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证自明的话》教案(5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不证自明的话》教案(5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2 11:07:06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活动内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活动过程]
一、导语
学习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如同吃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三个阶段,即吸纳,消化,变为自身强大的能量。前面三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并理解了言语行为的预设,今天我们要把所学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生活中锻炼我们的能力,在生活中让我们的所学表现出它的风采。
二、明确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法,提出学习要求。
1.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中的“小组座谈”和“探究园地”中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大家共同研究每一个学习内容的重点在哪里。21cnjy.com
你和你的家长、邻居、老师、同学、陌生人等等发生过冲突吗?发生冲突时双方是如何处理的,你能够从角色预设的角度分析一下吗?21·cn·jy·com
重点: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的;从角色预设的角度谈
中学作文常常有“难忘***”“又想起了***”之类的题目,从预设的角度谈
谈做这类作文如何做到不跑题。
重点:做这类作文题时,如何做到不跑题。
一些地方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标语口号,请从言语行为的预设角度看一看它们有
什么问题:
“光缆没铜,偷也没用。”
“严禁触摸电线,5万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发展内衣制造业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重点:从预设角度,看它们有什么问题。
2.学习方法
全班分成三个组,可以根据对三个问题的喜好来分,也可以根据座次平均分配。然后对每个问题予以讨论。www.21-cn-jy.com
要求:
第一组每个同学都考虑一个事例,然后组里挑选出两个同学,讲述冲突及对冲突的处理,并分析处理中如何使用了预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二组全组共同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然后向全班汇报。全班同学可以质疑,修改,补充。
第三组全组共同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然后向全班汇报。全班同学可以质疑,修改,补充。
3.学习要求
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要发言,而且要在与同学的交流中,不断有新了解,新的领悟,最终能增加量的积累,提高对问题的认识。21教育网
三、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各组讨论,观察,倾听,指导。
四、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准备的内容:
第一组:准确理解了预设,便可以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预设避免冲突,或者化解冲突,这是使用语言的艺术,它既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言语水平,也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机智。冲突的产生经常是因为角色预设不合适,当然,其他预设不合适,也会闹出许多不便,那就希望大家在说每一句话时,要好好斟酌,三思而后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二组:既然是“难忘……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想起……”,那么所写的内容一定是以前发生的事情,同样的题目,还有“记最……的一件事”,不管是“有意义的”,还是“让我悔恨的”。当然,作文题目中可能还会有其他的预设,例如,1996年高考全国题“我更喜欢漫画《》”,预设的前提是“对另一幅漫画也喜欢”,如果写成不喜欢另一幅,而喜欢这一幅,那就不符合题意了。2·1·c·n·j·y
第三组:第一句实际上是告诉了人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前提,光缆是由金属制造的,所以,偷者照偷,反正金属都能卖钱;第二句将法办者的角色预设的很可笑,因为违者已经触电而死,还要你法办?第三句预设说话者对基本国策根本不懂。21·世纪*教育网
五、总结对预设的使用
1.说话要注意严谨。
2.学习中要利用预设,充分理解语言的内涵或使自己的表达寓意更加丰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单元第四课时·教案设计
[活动内容]
展示学习成果,共享资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活动过程]
一、导语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言语行为的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否则我们就成了书袋了。前一段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同学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展示”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早早开始着手准备,所以今天我们上一堂学习成果展示课,相信一定有同学会在这节课上有不凡的表现,并获得极大的成就感。21教育网
