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下第一、二单元练习(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八下第一、二单元练习(三)(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5 10:1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八下第一、四单元练习(三)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都参加了“线上教学”,如果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子屏幕就有可能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长此以往容易形成近视眼,该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视网膜 D.玻璃体
2. 某声音测试仪器的产品参数如表:
产品型号 G168升级版 备注
测量范围 20~135dB 声音强弱等级的显示
测量精度 ±1.5dB
频率响应 27.5~8.5kHz 产品能工作的频率
该仪器相等距离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声音强弱等级的示数如图,二者相较,则( )
A.乙的音调一定较高 B.甲的声音响度更大
C.声源发甲声音时振动振幅小 D.声源发乙声音时每秒振动次数较多
3. 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为( )
A . 3 : 00
B. 3∶30
C. 9: 00
D. 9:30
4. 如图是敦煌塔式太阳能电站,它装有1.2万块,每块面积约115m2的平面镜按照一定规律排列且它能自动精准跟踪太阳转动,高塔顶部的接收器把吸收的太阳光转化成内能,再将内能传给工作物质,经过蓄热环节,再输入热动力机,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最后以电能的形式输出,则塔式太阳能电站中平面镜的作用是利用了( )
A 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5. 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如图所示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闭合后灯泡发光的,但利用滑动变阻器不能改变灯泡亮度的是( )
7. 小明在家用一根筷子敲击空瓶子的同一位置来研究声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不同力度敲击可听到不同音色的声音
B.不同力度敲击可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
C.相同力度敲击空瓶与装水的瓶子可听到相同音调的声音
D.要获得不同的音调,可往瓶子内加不等量的水
8.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如要看到图乙的样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9.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中,开关S接到a时的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与开关S接到b时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均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7.5V
B.灯L2两端的电压为1.5V
C.灯L2两端的电压为6V
D.灯L1两端的电压为6V
10.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16s、0.30s、0.14s、0.30s、0.16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D.
11.人在B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A处,如图所示。B处用激光射到玻璃球上,则激光应对着( )
A.正对 A 点
B.A 点的上方些
C.A 点的下方些
D.A 点的左侧
1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大雪后噪声减小,是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
C.从气温角度来说,冬季声音的传播速度较夏季慢一些
D.噪声也具有频率、响度、音色三特性
13.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观察到的像更清晰
14.“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如图所示)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15.如图所示是体重自动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重越大,体重示数计的示数越小
B.该体重测试仪的刻度是均匀的
C.电阻R1在电路中没有作用,可以去掉
D.R2下端的绝缘层能起到节能的作用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的是我国女子10米气步枪选手杨倩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首金场景,在射击比赛时,运动员杨倩的眼睛、准星、枪口在一条直线上,是利用了光沿    。运动员能看清气步枪的靶子,是因为光在气步枪的靶子表面上发生    反射。
17.如图所示的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适当位置画出该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我们洗脸时,看盆内的水深比实际水深要   (选填“深”或“浅”)一些。
18.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桥面_____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
19.有一音乐盒如图所示,由滚筒、音板等组成,滚筒转动时,上面突起的焊点拨动音板上的金属条、使它    发声;金属条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    (选填“越高”或“越低”);滚筒上凸起程度不同的焊点拨动金属条时,金属条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    不同。
20.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
(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3)反射板用白色是因为   。
21.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灯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  
2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帮助小明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乙,点燃蜡烛,眼睛从蜡烛A的这一侧可看到凸透镜里有两个像,你认为这两个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2)接着调整元件至如图甲位置时,光屏上恰好有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倒立   (填“放大”、“缩小”、“等大”)的,若此时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再放一个近视眼镜,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又看到清晰的像。
(3)小明做完实验后,又做了如下探究,先在薄玻璃板下面压着一张写了字的纸,再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透过水珠看纸上的字感觉明显放大,他再拿一个放大镜,透过放大镜再看原来的字,这时字应是   放大的虚像。
23.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   V,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为   。
24.小强自己做了一个平面镜反射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将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此时反射角为_________度。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转动15度角时,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_度。
三、作图题
25.(1) 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在图2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2)如图3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26.如图,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S在镜中成的像,当平面镜图示位置基础上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转动后的平面镜位置。
四、探究题
27.小敏做了如下三个光学实验:
(1)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小敏转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EO贴着纸板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OF沿______时针方向转动。
(2)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小敏选择玻璃板而不选择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
(3)图丙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敏将凸透镜向光源方向移动至某位置,发现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______(填像的性质)的实像。
28.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① 钢 20 0.3
② 钢 0.7
③ 钢 40 0.5
④ 尼龙丝 30 0.5
⑤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
(3)小明的这种探究的方法叫做   ;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探究的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代号)
29.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距u/cm 实验序号 焦距f/cm 像距v/cm
10 1 2 2.5
2 5 10
3 8 4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
(2)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6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该成像情况是   的成像原理。(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五、计算题
3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2的阻值。
31.图甲为超声波加湿器,图乙为其内部湿度监测装置的简化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湿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求:
(1)当空气中的湿度为90%时,湿敏电阻R的阻值;
(2)电压表的示数为9V时,电流表的示数;
(3)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空气中大约的湿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B B D D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B C D
二、填空题
16.直线传播;漫。
17.浅。
18. (1). 6 (2). 7:25
19.振动;越高;响度。
20.(1)漫反射;(2)直线;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21.3.6V。
22.(1)虚像;反射;(3)放大;右;(3)正立。
23.1.6;4:1。
24.0; 30。
三、作图题
25.
26.
四、探究题
27.(1). 顺 (2).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 倒立、放大
28.故答案为:(1)③⑤;(2)20;(3)控制变量法;(4)CABD。
29.故答案为:(1)大;(2)5;②;投影仪。
五、计算题
30.答:(1)电源电压为6V;
(2)电阻R2的阻值为30Ω。
31.答:(1)当空气中的湿度为90%时,湿敏电阻R的阻值为90Ω;
(2)电流表的示数为0.1A;
(3)空气中大约的湿度为2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