除D项。
故选:C。
(3)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日军侵华的正面战场,潘家峪惨案发生在日军侵华的敌后战场,推行“慰安妇”制度,大量中国妇女受到迫害,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火烧圆明园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体现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是国际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
中国国际地位没有超越英国,A项错误;
1942年2月,盟军还没有由守转攻,C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国外作战而不是强调在中国境内的抗战,故D项错误。
故选:B。
(5)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即全民族抗战,故选C项;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和海外华侨的帮助都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A、B、D三项。
故选:C。
(6)意义:根据“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经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可得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所学,从世界角度概括,可得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故答案为:
(1)A
(2)C
(3)A
(4)B
(5)C
(6)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第一问要结合日本全面侵华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抗日救亡运动的特征来解答;第三问要结合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来解答;第四问要结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特征来解答;第五问要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来解答;第六问要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来解答。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