二、让学生分组到讲台展示所做的课件,大家共同探讨,分析其预设的利用合适与不合适。
教师作如下准备。
1.预设准确的标语 :
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日,在大街上挂出的横幅上的标语,它暗示出,毒品对生命有极大的威胁)
②某系体育实力强大,每次运动会都得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一次运动会上,该系打出标语:兄弟系科努力拼搏,勇夺第二!(暗示自己在本次运动会上还将夺得第一名,既表现出其实力,也表现出其魄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预设不准确的标语:
①“武装抗税是非法行为”,好像有个前提是和平抗税是合法的行为,由于这个预设,因此这条标语,显然不合理。21cnjy.com
②在浙江一座尼姑庵的墙外,写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偷税漏税,来世罚作尼姑。”,姑且不说对出家人的侮辱,至少让人感到,好像尼姑身上都藏着前世带来的钱财。因此,这条标语也极不合适。21·cn·jy·com
三、总结标语不合适的原因:没有注意到预设的存在,或者没有准确利用预设
四、不仅仅在标语中有预设,我们在任何的语言表达中都要注意预设的存在和对预设的使用,以使我们的语言准确,得体,而且饱满。看下面的例子:www.21-cn-jy.com
邓小平在1982年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人时,就香港回归问题明确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其中第一问题是主权问题,邓小平当时说“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这句话中包含了这样了这样的前提:主权问题是我们国家内部的问题,不是两国之间的问题,收回香港主权,是12亿中国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是中国人民的代表,中国人民早就站起来了,中国政府决不搞屈辱外交。这个预设使这个句子拥有了丰富的含义,既体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魄力,也使香港的回归少绕好多弯路。2·1·c·n·j·y
这是外交语言中有效地使用了预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单元“不证自明的话”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以文本为依据,从理论上和言语实践中准确理解言语行为的预设的定义和种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两个男青年(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暂且称其为甲乙),都追求某姑娘小李。有一天,甲对乙说:“小李真漂亮,真可爱!”乙对答:“是呀,她的未婚夫一直认为她漂亮,可爱呢!”甲一听,原来小李早就“名花有主”了,于是就自动退出,却不知道,自己正中了乙的计,让他顺顺当当的成了小李的未婚夫。请问,乙如何设计的?甲如何中计的?
二、引导学生理解预设的定义。
上面的例子中,乙的话事实上已经有了一个前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小李已经有未婚夫了。这个信息是乙故意设计在自己的话中的,于是被甲捕捉到,于是甲上当,于是乙成功。那么乙的这种设计体现了什么理论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明确:这是语用学中的一种理论,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言语行为的预设。
看课本,弄清预设的定义,强调如下两点:
(一)预设是一句话意义的前提,无论对字面意义进行肯定还是否定,这个前提不变;
(二)预设是言外之意。
三、看课本上的例句及分析,然后仿照例句,自己说一个有预设的句子,分析其中的预设。
不要求很复杂的句子和分析。
(一)教师示范:
1. ①今天上午交作业。
②今天上午不交作业。
③今天有作业。
无论那个是正确的,都不能否定③的存在。因为,③是①②共同的前提,也就是它们的言语行为的预设。21cnjy.com
2.在农贸市场上,菜农对顾客说:“你要称多少斤?二斤还是三斤?”这句话就已经有一个前提存在,就是:你是要买我的菜的,只是多少的问题。21·cn·jy·com
(二)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学生予以评判,并加深认识。
四、区别预设与蕴含
(一)分析以下句子之间的关系:
他是大学生→他是学生
“他是大学生”一句潜在地蕴含了“他是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义。因为“大学生”从属于“学生”这个更大的概念,这是话语逻辑语义关系所决定的。因此,“他是学生”,不是“他是大学生”的预设意义,而是蕴含意义。蕴含是指话语自身所含有的潜在意义,不需要话语外因素的补充,是属于话语的基本信息(即理性意义)。而预设是话语之外隐含的某种信息,它不属于话语的基本信息,而是附加的信息(即言外之义),这种信息作为语用双方共同的背景知识,不用明言,但可以推论出来。2·1·c·n·j·y
(二)总结预设的特点,我们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共知性 这是指话语的预设对交际双方来说都是共同的背景知识,正因为如此,它可以不在话语表层明言,而隐含在言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合适性。这是指预设所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语用意义对双方来讲是符合通常的社会规范的,双方也都有能力做到。例如,母亲对女儿说:“把那个房间打扫一下。”便预设了那个房间比较脏乱,同时也预设了女儿有能力打扫房间,否则这个预设就是不合适的。
3.外显性。也就是说,预设虽然是言外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但是在语言的表层有时可以出现某种“外显性提示语”。如前面举例中的“交作业”的“交”,“把房间打扫一下”的“打扫”等,抓住这些提示语,可以准确理解其中的预设意义。(选自《语用学与语文教学》,王建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21·世纪*教育网
五、那么句子的预设,可以有哪些内容呢?
(一)分别举例,总结预设的内容,得出结论。联系课本中的举例,理解预设的种类。
不难理解,有存在预设,角色预设,空间预设,观念预设。
(二)探讨理解这些种类的目的:不是为了明白每句话的预设是什么种类,而是为了通过各种类型的预设,学会分析句子的预设意义。21教育网
六、总结与作业
语言的博大精深,预设只是其九牛一毛。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个入口,进入语言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去感受你时时离不开的语言的无穷魅力。www.21-cn-jy.com
作业:
1.从你的生活中,搜集五句包含预设意义的句子,并加以分析,准备下一节课交流。
2.安排四个组长,自动组合成四个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准备一段生活小品,其中要有含有预设意义的句子,并能根据对这个预设意义的反应,设计出一个故事。第五课时作汇报表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单元第五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准确使用预设表情达意,能够准确判断言语行为中的预设,并作出合理、巧妙的反应。
[教学过程]
、导语:今天这节课的,来展示大家花费几天心血创造出的成果,在展示中,让我们一起来体验知识带给我们的的愉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四个小组,分别展示,有表演者,有解析者。每组不超过10分钟。
教师相机而行,指导同学们认识到每组表演中的预设触发语及其预设类型,肯定其中对预设的反应。
例如:
周朴园(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动罢工,反对我?
鲁侍萍:你不要以为他还会认你做父亲。
(《雷雨》)
周朴园的话语中显然有一个明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预设:我有自己的骨肉(即鲁大海是我的儿子)。对这句话的否定可以有两种:一种是针对话语表面意义进行否定,即“你自己的骨肉”没有在矿上鼓动罢工反对你;另一种是直接否定预设:“他不再是你的儿子。”鲁侍萍的答话不是对表面意思的否定,反驳儿子在矿上做什么,而是直接否定周朴园话中的预设,从而明显表明自己的态度:对周朴园和儿子的作为她心中有数,从而明确了同周朴园的决绝。 (《语用学与语文教学》,王建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21教育网
三、教师总结
通过这些成果,我们可以看出,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知识的源头活水,也是知识的用武之地,在生活中,我们的所学鲜活了,生动了,我们也因之成为有智慧的人,有涵养的人,有幽默感的人,这样的知识,这样的学习,已经不是我们的负担,而是我们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请同学们热爱知识,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吧!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单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预设与句子的恰当性,能够分析判断句子中的预设是否恰当。
[教学过程]
一、 用检查上节课的作业将本课教学内容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来。有的同学搜集的例句及其分析非常恰当,可以就此总结为什么恰当,有的同学搜集的例句或分析不恰当,就此总结为什么不恰当。www.21-cn-jy.com
二、总结预设与句子的恰当性
(一)根据前面的分析,联系课本中的内容和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总结,并不断修改补充,最后由教师补充、总结、强调。21教育网
(二)要做到预设与句子恰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预设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
2. 预设对于说话人和听话人来说是有价值的。
3.否定句都预设其肯定形式是已经存在的,或者很可能存在。
4.祈使句都预设某一行为是可能实现的。
5.疑问句必须是有疑而问。
三、分析下列句子的预设,如有不合适的,说明为什么不合适。(使用课件)
1.某地领导的口号是:“我们要淡薄名利,要加强廉政建设。” 
2.杜甫的《登高》中“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一位老师给一位报考语言学研究生的学生写的推荐信说:“该同学热爱体育,兴趣广泛,性格活泼开朗,善于团结同学。建议报考语言学研究生。”21cnjy.com
4.一位领导给部下写评语,写完后对站在身边等待的部下说:“好了,看我给你吹的怎么样?”
分析:
1.这是一句很不高明的口号。它的预设,让人感到了这些领导自身不能淡泊名利,没有廉政的态度和行为。
2.“新停浊酒杯”,预设了他正在喝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人在什么情况下要喝酒呢?一是喜,二是悲。在这个语境中显然是杜甫因悲而饮,因此这个预设,很好的表达了杜甫的心情。再加上字面意思,就更有表现力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这位老师的推荐信,写了这个同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多优点,却没有语言学方面的。这里的预设意义是这个同学不适合学习语言学。看看上去不合适,却达到了不推荐他考语言学的目的。
4.这位领导的预设不合适。“吹”字的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意义是,“你做的不好,我把你说得很好,或者你做的不多,我给你说的很多”,姑且不说这位领导这么做是错误的,他的这个预设意义就很伤人自尊。21·cn·jy·com
四、结语
要正确使用预设意义,就需要考虑周密,使预设与句子适合。
五、布置作业
继续准备好小品表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